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經濟與環保的創新作為—台灣青年領袖促進和平論壇

經濟與環保的創新作為—台灣青年領袖促進和平論壇

和大自然永續共生

[日期:2010-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和大自然永續共生
  
  主:朱教授是一位具有強烈環保意識的經濟學家,他把經濟學的觀念做一個很大的修正。他提到的「綠色國民所得」這個觀念,此時的台灣需要好好考量。台灣 如果要做為一個真正的人間淨土,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高,就必須要將環保永續發展的這個理念,永遠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接著,請張教授就「環保」這個層面,提供他的寶貴意見。
  
  張祖恩(以下稱張):台灣確實在這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好好兼顧環境保護的工作。環境污染問題不論在國際上或在國內,都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
  
  剛才朱教授談到,某些產業過去的思維重點在產品,而忽略了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或是排放物;而且在追求永續發展的過程中,都只注重技術改良這個部 分。但是國際上這三、五十年來大家在談的,除了技術層面,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也就是聖嚴法師所提倡的「心靈環保」這個部分。
  
  每一個人的欲求如果無限,在傳統的經濟社會體系,就會形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然後大量被廢棄,最後產生資源耗竭、環境被破壞的問題。於是大家都在談:要不要建構一個循環型的社會?要不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要不要開發可再生的資源?
  
  這些理念是國際上,也是我們國內需要去面對的。但我總覺得環境保護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是「環境教育」,也就是要培養愛護環境的心,或是實踐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等環境友善行為。如果不是真正從心裡去感受,並且實際採取行動,光是口頭上討論、呼籲,是不太容易有效果的。
  
  至於永續發展課題,國際上在討論的所謂「循環」,就是希望我們使用過的東西,能夠不斷循環再利用。另外,所謂的「共生」,就是人和自然界所有萬物應該是平等的,而且要互相尊重,才能夠共生、永續。
  
  根據國內相關研究報告指出,為了追求永續發展,政府建立了四十幾項永續評量指標。其中和環境污染議題相關的,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十三項。台灣土地狹 小,人口兩千三百多萬,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十。這說明了我們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消耗了很多能源。
  
  其次是垃圾量。這十幾年來,國人的環保意識提昇,因此在去物質化、循環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已經有了進步。一九九七、九八年,我們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 量,平均一.一公斤;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經降到每人○.七公斤以下。曾經有人說,要看一個地區的文明或是生活水準的高低,從垃圾量的多少就可以瞭 解,這是比較諷刺的指標。現在的指標應該改為,回收再利用的比率愈高,代表社會愈文明、愈先進。
  
  另外非常重要的就是,環境倫理、環境友善行為。大家都很忙,無法靜下來暸解我們所處的環境,必須透過環境教育、社會教育,讓大家從心靈上的改變,轉化成積極實踐的推動力量。
  
  總而言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兼顧環境保護,地球才不會生病。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身心就會舒暢、社會也會很祥和,而達到聖嚴法師所提倡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
  
  主:接下來請企業界代表施董事長,就這個議題提供看法。
  
  施振榮(以下稱施):主持人介紹我來自企業界,所以一開始我所要談的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就是一個組織為了它的使命,利用有限的資源,透過管理不斷地改善、創新,產生最大效益。如果從這個定義來思考,政府、公益團體都要具有企業精神。
  
  基本上,企業是在經營一本帳,就是以財務為主的帳,看的是「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應該是在活動中創造,創造的價值除以你投入的成本愈大於一愈好。我 在一九八九年提出科技島的同時,也提到了競爭力簡單的公式——價值除以成本。如果是小於一,就表示這個組織、這個企業,或者這些計畫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 等於對社會沒有貢獻。如何肯定企業是有效的經營呢?要從它對整個社會、世界貢獻的角度來看。但是在追求經濟的發展,自然會產生一個結果,也就是成本的提 高,包括人力成本、增多休假、提高薪資等,環保意識也會使成本提高。
  
  企業當然要不斷地擁有競爭力,沒有第二條路走。企業不斷創造價值,是為了發展經濟。品質提昇、創新服務,也是在創造整個企業的價值。所以,企業是不是 要開始做環保的會計帳呢?這不能只以國家的層次來思考,而要能讓每個企業體有數據的估算,做為評估整個企業經營績效、獲利的指標。
  
  未來的發展是知識經濟,希望用比較少的環境、物質資源,產生更高價值、有利於人類福祉的一些經濟活動;也就是投資報酬率高,但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減少,這些努力是永無止盡的。
  
  最後,我要指出,如果希望環保和經濟雙平衡發展,這就和聖嚴法師所談的「心靈環保」有關,一切以利他為出發點。利他不一定從人開始,也必須從組織、企業開始。我呼籲美國若要領導世界,就要從「利他」的觀念來思考,並且盡快簽署「京都議定書」。
【書籍目錄】
第1頁:環保就是節省資源 第2頁:和大自然永續共生
第3頁:經濟和環保雙贏「四要」 第4頁:將知識化為行動
第5頁:回歸、實踐心靈環保 第6頁:現場問答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