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藍毘尼園
印北、燭光下的夜市
據說,車子是往北開,天氣似乎愈來愈冷,愈來愈乾燥,現在才知道,印度人包著頭巾是有道理的,是必要的,這種乾燥的飛沙,令人嘴唇裂開,甚至流鼻血,全團的人幾乎都咳嗽,這是很難治的乾咳嗽,後來去印度店買當地人用的藥才見效,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變成印度的裝束打扮,綁頭巾、圍披風。我們目的地是藍毘尼園,這是在尼泊爾境內,佛陀的誕生地,有人矯正我說,這不是佛陀的誕生地而是悉達多太子的誕生地,佛陀的誕生地是在菩提伽雅的金剛塔邊金剛座,在那兒,悉達多太子成正覺才名為佛誕生。法師說:「如果由加德滿都坐車過來,風景更美,也不用再簽證,由印度入尼泊爾邊境,要過五關。」我們是好命的旅客,坐在車內看風景,一切繁雜的手續由華僑菩薩承擔下來,顛顛簸簸、一關一關,由清晨四點出發,到聖地已經是中午了,望望小坡、望望菩提樹下的平臺、望望池水、望望四野,這兒當時有百花齊放、眾鳥齊鳴,慶賀悉達多太子的降生,然而今日太子沐浴的水池,已是青苔彌罩,或許天人看它還是琉璃般的美好,然而末法的眾生,只能由青綠的水來體會它的甘美,拾起一朵白色的菊花,沾沾池水灑在頭上,和阿清在池邊緬懷,有時候一念之間,在心中會閃現所有的美好。
當年佛陀(悉達多太子)沐浴的水池
當時佛母摩耶夫人,於返娘家生產時,途經此藍毘尼園, 在此園中生下悉達多太子,其時宇宙充滿光明,天奏妙樂,花芬芬降。太子即時周行四方,各行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言: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
藍毘尼的中華寺
藍毘尼的午餐,依然是席地而坐的野餐,我們來到印度,已經愛上這種最豪華廣闊的餐廳了,而自由自在,草塵為毯、藍天為屋宇,僅僅是清湯幾許,就令人覺得十分富足,如果這是兩千多年前,正逢悉達多太子誕生,那就太好、太好了!吃過了飯,看見七十六歲的老法師彎著腰,撿著地上一張張的小碎紙垃圾,心裏很感動,隨後跟著他撿,掃地、掃地、掃心地啊!老法師很可敬,七十六歲高齡勇往朝聖,途中每天都是日中一食,無有怨言,和顏悅色,雖然患有不易痊癒的咳嗽,然而他未曾有皺眉嘆苦之音,總是笑咪咪地感謝人家的關心,那種不忍心有一絲穢物沾污聖地的恭敬心,那種不遣他人躬身而做的舉止,就是對後學最好的教化。
*‧‧ *‧‧ *‧‧
由尼泊爾的藍毘尼又回到了印度北方,拜訪舍衛國,給孤獨長者昔日的住所。可崩毀的是堅硬的牆垣磚瓦,不可崩毀綿遠流傳的卻是長者那柔軟的悲憫,對孤苦無養者的體恤。日出日落,多少稱霸於世的王已被遺忘,給孤獨長者心地的芬芳卻隨著佛經的流布,仍沁入我們心中。
可崩毀的,
是堅硬的牆垣磚瓦;
不可崩毀、綿遠流長的,
是給孤獨長者柔軟的悲憫。
(註:給孤獨長者,即須達多,因樂善好施,常救助孤獨受難者,故有此尊稱。)
慈憫又可愛的給孤獨長者,曾住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