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觀音慈林集(文言文)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粵東鼎湖山沙門釋/弘贊法師編纂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宋

○釋義寂

義寂法師,字常照,姓胡氏,溫州永嘉人也。講諸經論,并造疏註,寓四明育王寺,夢登國清寺上方,有寶莊嚴幢座題曰:文殊臺。設枑梐闌隔,求入無由。俄睹觀音菩薩,從堂徐出,相接斯須,覺己與觀音身泯合不分,因而驚寤。自是之來,樂說無盡矣。或曰:入普門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覺,證無上故,下合眾生,凡聖同體故。得是心者,非觀音而誰歟。

○釋宗淵

宗淵者,姓宮氏,高密人也。其孤潔耿介,凡俗不可造次而見,日別持觀音支品,蓋曾有善相人,言淵促齡,勉令受持普門品也。至太平興國五年十月,預言終期,令木工作座,如鹿頂形,連促木工,明日齋時要用,至是果坐終焉。年八十三,有洛西集著,挽辭五十首。一云:舉世應無百歲人,百年終作塚中塵。余今八十有三也,自作哀歌送此身,紙衣一襲葬焉。後開發,神色宛然,弟子淡然奉明,葬之於巖穴之中矣。

○釋繼忠

法師繼忠,字法臣,永嘉丘氏。父母求嗣佛祠,同夢一僧授以好子云:「螺溪尊者,寄汝養之。」母娠,即厭葷血。幼見佛像必致敬。八歲入開元蒙恩得度,即詣南湖。依廣智學,勞苦得疾,乃行請觀音三昧,蒙大士放光以水灌頂,其疾即愈。既而洞悟教觀,無所凝滯,廣智深器之,時令代講。雪竇顯禪師見而歎曰:「四明之道,為有傳矣。」

○王古

元符二年夏四月不雨,袁州守臣王古,往禱於木平山舍利石塔。巖中放光,見白衣大士,身金瓔珞,獲舍利五色,大如棗,中有臺觀之狀。夜往仰山塔所,見泗州大士、維摩、羅漢,列居左右。已而大雨霑足,郡聞於朝,詔賜木平塔曰會慶,仰山塔曰瑞慶。

○釋彥倫

彥倫法師,蘊齊錢塘周氏,號清辯。幼歲試經得度,傳教觀於法明會賢師。嘗患疫疾,百藥不治,遂力課觀音尊號。夢一婦人,以鑿開其胸,易其心,手捫摩之,患即愈。疇昔所覽,靡不通記,走筆成章,率歸典雅,咸謂辯才之證。

○釋慧才

杭州雷峰慧才法師,於元豐元年三月,為靈芝、元照、道俗千人,授菩薩戒。羯磨之際,見觀音像放光,講堂大明。淨慈法真禪師守一,作戒光記。米芾書,辯才法師立石於龍井。

○知白

侍郎邊知白,元豐二年,自京師至臨川,觸暑成病。忽夢白衣人,以水灑之,頂踵清寒,覺而頓爽。於是集古今靈驗,作觀音感應集四卷,行世。

○大士籤

天竺百籤,越圓通百三十籤,以決吉凶,其應如響,相傳是大士化身所述云。

○張抗學士

張抗,積善,向佛發誓誦大悲陀羅尼十萬遍,求生淨土。年六十餘,寢疾,一心念佛,謂家人曰:「西方淨土,只在堂前。阿彌陀佛,坐蓮華上,翁兒在金地上禮佛。」言訖念佛而逝。翁兒,抗孫也。三歲而亡。

○王氏女

王氏女,吉安人也。日誦彌陀、金剛、觀世音經,念佛求度。與後母同修淨業,後得疾,請僧說淨土觀法,忽索衣吉祥而臥,攬觀音手所執幡,寂然不動。母篩灰於地,以驗受生,見灰中出蓮花數朵。

○釋遵式

遵式禪師,台州臨海人。學行高古,名冠兩浙,專志安養。嘗行般舟三昧,九十日為期,苦學嘔血。入道場,兩足皮裂,以死自誓。忽如夢中,見觀音垂手指其口,引出數虫。又指端出甘露注其口,覺身心清涼,疾遂愈。著淨土決疑行願,及淨土懺法,行於世。天聖間將化之日,炷香禮佛,願諸佛證明往主安養,至晚坐脫,人見大星隕於靈鷲峰,時號慈懺主云。又建光明懺堂時,每架一椽一甃,必誦大悲咒七遍,屢經兵火,巋然獨存,乃願力所致也。

○釋古鼎

古鼎銘禪師,臨濟十五世孫。將示寂,謂其徒曰:「觀世音持蓮花至矣。」安坐而逝,火化舌根齒牙數珠不壞,五色舍利無數。國史危先生為之碑,有四會語錄行世。

○釋契嵩

明教契嵩禪師,藤州鐔津李氏子。七歲出家,既受具,常戴觀音聖像,誦其名號,日十萬聲。經傳雜書,靡不博記。得法於洞山聰和尚,自號潛子。一室翛然,閉戶著書。作輔教論十萬餘言,明儒釋一貫。又著定祖圖、正宗記,抱其書入京,師因府尹龍圖王公素,以書獻,仁廟嘉嘆,詔付法院編次。旌以明教之號,賜其書入藏。韓忠獻公、歐陽文忠公,皆稱道之,由是名振海內。示寂闍維,六根不壞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并頂骨、數珠,五物存焉。所出舍利紅白精潔,狀如大菽。塔於永安院之左,門人編其書曰鐔津集。

○張孝純

張孝純,有孫五歲不能行。人告之曰:頃淮甸間一農夫,病腿足甚久,但日持觀音名號不輟,遂感觀音示現,因留四句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農夫誦偈滿百日,痼疾頓愈。於是孝純遂教其孫,及乳母,齋戒持誦三兩月,步武如常。兒患腿足者,誦之皆驗。

○翟楫

翟楫,居湖州四安鎮,年五十無子,繪觀音像,懇禱甚至。其妻方妊,夢白衣婦人,以盤送一兒,甚韶秀,妻大喜,欲抱取之。一牛橫其中,竟不可得。既而生子,彌月不育。又禱如初,有聞者告曰:「子嗜牛肉,豈謂是歟?」楫竦然而誓,合家不復食牛。再夢前婦人送兒至,抱得之,妻乃生子成人。

○許知可

許知可,毗陵人。嘗獲鄉薦省闈,不利而歸。夜夢白衣人曰:「汝無陰德,所以不第。」可曰:「某家貧無資,何得與人乎?」白衣曰:「何不學醫,吾助汝智慧。」可寤,踐其言,果得盧扁之妙。凡有病者,無問貴賤,診候與藥,不取其值,所活不可勝計。後舉又中鄉評,赴春官。艤舟平望,復夢前白衣人以偈贈曰:「施藥功大。陳樓間處,殿上呼盧,喚六作五。」思之不悟,記於牘。紹興壬子,以第六人登科。因上不錄,遂升第五。其上則陳祖言,下則樓材,方省前夢也。

○包憑

包憑,字信之,嘉興人。博學高才,累舉不第,留心二氏之學。一日遊泖湖,偶至一村寺,見觀音像淋漓露立,即解囊中得十金,呼主僧授之,令修屋宇。僧告以工大銀少,不能竣事。後取松布四疋,衣七件,與之。內紵褶係新製,其僕請己之,憑曰:「但得聖像無恙,吾雖裸裎何傷?」僧泣,語曰:「捨銀及衣布尤非難,只此點心,何可易得!」後工完,憑宿寺中,夢伽藍告曰:「汝子孫當享世祿矣。」後子汴、孫檉芳,皆登第作顯官。

○周世亨

鄱陽吏周世亨,謝役之後,事奉大士甚謹。慶元初,發願手寫經二百卷,施人持誦。齋戒繕寫,方及二十卷,正書捉筆,群鴉數十鳴噪屋上,逐逐不退。起禱像前,追出,視一鴉中箭流血,眾鴉為拔之不得,故悲叫。周速誦寶勝如來、救苦觀音,以筆指之,箭自拔,鴉飛入空。周讚歎間,箭從天井內擲落佛龕側,靈異若此。

○楊亮

淳熙末,建昌步卒楊亮病,見兩吏持符追到官府,王者問:「生時有何功德?」對曰:「身供走役,每遇差使,不敢違限。」王曰:「不問此事,別有何陰騭?」亮始悟為冥司,曰:「但念得觀世音經。」又問:「更有何善事?」對曰:「小人那得一善可稱,但守分不害人耳。」王命檢籍,如言,遂得更生。

○林翁

福州南臺寺,塑新觀音像,而毀其舊木工。林翁求歸事之。後操舟入海,舟壞而溺,急呼觀音曰:「寧不救我。」俄身自浮,得一板乘之,驚濤自天,約行數百餘里,隨流入小浦中,獲遺物一笥,頗有所資而歸。非觀音菩薩之助而何?

○千手眼觀世音菩薩讚(四明法師述,大悲經作)

南無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菩薩,成妙功德,具大慈悲,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令發廣大道心,教持圓滿神咒,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間重愆,纏身惡疾,莫能救濟,悉使消除。三昧辯才,現生求願,皆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歎莫能窮。故我一心,歸命頂禮。

○禮觀音文

清淨三業,一心五體投地,歸依南無十方慈父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我聞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隨順,四不思議,十四無畏,十九說法,七難二求,三十二應,無量功德,興大威力,發大誓願,同流九界,六道四生,生死趣中,興百千萬億無量恒河沙劫數,善行方便,救度拔濟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我今哀求,必賜加被。伏念某甲,夙生慶幸,得遇佛乘,身雖出家,心不染道。愚癡邪見,諸根昏塞。內外經書,雖於習學,章句妙理,無所通曉。又恐福力淺薄,壽命不長,徒入空門,虛生浪死。我今洗心泣血,稽顙投誠,終日竟夜,存想聖容,受持聖號,禮拜聖像。惟願菩薩,天耳聞聲,悲心救苦,憐愍加被,放大神光,照我身心;傾大甘露,灌我頂門,蕩滌累世怨愆,洗潔千生罪垢,身心清淨,魔障消除。晝夜之間,坐臥之中,觀見菩薩,放大神光。開我慧性,使我某甲,即時神通朗發,智慧聰明,一切經書,自然記憶;一切義理,自然通曉;得大辯才,得大智慧,得大壽命,得大安樂。參禪學道,無諸魔障,悟無生忍,世世生生,行菩薩道。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仁宗

仁宗皇帝,諱順,真宗子。天聖元年,帝常頂玉冠,上安觀音像。左右以玉重,請易之。帝曰:三公百官揖於下者,皆天下英賢,朕豈所敢當,特君臣之分,不得不爾。朕冠此冠,將令回禮於大士也。

○英宗

英宗皇帝,諱宗實,仁宗兄也。治平二年,杭守沈文通,奏天竺寺,觀世音菩薩,始自石晉,至今治平,福天下澤生民,前後靈跡甚著。宰相曾公亮,敷陳其事,遂賜額曰:靈感觀世音院。

○曾公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人。嘗丁母憂歸鄉,有僧元達,附舟至錢塘。入天竺禮大士,入門見素服女,謂曰:「曾舍人五十七入中書,上座是年亦受師號。」已而不見,亮至五十七果拜相,達以亮恩補大師焉。

○孝宗

孝宗皇帝,諱慎。高宗選立為太子,即位。隆興元年七月,帝御選德殿,制觀音大士讚曰:「猗歟大士,本目圓通,示有言說,為世之宗。明照無一,等觀以慈,隨感即應,妙不可思。」又嘗幸天竺,展敬菩薩,見行道觀音像,召瞎堂禪師問曰:「大士手拈數珠,念箇甚麼?」堂曰:「求人不如求己。」上大悅。

○理宗

理宗皇帝,諱的,寧宗姪也。淳祐元年,帝夢大士坐於竹石間。及覺,乃圖彩刻石,御讚曰:「神通至妙兮,隱顯莫測;功德無邊兮,應感奚速。時和歲豐兮,祐我生民;兵寢刑措兮,康此王國。」仍書廣大靈感四大字,加於觀音聖號之上。又書心經一卷,賜上天竺刻石。

○真德秀

真德秀,字希元,本姓慎,避孝宗諱,改姓真。端平間參大政,諡文忠,號西山先生。嘗跋普門品,有曰:「昔唐李文公,問藥山儼禪師曰:『如何是黑風吹船,飄墮鬼國?』師曰:『李翱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惕然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瞋恚心,便是黑風飄墮鬼國也。』吁!藥山可謂善啟發人矣!是知利欲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是苦海;一心清淨,烈燄成池;一念驚覺,船到彼岸。災患纏縛,隨處而安。我無怖畏,如械自脫。惡人侵凌,待他橫逆。我無忿疾,如獸自奔。讀是經者,作如是觀,則知補陀大士,真切為人,非浪語也。」

【書籍目錄】
第1頁:景印觀音慈林集序 第2頁:觀音慈林集卷上(僅列目錄)
第3頁:天竺 第4頁:晉秦
第5頁: 第6頁:
第7頁:齊梁 第8頁:周隋
第9頁:唐(附五代)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