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法師講述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道源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道源法師講述

民國六十四年講於志蓮精舍

民國六十九年能仁佛學院同學依錄音帶共集於海會寺

民國八十八年釋法律重新整理於基隆靈泉禪寺及海印寺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梵語毘婆舍那,譯為「觀」,即是用真智去體察一切事物,俾對一切事物得到正確理地的瞭解,免去妄加忖度的過失,這就叫做觀。所謂眾生,或譯為有情。有多種解釋:(一)眾人共生之意。阿含經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二)眾多之法和合而生:是指依一期受報來說,例如法鼓經說萬法和合施設,維摩經謂眾事會合。大乘義章謂依於五蘊和合而生。故名眾生。(三)經過眾多之生死;指依業力而流轉六道而言。如俱舍光記云:「受眾生死,故名眾生。」

「業」者造作之意,或譯為動也;即是動身口意三業,身體屈伸取捨造作叫身業。口之音聲屈曲造作叫口業。心的種種思惟造作,名叫意業。你一動就是一業。第二種解釋叫因。你怎麼樣招來果報呢?因一動了這身口意任何一業,如果動的善業,你將來得善果,你動惡業,就招惡業的果報。這個善因惡因的因,就是因果之因的意思。而要發動身、口之業,原由於「意」故。三業均以意為主。心沒有動這個「意」,不但身不會動,口也不會動。而真正能推動這意業者,實在是由於「思」所引起。這個心有八個心王,心所法就是「心王」,所有的法,有五十一個心所,思想在佛經上稱為「思」,思是個心所,想也是個心所,可是思心所在前,想心所在後。「思為心所法之一,以造作為性者也。」思心一動,起心動念,或叫打主意,叫造作。這個想心所是取相義,必須經過思的境界。這個境界有一個相貌,他心裡在哪裡取這個相,這是想心所。這個思心所並沒有取到外邊的境界,他就起心動念,那就是思心所的作用。是以造作為性,所有起心動念都是它推動的,所以真正想要實實在在的修行者,在開口之前或動身之前,必須先細細觀察這個「意」。這個「意」正是那個身、口、意的「總動力」。不但必須觀察這個意,再進一步更要小心謹慎的審辨其思,看看思心所是思個什麼?如果所「思」的是惡法,則與三惡道相應,動了身口就要墮三惡道。若果你思的是善法,則與人天道相應,動了身口則轉生人天。你如果思無常苦空之理,天天動意去做無常觀、做苦、空的觀,則與二乘人相應,將來了生死出三界得聲聞緣覺。你要是動「思六度實相,則是菩薩如來。」想要實實在在好好修行,其正本清源之道—就在這個「思」裡頭,時時自己作主人,好好管住你的「思」,不要「思」錯了路,思到惡法,結果全盤皆「輸」!

再講「緣」字,有二義:(一)者攀緣:由心思對向境界而起之作用。攀是取境的意思。攀扯外頭的境界。(二)者叫助緣:由境界而引起心識之變化者。由外面的境界反過來給你幫助給您心動念頭。由外境幫助你的緣叫助緣。「境界雖能輕心,而要以心為主」。這個用功修行,在緣起上研究境界能輕我們的心。但要以心為主。要是你對於外面的境界絲毫不動心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境界與我毫不相干。或是儘管境界與我不相干,但你心裡起攀緣之心,則境界才能轉你的心,變成以境界為主。隨境流轉,墮生死之瀑流。「若能對於順逆之境不起攀緣之心,則境界自無助緣之力用矣。」我們想要用功修行,了生死、出三界,首先必須看住自己的心,不管是順己意之境,或逆己意之境,均能不起任何攀緣之心,要用功就以心為主要轉境界,不叫境界轉我的心。境界輕我的心;則變成凡夫。心能轉境,則成聖人。要「轉凡成聖」,就打從這個地方用功,能不被順逆境所轉,則道心現前,就能了生脫死,就能證得涅槃。

地藏菩薩以實相之慧,興無緣慈,運同體悲,如法諦察,倘眾生之遭遇苦難,即前往救護。因為眾生有種種差別,業緣亦復各異,是故欲度眾生,則必須觀眾生的業緣。若了知緣生之性本空,則不但無眾生可度,而十法界的業緣亦復了不可得。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

摩耶夫人是淨飯國王的夫人。也就是釋迦世尊的母親,「摩耶」梵語應該叫摩訶摩耶,華言大幻,有兩種意義:一者夫人相好勝妙,莊嚴無比,不是凡夫,簡直是天人變化出生,故叫「大幻」。二者言夫人早已證得如幻的智慧,所以他能成為佛的母親,這叫大幻。這第三品由摩耶夫人當機請法,所以就恭敬合掌地請問地藏菩薩並尊稱地藏菩薩為聖者說:「啟請聖者,這個南閻浮提的眾生,所造的罪業,個個不同,有種種差別,而所受的報應情形,又是怎樣呢?」所謂「聖」,就是正的意思,若能息妄歸真,斷惑證理,妙契正道,了生脫死,就叫聖者。涅槃經云:「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如是等人,有聖法故。常觀諸法性空寂故。以是義故名聖人。」有聖戒故名聖人。有聖定慧故,故名聖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故名聖人。有七聖覺故,故名聖人。

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地藏菩薩回答說:「這十方千千萬萬的世界裡,以及千千萬萬的國土裡,有的有地獄,有的沒地獄,有的有女人,有的沒女人,有的有佛法,有的沒佛法,有的世界都是菩薩,沒有聲聞緣覺,有的世界只有聲聞辟支佛乘的,有的不但沒有佛,連菩薩聲聞等都沒有。有些國土是五濁弊惡,有的世界係清淨微妙;有些卑劣不淨,有些莊嚴妙好;有些壽命無量,有的壽命短促,造種種的業,受種種的報應,或者成佛成聖超出三界,或廣造十惡,受三途之報。這樣的國度和世界,多得說不盡,並非侷限於地獄罪報這一途。」大家都會念「阿彌陀佛」啊!這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但沒有地獄,也沒有女人,全部都是念佛生起來的蓮花化生,而且也沒有聲聞、緣覺,全是廣度有情眾生的菩薩。四大部洲的北洲就無佛法,所以我們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又叫三洲感應,他是佛的護法,北洲既無佛法,自然就無法可護了,所以只有東、南、西三洲感應得菩薩來護法。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摩耶夫人再次向菩薩說:「願聽聽有關閻浮眾生因犯惡業受罪報所感召惡趣的苦難情形。」地藏菩薩回答說:「聖母,唯願您來聽受我所說,我就大概簡要的說一說。」佛母回答:「聖者就請說吧!」地藏菩薩跟他說虛空十方世界的眾生種種差別無量無邊,所以摩耶夫人不問其他地方,只問南閻浮提罪報所感惡趣。因為她是南閻浮提的人,她念念不忘南洲眾生造的罪業情形及墮到惡趣受苦的情形。因眾生造罪孽多,所感地獄亦多,只能粗說,細說則窮劫不盡。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您問的是南閻浮提的罪報及地獄的名號,我現在就給您說說。父母雙親有養育之恩,塵劫頂戴,四事供養,縱使毫無怨言,尚不能報鴻恩於萬一。何況不孝順父母,乃至於將父母殺害,這是五逆大罪之一。一定要墮入無間地獄,受千萬億劫的長時間的苦難。想求出離地獄遙遙無期啊!觀佛三昧海經云:「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殺害父母,罵辱六親,作是罪者,命終之時,揮霍之間,譬如壯士,屈伸臂間,直落阿鼻大地獄中。」阿鼻地獄一日一夜等於閻浮提歲月六十小劫。這樣壽命要經一大劫,如果是五逆者,受罪要滿五劫,所以說求出無期啊!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或者有的眾生,想傷害佛,令佛身出血,或者毀謗辱罵佛法僧三寶、或者對於法寶等尊經不恭敬、輕慢污穢、隨處放置,違犯以上這些重罪,也是要墮落於無間地獄,要經過千千萬萬劫的時間,想要出離都遙遙無期。

這出佛身血,這個罪原是提婆達多所造。佛陀在世時,宣揚教法,諸大國王,長者均恭敬供養,提婆達多看在眼裡想自立新佛,一天到晚想把佛陀害死,每一天佛陀都要進含衛大城托缽乞食,經過山路,就用一塊大石從山上滾下來,想把佛陀壓死,金剛力士遙以金剛寶杵把石頭一擋,大石粉碎,有一粒小石子劃破佛的腳指頭流出血來,普通凡夫出家人持戒清淨,尚有護法神保護,何況天人師的世尊,金剛力士就是護法韋馱尊天菩薩,這個出佛身血的提婆達多,當下感得大地裂縫,現出地獄推出火車,把這個出佛身血的提婆達多活活捉到地獄,叫「活捉地獄」。有佛在世才有這個罪,現在無佛時,如果我們以惡心故意破壞佛像,不管是畫的或雕刻的,也等同出佛身血。如果是清潔佛像整理供桌,不小心碰壞佛像指頭或衣服的貼金等,這不叫出佛身血,但要趕快在佛前求懺悔,這不是惡心。佛陀涅槃以後,這佛像就代表佛寶,佛所講的真理全在經典裡頭,這經典就是法寶,對法寶要恭敬,平常法會誦經,經典都會用蓋經布蓋好,這就是恭敬尊經。有的年輕人,來聽經,將經典一捲往褲子後一插放褲袋裡,這叫不敬尊經,或者放在不淨的衣服中、或放在夫婦房間或床上、或任意掛在壁上、或污手持經、或用口吹、或任意撕毀、塗寫,這些都叫不敬尊經。佛所說的法猶如法身佛,所以對法身佛不恭敬啊,這罪過是非常重大的。一是要把經典供在佛堂裡頭上香頂禮。阿難請戒律論云:「僧尼白衣等、讀經律論、行語、手執翻卷者,依忉利天歲數,犯重突吉羅,傍報二億歲,墮獐鹿中,恆被摺脊,苦痛難忍。無記戲言捉經律論,亦招前報。或安經像房堂簷前者,依忉利天歲數,八百歲犯突吉羅,傍報二億歲,墮豬狗中。若得人身,一億歲作客棲屑,不得自在。」

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或有的眾生,侵佔佛寺的土地以為己有、或佔用寺廟房舍全家共住、或者任意使用,損壞寺院的財物,玷是染污之意:指小黑點,僧是男眾比丘,尼是女眾比丘尼,僧尼是清淨修持梵行的,毫無瑕疵,貪慾不肖之徒,不知罪福深重,利用種種方法強加點污沾辱。或者在寺院內:這寺院是三寶清淨聖地,豈容您任意縱慾妄為行婬。或者在寺院內或殺或害眾生性命。像這些造惡之輩,都會下墮無間地獄,經千千萬萬劫的長時間,想求出離卻遙遙無期啊!

常住伽藍,皆指寺院的通稱。因為寺院為三寶常住之所在,故曰「常住」。梵語「僧伽藍摩」,華言「眾園」。「僧伽」華言大眾僧。藍摩是指大眾僧所住的「庭園」,簡稱伽藍。所謂常住僧物有四種差別:(一)常住常住物:指眾僧的廚庫寺舍果樹園林等物,是永遠住於一個地方,絕對不可分判!所以叫常住物中的常住。(二)十方常住物:如日日供給眾僧的當日糧食。是取前常住常住物而入當日的常食:這些物質,是屬於十方僧眾的物品!一打板,十方僧人都可依序享用,所以稱為十方常住,亦即是十方僧人的常住物。(三)現前現前:如各比丘所屬私人物品,這些物品,係現前僧人的現前物,故言現前現前。(四)十方現前。如亡僧所遺的經物,是可以分給十方僧人,為各現前比丘所屬,所以稱十方現前物。這玷污僧尼是破壞僧尼的清淨戒行。而這伽藍內恣行婬慾是你自己男女夫妻居士信眾!舉個例子:寺院打佛七、禪七或拜懺誦經七天,因為是夫妻,就不忌諱,同住一間房間,以為行婬不要緊,但這是三寶清淨聖地,這叫污染清淨伽藍,或者是兩夫妻同是受雇修建寺廟建築,暫住寺裡寮房,如果共行婬慾,同樣是犯了這條重罪,所以要小心。如果在寺院裡,殺害畜生性命,罪加一等,亦墮無間地獄。

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或是有的眾生,假扮沙門模樣,外表現出家相,但是內心裡面,並不是出家人的心,不但破壞常住清淨規約,而且還要亂用常住的東西,常住衣食住是在家的白衣弟子所供養的,是要供養真真正正的出家沙門,而這污道的偽作沙門,還接受在家弟子供養,這就是欺誑白衣。不但如此,還違背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做出種種惡行。像這樣的人,當然是要墮到無間地獄,千千萬萬劫,想求出離而遙遙無期啊!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乃出家人通稱,謂「能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為什麼要出家,就是為了要了生死,斷煩惱,煩惱多的很。先要把貪瞋痴三個根本煩惱斷了,其餘一切細微煩惱就斷了。準瑜伽論有四種沙門—一、勝道沙門:能證得勝道者:佛、菩薩、聲聞、緣覺等。二、說道沙門:已經斷惑證理,而能宣說正法,使眾生進入佛道者。三、活道沙門:即是修諸善品,清淨自活。依出家戒律過著清淨生活。四、污道沙門:或謂邪行者。出了家又犯齋破戒造諸罪業,染污律儀,污了清淨道法,叫污道沙門。外現修行之狀,內藏瑕穢之情,即污道沙門,佛言:「持戒最為樂,身不受諸惱。睡眠得安穩,寤則心歡喜。若破戒誑人,則人天路絕!可不慎之?」正法念處經云:「何者邪行?實非沙門,起種種之貪慾,做種種之業因,虛貪信施,枉受供養,是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當墮惡處大地獄中,受大苦惱,求出無期。」

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這一品到這裡已經三次說到「常住」這個名詞,第一個侵損常住是指明目張膽的依他的強盛勢力,欺侮出家人,例如:霸佔寺產、房舍、土地,或故意將寺廟開條馬路過去,或假藉都市計劃,將寺廟土地變更地目為公園預定地,或其他用途,結果只公佈在報紙及市公所,公告期間一過,投訴無門。台灣北部某寺廟因未能及時知道都市計畫內容,結果數十餘甲土地全數被劃成公園預定地,這位主持這案子的官員不久到日本旅遊,夫妻倆同時於旅館被火災燒死,這就是侵損常住。所謂破用常住:就是造諸惡行而不是持戒清淨的出家人。你硬是在寺院裡吃飯穿衣,接受供養,接著這裡講偷偷的拿叫偷竊常住,錢財或物品、糧食米麵,任何飲食之類及衣服用品,甚至一草一針,不與而取,當然要墮入無間地獄千千萬萬劫長的時間,想要求出離卻遙遙無期啊!這裡要注意,與就是給你。不與就是沒給你。你拿走了,這就犯盜,普通一般人在社會上偷普通人的東西,犯普通盜罪,其罪尚輕,你要是偷竊常住的財物,其罪是無間地獄。為什麼?社會上普通人的財物,是他自己賺來的,你偷了他,只對他一人,最多一家人造罪。但這常住所有財物,是十方信徒百千萬人來自十方,供養三寶及十方常住僧(聖、凡都是),是盡南瞻部洲所有出家人都共有一份,結果你偷去了,本來十方信眾是來布施求福的,這偷竊造罪的對象是難以計數,所以這罪要下無間地獄,求出無期啊!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這裡地藏菩薩稟白說:「聖母,若有眾生,造作如上面所說的五逆十惡的罪業,當然要隨業受報,墮落到五無間的地獄去,受極端的痛苦,想求剎那暫停如一念之短暫的時間都不可得。」所謂五逆: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羯磨轉法輪僧,惡心出佛身血。所謂十惡:殺、盜、婬、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貪、瞋、痴。言五無間者:一、時分無間,二、身形無間,三、苦器無間,四、果報無間,五、生命無間。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號亦別。

這樣問是否表示摩耶夫人沒聽見過無間地獄名,或者夫人沒有聽懂呢?不是的,而是明知故問,代表後世眾生問的,叫眾生聽的!諸有地獄都在大鐵圍山的裡面!所謂諸有,即是說眾生造作諸業,是會感受將來的果報的,有因必有果。眾生念念作業,自然念念受報,故三界之內輪迴不息。因有生死輪迴果報,所以說諸有。略說「三有」指欲有、色有、無色有。廣說「二十五有」即欲界有十四有、色界有七有、無色界有四有。這二十五處的眾生所造惡業,隨業受報,均會墮於無間地獄,故說諸有地獄。其大的地獄有一十八所,次等的有五百所,再其次的有千百所,不管名號名字都各各不同。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

這無間地獄的獄城四周有八萬多里,這個獄城全是用鐵所做成,這城高一萬里滿城全是大火沒有空缺。這大獄城之中,諸小地獄互相連接,無間地獄之上是極熱地獄、炎熱地獄、大叫地獄、號叫地獄、眾合地獄、黑繩地獄、等活地獄等其名號各各不同。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獨獨有一個地獄:名字叫無間。這個獄城的周圍只有一萬八千里,獄牆高有一千里,全是用鐵所做。滿城全是大火,上邊的火燒到下邊,下邊的火燒到上邊。鐵身子的鐵蛇或鐵狗,還會吐出火來。在獄牆之上快速追逐,一下往東,一下往西,這是地獄中無情的苦境。地獄中的城牆刑具,全是用鐵所成,因為鐵的性質是剛而冷,而惡人的心,亦是剛而冷,而且殘忍無情,所以招感墮於鐵城之中受種種刑罰。

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這無間地獄還有個大鐵床,縱廣有一萬里那麼大,一個人受罪亦覺得自己的身體把一萬里的床都給佔滿了,都是自己的身體,可是千萬人同時受罪,每個人也是自覺自己的身體把床給佔滿了。怎麼會這個樣子呢?因為是造惡業的眾生之業力所招感了這樣的報應是如此,就是造了殺父、殺母、出佛身血、邪婬偷盜等惡業所受的果報。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啗罪人目。復有鐵蛇絞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這裡敘述無間地獄的罪人受報痛苦的實際情形,這些罪人在世為人的時候,造諸惡業,墮落地獄備受諸苦,其所受的苦報如長阿含經云:「無間地獄,其中罪人舉目所見,但見惡色。耳有所聞,但聞惡聲。鼻有所聞,但聞惡臭。身有所觸,但觸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惡法。又其罪人彈指之頃,無不苦時。」所以不只受熱鐵床之苦,還有種種的苦,有很多很多的夜叉,甚至比夜叉更兇惡的惡鬼,如平常我們所知到的牛頭馬面鬼等,口牙如劍露,眼睛像電光,用銅指的銅爪,拖拉甩擲這罪人,惡鬼又拿大鐵戟來叉執罪人,或叉中口鼻,或叉中肚子或背部,或叉擲空中翻滾再用鐵叉接下來丟擲熱鐵床上,還有鐵鷹來搶吃罪人眼睛。鐵蛇來絞斷罪人的脖子、四肢及全身關節的百節骨裡,都用長釘釘在床上,有的拔出他的舌頭釘在火床上,用耕犁來犁,有的挖抽他的肚腸,有的用刀斧剉斬,有的用烊化如水的銅汁灌他的口裡,有的用紅熱的鐵來纏縛他的身體,痛得這些罪人萬死千生,這都是惡業所感召的啊!智論云:「大地獄中惡羅剎獄卒,做種種形,牛馬豬羊,獐鹿狐狗,虎狼獅子,六駁大象,雕鷲鶉鳥,做此種種,諸鳥獸頭,而來吞噉咬嚙掣罪人。」泥犁經云:「泥犁中有鳥,喙如鐵主、啄人頭、噉人腦,毒痛不可忍。」長阿含經云:「有鐵嘴鳥,立其頭土啄其兩目,苦痛萬端,悲號酸毒。」觀佛三昧海經云:「愚痴眾生,毀辱布施,言施無報,勸人藏積。如是痴人,像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及一切眾,說施無因,亦無果報。如此罪人,臨命終時,頸強脈縮,迴轉不語,氣絕命終,生鐵城中,東西馳走,鐵蛇出毒,纏繞其身,節頭火燃。」由於生前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破壞師長父母、毀謗三寶,死後墮拔舌耕犁等苦刑。

在地獄受苦的罪業眾生,不管是被惡鬼鐵戟銅爪、叉擲而死、或被鐵鷹啗目、鐵蛇絞頸、遍體鐵釘、全身包鐵、拔舌犁耕、抽腸剉斬、烊銅汁灌口或者火紅熱鐵纏身,受刑而死,地獄冷風吹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日一夜千萬億遍。所以楞嚴經云:「為一日中萬生萬死。」觀佛三昧海經謂:「墮生無間地獄眾生,由於廣造五逆十惡大罪,因惡業的緣故,一日一夜,六百億生死,乃至恆河沙等無量生死,受諸苦毒。」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

世人作惡造罪的業力最大了,其罪報時間之長,連器世界也比不過。世界有成住壞空不過各二十小劫人的壽命,而眾生一動身口意之惡業,即可招來億萬劫的苦毒報應,想求出離都遙遙無期。到了這個世界壞了,就將獄所的罪人寄生到別的世界去,等到別的世界又再壞了,又另外的再轉寄到其他的地方去,他方再壞時,就一直不斷的輾轉相互相寄,等到這個世界又生成了,仍舊的又回到這裡來受罪受報。

無間罪報,其事如是。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

這個無間罪報就是這個樣子,以人間監獄譬喻,以堅定你的信心。例如罪犯判無期徒刑,就是要終身監禁,永無出期,可是本來台北的監獄房子壞了,只好把你移到台中監獄,台中監獄房子壞了,還是出不來,只好又關到台南監獄,等到台北監獄房子又修好了,再把你調回來繼續關,繼續受刑。又由於造作五逆的惡業,而感受以下五事的苦報,因此名叫無間。無間地獄是八大火燒地獄,在諸地獄中的最下層,是最大、而且是最苦的地獄。

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這五種業力感召的情形是什麼呢?第一種是日日夜夜的受罪受苦,時間和苦毒之痛沒有絲毫間斷,乃至無量數劫,因此叫做「時無間」。正法念處經云:「如山中河,勢力不斷,晝夜常急,彼阿鼻處,常受苦惱,勢力不斷,彼人苦惱,不可休息,乃至劫盡,復無中間,故名阿鼻。」第二種是身形無間,就是一人在地獄的大鐵床受罪,即自見其身遍滿地獄。多人同時受罪,亦各自見身遍滿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所以叫「形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這第三種叫「苦器無間」:受苦的器具沒有間斷。罪器總說無非是鐵叉、鐵棒、鐵鷹、鐵舌、鐵狼、鐵犬或者用碓來碓,用磨來像磨米漿一樣磨、或用鋸子拉鋸、或用鐵鑿子鑿、或用剉刀慢慢的斬、或大斫大斬、或用滾開的水來煮、或用大鍋煎炸、或用大紅鐵網網你、或用鐵繩綁你、或騎在燒紅的鐵驢鐵馬之上,活生生的剝他的皮,用烊化的鐵汁澆他的身體,使之皮肉焦爛。饑時獄卒用鐵箝箝口,用燒紅的鐵丸拋入他的口中,渴時,用鐵汁灌入他的口中,唇舌腸胃依次焦爛,慘不忍睹。年年如此,甚至竟劫如此,有那由他億萬之數,毒痛苦楚,連綿不斷,沒有絲毫休息,因此故名受苦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第四是「果報無間」:墮在這無間地獄,不論你是男人或女人,或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未開化的民族,或老或幼,富貴貧賤,或行風降雨而變化萬千的龍或在人間的神,或在天界享福的天人或鬼魅精怪等,不論你是中國人或外國人,不管你是信奉佛教或不信奉佛教,只要你造了五逆大惡之罪,無論是什麼人,果報相同,業感一樣,所受無所差別,故稱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第五者是「壽命無間」:墮在這層地獄的眾生,壽命非常長遠,需要經過百千萬億劫,而罪人一日一夜之間,受種種苦刑,死而復生,生而再苦刑,如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想求一念之極短時間的停息,而了不可得,除非業報受盡,方能停息而得受生他界,因為命命相續連綿不斷,所以稱為無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

地藏菩薩對聖母說,這無間地獄略略敘說大概如此,假若要廣大而詳細的解說地獄之中的刑具器械,以及地獄中的苦事,就算用盡一劫時間也說不完說不清楚。

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這摩耶夫人聽菩薩說完,很憂愁的合著掌,默默的頂禮退回原座。十方世界眾生的惡念是晝夜不絕念念增長,而地獄罪具是跟著人心的惡念而所感召,如此還能說得盡嗎?聖母因為聽了罪人要受這樣無窮的苦痛,想要救,又難以施力,是以憂愁不樂。所謂憂是憂眾生之受苦無窮,愁是愁眾生之剛強難化。或許你會問:眾生自造惡罪,合該受罪。摩耶夫人何必擔這個心,是因為菩薩發菩提心啊!孟子說:「舜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猶己饑之。以眾生之苦,引為己責者,皆菩薩發心也。」

【書籍目錄】
第1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第2頁:分身集會品第二
第3頁: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第4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5頁:地獄名號品第五 第6頁:如來讚歎品第六
第7頁:利益存亡品第七 第8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第9頁:稱佛名號品第九 第10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第11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第12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13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