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續法法師著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續法法師著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上

[日期:2010-08-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續法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上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釋此一章大分為三 初通序大意 二開章釋文 三皈命回向

(甲)初通序大意(分二) 初詳申旨趣 二略釋經題

(乙)初詳申旨趣(分三) 初通序念佛宗致 二別顯此章所詮 三引取勝益勸修

(丙)初通序念佛宗致

大矣哉、念佛之為法門也。大小並收。利鈍 均攝。事理圓融。性相無礙。即佛是心、無一心而非心佛。即心是佛、無一佛而非佛心。心一憶也、佛佛全彰。佛一稱也、心心頓顯。無有心外佛、為心所憶。亦無 佛外心、為佛所稱。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是心作佛、心不念而佛不作。即佛顯心、佛不稱而心不顯。則知念佛一門、誠為見性成佛 之妙法矣。

大下分二。先釋又二。初總明該攝。大矣哉 者、能讚詞、亦是發語之端也。念下、所讚法。初句標體。念佛、別也。法門、通也。大等四句、釋相。初二句、人也。大小、約乘。利鈍、約根。並收均攝者、化 導小乘、回小向大。勉進大乘、捨權歸實。使上根三心(一至誠心。二深心。三回向發願心。)圓發、直入無生。令下根十念成功、亦生彼國。次二句、法也。事 理、約行。性相、約諦。圓融無礙者、下愚著事而迷理。小智執理而遺事。今則通乎理事。依理修、則證真諦、而見自性彌陀。依事修、則證俗諦。而生極樂相土。 即下、二別顯不二中。先心佛不二。初四句約性起。心佛、開五句。一心外佛、佛外心。二心內佛、佛唯心。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四心非是佛、佛非是心。五心 佛圓融、無障無礙。五教、如次配知。今明第三句義也。此之心佛、全體遍收、如金與器。以金收器、器無所遺。以器攝金、金無不盡。心一下八句、約修顯。心憶 佛、佛稱心、皆明修也。心憶佛彰、心即是佛故。佛稱心顯、佛即是心故。無為心憶、心外無佛故。無為佛稱、佛外無心故。華嚴回向品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 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正此義也。眾生下、後三無差別。謂心佛生、三無別也。初四句、正明無別。眾生念佛者、諸佛心內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佛在生 心內者、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此明因門攝法無遺也。故云眾生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華嚴亦云。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佛念眾生者、眾生心內諸佛、念諸佛心中眾生也。生在佛心中者、佛真心外、更無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此明果 門攝法無遺也。故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性論云。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以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據清涼疏、開成 四句。一諸佛心外、無別眾生。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三佛心、生心。兩存齊現。四生心、佛心。互奪雙亡。今且約前二句明也。是心下四句、躡前反顯。心本是 佛、由不覺而佛隱。若欲作佛、須當念心。故起信謂眾生本覺、與佛本覺、無有二體。若不念心、難成佛矣。佛本是心、因無明而心暗。若欲顯心、須當念佛。故華 嚴謂佛智廣大。遍眾生心。眾生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若不稱佛、難明心矣。則知下。次結。彌陀、即是自性。淨土、全唯一心。離心性外、毫無可得。若能憶 念、即顯本性佛矣。起信云。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性佛一顯、果佛自證。故圭山云。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不其然乎。設離念佛門外、而欲速見性成 佛者。是捨其近易、以求諸遠難也。

(丙)二別顯此章所詮

所以十二如來、號曰三昧。勢至菩薩、標為圓通。三昧、則總攝諸禪。圓通、則具足萬行。一心頓實、不亦宜乎。

所以下、分為三。初正顯。所以者、承前起 後之辭。十二如來號念佛為三昧者、凡夫垢心、混若黃河。外道妄想、逸如奔馬。故說三昧、欲令返染成淨。捨散入寂也。勢至菩薩標念佛為圓通者。小乘七生斷惑 證真、權教三祇具因滿果。故說圓通、欲令速證疾成、圓超直入也。三昧下、二重揀。謂此三昧、總攝世出世間一切禪定、揀非餘三昧也。如一巨冶、鑄成千器。圓 通具足八萬四千一切觀行。揀非餘圓通也。猶阿伽陀、總愈萬病。末二句、三勸誡。三昧、實教所詮。圓通、頓教所詮。學頓實教者、是其所宜也。又上顯圓義、此 兼顯頓實。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實也。起信云。專念阿彌、修善回向、願生彼界、終得見佛。華嚴云。臨命終時、諸根散壞。唯此願王、引導其前。即得往生、見彌 陀佛。蒙佛授記、不久當坐菩提道場、成等正覺。眾生憶佛、現前即見、頓也。佛藏經云。無覺無觀、名為念佛。無想無語、是名念佛。摩訶般若云。菩薩摩訶薩念 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以諸法自性空故。今兼顯此。故頓實者、宜應學也。

(丙)三引取勝益勸修

聞說佛名、威光證入於無盡。憶想佛境、德雲解脫於多門。有此勝益、應當信行。何得自暴自棄、不願不修耶。

聞說四句、初引明。說佛名者、華嚴云。勝雲佛現時。寶華林中、出說三世一切諸佛名號音聲。時彼如來、於眾會中、說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 法修多羅。入無盡者、華嚴云。勝雲佛所、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了知一切佛決定解莊嚴成就海。了知無邊佛現一切眾生前神通海。 了知一切佛力無畏法。於善眼佛所、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如是等十千法門、皆得通達。憶佛境者、華嚴云。德雲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 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多解脫者。華嚴云。所謂智光普照念佛門、乃至住虛空念佛門等、二十一種。有此下、二結勸、二。初正勸。諸餘法門、淺則上根不被、 深則下根絕分。唯此一法、利鈍兼收。如水清珠、到處便益。故當信受行持。念佛如種穀、自心如家田。信如信栽此種、定得成穀。願如知此佳種、一心求穀。行如 欣求得穀、作耕耨事。何得下、二結責。十界因果、皆唯心現。若一念心、瞋恚邪婬、即地獄界。慳貪不施、即餓鬼界。愚癡暗蔽、即畜生界。我慢貢高、即修羅 界。堅持五戒、即人法界。精修十善、即天法界。證悟人空、即聲聞界。知緣性離、即緣覺界。六度齊修、即菩薩界。真慈平等、即佛法界。今此教念佛者、欲人念 我自心、成我自佛。云何捨自心佛。孤佛教耶。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捨身速生極樂淨土。照律師問。經云。是心 作佛、是心是佛。心既是佛、何須念他佛耶。答。祇由心本是佛、故令專念彼佛。梵網戒云。信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汝心佛 者、未成佛也。彌陀佛者、己成佛也。未成佛者、久沉欲海、具足煩惱、杳無出期。己成佛者、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是故諸佛、勸令念佛。即是以我未 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為救護耳。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輪迴、去佛遠矣。所以文殊普賢等諸菩薩、皆願念佛往生、況我凡愚人耶。又彼螟 蛉、尚聽教成。可以人而不如蟲乎。不願自棄。迷也甚矣。

(乙)二略釋經題

楞嚴者、一切事究竟堅固也。乃大部之總名。圓通者、聖性法門、無不通也。是一章之別目。勢至者、啟教之人也。念佛者、修行之法也。文雖一十二行、義括淨土諸典。有教有機。有法有喻。生佛感應以遍含。自他因果而該徹。作心境之月燈。為聖凡之舟楫。故言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

楞下、先釋名。一切事、三科七大也。究 竟、空也。堅固、不空也。合二、空不空也。蘊處界大、本如來藏。故事事究竟堅固、名楞嚴定。既住法位、世相常住。故此亦名健相三昧。聖性、舉理。法門、約 教。影略行果、可知。正顯四法、互相圓遍該通也。依止成定、名為楞嚴。依觀成慧、號作圓通。別目者、以勢至念佛圓通乃修道二十五圓通中一也。勢至下、亦影 略義具。應云能啟能修、勢至人也、所啟所修、念佛法也。文下、後結歎。二。先別歎。彼佛教我念佛、機教也。母子形影染香、法喻也。如來憐念眾生、眾生一心 憶佛、生佛感應也。我因念佛入忍、今攝念人歸淨、自他因果也。心境月燈者、依我自心、念彼佛境、則佛境可彰。託彼佛境、念我自心則自心易顯。此之彰顯、皆 憑月燈教法、以照見也。心外有境、小教也。境唯是心、始教也。即心即境、終也。非境非心、頓也。心境無盡、圓也。即所詮法。月燈、喻能詮教。聲名句義門、 如螢燈、小也。攝境唯心門、如火燈、始也。理事無礙門、如星、終也。會相歸性門、如月、頓也。普融無盡門、如日、圓也。今約中二以說。聖凡舟楫者、念名號 佛、受持皈戒、越於三途、下下品生、名為人乘。其猶艇船、纔過谿澗。念色像佛、修行禪善、越於四洲、生下品蓮、名為天乘。其猶舠船、出小河港。念應化佛、 觀四真諦、越於三界、生中品蓮、名聲聞乘。其猶艨艦。過於大湖。念受用佛、了悟因緣、證二涅槃、生上品蓮、名緣覺乘。其猶谰艞、過於大江。念法性佛、智悲 並運、萬行繁興、成無上道、超凡小界、上上品生、名菩薩乘。其猶□□、直過大海。又持名念佛如特舟、聲聞乘也。觀像念佛如方舟、辟支佛也。觀想念佛如維 舟、菩薩乘也。實相念佛如造舟、佛乘也。聖凡、即所化人。舟楫、喻能化法。故言句、次總結。

(甲)二開章釋文(分二) 初略標 二詳解

(乙)初略標

將解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教攝。三宗趣旨歸。四略釋題名。五詳解文義。

初二句、總敘。一下、別列。此例般若疏意、略開五章。前三義門、後二正釋。

(乙)二詳解(分五) 初教興 二藏攝 三宗趣 四釋題 五解文

(丙)初教興

初教起因緣者。智度論云。如須彌山、非無 因緣、非少因緣、令得振動。念佛教興、亦復如是。具多因緣。一指出捷徑修行門路故。二直示當人念自心佛故。三欲令悟入佛之心性故。四為顯生佛心無差別故。 五度脫凡外橫超三界故。六接引權小圓成佛果故。七充足三輩無有疑悔故。八利益今後周遍無盡故。九頓攝六根證圓通境故。十疾空障惱定生佛土故。

初句、標牒。智下、釋義、二。先引證。如 須彌下、喻也。念佛下、合也。一下、次正釋。楞嚴云。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故知餘門學道、紆迴險難、猶如蟻山。念佛一門、古稱徑路、好似風水。善導 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況今持名、徑而又徑者也。若欲一生取辦、當於是法留心。二下、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 故教人念佛、即念自心佛也。三下、佛心性者。楞嚴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無差別論云。此心性明潔、與法界同體。如來 依此心、說不思議法。則知佛以如來藏淨法性、為心也。令悟入者。起信云。真如自體相者、凡夫諸佛、無有增減。楞嚴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 心、無二圓滿。觀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故眾生念心佛時、即能悟入佛心性也。四下、無差別論云。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即是 眾生界。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下云。若眾生心憶佛、現前必定見佛。則此法門、能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五下、凡夫外道、由見 思惑、起業感報、輪轉不休。依餘法修、直至惑盡、始得出離。名為豎出三界。唯念佛門、帶惑往生、名為橫出三界。如蟲在竹、豎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桐 江法師云。豎出者、依諦緣度、歷涉地位。如取科第、須有才學。如歷任轉官、須有功逸。橫出者、念佛法門、如入廕敘、功由祖父他力、不論學問有無。又如覃恩 普轉、功由國王、不論歷任淺深。六下、菩薩六心、墮落聲聞、塵劫不回。猶菴羅華、魚子一般。因中雖多、結果者少。若能念佛、圓發三心。自然轉權成實、回小 向大。如彼白衣驟貴、平地升仙者然。故大本云。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又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圓教登地尚爾、況 權小初心人耶。七下、上品利根、聞小教則悔。下品鈍根、聞大教則疑。所以華嚴會上、聲聞絕分。阿含時中。菩薩不被。今此念佛一法、如萬應膏、毒病皆愈。似 及時雨。藥木並茂。故得利鈍盡攝、上下均收也。八下、利今、即佛在機宜。利後、即滅後聞見。下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觀經云。如來今者、為未 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故如如意珠、利濟無盡也。九下、一切眾生、迷常住心。用諸妄想。循諸色聲、違圓通境。今念佛也、六根都攝、守 於真常。常光現前、圓通境發。雖不欲證、不可得也。故華嚴解脫長者云。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水清而靜、月現全體。又偈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 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則知眾生淨念彌陀、定放光明。心水不淨、菩薩圓通月境、亦不現矣。十下、末法修行、多諸障難。邪魔嬈亂、佛道難成。今修念佛 三昧、承佛願力威神。疾除煩惱、頓破無明。五蘊魔銷、三身佛現。當生極樂佛土、成真應二果矣。如大明燈、然於室中。不唯破千年暗、而且見種種物。然此十 因、生起有序。初以入道多門、難易各別。出念佛法、最為徑捷。二所以徑捷者、為念自心佛故。三由念心佛、方能成佛心故、四佛心若契、生佛同體、無有二故。 五既無二別、豈有凡外不度脫故。六豈獨凡外、亦接權小人故。七豈唯五乘、亦充足一切善惡眾生故。八豈但現今。亦普利未來、無有盡故。九濟度如是廣大者、為 圓通故。十有作之修、終成敗壞。現既圓通、當必見佛歸淨土故。又由定生佛土、所以指出捷徑門路。令預修行、疾成佛故。如此終始連環、猶同鉤鎖。此教之興、 非無因也。

(丙)二藏攝

二藏乘教攝者。謂三藏之中、契經藏攝。二藏之內、菩薩藏攝。三乘之中、大乘所攝。五教之內、後三教攝。

二句、標章。謂下、釋相。三藏者、一修多 羅。此云契經。即經藏、詮於定學。二毘奈耶。此云調伏。即律藏、詮於戒學。三阿毘達磨、此云對法。即論藏、詮於慧學。今此經者、屬於經藏。自始至終、專說 念佛三昧故。二藏者、一菩薩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二聲聞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今此經者、屬菩薩藏。此經演說菩薩念佛圓通法故。三乘者。一小乘聲聞、謂 四諦法門、運載眾生、出於三界、到涅槃城、成阿羅漢、猶如羊車。二中乘緣覺、謂因緣法門、運載眾生、過於四空、居寂滅舍、成辟支佛、猶如鹿車。三大乘菩 薩、謂六度法門、運載眾生、超凡小境、直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彼岸、成於佛果、猶如牛車。今此經者、屬於大乘。以如來憐念眾生、勢至攝念佛人、安樂諸乘。 度脫九界故。五教者。一小教、唯談人空故。二始教、但明法空故。亦名分教、但說法相故。三終教、復說中道故。亦名實教、多談法性故。四頓教、唯辨真性故。 五圓教、唯說法界故。今此經者、屬後三教。下云、二憶念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終也。漸漸念時、終當成佛故。下云、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頓 也。知佛即心、疾成佛道故。下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圓也。了三無別、圓通法界故。準知此經教義、深廣幽遠、非淺近矣。

(丙)三宗趣

三宗趣旨歸者。有總有別。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令達義為趣。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詮顯理為趣。三境智、三佛境為宗、二觀智為趣。四行位、信願行為宗、入不退為趣。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

三句、牒門、謂宗旨歸趣也。當經所崇曰 宗、宗之所歸曰趣。若不識宗、無從趣向矣。有下、釋義。教說者、即念佛教門也。達義者、謂了達教中所詮心境緣念、生佛感應、染香入忍、自他生土之義也。事 理、義中所具者。謂崇尚念佛等事、其意云何。正欲彰顯彌陀自性、淨土唯心之至理也。境智、理內開者。境、即所觀之理。智、是能觀之心。佛之圓融三身、真境 也。事一心、理一心、真觀也。行位、隨智起者。信願行、三資糧也。不退者、信淨土、離三界、位不退也。願見佛、念佛心、念不退也。行淨業、攝佛人、行不退 也。又信化佛教、超凡外道、信不退也。願報佛果、超二乘境、念不退也。行法佛理、超權修證、行不退也。起信疏云。約有三位。一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 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滿己去、入十住位、得見法身、住於正定、故名不退。三三賢位滿、入初地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故名不退。由信、成信不退。由 願、成住不退。由行、成地不退。地論師云。住是證不退。行是位不退。向是行不退。地是念不退。由信、成證。位。行、成行。願、成念也。因果、不退之所成 者。因若不退、名為真因。果若不退、名為真果。信願佛土、攝根淨念、是不退菩提因行也。得三摩地、第一圓通。是不退菩提果德也。文有三重。憶念彼佛、因 也。現當見佛、果也。念見近佛、因也。心開香嚴、果也。念心入忍、因也。攝人歸土、果也。如是五對、展轉相因、以為生起。

(丙)四釋題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初總別。謂楞嚴 三字、總稱也。總通彼大部故。勢等七字、別號也。別局此一章故。二教義。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詮教也。勢等六字。是所詮義也。三果因。就 前義中、開此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是因、能修觀故。四人法。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稟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依四對義、立 斯名耳。

四下、標牒。有下、解釋。此句列也。初 下、釋也。總中亦影一對。楞嚴、義也。局也。經字、教也。通也。今不出者。恐混濫故。章、屬能詮者。謂是圓通文字、念佛教章也。果因對、亦可名境智對。圓 通、境也。念佛、智也。亦可名真俗、理事、性修、寂行對。圓通、真理性寂也。勢至念佛、俗事修行也。四下、念佛法者。念變化、非受用佛(化身)、小也。念 受用、非變化佛(自報)、終也。念亦變化、亦受用佛(他報)、始也。念非受用、非變化佛(法身)、頓也。念圓通無障礙佛(十身)、圓也。勢至人者。得應化 佛力。小勢至也。得功德佛力、始勢至也。得智慧佛力、終勢至也(此二報佛)。得如如佛力(法佛)、頓勢至也。得無盡佛力(十佛)、圓勢至也。此亦約教略 釋、下更詳解。則知此題名內、人法雙彰。因果並舉。理盡義周、故標章首。

(丙)五解文(分三) 初敘禮白儀 二正陳所證 三結答圓通

(丁)初敘禮白儀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疏】梵語摩訶那缽。此云大勢至。思益 云。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觀經云。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亦名得大勢。悲華 云。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界故、今當字汝為得大勢。亦名無邊光。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若依 本文、能念大勢佛、能攝六根妄、能接念佛人、故名為勢至也。假此菩薩為發起者。表念佛法門、能發智光、得大勢力、離三界苦、取淨土樂也。於法自在、名為法 王。從法化生、稱之為子。悲華經云。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居佛左右、助化一切。次補佛處、故名法王子也。與、共 也。倫、類也。聲氣相應、名為同類。五十二者、數也、表勢至念佛一門、能攝信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菩薩、具云菩提薩埵。肇云。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 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賢首云。菩提、此名曰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名菩提薩埵也。從座起者、師資尊卑、名分 秩然。有所陳白、不應坐故。頂禮佛足者、以己上頂。禮佛足下。敬之至也。上皆身業。白佛言者。上示曰告、下啟曰白、是口業也。身口恭敬、意業可知。

【鈔】梵語下、釋人名也。先勢至中、初約 行、中修自行也。由有智斷威勢、故能震動一切。亦名下、次約願、上求佛道也。由有想念勢力、故能取證淨土。亦名下、三約悲、下度眾生也。由有化導勢力、故 能救拔三途。上二、自利。此一、利他。依本文者、上通諸經釋名、此局當經釋也。能念三句、亦約上求、中修、下度、三義以釋。大勢佛者、指彌陀言。十方三世 佛中、彌陀為第一故。能念、非如眾生不求大勢佛、及斷苦法故。能攝、非如眾生六根、攀緣六塵故。能接、非如眾生自利、不耐他榮故。有此三大德、威勢之至 也。菩薩名實相稱、眾生無勢可知。於法下、次法王子。自在為王者、王以自在為義故。次補佛者、彼土彌陀佛後、次當觀音補位。觀音之後、次乃勢至補位。猶如 儲君、暫居東宮。後必南面、紹王位也。與下、三與同倫。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曰聲氣相應。若依華嚴、有八十四同(始從念、慧、趣、覺。終至不虛、 出離)。故名同類。如七十三、茲不繁錄。道不同、不相為謀。同心言、其臭如蘭。故云與同倫也。五下四、五十二。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住在三 昧、觀佛實相、即攝十住法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憶佛念佛、去佛 不遠、即攝等覺法行。心想佛時、是心即佛、即攝妙覺法行。則知超凡入聖、唯有念佛為妙矣。菩下、五菩薩。初義約心、謂能如是憶佛、即成大道心眾生、名為菩 薩。次義約境。謂能以念佛心、上求佛覺、下化有情、故名菩薩。從座下、釋敬禮也。意可知者、謂意若不恭敬、則身不避席、口不發言、以身口禮白、隨意主故。 所以三業皆修敬者、表顯念佛、乃是一切世間希有難信之法也。

(丁)二正陳所證(分二) 初詳引古佛教詔 二略述自己修行

(戊)初詳引古佛教詔(分二) 先總明佛出 次別示教道

(己)先總明佛出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疏】我者、即自指法身、不同情計我也。 明記不忘、為憶。過去、稱為往昔。恆河沙劫者、約恆河中之沙以數劫、顯其久也。梵語佛陀、此云覺者。覺人之不覺也。略開三義、一自覺我空、揀異凡外。二覺 他法空、揀異二乘。三覺滿俱空、揀異菩薩。出世者、無機不興、根熟則現也。如來者、從真如起、來成正覺也。十二者、大彌陀經云。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 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無量者、實智照理、無限量故。無邊者、權智照事、 無邊際故。無礙者、慈光與樂、無障礙故。無對者、悲光拔苦、無敵對故。炎王者、光音應化。得自在故。清淨者、離垢清淨、發光明故。歡喜者、令他受用、生大 喜故。智慧者、以大智慧、破諸惑故。不斷者、常光不斷絕故。難思者、本光不思議故。無稱者、涌百寶光、不可稱故。超日月者、放一切光、超日月故。俱名光 者、因中念本覺佛、發明心光。果上成妙覺佛、現起身光故。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一約能念。表行者、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打成一片。不得彈指 頃、念世間五欲。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也。二約所得。則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位。轉十二處妄想、而成十二處佛德也。然十二佛、乃古如來、非今彌陀。而其 名號同者、以師資一道、古今不異。如釋迦觀音之類。

【鈔】我下、釋我等二句。我有四。一執見 邪我、二自他慢我、三名字假我、四法身真我。世人具邪慢。學人且慢假。聖人是假真。今勢至乃法身大士、不同三乘、故唯真我。恆河、亦云殑伽河、此云天堂 來。河從高處來故。乃是無熱惱池流出。廣四十里、沙細如麵。佛在祇園說法。河近講堂、故凡言多、取以為喻。梵語劫波、此云分別時分。俱舍云。時之極少、名 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劫。今取沙喻劫、多久可知。梵下、釋有等六句。始本合一、名為覺滿。我法空盡、名為俱空。大彌陀下、引經。無量下、釋義。諸佛名號、 取證不同。或因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或願行。此十二佛、皆以光分名者。蓋光有二。一智光。二身光。復有二義。一常光。二放光。又有二因。一是功德莊 嚴。二是本願成就。今釋佛名、亦約此六義也。初二、約二智。三四、約二心、攝二因也。五六七八、約四身。五是化身。六是法身。七是他受用身。八是自受用 身。即楞伽中、應化佛。如如佛。功德佛。智慧佛也。九十、常光。十一二、放光。自性佛者、謂念自性佛也。不得念五欲者、觀經云、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間、 念世五欲。是謂繫念、脫能如此、一無間雜。無量自性佛光、終得發明、超於日月也。十二類生者。謂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 色、非有想、非無想也。十二聖位者。謂乾、信、住、行、向、煖、頂、忍、世、地、等、妙也。無漸位者。經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詳如楞嚴七 八卷明。十二妄想者。謂六根六塵妄想也。經云。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十二佛德者。謂六根六塵功 德也。經云。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詳如楞嚴四七卷明。然下、通妨。難云。據大本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別號、唯一佛身。此何說言、有 十二佛相繼出耶。故此通云。諸佛同名甚多、故十二佛、乃是往古、非今法藏所成佛也。若爾。何以今名、濫古號耶。故又釋云。詳彌陀勢至、同時發心。所師之 佛、亦同無異。而今彌陀、十二別號、同古佛者。表顯師資即心即佛之道、一也。猶今釋迦立號、倣同古釋迦佛。今觀音名、倣同古觀音等。故大本彌陀經云。過無 量佛剎、同名釋迦者、不可勝數。則無量壽佛之名、百千萬億、不可窮盡、何止於一佛耶。

(己)次別示教道(分二) 初標名 二釋義

(庚)初標名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疏】彼佛、十二佛也。語言指示、謂之 教。言念佛者。若據事念、一心憶想之謂念、三身接引之謂佛。則能念屬己、所念屬佛。若據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以始合本、名為念佛。念佛有四。一稱 名、謂聞說佛名、一心稱念。二觀像、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三觀想、謂以我心眼、想彼如來。四實相、即念自性、真實相佛。初二、事法界觀、心即佛故。後 一、理法界觀、佛即心故。第三、事理無礙法界觀、是佛是心故。又清涼云。約能念心、不出五種。一緣想境界念佛門。二攝境唯心念佛門。三心境無礙念佛門。四 心境俱泯念佛門。五重重無盡念佛門。會曰。一、即前之初二、小乘教也。二、即前四、始也。三、即前三、終也。四、五、前所無者、頓圓教也。今此文中、約佛 教邊、四五俱通。約機稟邊、唯局持名。然此持名、亦通圓頓。不唯局小。亦開五門。一持念佛名門、心外有佛名故、小教、事法界觀也。二攝名歸心門、佛名唯心 現故、始教、理法界觀也。三心名雙融門、即心即佛故、終教。四心名俱絕門、非心非佛故、頓教、理事無礙法界觀也。五圓通無盡門、一念心、一佛名、遍含法 界、無有盡故、圓教、事事無礙法界觀也。梵語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思。正心行處。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三昧、是禪觀通名。念 佛、是一行別目。又此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

【鈔】言念佛下。釋念佛二字。念佛有下、 明念佛法門。稱名者、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觀像、通二。一觀現在相好光明之 佛、如法華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二觀綵畫雕塑鑄造之佛、如優填王、以栴檀作佛像是也。觀想者、十六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 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實相者、觀佛三昧經云。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諦了自心、名為念佛。如如不動、名為不壞。解脫 長者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初二下、約觀料揀也。若依六根。稱名、攝耳舌。觀像、攝眼身。觀想、攝鼻意。實相、攝六根。則一念佛 三昧、六根無不攝也。又清涼下、引古明五也。緣境者、稱名觀像、皆屬外境故。唯心者、依正相好、唯是心作故。無礙者、雙照事理故。俱泯者、離相如空故。無 盡者、於一切時處境念中、普見十身諸如來故。會曰下、會通古今也。又大疏云。古人已有五門。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念佛門。四心 境無礙念佛門。五緣起圓通念佛門。此之五門、名則盡善、釋義不周、故今改之。若欲曲會。一二、即清涼緣境。無礙、兼攝俱泯。圓通、即無盡門。小教等者、前 之四門、約觀。此之五門、約教。互相影顯、思之可知。今此文下、約四五念佛門、判今經也。佛教、十二如來也。通四五者、以譬如下文中、但云憶佛念佛、不別 指一門故。機稟、勢至等也。局持名者、以佛問下文中、方云淨念相繼、的指出持名故。問。何以勢至不通指耶。答。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 徑。何者。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至於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唯此持名、最為簡 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如驥驟(餘門念佛也)雖超群馬(餘門修行也)、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鶴沖(餘門念佛也)己過凡禽(餘門修行也)、爭如鵬舉 (持名念佛也)。故龍樹毘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一日不過數里。水路乘船則樂、須臾便過千里。易行疾至、 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問。佛有無量功德、一名難可攝盡。況實相中、離名字相、云何專稱名耶。答。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舉名即盡。經 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豈有萬德洪名、不即是實相耶。然此下、重顯持名一門、攝盡大小乘教。無論利根、鈍根。均可依之而修也。正定者、揀念佛 外、皆邪定故。正思者、於所念境、正直思察故。正、揀尋伺。思、揀昏沈。正心行處者、謂定心正所緣境、異於無明邪所受故。或云調直定。由眾生屈曲散亂、佛 以諸三昧門、令直其屈曲、正其散亂故。禪觀通名者、如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昧、是也、一行別目者。有二釋。一謂萬行中一行。如諸經中、或以真如海 印德藏為三昧。或以如幻語言法界為三昧。或有緣有相、無得無諍等。二即指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 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 諸經法門、皆悉了知。問。此教念佛、為念十方佛耶。為念阿彌陀耶。答。但念阿彌陀佛。以十二如來同名阿彌陀故。下云、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又普廣問佛十方 俱有佛土、何以獨讚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故。問。何十二佛、皆教勢至、念自名耶。答。一者十二如來、本願如是。如今法藏願云。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也。二者教念十二佛名、 即是教念古彌陀十二別號。猶今法藏教念無量壽佛、即是教念無量光、乃至超日月光也。又此下。出異名、約義配教。念佛、小也。般若、始也。佛現、終也。一 行、頓也。普等、圓也。如理思之。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3頁:日誦式 第4頁: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上
第5頁: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下 第6頁:刻勢至疏鈔緣起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