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趙亮杰居士著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趙亮杰居士著

如來讚歎品第七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趙亮杰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如來讚歎品第七

一、釋品題

以上六品,釋迦牟尼佛,不厭其詳的把地藏 菩薩微塵點劫以前,發願度生,乃至盡未來際,無休無止的功德,及其所化的法眷屬,除了「以佛眼觀,尚不盡數」的忉利天宮與會的諸佛菩薩,尚有無量無邊從業 道出者,各隨其分身菩薩,齊集忉利天宮;這些地藏眷屬,已可說是多得出乎言思之外。而此菩薩反而悲心愈切,其願彌堅,在此佛前佛後的過渡時期,又復承擔如 來托孤之重,真可說是「虛空無盡,眾生無盡,我此願力,永無有盡」。余書至此,投筆合掌,涕淚俱下,良久,從我心靈裡面發出聲音說:「大哉!地藏之為菩薩 也!時間無際,空間無邊,菩薩悲願,彌滿時空,哀哀小子!欲讚辭窮,挪用孔子讚帝堯曰:『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六品已畢,如來把地藏菩薩的來龍去脈和他的豐功偉績,直接間接的介紹完了;至此第七品如來舉身放大光明,讚歎此大菩薩摩訶薩,欲令眾生欽聞其名,及其功德,有所依歸,即不生極樂,在此娑婆世界,亦可往返人間天上,即至成佛,永離三塗。

二、如來舉身放「百寶光」

就在地藏菩薩說完了地獄名號品的時候,釋 迦世尊,從他的足十趾、兩踝、膝、陛、膞腰、腹、背、臍、心、肩、臂、指、項、口、齒、鼻孔、眼、耳、毫相、肉髻,各各放出六百萬億光明,故曰:「舉身放 大光明。」何謂六百萬憶呢?答:眾生業力不同,猶如彩色燈泡,同一電光,見種種色。吾人造業,縱是錯綜複雜,曲曲折折,才能顯得五彩繽紛!有血有淚!悲歡 離合,才能夠刺激!夠藝術!否則豈不單調得枯燥無味,悶的透不過氣來。菩薩隨緣度眾,是故眾生世間,即是菩薩世間;不過眾生著相,菩薩無著而已!一切眾生 著世間相,於一切法,假戲真做,故有生老病死之苦;菩薩無著,即世間法,遊戲度生,隨眾生緣,有生老病死之相,無生老病死之苦。換言之,眾生著相,由主觀 故,在在處處鑽牛角尖。菩薩無著,海闊天空,達觀自得也。是故觀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者,以其觀世音而能自在故也。

諸君不信,請試試看,吾人不觀則已,一觀 便不自在,何以故?菩薩之觀,利用「觀慧」,故能即法離相,得大解脫,眾生之觀,以其缺乏觀慧故,一觀便落「作意心所」;由作意故,心、境互相纏縳,故不 自在。是故同一世間,同一事物,同一藝術境界,眾生被其牽著鼻子,流轉生死!菩薩則即三界出三界,逍遙自在故也。所以不管它是菩薩業也好,眾生業也好,都 是五彩繽紛,富有藝術價值;故見如來舉身放出六百萬億微妙光明,不過菩薩了知唯識所現,不執不著;眾生不知所以,則愕頭愕腦,大驚小怪而已!當然,其中也 有差異,就是眾生之見,見其粗色;菩薩之見,見其細色,其粗細的程度如何?則各隨其業力而有差別。否則,如來常光,不落邊際,不墮數字,豈有六百萬億光 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耶?當知這些邊際和數字都是隨著眾生(包括菩薩)的「能知量」(智慧大小)適應他的「所知量」(知識領域),循業而起現 行,發現一切境界。例如吾人舉目觀天,好像一口大鐵鍋,戴在頭頂上,窺其邊際,不過數十里,一眼望到天邊,沒有什麼了不起!一個螞蟻爬在我的身上,環遊數 週,終未見到我的本來面目;有一天爬在我的鼻子上,這小東西,真好像爬上了喜馬拉雅山,擺動著兩根鬚兒,舉目四望,顧盼自雄,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 慨!諸君當知,離地觀空,洞然無際,猶如離相(無著而已,莫因文害義)觀性,量裹太虛,著相之見,其高下差別,亦如螞蟻之見,較諸人類,何止天淵?這些內 心外境,種種差別,在佛學上講,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這樣唯識哲學才能講得通,本經的「唯識觀」才能成立;見到佛經上諸佛菩薩的神通境 界,以及廣大無邊的數字,才能不驚不奇,這樣轉眾生知見而為菩薩胸襟,也好像轉螞蟻知見而為人類胸襟也。初機學人,作如是信,自然可以逐漸的破除「我法二 執」,消除「事理二障」,使你的胸懷日趨擴大,境界日高,可語佛法矣!

前面把「唯識所現」的道理,作有系統的分析完了,下面把經文用語體把它演繹出來,就不要再解釋了。

地藏菩薩和普賢菩薩的話頭,剛剛打斷,此 時釋迦世尊心懷豫悅,從他全體各部門放大光明,其光微妙,遍照百千萬億條恆河那麼多的河沙諸佛世界,同時並在光中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菩薩摩訶薩, 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聽我今天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他於十方世界,現大,大到個什麼程度呢?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出,簡直是出乎言思以 外的威神慈悲力量,以此大威神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吧!」

三、普廣菩薩請問地藏度生利益及人天因果

世尊在法性的廣播網裡,剛剛說完這話,會 中有一位菩薩,他的名字叫做普廣,從他座位上站起來,向著佛陀合掌恭敬,問佛陀說:「今在法會上聽到世尊讚不絕口的稱揚這位地藏菩薩摩訶薩,有如是想不出 道不出的大威神力,唯願世尊為這些未來世的未決眾生,說說這地藏菩薩利益人道和天道的因緣果報吧,使這些天龍八部鬼神,及未來世凡夫人、天,聽到世尊的 話,發出由衷的信仰。」

在這時候,釋迦世尊,告普廣菩薩,和四眾等,「好!你們仔細的聽著,我當為你們簡略的介紹地藏菩薩利益凡夫人、天福德因緣吧。」

普廣菩薩對佛表白說:「是的,世尊!願意聽聽您老人家說。」

四、佛答普廣所問

A、敬念禮拜獲益報

佛告普廣菩薩說:「若是在未來世,有宿植善根的善男信女等,耳根聽到這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號者,由內心深處,發出恭敬,或雙手合掌,或口中讚歎,或稽首著地,或心中戀慕,這善男子,善女人,便能應念超越三十劫生死重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此菩 薩形像。或用香泥,或用大理石,或用塑膠,或用檀香木,或用金、銀、銅、鎳等,造此菩薩像,由內心深處,發出恭敬,僅及一瞻一禮者,是人於生死道中,即能 百返生於三十三天,並且永不墮於三惡道中;假如此人天福已盡,下生人間,猶為國王,大臣,極盡人間富貴。

B、醜女獲益報

「普廣!女身多障,愛染心重,不平等業, 與生俱來;是故若有女人,厭煩女人之身,能由內心深處,發出恭敬,供養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常以鮮花、檀香、飲食、衣服、繪綵、幢旛、 錢寶等物供養,終身而不退者;是善女人,盡此現報女身,嗣後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女身呢?除非她的慈悲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不然 的話,承斯供養地藏菩薩功德力故,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不但此也,普廣!人、天道中,生女兒 身,已屬不幸!若再長的相貌醜陋,麻面、塌鼻、唇厚、齒露,顴骨高聳,兩目凹進,粗腿肥腳,牛腰鼓腹,兩腋狐臊,復有口臭,不但樣子難看,並且多有疾病! 丈夫棄而不顧,公婆罵不絕口,真是苦哉是女!可是此醜陋女,但能於地藏菩薩像前,由內心深處,瞻仰禮拜地藏菩薩,只有吃一餐飯的時間,即獲感應。啊!奇 哉!地藏菩薩威神力故!是醜陋女,盡此報身,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是人若不厭惡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或為王妃,或為宰相千金,或為大長者女,容貌端正,諸相圓滿,猶如芬陀利花。

「普廣!一切眾生,但能由內心深處,一瞻一禮功德,即能獲福如是。

C、鬼神護法報

「不但如此,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對地藏菩薩像前,作著優美和雅的音樂,再由內心深處,歌詠讚歎他的功德,甚至感動得流出眼淚!再以香花供養,乃至勸於一人或多人知此大士功德而歸依者, 啊!是善男子,善女人,從現在世,至未來世,常得百千諸善鬼神,日以繼夜的衛護著他(她),不令這些惡事橫事聽到他(她)們的耳朵裡,何況遭受災禍呢?

D、毀謗獲罪報

「普廣!瞻禮地藏功德,我已說過;相反的 一面,若在未來世中,若有惡人,或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地藏菩薩像前,歸依菩薩,恭敬供養,瞻禮讚歎,彼則妄生譏毀,說是迷信,痴心妄想,拜 泥菩薩,有何功德?有何利益?那及走走政治路線,拜拜國王大臣,巧言令色的阿諛一番,享享人間富貴,那有多麼現實?此人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一人非,或 多人非,或勸人共非,如是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像這樣的人或鬼,在這賢劫千佛滅度,他的譏毀罪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

「此罪報人,過此賢劫以後,方出阿鼻,受 餓鬼身。又經過一千大劫,方離餓鬼,受畜生身。又經過一千大劫,方離畜生,得人道身。縱然得到人身,以其往劫因中斷滅法財故,也是貧窮下賤;又以其不敬菩 薩莊嚴之身故。今得為人,諸根缺漏,多被惡業纏結其心;是故不久之間,復墮惡道。(諸君當知,所謂『惡業纏結其心』者,即八識田中退失正念,歪邪念頭頻頻 出現是也;智者反觀警惕!愚人縱其邪心,是故君子慎獨,小人則隨緣為惡也。若問吾人來生去處,即看八識田中常常存些什麼?是故惡業纏結其心,復墮惡道必 矣!因果律中,法爾如斯,非佛菩薩嚇阻政策也。)

「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如是惡報,何況別生惡見毀佛第一義諦也。

E、供養脫罪報

「不但如此,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或 女人,纏綿病榻;以久病故,精神虛弱,或夜夢惡鬼,乃至已經故去的六親眷屬;或夢遊險境,時有驚悸的樣子;或有時睡眠中被鬼壓住,呼之不出,動彈不得;或 有時夢境中和些鬼魂混在一起。如是日積月累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病體轉增虛弱,弄得五勞七傷!夢囈中也叫苦連天,慘悽難聞。這都是正在業道(陰司)裡面 對質,尚未判決,好像人間的拘留所,故其病狀也在滯留狀態,所以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凡夫俗眼,分辨不出這事啊!

「普廣!若遇此等病狀,當知是因果病,非 醫藥能療,但當對佛菩薩像前,發至誠心,信心不疑,高聲朗誦轉讀此經一遍;次取病人可愛之物,以表虔誠,若衣服珍寶,或花園廳舍,變賣資金,供養經、像, 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隨力隨願布施供養。待預算決定後,在病榻前,高聲唱言:『弟子某甲,為是病者某某,捨諸愛物,作××等供 養,願是病人,承佛菩薩威神力故,早得解脫。』如是三唱是言,令是病人了了聞知。假若病者時已氣絕,乃至風大(動力)火大(暖氣)次第遷謝,當在死者靈 前,仍高聲白,高聲朗讀此經,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是命終人,若有宿殃重罪,乃至『無間』『阿鼻』,永得解脫。不但此也,是人世世生生,有『宿命智』,常知 宿命。

(大哉菩薩!婦人弱而為母則強,以其愛子 心切故!菩薩慈愍眾生,甚於慈母愛子,故其悲願無間無際,形成強大無比的大威神力,無間罪刑,慘不忍聞,何況目睹!若在世間,多少黃金美鈔也贖不出;今只 須捨心愛之物,他人代為發願讀經,便可滅罪。蓋一切眾生,慳貪心重,愛物難捨,今既捨矣,首度慳貪,以表虔誠,如此則趙氏違城之璧(卞和所獻),與乞兒賴 以活命之一粥一飯,正等無異。何以故?此以虔誠論,非以價值論,此與世間之紅包主義,大相逕庭也。故赤貧者,不必悲哀,但能用紙寫菩薩牌位,供養一香一 花,或僅有的一粥一飯,涕淚悲泣,白如上言,其功德不減分毫。大富者,不可驕矜,當知驕矜則無功德。何以故?我慢眾生,對任何人都不肯低頭,今對菩薩恃財 而驕,誠心何在?縱爾黃金美鈔堆如須彌,沒有虔誠的心,菩薩要這幹麼?諸善知識,莫以狹劣之心供養菩薩,當以正知正見作法供養,即使一舉手,一低頭,則其 功德不可思議。)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寫此經,或勸人寫,以廣流傳;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以利供養;所受果報,其福無窮,乃至四天下江河海 水盡故,寫經造像功德,不可窮盡!但必須誠心正意,不可以諂曲心而為之也。若再以無所求心,隨緣(眾生緣)而作(寫經造像),是人入於法性,為法供養,則 其功德量等虛空,不可思議矣!何以故?法性不可思議故。

F、見人讀誦是經一念讚歎「善根」成就

「復次,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或恭敬 禮拜,乃至一念生讚歎者!當知是人,善根成就!汝應施以種種方便,勸導是等眾生,勤心莫退!這樣,於現在世,乃至盡未來際,能得百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何 以故?汝等菩薩方便勸導令不退者,是為灌溉長養菩提幼苗;是菩提苗,碩果可期,乃為無價寶珠,故其功德不可思議。

G、死人眷屬求助之兆

「復次,普廣!若現在、未來諸眾生等,夢 寐之中,見諸鬼神,乃及種種作態,有的悲傷!有的啼哭!有的憂愁!有的嘆息!有的恐懼!有的怖畏!這都是過去世中由一生乃至千生的父母、兄弟、姊姝,夫妻 眷屬,在于惡趣,未得出離,由於想著脫離三塗,而孤立無援者,故遠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助其一臂之力,脫離惡道之苦。

「普廣!若有眾生常遇此夢,汝當以神通 力,啟發是人,令其面對諸佛菩薩像前,由內心深處,恭讀此經。若自不能讀,可請人代讀,但必須正信佛子,歸敬三寶者,讀至三遍,或滿七遍,這些惡道眷屬, 經聲畢此遍數,應念即得解脫三惡道苦,得生人間天上。不但此也,是諸惡道眷屬,從此八識田中菩提芽生,何以故?因其處於惡道,志心向佛故,聞此經典,即得 解脫,求仁得仁故,故於夢寐之中,永遠再不會看見他們的愁眉苦臉。

H、脫離下賤報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眾生,身處 下賤,為人奴婢,多不自由;是人覺知宿業所致,不是無因而有,要想懺悔宿業無門路者,普廣!至簡至便!只若是人能由內心深處,瞻仰禮拜地藏菩薩聖像,乃至 一七日中,念菩薩名號,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會再去經歷三惡道苦。

I、新生嬰兒獲益報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這南閻浮提的剎 帝利族,或婆羅門族的長者、居士;不!乃及異姓種族,一切人等;有新產生者,不論是男是女,能與嬰兒於七日之中,每天清晨,在佛菩薩像前,讀誦此不可思議 經典,七日之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兒,或男或女,宿世所有殃報,便得解脫;並且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此嬰兒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J、天神巡視日當持齋獲福無量

「復次,普廣!是娑婆界,上至諸天,下至 地獄,善惡鬼神,各有專司,彼等能隨眾生善惡因緣,禍福眾生;是諸天神,亦有監察制度,於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 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諸日等,有六位天神,輪流下降,視察人間。月之一日,為缽闍底神下降,名建名日,是日眾生,宜為諸善,應行布施。月之八 日,及二十三日兩天,娑婆善神下降,名力戰日,是日眾生,要直心行善,做事公平。十四日,及二十九日兩天,藥芻神下降,名勇猛日,是日眾生,要孝敬父母, 戒殺放生。二十四日,嚕達囉尼神下降,名凶猛日,是曰眾生,宜修忍辱。二十八日,缽折底神下降,名最勝日,是日眾生,要嚴持禁戒。十五日,及三十日兩天, 必多盧神下降,名吉祥日,是日眾生,宜祭先亡。(其中缺十八日何神下降無所考待善知識補敘之。)

「普廣!莫謂如來教導眾生做眼前事,修身 立善,應當綿綿密密日新又新,怎可投機取巧,專做眼珠兒上的事呢?乃因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意業),無不是罪(罪因),何況由意業發展而成 身口二業,任意殺生,竊盜、邪淫、妄語,乃至百千罪狀,無所不作;是諸天神,未斷煩惱,於其值日之時,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在這時候,猶如法官作判決書的 前夕,不可明目張膽,作不善法,頂撞他們;否則,他們可能氣的眼珠兒發紅,認為你是惡性難改。在結集時,意氣用事。是故眾生寧肯頂撞諸佛,切莫頂撞他們; 頂撞他們如撞牆壁,能撞所撞,二俱受損;諸佛如來,已按『我法二執』,『我』及『我所有法』,(簡稱『我所』)都不掛在心上(不著);是故頂撞諸佛,如撞 虛空;當知如來慈心容物,常以慈眼視諸眾生;否則恒沙界外,眾生念慮,如來在禪定中,無不盡知,若如天神一般,豈不氣死?普廣當知,此即天神之所以為天 神,諸佛之所以為諸佛也。末法眾生,不可以凡濫聖,見佛經中說神道鬼,即以鬼神與佛菩薩同一流類也。

「普廣!若諸眾生,明辨鬼神及佛菩薩,即能無歪曲心,讀經聞法,才能得到真實受用。何以故?若了鬼神現狀,不用否定鬼神,即可受用佛法,如同看穿了世法,不違世法即是佛法。看不穿即以凡濫聖也。

「是故未來眾生,若了鬼神執掌現狀,於每月十齋日,對佛菩薩像前,讀誦是經一遍,是人住處,東西南北,一百由旬以內,沒有災難;是人眷屬,不論是長是幼,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不生惡趣。

「是諸眾生,果能於十齋日,每轉(讀也) 是經一遍,現在世中,即能令此居家,沒有天災橫禍,並且衣食豐足。是故普廣,當知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有這樣的不可說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眾生,因 此南閻浮提諸有情類,於此大士,有勝因緣,若能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名三字五字,或經文之一偈一句者,是人現在世中,即得殊妙安樂。普廣!所謂 『殊妙安樂』者,莫以等閒視之。汝等菩薩,當已深知;眾生不解,不此之圖,蓋人生幸福,不是富貴,乃是安樂,何以故?富貴中人,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得不到 片刻的安樂境界,如若不信,可問過來人。今此善男子,善女人,讀此經典,或念菩薩名號,即感菩薩慈悲護佑,法水灌溉(啟發心智),即時獲得身心清涼,何況 十方善神,都是菩薩已度當度的法眷屬,若聞有人誦此經典,或念菩薩名號,彼則心生法喜,笑臉相迎,甚至于恭敬合掌。普廣當知!經聲朗朗之際,自業他業(鬼 神)頓時俱轉,豈有不獲殊勝功德者乎?當知此善男子,善女人,內心外境,氣氛交感;都是輕鬆愉快,必由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輕安之相;以其發自內心,實非外 境所能動搖,故曰『殊妙』。不但如此,是善男子,善女人,未來之世,百生千生,乃至萬生,相貌端正,生尊貴家。(聖君賢臣,大長者子,或有道有德之士,才 算尊貴。)」

五、普廣謝法並請示經名

就在釋迦牟尼佛稱讚地藏菩薩打斷話頭的時候,普廣菩薩,右膝著地,胡跪合掌,又向佛表白說:「世尊!我已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但為未來眾生,故請佛口親宣,以啟正信。是的世尊!如佛所說,我及眾生,唯願頂受!」

普廣又啟請說:「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 菩薩,怎樣流布呢?」佛告普廣菩薩說:「普廣!此經凡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以其發自內心,非由造作,故曰本願;願切行 專,故曰本行;願行具足,有大誓力,故曰本誓力;皆由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菩薩,依願流布。」普廣菩薩,聽完了這段話,就向佛陀合 掌恭敬,作禮而退。

六、釋品內義趣—

A、概述

寫到這裏,本品已完,依于往例,重申餘 義。余寫此品,法味先嘗,由內心深處,讚歎菩薩悲心無窮,由悲願故,形成龐大無比的大威神力,竟使吾等業障眾生,只若得聞是經,深解義趣,或聞菩薩名號, 心生歡喜,若能如此,僅向菩薩一舉手,一低頭,或一瞻一禮,即可獲得不可思議功德。當知菩薩非要吾人舉手低頭,或財寶供養去諂媚祂,也不要歌詠讚嘆去阿諛 祂,這舉手低頭,乃至歌詠讚嘆,無非是我們誠中形外藉境表心而已!若不如此,以貢高我慢,阿諛諂媚,則其財寶充滿大千世界,持以供養,卻與菩薩全不相干, 何以故?以其罪業障心,故與菩薩對面千里也。是故經言「志心供養」。余為省人耳目,不可滑口讀過,乃譯為「內心深處」,並且加重這種語氣,以免流于泛泛浮 浮的形式主義,並強調說:若能如此,則貧苦乞兒之一粥一飯,等于趙氏連城之璧。

B、今日教內普遍現象

吾觀今日之信施,在社會上稍有一點地位, 到廟上稍施資財,即我慢無比;作法會時多寫幾分錢,也得把他祖宗寫個大牌位,並且居于中央,表示他的祖宗比誰也大,一來可以給他臉上增光,二來超度他也有 優先權;因為他出錢最多,如同到電影院買票一樣,應當真個雅座,看好戲別人看不到,他先看得清,才能顯得有錢的人神氣!這樣的人,把釋迦牟尼佛看成電影院 的董事長,主持和尚看成電影院的老闆,其餘的比丘為電影院的夥計;當知此人輕慢三寶,不管化錢多少,毫無功德可說!何以故?與諸佛心不相應故。出家人若為 了廟上的收入,不肯糾正這種錯誤,反而阿意曲從,順應彼等,是為出賣三寶。若欲維持三寶尊嚴,糾正錯誤思想,出家人不應接受俗人的我慢供養;孟子曰:「一 簟食,一豆羹,得之則生,不得即死,虖爾(我慢的聲色)而與之,雖路人弗受也。蹴爾(用腳踢著)而與之,雖乞人不屑也」。路人和乞丐尚且不吃這樣的飯,況 比丘乎?比丘之所以為貴者,就是捨俗出家,卓然而立,必要時,以身殉道,決不以道殉身;且不可以道殉身當做「隨緣度眾」;若說「隨緣度眾」,應當先自觀 察,我們的人生觀是否有異于俗人?若與俗人無異,則又把他(她)度到那裡去!「和光混俗」,「隨緣度眾」,固然是大乘菩薩的行徑,但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 是超人的見解,一個是腳根站穩;二者缺一,混不得俗,也隨不得緣;二者全無,再去「隨緣」「混俗」,老實不客氣的講,那已經被眾生度了去;被眾生度了去, 也不要緊,眾生有眾生的業,有「業」就有「行」,俗稱「行業」;若比丘,比丘尼被俗人度了去,在農、工、商、學、兵,算那一行呢?當然那一行也不算;沒有 行業,為了生活,就得寄生在各行業當中!寄生在人家身上,又焉得不「隨緣」「混俗」?這叫惡性循環,亦名因果輪迴,這就是佛教團體不受社會重視,佛法弘揚 不開的癥結所在。是故我說出家人失去超然風格,為了貪圖我慢供養,不依佛法,反而阿意曲從,是為出賣三寶。

C、「布施」離相是「真布施」「布施」著相是「出風頭」有「故事」為證

諸善知識!莫謂只若有誠心在,多供養與少 供養,其功德等,即可不必多以財施供養;當知布施是度慳貪的寶筏,其功德之大小,固不在財物之多少;可是也要看其施捨的程度如何?當知乞兒賴以活命之一粥 一飯,其犧牲之程度,甚于趙氏連城之璧;何以故?乞兒捨其一粥一飯,當場就要忍飢挨餓,趙氏捨其連城之璧,仍不礙其衣錦食肉,為王為候;是故我說「其功德 等」,實不為過。蓋乞兒之捨,已度慳貪;趙氏之捨,尚未度也。若再恃其為王為候,無恭敬心,則毫無功德可說。

有人說:「你這說法,雖然言之成理,有錢 的人總是感覺有點冤枉,對于布施不感興趣。」我說:「是的!人類總是矛盾的,天天在矛盾中過生活,我這兒有個故事,說給大家聽,大家就會打開這矛盾的癥 結。有一個鬼魂,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要轉生了,閻王對他說:『你還不錯,還能轉生為人,可是我要問你,你來生為人,願意天天給人家吃呢?還是天天吃人家 呢?』那人一聽天天吃人家的是便宜事,天天給人家吃的是吃虧的事,就對閻王說:『小子無能,請大王准予小子天天吃人家。』閻王扳著鐵青的面孔,抵著他的八 字鬍,說道:『本王一向是公平的,民主的,好了!准汝所願。』結果那人一生乞討度日,達到天天吃人家得便宜的目的了。」

各位請想想看!不肯救濟人家就是慳,想得 人家的便宜就是貪,慳貪的人,輕者,主貧窮,重者,墮餓鬼道。若是天天救濟人家就不慳,不得人家的便宜就不貪,不慳貪的反面,就是布施,布施的果報得大 富。不知各位願意為王為候,捨連城之璧呢?還是願為乞兒捨一粥一飯呢?我想各位一定會說:「寧捨連城之壁,不捨一粥一飯。」好了!那麼有錢的人,傾財布 施,就不冤枉哩!更何況所謂「等無有異」者,乃法性功德等無有異;因為超薦先亡,和如法修行,必須契合法性,方有功效;契法性者,就是順應佛心,故一舉 手,一低頭,勝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何以故?大千七寶能贖無間罪嗎?大千七寶布施,能成佛嗎?今向菩薩舉手低頭,能夠順應佛心,則無間重罪,頓時超 脫;一念之間,契于法性,便知成佛不謬;是故曰勝。諸君若欲來生財源滾滾,公司行號遍佈世界,還得以財寶布施,僅向菩薩舉手低頭也辦不到;不然的話,諸大 乘經,常如是說;「若有人能于此經受持一四句偈,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大千七寶)。」我此娑婆世界大菩薩眾,當生極樂國者,已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能宣四 句偈者,當不乏人,君見何人擁有南閻浮提耶?何況因果律中,無論「債權人」或「債務人」,都是驚人的高利貸呢?再以釋迦牟尼佛說吧,不但是如實說者,而且 還是如實證者,就算是佛制比丘不積財產,以他老人家的稱性功德,當勝過無量無邊的大千七寶布施,最低限度他老人家的生活,應有人、天源源不斷的供養才對; 其實不然,他老人家,除了國王、大臣、長者等,非例行的齋供外,還是經常托缽乞食。由此可見菩薩證于法性,且又願力弘深,吾人舉手低頭,無私無曲,順應佛 心,則其「轉報」「滅罪」的功德不可思議;何以故?法性功德不可思議故;當知這是屬于智慧的出世因果。若人以財寶布施,就是施于乞丐,也不我慢,並且施後 無悔,是人來世,必得財源茂盛,成大財富,這是屬于福報的世間因果。若于財施不住于相,契于法性,此人必得智慧如淵,深無涯底,財源滾滾,猶如長江黃河, 這是福慧雙全的世出世間因果。

諸善知識!「因緣果報」,非天造,非地 設,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思想,也不是佛的看法,更不是佛的主張,乃是法爾如斯,故能最公平、最合理;佛以淨智證知,故為眾生如實而說,若是出于佛的思想,佛 的看法,佛的主張,佛則有「我見」「法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了;作是說者,是為毀佛謗法也。諸善知識!如是毀佛,如是謗法,甚于出佛身血,當 墮無間地獄,以其能殺眾生慧命故也。

諸善知識!若知因果法爾如斯!則沒有自作 的事,也沒有冤枉的事,它比國家銀行還保險,並且是高利貸。若不如是信,只是在人情上作想,希望主持和尚「請上坐」「泡我的茶」加以招待,功德堂裡寫個大 牌位,高踞中央,則其福報,不過如此而已!說穿了,就是一張紅紙的高帽子,這等于上銀行去存款,在路上押紅黑寶輸掉了一樣!你看!冤枉不冤枉?!

【書籍目錄】
第1頁: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增修版序 第2頁: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序
第3頁:自序 第4頁:略釋經題
第5頁:譯者略歷 第6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7頁:婆羅門女救母品第二 第8頁:分身集會品第三
第9頁:觀眾生業緣品第四 第10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五
第11頁:地獄名號品第六 第12頁:如來讚歎品第七
第13頁:利益存亡品第八 第14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九
第15頁:稱佛名號品第十 第16頁: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一
第17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二 第18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三
第19頁:囑累人天品第十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