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談古說今 證嚴法師著

談古說今 證嚴法師著

阿難尊者的感歎

[日期:2010-08-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阿難尊者的感歎

  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阿難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常隨侍在佛陀的身邊。由於記憶力過人,對於佛陀所講過的法都能朗朗記誦,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

  佛陀入滅後阿難在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大家推選為傳誦佛陀教法的代表,因此,迄今還能保存佛陀所說的經、法,阿難確實有很大的功績。

  當時,修行者習法、修法都是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傳誦經典。佛入滅一段時間後,阿難也垂垂老矣!有一天,他來到竹林精舍,聽到林內有一年輕的比丘在背誦偈文:「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阿難聽到這句偈,臉色頓時黯然,內心非常地哀傷與著急。他想:為什麼徹見真理的正法,這麼快就在人間消逝了呢?佛陀的法經過結集整理,再經過口耳相傳,到現在「法」卻完全偏差了,充滿了邪見愚癡。像這樣的法,若再傳下去就好比有人迷了路,卻還要引導別人走相同的路一樣,實在很可怕啊!

  想到佛法傳承的偏差與謬誤,阿難黨得自己在責任把它更正過來。便走到年輕比丘面前,請他將偈重誦一遍。誦完之後,阿難就說:「不對!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這才是真正佛說的法啊!」

  經阿難的更正,年輕比丘很歡喜地受教,就將偈改了過來。他日再復誦時,比丘的師父聽到,說詢問說:「怎麼回事?你所誦的法句好像不一樣了。是誰叫你改過來的?」

  年輕比丘說:「是阿難尊者幫我更正的。」

  比丘的師父說:「阿難老了,記憶力難免會衰退,你還是依照原來教的那樣誦讀。」年輕的比丘只好又依照來的偈誦讀。

  當阿難知道年輕的比丘又恢復過去的誦讀法時,就向年輕的比丘問明原因。年輕比丘說:「師父說您已經老了,記憶衰退,可能是您記錯了,要找我再照他教的來誦讀。」

  阿難聽了非常悲傷,心想:正法從佛陀口中說出來,而由我親自口述、再經大家整理結集。如今我人還在,傳誦的法句就已經錯了,連我都不能被取信,將來佛法的傳承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面對這樣的難題,阿難萬念俱灰,因而生起入滅的念頭。

  阿難在世時,經集的傳誦都不得更正了,更何況是後世?而佛法經過兩千多年的傳誦,要正確無誤,確實是很難啊!

  不過,現在學佛,唯有運用智慧,讓佛陀的精神可以散佈在人間,謹記「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我想,大家若能依此精神去修行,就不會偏差太多。這才是佛陀所要傳達的精神。

【書籍目錄】
第1頁:新版序 第2頁:
第3頁:緣起 第4頁:前言
第5頁:遠古篇 之 靈驗和不靈驗 第6頁:除虎記
第7頁:琉璃太子 第8頁:阿難尊者的感歎
第9頁:修道人與水鬼 第10頁:沒空的哥哥
第11頁:愚人的枴杖 第12頁:佛陀的宿世因緣
第13頁:老婢女 第14頁:佛陀與乞丐
第15頁:境由心生 第16頁:塞井記
第17頁:食人的惡鬼 第18頁:守財奴
第19頁:三種病痛 第20頁:慳貪的苦果
第21頁:貪著口欲之災 第22頁:滿財長者與須摩提
第23頁:窮書生的傳家寶 第24頁:明惠法師
第25頁:源信和尚 第26頁:空也和尚
第27頁:鐵眼和尚 第28頁:榮西和尚
第29頁:最澄和尚 第30頁:鳥獸報恩
第31頁:狐狸的傳聞 第32頁:貪心的小豹
第33頁:真假故鄉 第34頁:大樹
第35頁:葫蘆 第36頁:求救的魚
第37頁:聰明善良的小太郎 第38頁:求法的老人
第39頁:溯今篇 之 沒有煩惱的老公公 第40頁:知足的爸爸與小偷
第41頁:青年與烏龜 第42頁:父子之間
第43頁:嚴冬裡的陽光 第44頁: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45頁:外遇與情鎖 第46頁:為了一碗麵
第47頁:尋寶的老人 第48頁:信仰偏差的太太
第49頁:小女孩的白日夢 第50頁:一個小孩的故事
第51頁:阿嬤學國語 第52頁:萬物之愛
第53頁:奇異的木屐 第54頁:去欲心自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