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經講話 星雲法師著

金剛經講話 星雲法師著

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四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第三分佛陀先以行廣大心平等觀滅度一切眾生之類,令其降伏凡聖九流的分別心,爾後於第四分再開示修持菩薩道的行者,在止息躁動紛擾的塵勞心以後,詳明如何安住其心。對於安住其心,應把握四項住心的標的。

一、布施不住六塵
二、福德喻如虛空
三、無相施福難量
四、心應無住而住

在菩薩修行的法門,雖然佛陀廣開八萬四千之繁多,但各各法門皆融攝於六度波羅蜜。這六種法門,涵容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功德。《金剛經》所談論的「般若空性」不是偏枯死寂,而是了徹妄相,不被六塵困惑,一念淨信而能起莊嚴佛事;一心虛靈而能融通妙用。

經文中:「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法,即是眾生心,它能統合世出世間染淨因果,有為無為等色心諸法。經文中指的「應無所住」又有什麼意特別含意呢?

一、布施不住六塵

《金剛經》於文字義理上,一再申論布施是不住相、不住心為主題,但是真正的不住相、無所住的深意,是要我們不廢事相的善業資糧,於不住心,大作空花佛事。 因此在第四分佛陀提出布施的觀點「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六度以布施為首,而布施實際是會通六度的。在《金剛經宗通》提到布施有三義:

一、資生施:施予財物,資給眾生生存的條件。
二、無畏施:由於己身奉行淨戒、忍辱無害故,設有冤家亦不仇報,慈愛一切有情,令不生佈畏恐懼。
三、法施:由於精進故,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由禪定故,如鑑止水,知眾生心;由智慧故,能事理無礙,不顛倒而說法。

資生施是給予眾生色身的安養,令其飽足;無畏施是給予眾生精神上的鼓舞,令其安穩;法施則是演說法諦,令眾生開悟覺性。此三施呈現六波羅蜜之用,亦是橫貫身口意三業淨施。彌勒菩薩偈曰:

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布施不住六塵,才能泯除人我分別,打破有無界限,才是修行者逍遙的住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末利夫人虔信三寶,奉守淨戒,深獲百姓的愛戴。有一天,波斯匿王因為細故要殺御廚,當時正在持守八關齋戒的末利王后聞訊,把自己穿戴得光 鮮華麗,並請求大王一起飲酒作樂,指定那位御廚親自料理。波斯匿王感到十分納悶,問她:「你平時滴酒不沾,而且今天又是你持守八關齋戒的日子,為什麼身上 配戴珍寶纓絡,為什麼你要破齋犯戒,和我飲酒作樂呢?

「我聽說這名御廚觸怒了大王,即將要被殺頭,如果今天不請他調理美膳,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從這段故事,我們看到末利夫人,不被戒相所惑,深明持戒原是以止惡行善為真諦,因此不顧已身犯破戒之過,以塗香飲酒之相,行慈救人!

布施立於六度之首,足見它是菩薩行持的築基,菩薩度化的資糧。生活裏,處處可見拿著幾根香蕉,幾顆蘋果,來到廟裏求福祿求功名,求平安求財利,這住於世間六塵的布施,絕非是真心的布施,而是一種對神祇的賄賂。

我們在布施時,應做到四點:

(一)不貪求勝境,應隨緣布施。
(二)不吝惜所有,應隨力布施。
(三)不分別怨親愛憎,應隨喜布施。
(四)不妄想未來果報,應隨心布施。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住六塵布施,妄心即伏;能念念清淨行施,何患真心不住?

二、福德喻如虛空

布施的福德有多大呢?在布施的性德上,「布」即是普遍,「施」即是散盡,以外相種種施為,藉此普能散盡心中的妄念習氣,滅絕煩惱蘊集。佛陀為什麼要用虛空譬喻福德?窺基大師在《金剛經讚述》說明以虛空喻有三種因緣。

(一)虛空遍一切處:福量圓滿,長久不絕。
(二)虛空高大殊勝:無物倫比,畢竟常住。
(三)虛空物所不壞:風所不飄,水所不溺,火所不燒,物所不壞。

虛空因為具有遍一切處、高大殊勝,物所不壞等性德,因此佛陀以此譬喻布施之福德如虛空是無能限齊的。

誠拙禪師在圓覺寺弘法時,法緣非常興盛,每次講經時,信徒都擠得水瀉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議,要再擴建更寬敞的講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一百兩黃金,送到寺廟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建築講堂之用。禪師收下黃金,就忙著處理別的事,信徒對此態度十分不滿,心想:一百 兩黃金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這個禪師拿到這筆鉅款,連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尾隨禪師的後面提醒道:「師父!我那口袋子裝的是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的應道:「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氣,提高嗓門道:「喂!師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難道你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嘛?」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就停下:「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從此你和佛祖銀貨兩訖!」

這雖是一則禪門趣譚,但是也警醒我們布施時要能不住相,不可以把布施當成銀貨買賣。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為虛空,果亦是從因中來,在布施時心如虛空坦蕩無 為,沒有親疏好惡的揀擇,果報就能像虛空廣大殊勝。要如何做到視一切眾生如赤子,能內破慳吝心,外行利益事,有三種妙觀可以培養我們如虛空廓然的平等心。

(一)厭離觀:觀生死業趣,眾苦逼迫身心,諦觀思惟,身聚如沫,命非久長,以此厭離觀,能對身外財物不起貪著,而行大施。

(二)菩提觀:觀佛果相好殊勝,法性本具淨戒,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知菩提本性平等,故能尊重一切眾生而行布施。

(三)慈悲觀:念眾生不逢佛時,不明法時,不敬僧時,不知三寶,不信因果,造種種惡業,如迷醉人行走暗路,如無足人渡河流。由此念眾生如己身膿瘡,必悉心護念救渡。

厭離觀像一面鏡子,照見世間所有身內身外諸物,悉皆敗壞無常,由此厭離,發大心行大布施。菩提觀像一把慧劍,截斷心、佛、眾生的妄想眾流。慈悲觀像通明的燈塔,接引迷航的眾生安全上岸。

三、無相施福難量

布施要心不住六塵而行布施,但布施於事相的福德,如種一得百,歷歷宛然,絲毫寸縷都功不唐捐。如《金剛經宗通》云:

修福不修慧,則法身不圓;
修慧不修福,則報化不圓。

行者於因地修行,欲圓滿三身,福慧如車乘之雙輪,如飛鳥之雙翼,缺一不可,必須福慧二嚴,才能三身具足圓滿。點滴善業,於資糧位,都不可輕心慢心視之!

有一次,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時,看見一群孩童在路旁嬉戲。他們聚集沙土造成房屋和倉庫,並以土做米,儲藏於沙土造成的倉庫裏。

這時候,有一個小孩,遙見佛來,生起布施的心,天真捧著沙土做的米供養給佛陀,佛陀微笑的接受。阿難很疑惑,為什麼佛陀要接受這沙做的米?回到精舍,阿難合掌恭敬問佛:「佛陀,這小兒布施一點沙土,又有什麼功德呢?這沙土做成的米,為什麼您要接受呢?」

「阿難,你忘記了嗎?佛法貴於發心的真偽,不在事相的美醜貴賤,這小兒發無分別心行大布施,不可輕視!小兒的泥土供養,於我涅槃後一百年間,將得到作大國 王的福報,名叫阿育,而且其他小兒,都做他的侍臣擁護他。這小兒會興隆三寶,於閻浮提遍布我的舍利,廣建八萬四千塔,令已信者增進善根,未信者有得度因 緣。」

小兒布施一掬之土,因無惡濁染污心,以一念澄淨清明,得做大王的福報。我們豈能輕忽一粒芥籽的因緣,這細微如芥的種籽,他日將是華枝春滿,庇蔭天下蒼生傲岸挺立的大樹。

四、心應無住而住

我們的一顆心,每天紛紛擾擾不已,如經典上所說:「念念如瀑流。」凡夫心住在五欲聲色的追逐中;四果聖賢住在寂滅的法樂裏;菩薩則以遊行教化眾生為事業。 經文中,佛陀教誨菩薩要明白不住六塵的布施,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最後並且要菩薩「應如所教住」,如虛空無住而住安住其心。
心住在哪裏呢?千古聖賢都在覓求這個無頭無尾的「無位真人」。禪門中,二祖慧可立於大雪中,獻臂求法,希求達摩祖師能開甘露法門,為其安心。達磨祖師一 句:「覓心了不可得,我已經為你安心了。」心,雖然瞬息幻化多變,但佛性不論入驢腹馬胎亦不減損半分!心既是生滅遷流,當然覓心了不可得,就像我們被波濤 洶湧的外相所矇騙,見不著海裏其實是平靜無痕的。

心如虛空無住而住,不應住凡聖兩邊,不應住迷悟兩邊,不應住真妄兩邊,不應住有無兩邊。念頭一落偏頗,就如同灰塵落目,必須楷拭,即使是金屑,眼中也不容收留半分。

侍者文遠在大雄寶殿禮佛,趙州禪師看到,就趨前用拄杖打他:「你在幹什麼?」文遠不明白老師為何要捧打他,大聲答道:「我在禮佛,沒做錯什麼呀!」

趙州禪師再追問:「你禮佛是幹什麼呢?」文遠回答說:「禮佛也是好事呀!」趙州禪師拿起拄杖又打了他一下:「好事不如無事。」

第四分以無相、無住布施,打破我們執取有限福德的迷翳,徹見吾人法性的虛空。佛陀藉由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的比喻,讓我們返觀到自己也有一個天然佛性,如虛空一般,風、火、水劫所不能壞。

心無所住,需要用時間來修煉完成,但是時時警醒自覺,檢查自己的發心是染淨是正偽,如同經典所言:「發心正,果必圓。」

在心如虛空,應如所教住。這心不住而住,從調伏柔順到安住如虛空,我有幾點安心之道,可以在生活中慢慢熟練和我們這顆心相處。

(一)酷暑寒冬都美。
(二)南北東西都好。
(三)高低上下都妙。
(四)人我界限都無。

從欣賞自然寒暑,繼而恬適世情的濃淡;不去分別地理方位,明白處處都是好風好水;從不輕高低上下,就能尊重一切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等;人我既然沒有界限,即是互存互依的生命共同體,當然不會有傷害侵犯眾生的言行。如此,人人安住其心,即是和樂愛敬的人間淨土。

[習題:]

1.為什麼布施要不住六塵?
2.佛陀以虛空做譬喻,和福德有什麼關係?
3.不住相布施是什麼意思?生活裏要如何做到?
4.心有住無住的布施,和我們調伏妄心又有什麼關係?

原典.譯文.注釋

原 典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譯 文

「再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為因緣聚滅會合,所以於世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此無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淨,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行布施。

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修行無相布施,沒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你認為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菩薩因體悟三輪體空,不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淨的菩提本心。」

注 釋

*本分在敘述「妙行無住」,就是說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對諸法產生虛妄分別;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清 淨本然之體迥然獨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奧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薩在行布施時,了達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輪體空,即無能施之心,不分別 受施之人,不見有施之物,當然布施後不存求報的念頭。能不著相布施,因施與性空契理,性空無量無邊施福亦無量無邊。

布施:
布,普也;施,捨也。菩薩修六度萬行,以「布施」,一義,即可收攝其他五度:一、財施,即是六度中之布施度,施以物資他生也,小至一錢一物,大至國城妻 子。二、無畏施,可攝「持戒、忍辱」二度。無畏之故,任何惡魔不能破他的戒體;無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忍受;無畏之故,能精進勇猛地修行正法。三、法施, 可攝「精進、禪定、般若」三度。又佛因地修行,於諸善業精進不懈;說法之前,必先入禪定,以般若智慧觀察聽法大眾之根性,然後應機說法。

色聲香味觸法:
即六塵。又名六處、六境。一、色,如黑白方圓等,為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二、聲,一切聲、音、樂,為耳根所對、耳識所緣的境;三、香,一切物品乃至男 女身體所有之氣息,為鼻根所對、鼻識所緣的境;四、味,飲食饌餚美味和辛辣等味,為舌根所對、舌識所緣的境;五、觸,冷暖寒熱及硬軟細滑等感覺,為身根所 對、身識所緣的境;六、法,即是識心所想及的心法,為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境,如回憶往事或憧憬未來。

虛空:
有周遍、不動、無盡、永恆等四義。

四維:
即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序 第2頁:法會啟建因緣分第一
第3頁:勸轉般若法輪分第二 第4頁:大乘菩薩發心分第三
第5頁: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四 第6頁:布施心應無所住分第五
第7頁:真實信心解脫之道分第六 第8頁:無得無說破事理障分第七
第9頁:般若為三世諸佛母分第八 第10頁:實相無相四果性空分第九
第11頁:莊嚴佛土無有住相分第十 第12頁:恆河七寶不如無為分第十一
第13頁:尊重正法平等流布分第十二 第14頁:如法受持第一義諦分第十三
第15頁:四相寂起大乘行分第十四 第16頁:信受奉行荷擔家業分第十五
第17頁:金剛功德業障冰消分第十六 第18頁:直下究竟本無我體分第十七
第19頁:如來遍觀眾生心性分第十八 第20頁:不住三心實相布施分第十九
第21頁:見身無住離相見性分第二十 第22頁:解脫真性無法可說分第廿一
第23頁:菩提性空得果無住分第廿二 第24頁:淨心行善法分第廿三
第25頁:寶山有限般若無價分第廿四 第26頁:生佛平等無我度生分第廿五
第27頁:法身遍滿觀想不得分第廿六 第28頁:斷滅知見造生死業分第廿七
第29頁:不受不貪無住福勝分第廿八 第30頁:正報無住如如不動分第廿九
第31頁:依報無住世界假相分第三十 第32頁:總除諸執法相不生分第卅一
第33頁:受持演說勝無住行施分第卅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