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知性法師講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 知性法師講述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知性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八明行孝者、鬼神處處護持。分二(丁)初釋品題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蓋此品中、閻羅王及鬼王。看文似列眾之 機、補序中所未列者、蒙音來會。尋義或於分身集會從大士來者、屢聞地藏孝願宏深、并佛菩薩讚歎。此無相如來、權示鬼王、亦疑問六道之事、而起讚歎。如云度 罪苦眾生、不辭疲倦。若下文頭頭救拔等文是也。若文中諸處、護持眾生、與地藏行為似同。若利生方面說之、不妨取名護持品。然當經所尊者、明能化之人、非所 護之機也。

(丁)二釋文分三初來眾明列、二閻羅請問、三二王白佛、(戊)初分三(己)初經家巯義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此文雖屬經家敘義之文。或是橫來之機、或從地藏率眾、不可定指、鬼王有權示、業報不同。今來忉利聞法、夙根發現、誠不易事。具云閻磨羅、此云雙世鬼官之總司。治地獄之事主、為地藏菩薩之檀越也。

(己)二別明列眾

所 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 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 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此三十五位、權現大士。隨類引化而已。既 稱王皆自在度生也。○惡毒者、即現五逆十惡、權引要機。示同類身、度同類人也。○多惡者、外似多惡形相、內具慈悲之心。○大諍者、本得無諍三昧、設大諍之 名、化歸無諍之法門也。○白血赤虎者、皆人身虎頭各色不同耳。○散殃者、災殃之事、眾生業報、或不敬天地、不孝父母師長等人。使其受苦知過、而改惡行善 也。○飛身者、即飛行夜叉王之等類也。○電光者、或眼中光明、如電閃爍。或統身火光似之。○狼牙者、善逐山獸、口牙尖而向外、此王口牙略似也。○千眼者、 楞嚴明觀世音千手眼、此鬼王統身是眼、或鑒機度生之用也。○噉獸者、且如古人、茹毛飲血有之。今此或形同獸類者。或生食活命者。不能決定。○負石者、即被 差負石擔沙、填河塞海、之等類也。○主耗者、以不仁之家、耗散其財產、使知悔過、而行仁慈之益。○主禍者、罰其過處。禍臨福慶自避。或示不禍之行、導之向 善。○主食者、資養生命、五穀等皆是食類,行善者、賜之豐年、惡行之人、減之饑饉。○主財者、財為世間之通寶、大富之家、必有此王主聚也。○主畜禽獸者、 水陸空三處、各有四生畜類、羽毛鱗甲、三王轄之普攝無餘也。○主魅者、若魑魅魍魎等類、為此王所管也。○主產者、若送子投胎、分娩生產等、或一切萬物生 產。皆主命者壽夭增減。亦由福禍之作與奪耳。○主疾者、如前解釋。○主險者、危險之處主保之。若高山峻嶺、幽谷匯川、江湖海邊處。○三目者、二目中間、豎 嵌一目、若摩醯首羅天王。○四目者、額上橫開二目、與蒼頡似同。○五目者、若四目之中嵌岩一目也。○祁利下六王名處、遍尋諸經論、竟未見翻譯。今所隨文相 解釋。祁利失者、祁有盛多之義。無德眾生欲多貪偏失、而不得富利也。即耗散之義奪算者也。○祁利叉者、或有仁德之人、希諸所望、隨念豐盛。交指叉手而賀 之、即招財聚寶之王也。○阿那吒、或翻色質堅礙、能輔天行。將非扶眾生上天福因乎。

(己)三從來部屬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如是下明部屬、是諸下仗佛力方到。如上諸位鬼王各有諸小王。然彼小王之中、各部屬而分主執幹事。一一執事中、亦有首領之主。若斯多數、俱巡守南閻浮提眾生、善惡孝不孝之事業。今主伴同來忉利。全藉佛并大士之神力也。

(戊)二閻羅請問。分五(己)初獲利疑問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初二句、表聞法之儀式。我等下明仗威神力、十殿冥王、或有信奉、或不信受。或有能昇天、不能昇天、該不同等。既仗至大會、聞法水洗心垢。必獲善利故。轉明地藏處處、法化眾生、焉得不獲善利、由是懷疑敢問世尊。

(己)二佛縱許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恣者、縱逸也。就汝恣情所問。或修證自行、或化道利機、過現未來、一切事、一切處。能問者、吾佛一一對汝說明。

(己)三正請問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請問世尊兼視地藏、意在讚歎、度六道出苦也。大士在各道中、隨宜設化。因注意六道、是偏重拔苦。不辭疲倦、是精進度生。神通作用、三輪普現、皆不可思議之度生事也。

(己)四申所疑事

然諸眾生、脫獲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然轉語之詞。脫苦應向善而久樂、其未久尤落惡道之苦、是眾生情願受苦耶。又地藏既有如是神力、何不使眾生依善樂而勿墮耶。請垂訓除疑也。

(己)五佛答業根。分二初直說惡習、二假譬喻釋。(庚)初分二(辛)初性習業根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佛先告閻羅明眾生、惡習慣性、遍處造罪。次明是大菩薩逐處一一濟拔。大慈悲心不捨、意欲早令解脫。勿償罪報、至墮苦趣。菩薩用方便、洗刷心垢歹緣。惠知前生業因也。根本業緣、即是剛強習性。思之思之、若何調拔哉。

(辛)二隨業所旋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眾生業力、勝菩薩神力、故難能挽迴。或上下五分結業力。十習因力等、隨熏所轉。自作自受、若蛾火蠶繭一般、大士隨逐保障、細細解脫、勞斯之久、常度生事業也。

(庚)二借譬喻釋。分二初設譬、二合法。(辛)初分五(壬)初迷路入險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師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有人者三界二十五有之人也。迷失法性家鄉。錯誤走入生死險道。即背覺合塵、流落五濁惡險道中。夜叉能飛行之疾捷、若五利使。虎狼獅子等、若五鈍中之慢使。蚖蛇蝮蠍喻瞋使。如是縱逸十使迷人、在生死裏須臾、即被貪瞋癡三毒所中、便傷法身害慧命、可不慎心顧念哉。

(壬)二知識遇迷人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地藏為二佛中間(釋迦之後彌勒之前)唯一 無二、之大知識。多解一切佛法。調一切眾生、身心之法術、善禁者、即戒門、律治諸惡莫作也。毒指貪瞋癡三毒(五逆為五毒、十惡為十毒、凡諸惡作、皆能毒害 將來)。忽逢者、機教相逗也。凡愚迷人。將欲進險道之際。躊躇之間、勸化語之為易。咄哉者、警覺急辭之聲。問察之曰、為何事故。而欲趨入險道。有何奇異、 方便法則、能制止諸毒耶。

(壬)三聞求引出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此迷人忽然之間、聞此勸誘之辭、方知三毒險道。頃刻迴轉念頭、向善出惡路也。是知識者、知一切法、識眾生根性。是教授度生善知識。化道令起正念行為、是提攜接手義。滋資踐善、是出險道義。善行一立、惡法漸滅、免諸惡毒義。積善至極、善道自然安樂。

(壬)四勸誡生感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如前所勸、險道之語言。又要提醒迷人、說此路中毒況。故再以咄哉。自從遇知識之後、切勿履踐、是生死輪迴險道。若入此五塵六欲之路者、於其是內、隨逐奔赴、卒難得出。亦復損法性不得顯、慧命被埋若傷。蓋聞知識之言、自生感激。懷記不移矣。

(壬)五囑告今人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臨別時者、迷人回頭將向善起行之時也。知識又要囑言、展轉傳化無窮盡也。親知同類相伴也。諸路人者、不落善惡普通之人也。既言男女必攝老幼、說之曰、此五塵六欲即生死根株之路。多諸人類被毒害傷。至於性命喪失。該其自取此塵、被塵害死也。

(辛)二合法。分三(壬)初總明法喻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此文有結法明喻之意。是故二字、以上喻文、結歸地藏、慈悲之法。能具大體用。以同體悲能遍拔眾苦。用無緣慈、令受妙樂。○是諸罪眾之人、知得業道受苦、比較險道一般。得脫險道之難、出離遭毒之苦。直至永遠不可再歷、此險苦之境也。

(壬)二正對合法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至失命、如墮惡趣。

迷路人二句、合上譬如有人、至遭諸毒。○遇善知識一句、合上多解大術、至能制諸毒等文。○引接二句、合上忽聞是語、至令得安樂。逢見他人五句、合上臨別之時、至自取其死。○若再履路五句、合上而語之言、至亦生感重。

(壬)三結答閻羅

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旋又再入者、暫勤善業、尤藉大士方便之力、生人天中。惡念略起、善報盡故、旋落地獄。若業障結使重者、竟無解脫之期。

(戊)三二王白佛。分二初惡毒白佛、二主命白佛。(己)初分二初鬼王護善、二如來讚告。(庚)初分三(辛)初部類遊護。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

初二句、出眾發表、願護南贍部州眾生。文似經家添敘。名雖惡毒、心行慈悲。大菩薩之現度爾。○我等下明類數住處。或利下三句、明其部類中、有善惡不等。○然是下釋彼隨業所報、該彼在人世時、由貪嫉、邪佞、諂曲之心。今墮鬼類、受□惡毒王之差使、巡察人事、善惡之多少也。

(辛)二所歷事處

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幡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

蓋研此等之文、為人在世、所作善惡。自然 有神鬼明知、焉得隱覆哉。諸鬼王遊巡人家、或省城、縣邑、鄉村之聚落。莊嚴園觀、房廊屋舍。其中一一男女、作善作惡一一能知。今文略置惡論善、幡蓋香華、 供佛菩薩之像。作因感果如是如是。讀尊經供法寶、乃至句偈、功不唐捐。故經云、若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即此之謂歟。

(辛)三保障外惡

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初三句、表敬善因。經云念佛禮佛敬佛、將來必定成佛。三世諸佛、因地皆由少善因而積成也。○敕小鬼及土地神、保護植善之人、惡事惡病橫事、不近舍處、是外御之敵。該病及歹事。本由天帝頒賜鬼王、差諸小鬼、今既衛護、自然無不如意事、全仗佛經光大惠澤也。

(庚)二如來讚告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讚鬼王敬善人如佛故一善哉。敕諸小鬼、御惡護善故二善哉。此鬼眾利他之宏法也。又告梵王帝釋、保護鬼眾。勿退初心、方令自他、同善行至大覺也。

(己)二主命白佛。分二初主命自陳、二佛告行願勿退。(庚)初分二(辛)初經家集名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

以惡毒衛生而未主人命。今此名義相和、亦是為成佛之因行、擁生之大事也。

(辛)二自陳本願。分二(壬)初陳本願意

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本業緣者、往昔迄今、認賊作子以為義務。生死之時、主之令安、是其本意。奈眾生不會、違背主命宗旨、反以殺生招惡鬼、自獲不安之殃、非別所與也。

(壬)二徵釋。分二初生時不會意、二死時不會意。(癸)初分二(子)初將生宜作善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但舉閻浮提、餘洲大同小異。十月滿足當欲生產之時。無論男女、應作福善、令其消前過愆之業障、增令現生之福基。自然土地神祗、荷護子母、家中眷屬、自然安樂也。

(子)二生已慎害。分二(丑)初戒殺酒樂

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慎勿二字貫透此科、凡生子不宜殺、當思彼子我子、雖人畜不同、貪生怕死一也。宜當放生積福。倘有無知者、戕彼脂膏、充養產母之口腹、於心安忍乎。亦不可廣聚、湯餅會筵。苟吵哄作鬧、召納惡鬼神類。食酒肉乃斷善根者。歌樂等、難免樂盡福衰、有損無益之事。故使子母不得安樂。

(丑)二反殃自損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何以故三字、徵釋慎勿殺害。○因產母正當生子時、有惡類欲侵毀。惡鬼等四句文是。○有善類護佑、若主命差使者四句文是。○有冥恩不知報答、如是下四句文。○而翻殺害惡類有侵伺之隙可乘。○以是之故二俱不利。該此等之說、誠不會主命之意也。

(癸)二死不會意分四(子)初總明會意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

觀此文、主命的是、發大善願、救護眾生者。善且置之不論。惡人臨終不使墮落惡道。擔負眾生業力、豈非地藏之倫乎。因人生在世、無不死者、至命光遷謝之際、一生所作、善惡之業頓現。逐業循環者多。有幾人自修、了生死之善根業、與主命願意、相投承乘者也。

(子)二鬼神變態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凡行善之人、不發決定之善願者、命終之 時、被諸惡道鬼神攪擾。故所辦道發願為先、護願神維持也。或念佛亦無此事、系佛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此文須推至生生迄今、惡緣眷屬所致也。彌陀疏鈔云、 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彼文業變、此文鬼神現態、悉是無始業報所感也。

(子)三善驅鬼魔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此明臨終、神識之狀。收前五識歸藏識之時、外五塵不對、六識不辨善惡之事。唯一後有、將脫軀殼。○是諸下、孝子宜作善緣、資亡靈生於善處。念經念佛等、義如前釋。

(子)四小善除諸惡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命終若聞佛菩薩名、及經典之偈句。皆是令 他、起諸正念、消惡業障。亦由陽眷孝心之所為也。若論作將來之種子、如食小許金剛、竟穿腸而出。故聞一名號、終至行證名義相得。若論現在、作用能力、除五 無間、大地獄之苦、及諸趣邊小地獄。悉同瓦解冰消。解脫者、是威神靈驗之效果也。

(庚)二佛告行願弗退。分二初明行願、二明顯實。(辛)初分二(壬)初勸慈願莫退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大慈等與眾生。不問善惡、不令落諸惡道。能發大願者、必能行利生之大行。仍同彌勒地藏普賢之儔。莫不欲令群情、解脫安樂爾。今佛勸莫退慈願者、此等眾生、統使晉道損生焉。

(壬)二承敕利生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主命領佛敕利生、殷勤至切、念念不忘。但 願諸眾生、領會其意、於生死時、俱得安樂。該其意、即前文生時、慎弗殺害等文是。死時須念尊經唱佛名、乃至一名號、一偈一句。若能如是、則信受我主命之 語。各各無不有益。○大利者、或指同法華、悟實相之義、不可僅僅指生天而已。當至獲法身之證也。

(辛)二明顯實。分三(壬)初顯實非鬼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展明久遠至今、都主眾生、性命為事業。乃名字和營業、相稱之嘉號、普現之若斯。誠大菩薩隨化之攝機也。鬼佛雖異、度生之心、利他原同焉。

(壬)二名號劫住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利生萬行事畢。萬德莊嚴果位、出乎自然。 過此劫之久、去他方作佛。若初住分證、百界分身作佛也。○無相者是別號、無生住異滅之相。無相亦無、原一真如之實相。不但無鬼猙獰之惡相、而且無佛莊嚴之 好相。如來是通號、舉一兼九也。安住實智中、主人命之度生、以致安樂、至果上其劫名亦額、安樂也。大士因地心淨、致感成世界、亦清淨所住。乃依由正轉之所 成也。其壽命、或指法身無終、為不可計劫耳。

(壬)三結度生事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菩薩行普現色三昧。示鬼類之中、誘引其黨、而是四攝之一也。人天被度猶多、豈非二十五王、度二十五有之不可思議之事乎。

【書籍目錄】
第1頁:偈頌 第2頁:略述孝義論即自序
第3頁:佛須說此經 第4頁:地藏菩薩本願經演孝疏玄義
第5頁:忉利天宮品第一 第6頁:分身集會品第二
第7頁: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第8頁: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第9頁:地獄名號品第五 第10頁:如來讚歎品第六
第11頁:利益存亡品第七 第12頁: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第13頁:稱佛名號品第九 第14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第15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第16頁: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第17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