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勸修第九

[日期:2010-08-0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白話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勸修第九

所謂的清淨與污穢乃是同出於心,眾生與諸佛乃是同一理體,一切諸法也是本來平等,何必要假借勸導而修行。但是奈何眾生迷失於心、而自己造作種種境界,清淨和污穢於是有所分別,對待對立之相於是成就,束縛和解脫便有大大的差異。因此而受愚癡生死纏縛多生多劫,不能覺悟不能了知。是故必須勸導娑婆世界沈淪於苦海的眾生,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也。

修行之人既然聽聞如上所說的折伏與攝受二種法門,則必定深深了知污穢世界之痛苦,和清淨世界之快樂的這兩種國土,乃是真實而不虛謬。於是便應當要發心修行而求生極樂世界。就如同彼農夫為了得到利益而自我趨策,即使阻止之也不可得也。然而彼農民,只是淺近短暫為了一年的饑餓寒冷所苦,尚且甘心日日夜夜從不休息,晨朝憂愁夜暮辛苦,如是經年經載,而不自我厭倦。

何況彼修習念佛三昧之行者,若是能夠一念精勤,便可超越歷劫以來娑婆世界之痛苦,何止是一年的饑寒痛苦而已。高登於九品蓮華極樂世界之安樂,何止是一年的短暫溫飽而已呢。以彼農夫之痛苦比較於此淨土之安樂,其優劣高下自然可以了知,此尤其是不必等待人勸導也。

此外前面所顯示於人的折伏和攝受二個法門,其意旨已經非常明瞭。就譬如說,此是金銀寶玉,此是砂泥土石,雖然是只有三尺高的小孩子,也必定會丟棄石頭而求金玉,這是不用勸導而其自然會執取的。這實在是因為他知道金玉和砂石的貴賤不同也,修行之人也是如此。既然明白認識此娑婆國土是痛苦的,彼極樂國土是安樂的。此世界是生死輪迴之沈溺,彼世界是自在消遙而解脫,亦必定捨棄此污穢的國土,而求生於彼清淨的世界。自然能念念不停住,心心不休息,如同要自救自己頭髮之燃燒,一聽到彼西方淨土之教化便能精進修行,何必等待他人更來勸導。

痛苦和安樂的這兩個世界,乃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只要真實相信而不疑惑,如法修行則自然得以往生。如今之人見到屎尿,則必定摀著鼻子閉氣而深鎖著眉頭,嫌惡其臭氣污穢,心中便想要儘速離去。若是見到錦衣羅綺,則必定舒展容顏綻放笑臉,貪愛其瑩白潔淨,便欲儘速得到其物。彼暫時的美好和臭惡之幻化境界,尚且不能有一短暫時間之忍受,而憎恨和貪愛便熾然生起。更何況是無量長劫以來的究竟安樂和極度痛苦之處,而卻不儘速想要生起欣求和厭離之心。這可以說是愚癡之甚,迷惑之深也。

此外在這個娑婆世界之中,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彌勒菩薩尚未下生,而菩薩賢聖等悉皆隱藏潛伏。一切的眾生奔波跋涉於生死苦海當中,猶如失去父親的孩兒。若不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大願王為依歸,則要以誰為救護呢?又況且此世界之中,六道的眾生間雜交錯,人道和天道之果報雖然比較優越,但是果報受盡之後則依然墮落。

如今且以人道直豎向上修行而論之。彼神仙之類,尚未離於廣闊的山河大地,其境界尚且不容易到達,更何況是彼天道之人呢?彼得生於天道者,以上中下三品善業之因,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天,自下劣而至上優者。各個經歷了多劫的修行,都不能如願而了脫生死,成就很小而失敗卻很廣大,就如同大海和一滴水之差異。於其中間或者遇到邪惡魔黨,永遠退失了善根,哪裡敢說要得出三界,而期望於羅漢等四果四向之聲聞地位,更何況是經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菩薩階位,而超越於此三界生死呢?

若是能夠修行此念佛法門,求生於西方淨土,雖然是仍然在凡夫之地,不出於一生之間,便可橫超截度於三界五道之生死。直接超出三界九有,蒙受阿彌陀佛的接引,頓時往生於極樂安養。於彼上品蓮臺託受形質,花開之後即能見佛,聽聞佛法而悟解佛道。不離於當下一念,即可昂首闊步於十方世界,供養一切的諸佛三寶,普遍教化一切眾生。

等到彌勒世尊降生於此世界之時,再來到此地,和彌勒世尊一同弘揚慈悲之法。所有經歷無量劫以來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怨仇和親情等境緣,皆能示以佛法之道品,並且告訴他們昔日的因緣,悉皆令其證得果位。如是則其修行願力,豈不是非常廣大嗎?到那時此娑婆世界所有的三障等一切結業,更再也不能牽累於我。如是無量廣大的功德,若是一念失去修行,便要屬於來世之生死,如此豈應當再自我懈怠遲緩呢?

何況此世界又是俗事千端,生起的諸緣有萬般牽擾,如同枷鎖如同鉤索,連環牽扯而不斷。妄心則念念而不停止,色身則剎那剎那生滅而無休息,驅役我生死輪迴上下升沈,障礙我們的本性光明,經歷無數劫以來乃至今日,從來未曾暫時休息。此娑婆世界生滅無常遷變流轉,不可以長久停留。縱使是壽命百年,也如同不超過一彈指之頃,今日明日難保其永遠長存。忽然之間於眼光落地死亡之時,不知不覺間剎那便到了來生。隨著其所造的業因,受形體於別類的眾生,或是披毛戴角的畜生,或是著地飛空的禽鳥。今日的種種見解全部都忘記了,恍恍忽忽在三途六道之間已經飄零了多生多劫,而卻不知道要自我歸向於何處,如此可以說是大大的痛苦啊。

縱使是將來彌勒世尊出現於世間,而我卻不知道投生於何處,尚且不曾聽聞父母三寶之名字,何況是經典教理的圓頓之談?雖然承受了異類之身,但是保護愛惜之心也是很深重。因此而從業果中再導致業因,從冥冥的黑暗之中再入於黑暗,畏懼死亡貪愛生命,不異於今日之時。

若不是從目前當下這一念之間,仿效彼先知先覺之大丈夫,猛力發起廣大之心,立下決定的志向。發奮揚起舉鼎拔山之力,以一刀兩截而截斷,跳出塵勞煩惱之稠林,使過去未來的兩頭撒開,將現今一切境界的中間放下。怎麼能夠使念佛的行業昭明顯著,修行的光明震動人天。使一切眾生群有蒙受恩澤,得到十方諸佛之護念,而開啟總持之法門。即使不用等待娑婆世界的果報已滿,便得往生於西方極樂世界也。

若是更要等待居住的處所安穩便利,衣服飲食豐富饒美,並且有充足的香華嚴飾,事事都能稱心如意。尚且還要思前算後,卜度尋覓良時良景,報盡所有恩怨之債,圓成所有一切善事,然後才要發心修行。那麼假使到了虛空界都窮盡之時,也沒有如此美好清閒之日。這就是所謂的晴天乾燥之時不肯前去,一直要等待到了下雨淋頭。古人云:「即今能夠休去便要休去,別再想要尋覓了時卻沒有一個了時。」就是在說這個事吧!

【書籍目錄】
第1頁: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 第2頁: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第3頁:極樂依正第一 第4頁:斥妄顯真第二(附真妄心境圖)
第5頁:訶謬解第三(堪為前祖吐氣) 第6頁: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第7頁: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第8頁:闢斷空邪說第六
第9頁: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第10頁: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第11頁:勸修第九 第12頁:勸戒殺第十
第13頁:勸持眾戒第十一(皆淨業正因) 第14頁: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第15頁:正行第十三 第16頁: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第17頁:三昧儀式第十五 第18頁: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第19頁:十大礙行第十七 第20頁:羅顯眾義第十八
第21頁: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第22頁: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第23頁: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第24頁:正示迴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第25頁:附: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第26頁:舊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