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西和尚
真正能賜福給人的,
不是泥雕木塑的神,而是實際聞聲救苦的人。
日本京都有一座寺院——「建仁寺」,由榮西和尚所創建,這是日本臨濟宗的發祥地。(榮西和尚,為日本臨濟宗始祖,他融合天台宗、密宗、禪學而形成日本的臨濟宗。)榮西和尚十四歲即剃度出家,十九歲學天台宗教義,並學密教。他是一位精進的修行者,為了追求真理,曾先後兩次到中國的天台山求法,進入臨濟宗的叢林參學,苦心鑽研佛法。
在他第二次到中國研習臨濟宗禪法之後,回日本時,所乘坐的船剛駛離海岸不遠,突然天色一暗,刮起一陣狂風,使得海面怒濤洶湧。此時,海面上沉現一個閃閃發亮的物體,經船工打撈起來發現是一尊不知名的神像。
榮西和尚很恭敬地將神像供奉在船頭,並且虔誠禮拜。奇怪的是原本滿天烏雲、強風大浪,竟然於瞬間平息,天氣也轉晴了。因此同船的人對神像也生起恭敬心,跟著一起禮拜。
榮西和尚說:「恭喜大家平安脫險了,我不知道這尊神像如何稱呼,但是神像的雕工真好,滿臉笑容;笑就是歡喜,歡喜就是福,所以就稱他為福神吧!我要把這尊福像請回日本供養。」
榮西和尚回鄉之後,便在京都籌建「建仁寺」,寺門外即供養這尊福神,榮西和尚稱他為「惠彼壽」福神,因為他帶給大家平安、福壽。
榮西和尚回日本之後,即專心弘揚臨濟宗教的禪法,而且對「惠彼壽」福神很恭敬,信眾來祈福時,也一定虔敬地祈求福神賜福給他們。
有一天,來了一位衣衫藍縷、淚流滿面的男子,虔誠地祈求福神賜福給他。男子喃喃地說:「我家很窮,最近孩子都沒東西吃,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挨餓,我還可以忍耐,但是看到一群孩子天天哭喊肚子餓,我實在於心不忍,祈求福神,請您賜福給我吧!」
榮西和尚在一旁看到這種情形,就問說:「你是不是常常來?」
男子說:「是啊!我每個月至少都來一次。」
榮西和尚又問:「那你的生活還是一直沒改善嗎?」
男子說:「是啊!可能是我祈求的心不夠虔誠吧!」
榮西和尚若有所思地說:「是嗎?」
男子回答:「嗯,應該不是!因為我是打從內心真誠地祈求,或許是我曾做錯事吧!雖然我覺得自己沒犯過什麼大錯,但小過錯可能難免,只是我不自知。我一定是哪裡犯了錯,才得不到福神的賜福。」
榮西和尚聽了,覺得他是一位忠厚老實的人,於是就把福神後面的金環拿下來,想要送給這位家境窘困的人。弟子們看到榮西和尚的舉動都很驚訝地說:「師父,您這樣做會不會觸怒福神呢?」
榮西和尚說:「不會,福神就如活菩薩,他很慈悲,當他面對一個如此忠厚虔誠又生活困苦的人,一定也很想幫忙,所以我代他佈施,讓他們能夠改善家庭環境。」
榮西和尚用雙手把金環送給那位男子,說:「你把這件東西拿去,可以換錢買米。」男子非常歡喜,接過金環,一再地叩頭感恩。
榮西和尚的慈悲與善行,能「入理顯事」(即深入、通達佛理實相,契合世間因緣事相,實踐真理。)進而達到「事理圓融」的境界,因此,他在日本民眾心中,相當受尊崇。
其實,當時真正能賜福給民眾的是榮西和尚而不是那尊「福神」。因為他能夠身體力行,真正實踐弘法濟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