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稱佛名號品第九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道源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道源法師講述

民國六十四年講於志蓮精舍

民國六十九年能仁佛學院同學依錄音帶共集於海會寺

民國八十八年釋法律重新整理於基隆靈泉禪寺及海印寺

稱佛名號品第九

上來諸品或發明六道差別之相,或讚歎地藏威神之力,或廣明利益存亡之事。若不明出苦成佛之因,則初地藏救拔之心,期與眾生同成佛果之願未滿。欲成佛果,必須稱佛、故有稱佛名號品之由來也。又此地藏經從婆羅門女欲救渡其母信邪常輕三寶而大興供養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此佛告訴他,要知母生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從這開始,幾乎每一品都會提及念佛法門。禪秘要法經中,禪難提比丘請問世尊滅罪之法,世尊告禪難提及敕阿難言:「汝等當教未來眾生,罪業多者,為除罪故,教使念佛。以念佛故除諸業障,報障,煩惱障。念佛者,當先端坐,叉手閉眼,舉舌向齶,一心繫念心心相注,使不分散。心即定已,先當觀像。」故阿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若專念阿彌陀佛,即與稱念諸佛名號同等,隨人所樂意願。因為諸佛名號,皆萬行萬德所成。若念若稱,都能消除三障同生淨土。所以這裏專立一品稱佛名號,以救度未來末法眾生。以下我們重新敘述:

這正宗分分四科,前面第三科有三品經文,都是說的度脫的緣,南閻浮提的眾生喜歡造惡,造了惡業怎麼度脫他呢?你就是要造地藏菩薩像,供養地藏菩薩像,種種供養,再稱地藏菩薩的名號,念地藏經,你有什麼罪業都給消掉,這就是度脫的助緣。是世尊告訴我們的。但地藏菩薩是怎麼講的呢?他要你供養一切佛的像,供養一切菩薩的像,都可以消除罪業。你念一切佛的名號,念一切菩薩的名號,都能消除罪業,或念誦大乘經典。都可以消除罪業。這是地藏菩薩講給我們聽的。這第四科明成佛因。那度脫之緣就是要度脫你惡道的罪業,不要墮落惡道還要修行成佛,怎麼成佛呢!有兩品經文,第九品稱佛名號及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布施,決定成佛,這就是成佛之因。光稱佛名號怎麼就能成佛呢?詳細的道理太多太廣,簡單的解釋,念佛就成佛,反過來說念眾生就成眾生。你天天念眾生,你就成眾生。再進一步解釋,像我們人,你如念好人,你就成好人,你念壞人,你就成壞人,決定不會錯誤。在中國古時候叫做「希聖希賢」,你決定當個聖賢。說粗野一點,你天天念流氓,結果你自己變成流氓。這依佛法法相上講,眾生的心理,一心具足十個法界,你念善法,自然生三善道,念惡法自然生到惡道去,你要是念苦、空、無常、無我,決定轉生二乘聖人。你要是念念六度萬行,四無量心,念真如實相,你決定要成菩薩成佛。四聖六凡唯有佛他叫「究竟眾生」。現在我們稱佛名號就是念佛,我們的心是「一法界顯,九法界隱」。看你這個念頭念到那一法界,如果你念念上品十惡,念得厲害,則上品十惡地獄界現前,你決定要墮地獄裏去。你念念都是佛,則其他九界都隱沒不現,你這個心完全變成佛的心,你不成佛,你要到那裏去呢?這地藏經有十三品,已經講了八品,所以接下去是第九品。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這個時候地藏王菩薩稟白世尊說:「世尊,我現在為未來世的眾生,演說種種利益眾生的事,就是於生死道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地藏跟你說一說,請佛世尊證明。」

這裏不說現在的眾生而單指未來眾生,也就是佛涅槃後就像我們都是後世的眾生。現在外道毀謗我們出家弟子,他們說我們佛弟子念經不通,在佛像前念經給佛聽,說什麼佛不懂得經,所以叫佛弟子念,叫佛好得功德,這是外道的解釋。還有一種人說:經是佛所說,佛自然知道,何必誦經給佛聽,這都是錯誤不正確的想法。我們在佛前誦經,是尊重法,表示對法的恭敬,我們有佛殿有佛像,不在佛像前念要在那裏念呢?同時我們恭敬佛,在佛像前誦經,是求佛給我們印證,恐怕我們念得不對,求佛加被使令不要念錯,都是尊重佛,請佛證明的。如有外道或邪見之人持以上邪見歪理,不妨請他看看這一段經文,你說地藏菩薩要說念佛法門,唯願世尊聽我說之,是佛不懂,要地藏菩薩來說給佛聽嗎?你問他怎麼解釋?這是地藏菩薩求佛給他作印證的。印證他所說的救世妙法,真實不虛,能令未來眾生出離生死!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世尊告訴地藏菩薩:「您現在要發大慈悲心,想要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說不思議的事情,現在正是時候,希望您趕快說,我不久將要入於涅槃,使你能早日完成度生的大願,我給你證明,讓您滿了願,吾亦不必再憂慮現在以及未來的一切眾生,事實上地藏菩薩誓願宏深,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又何能早畢是願。唯地藏菩薩要為未來眾生,演說稱佛名號的功德利益,正是最為不可思議之事,因為念佛法門簡捷易行。假如未來眾生,人人能依教奉行,則個個不墮惡道,所以佛說吾亦無憂現在未來眾生。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地藏菩薩稟白世尊言:「世尊!在過去無量劫數以前,有一尊佛出生世間,其尊號稱為無邊身如來,佛的三身是身有無邊形,法身無邊,報身無邊,應身無邊。假如有男子或女人,能夠聽到無邊身如來名字,一念生恭敬心,立即能夠消除超越四十劫生死輪迴之重罪。更何況你能泥塑彩畫木雕銅鑄諸佛形像,並加以種種供養而大大讚揚稱歎其功德,這樣所獲的福德,更加不可限量了。」

每一尊佛都有三個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這三身都有著無邊的義理:一、法身無邊:就是自性清淨遍一切處。二、報身無邊:無數劫來,修習無邊功德,所以功德無邊。三、湛然不動普應一切眾生,這叫應身無邊,應身也叫化身,或稱應化身。例如天上明月只有一個,但只要有水的地方,水裏都有月亮的影子,正是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個眾生無邊,所以應化身也無邊。起信論云:「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法華經云:「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甲爪,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又於過去有恆河沙劫那麼長的時間,有一尊佛出世,他的德號稱為「寶性如來」,這個性就是自性,就是本體,凡夫迷失自性本體,等到徹底證得自性本體他就成佛,成佛就能自利利他,像是得了寶,故稱「寶性」。若有男子女人,聽到這尊佛的名號,只要一彈指般的剎那時間,發個心歸依寶性如來,這個人於無上佛道將永遠不會退轉變失。淨土十疑論云:具縛凡夫得生彼國即得不退,有五因緣故不退: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不退菩提心,常精進故不退。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國純諸菩薩,無惡緣境,外無邪魔、惡境,內無三毒煩惱,故不退。五者、得生彼國者,即壽命永劫共佛菩薩等長,故不退。」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有一尊佛出世,他的名號就稱為「波頭摩勝如來」。梵語「波頭摩」華言「赤蓮華」,此蓮花在所有蓮花中最為殊勝。若有男子或女人聽到這一尊佛的名字,清清楚楚的經過耳根,這個人將來得生欲界六層天,往返一千生之久,何況你以至誠之心,念紅蓮華勝如來德號,所得利益更是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無量數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他的名號叫「獅子吼如來」。如來說法魔王外道悉皆驚怖,獅子一吼百獸震驚。如來說法亦如獅子吼般。若有男子女人聽聞這尊佛名,起一個想去歸依此佛的念頭,則這個人將會遇到無量諸佛給予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又於過去有一尊佛出世,其德號為「拘留孫佛」,拘留孫就是所應斷已斷,指所應斷的煩惱全部斷盡了。若有男子或女人聽聞到這尊佛的名號,以至誠心瞻視頂禮或復讚歎他,則這個人在賢劫千佛的會中,就可以做大梵天主了。每一尊佛出世,都是由大梵天王替眾生請法的,因為人間的眾生不認識佛也不知請佛的規矩,還可以得到授予無上菩提之記。拘留孫譯為應斷,是從五住二死來立名,於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六萬歲時出世,亦是過去七佛之第四尊佛,是賢劫千佛之第一尊。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尸。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一尊佛出世,其德號為「毘婆尸佛」,毘婆尸華言勝觀,種種觀,種種見之中,是最殊勝的觀想成佛,是過去莊嚴劫千佛之第九百九十八尊,亦是七佛之第一尊。若有男子或女人聽聞這尊佛的名號,永遠不會墮落在惡道之中,常生人天享受種種殊勝的美妙快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如恆河沙數劫前,有一尊佛出世,他的德號叫寶勝如來,秘藏記謂:即「南方寶生佛,以誓願力故專度餓鬼。」所以若有男子女人聽聞他的名號,畢竟永遠都不會墮落惡道裏去,常生天上享受種種殊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有一尊佛出世,他的名號叫「寶相如來」。這些佛名各度不同根機的眾生,有的眾生喜歡天上,你就念寶勝如來常常生天上享天福。你要是喜歡得阿羅漢,你就念寶相如來,決定能成證阿羅漢果。阿羅漢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第四果亦叫無生果。若有男子或女人,能夠聽聞這尊佛的名號,一念生恭敬之心,這個人不久就能證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丟無量又無數劫前,有一尊佛出世,其德號為袈裟幢如來,袈裟亦名福田衣,亦名解脫幢相。由於服此衣而得解脫,證一切智,一切世間梵魔人天之事莫不知之,是為幢旛高豎,故名袈裟幢佛,若有男子或女人聽聞此佛名號,能夠超越一百大劫生死的大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又於過去有一尊佛出世,其德號為「大通山王如來」。無法不通稱為大通,通山之王稱為山王,亦即須彌山。亦即最妙最高的佛。若有男子或女人,能夠聽聞這尊佛的名字,這個人就能遇到像恆河沙那麼多的佛,廣為說法終必成就正等菩提。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佛相圓滿,光明皎潔猶如清淨之月。「山王佛」:比喻佛的功德巍巍,超過一切,為諸山中最高勝者。「智勝佛」:喻佛的智慧特勝,超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等智慧。「淨名王佛」:王者自在、超勝義。佛由於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於三界中任運自在,超越二乘及菩薩。「智成就佛」:指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權智、實智等種種智慧均已證得。「無上佛」:佛已斷盡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無明、塵沙、更無可斷、上更無上唯我獨尊。「妙聲佛」:佛說法的聲音微妙幽雅,能令一切眾生聽者無厭無倦,如迦陵頻伽音。「滿月佛」:佛面猶如淨滿之月,清涼皎潔無等倫,圓光普照十方。誓願度脫無量眾生,故稱滿月與「月面佛」。有這麼多說不盡的佛,縱經塵劫亦說不能盡。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世尊,現在或未來世的一切眾生,不管是天人或人類或是男人或女人,只要能念得出一尊佛的名號,其功德就無量無邊,何況他能念出很多的佛號,像這樣的眾生,於生的時候或者是死的時候自身能得大利益,最終尚不會墮落惡道之中。圓澄法師云:「六道凡夫,三乘賢聖,性覺寶光,各各圓滿,本不名諸佛,亦不名眾生。但此心不守自性,隨迷悟之緣,作業受苦名曰眾生。修道證真遂名諸佛。佛愍眾生妄想執著,而不證得,猶是稱法界性,說念佛法門。倘得其門,則等於諸佛於一朝,不得其門,則徒修因於曠劫。」地藏十輪經云:「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多佛則見多佛。若念小身佛則見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則見大身佛。若念無量身佛則見無量身佛。」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前段是說我們活著的人,生前自己念佛所得功德,這段經文是說這個人生前沒有念佛,若是於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要是他的眷屬,就由我們替他念,乃至只要有一個人替他高聲念一尊佛名字,大聲念對著他的耳根念,這個臨命終人除非造的是最重的五無間罪,其餘所有其他罪業之報全部都得以除滅。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前段概說只要為病人或臨命終人念得一佛名,除五無間罪外悉皆消滅。那犯五無間罪的人要怎麼救度呢?雖然說這五無間重罪是所有罪中之極重,動輒經過億劫尚不得離開地獄果報之苦,但是仰承眷屬於臨命終時替他稱念佛的名號,縱使是五無間之重罪,亦能漸漸消除滅盡。更何況眾生於生時自己用功專心稱念佛號,不但能獲無量福報,更能滅除無量罪報。地藏菩薩的意思,還是叫我們眾生自己生前就要念,不要等到死了,家中眷屬來替你念,那是靠不住的。但如果有臨命終人讓我們遇到了,就依地藏經所說的方法,在他耳朵邊高聲給他念一部地藏經,或念佛號,還有我自己發明的一個方法:「念地藏經念到稱佛名號品時,每一尊佛號給他念十聲。」決定可以令他不墮惡道,可以轉生人天。或者你會問,我們都是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為什麼沒有叫我們念阿彌陀佛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於阿彌陀經,十六觀經,無量壽經一再稱揚讚歎要末法眾生稱念阿彌陀佛,所以地藏菩薩就不必再叫我們念,這是各度各的根機不同,有些人不念阿彌陀佛,所以地藏菩薩就告訴他這些佛的名號以及稱念的功德利益。念其他的佛也是好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2頁:分身集會品第二
第3頁: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第4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5頁:地獄名號品第五 第6頁:如來讚歎品第六
第7頁:利益存亡品第七 第8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第9頁:稱佛名號品第九 第10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第11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第12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13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