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經的現代意義 濟群法師著

金剛經的現代意義 濟群法師著

般若正觀

[日期:2010-08-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濟群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般若正觀】

《金剛經》作為般若體系的經典之一,處處 都表現出般若正觀的作用。如經中所言:「如來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 三十二相。」「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即名善法。」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等等。這種三句的公式,幾乎遍佈全經。

那麼,這種三句的公式究竟蘊含著什麼內容 呢?在理解這個公式之前,首先要知道般若經教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佛法以為世間萬物都是緣起。《阿含經》曰:「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又 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來說。」又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是因緣和合而起,因是親的條 件,緣為疏的條件,不論小如微塵,還是大如宇宙,無不是因緣的假合。緣起,說明了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存在。

諸法緣起的思想,佛陀在般若經教中,又作了進一步說明,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已如上說的性空,是相對自性有而言。聲聞乘中的有部,就是主張自性有。如《大毗婆沙論》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25) 又曰:「諸法實體恒無轉變,非因果故。」(26)又曰:「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集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 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恒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27)有部在分析世間諸法時,發現了事物只有單一不變的實質曰自性。此 自性恒常不變,因而提出三世實有、法體恒有的自性有思想。

可是依般若智來觀察緣起現象,都無自性。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曰:「舍利弗!一切法非常非無常。……色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受、想、行、識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乃至意觸因緣生受,非常非滅,何以故?性自爾,以是因緣故,舍利弗!諸法和合生,無自性。」(28)又曰:「但有假名,都無自性。」(29)又曰:「諸法都無和合自性,何以故?和合有法自性空故。」(30)諸法由緣起,故無自性,從緣起性空觀察一切法,非常非滅。

《大智度論》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31)自性是自有的,不待因緣而存在,倘若依因緣和合存在,那必然是沒有自性。

《迥諍論》說:「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諸緣起法,即是性空,何以故?是無自性故。(32) 《中論》曰:「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以無自性故,他性亦復無。」又曰: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又曰:「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則為諸法,無因亦 無緣;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33)世間萬事萬物無不緣起,那麼也無不性空,緣起與自性是對立的,不可相信緣起有,又承認自 性有。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道理,從認識上就能建立中道的正觀。在《中論》中有一首著名的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34)這是從緣起法顯示中道正觀。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即是空。空,所以無自性,是假名的緣起。從緣起有、無自性空、幻化有中,建立中道的認識。

中道是遠離二邊的。《中論》曰:「不生亦 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從緣起的中道正觀,照見諸法,不落自性的生滅、斷常、一 異、來去的邊見戲論。《大智度論》曰:「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著有眾生故說空,為取著空眾生故說是有,有無中二處下染。」(35)說空是為了掃除有見,說有是為了對治空見,遠離二邊之見,方能妙契中道實相。

現在,我們再來回顧《金剛經》的三句公 式。如「所謂世界」者,是說緣起的世界;「即非世界」者,是說世界的無自性的,空的;「是名世界」,世界雖然是無自性的,空的,但假相宛然。認識緣起而自 性空,自性空而又然假有,這就是中道正觀。《金剛經》告訴我們:對待一切的一切,乃至無比尊貴的般若經教,我們都應作如是觀。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
第3頁:《金剛經》與禪宗 第4頁: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第5頁: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第6頁:《金剛經》解決什麼
第7頁:四相與人生 第8頁:發菩提心與行菩薩道
第9頁:如何得見如來 第10頁:《金剛經》的信仰
第11頁:如何奉持般若法門 第12頁:如何理解如來實無說法
第13頁:從無所得中求證佛法 第14頁:般若正觀
第15頁:無住生心 第16頁:《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第17頁:註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