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 星雲法師著

釋尊應答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段文,是釋迦牟尼佛的總答,是一卷〈普門品〉的大綱。觀音菩薩的悲心和誓願,眾生稱念的方法和得益,完全包含在這段文句之中。〈普門品〉中,即以此為最重要的地方。

而且,翻譯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來由,也是從這段文中來的。

「佛告無盡意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回答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善男子」,就是直指無盡意菩薩。

這段文中,包含了三點要義。但眾生與諸苦惱,實有先來說明的必要。

「眾生」,梵語是「薩埵」,是一切生物的命名。稱一切生物為眾生有三點理由:

一、與眾共生於世。

二、眾多的因緣和合而生於世。

三、受生於眾多之處。

眾生這一名詞,本是舊譯,玄奘的新譯改為有情,以別於一切無生之物。

在本文裏說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如地獄界的眾生、餓鬼界的眾生、畜生界的眾生、修羅界的眾生,這些被苦惱煎迫著的四惡趣眾生,實在已有無量無數。但佛陀講 經全以人間為對象的中心,觀世音菩薩,是娑婆世界大慈大悲的救主,那些眾生,在人間也可以看出來。好比,世間的人,在每一天之中,有時生起瞋恚的地獄心, 有時生起貪欲的餓鬼心,有時生起忤逆亂倫的獸性心,所以,人間就具有了四惡趣。

「諸苦惱」是指後面所講的七難、三毒等苦。因為這一節是總答,下文才來分別解說。所說的那個苦惱有個別不同,除了七難三毒之外,尚有四苦八苦等。這些苦 惱,完全是人間內心的地獄苦惱、餓鬼苦惱、畜生修羅苦惱。然而,要詳細看看這些苦惱的本源,就可知道由於求生的欲望而起。

人要求生,沒有比得上這種欲望更強大熾烈的,所以這個欲望即是引起一切諸煩惱的來源。

「聞是觀世音菩薩」,這一個「聞」字,是從「耳根圓通」一義而來,「耳根圓通」與「一心稱名」、「皆得解脫」,為這段總答文中的三大要義。

「聞是觀世音菩薩」,是說眾生聞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名號。眾生若聞之而稱名,則觀世音聞其音聲使他皆得解脫一切苦難。「聞」字,眾生聞觀音,觀音聞眾生,菩薩與眾生相聞、相應,於是就顯示了感應道交之妙。由於耳根所聞,菩薩與眾生才能感應融通,所以叫耳根圓通。

《楞嚴經》中說聞字有三真實:

一、通真實:耳與目不同,有障礙物,目所不見,而耳卻能聽聞一里之外的音聲。

二、圓真實:目只能用在正面看,而耳朵不管前後左右,都能聽到聲音。

三、常真實:過去的事,能夠傳到現在,現在的能夠傳到未來而能不變。這三點皆是耳根優勝之處。

又可以這樣說:娑婆世界的教化,以聞音為主。為救一切眾生的苦惱,所以觀世音菩薩含有為娑婆世界人間救主的意義。

「一心稱名」,這是說眾生如果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被此菩薩救濟,關於這點,應該要特別的注意。
先說「一心」,一心就是念於心中的那一種念。念念與觀音合而為一,沒有他念混入,叫做一心。次說「稱名」,稱名是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心稱 名,務必要注意稱名上面,所冠的一心二字。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觀音,觀音是我,而不覺出之於口,那才是稱名的音聲。有人說,一心稱名,我們只要心中稱 念,口不必出聲,豈不是也可以嗎?如果這樣講,這是迷於理和違背自然的說法。常聽到世間上的人說:「只要你心誠,你不求菩薩,菩薩也會保佑你。」這種話不 能不說是他的錯誤想像。不過,這句話,也可作為只是口頭稱念,而不誠心的一種警策之言。

我們的身心,本來就是一如的,所謂誠於中形於外。現在眾生假若有誠誠懇懇的一心,必定發之於外而為稱名的音聲,這是自然的道理,也是稱名的真義。不但是如 此,真誠懇切之念越深,就越能體驗到大悲感應賜給的安慰。一旦達到那種境地,就是叫你不要稱名,你也不知不覺的流出感激之聲來。好比是遇到一個凜冽的寒 天,或是一個炎熱的暑天,雖然不是有意的,可是在你不知不覺間,口中自然會流出冷呀熱呀的話來。

現在我聞淨聖(即觀世音)之名而稱念,淨聖聞我一心稱念之聲而施救,這是耳根圓通。從口頭必定要發出「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方能達到聞字的真義。

細細玩味關於「一心稱名」這四個字,第一在自己必定要首先把自己這個人親切的了知。佛教所講的世界問題、宇宙問題,那是第二第三的事哩!

學佛,就是學自己。一切都是自己一人的問題。到底要把自己做成怎樣的呢?若果細細想想這個問題,就找不出一個著落來;可又不能等閒視之,那麼,本心就現出 來了。在《起信論》方面來說,因為救濟被無明隱蔽的自己,通常謂之真如緣起;然以無明為中心,又可說是無明緣起。

簡單的來說,就是《起信論》、《唯識論》,也不是說的宇宙問題,而是說的自己問題。《起信論》所說的無明,《唯識論》所說的阿賴耶識,皆是指自己心中所存的「我」的異名。

為求自我的解脫即要想出種種方便,來救度那個從我方面而執著的自己。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才有《起信論》、《唯識論》之作。世尊四十九年的說法,三藏十二部的經典,歷代祖師的出現,無非也是為的這個問題。

所以這卷〈普門品〉,也是完全為了救一切眾生的「我」,除此而外,也無其他。

在前面諸苦惱的地方講過了,「欲望」是一切苦惱的來源。但進一步的追問:欲望又是從什麼而來的呢?可以肯定的說一句:是從有我而來的!眾生執著無明的我是 「我執」,從我執生起我所有是「法執」。眾生在迷途上徬徨,受一切的苦惱,造一切的罪惡,均由我執與法執而來。

真實的來說,人在世間上,就好像是空花水月,或是一場戲,只是虛偽而沒有真實。把一個我,完全給貪瞋邪惡充滿著。這一個醜惡的自己、污穢的自己,是很不容 易看出來的。若要觀察它,必須要以真實不虛的大悲明鏡來顯照。這個真實不虛的明鏡,即是早念暮念,不離大悲觀世音的慈顏和名號。

本來我執與法執,實是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業繫苦相。在人間的凡夫,若想把這個斷除,成為無垢清淨,幾乎是不容易看出來的。唯一能看出來的只有一個時候,這是一個什麼時候呢?就是轉有漏為無漏,捨生死得涅槃的時候。

人把死擺在眼前,知道即將要死的時間,那是最神聖的,最真實不過的。

人們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使你是一個罪大惡極之人,在你將要死的一剎那,你也會立刻轉變過來的。我們不要詛咒死,死是誰也免不了的,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世間的實相。問題不在於死不死,而在死時有沒有把握,有把握的死,又有什麼可畏?

死是人一生的最終,像是炮轟的一聲響,在那時候,沒有什麼值得你留戀的,好像是紅爐上的一點雪花,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價值,天下的財寶都將與自己無關。

所以,人若好好的來想想,實在是很孤獨的。跟隨自己的唯有一生的善惡業,其他什麼都沒有。在世的時候,一切欲望、苦惱,皆由我法二執生起,遇到即將命終之時,你所妄執的一切,沒有那樣是你的。想到這點,在生之日,何必去妄執這樣那樣,而自尋苦惱呢?

「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是說解脫的什麼呢?這是說的解脫諸苦惱。

這個解脫並不是像解除有形的束縛叫做解脫。

我們皈依大悲淨聖,依照前面所講的一心稱名之力,就是解脫諸苦惱,這有兩種利益:

第一種利益是若能將虔誠的真心,口頭的稱念,端正的合掌,把這三業合而為一,這樣一心稱名,即能感得悲智圓滿,不為煩惱所染的觀世音菩薩的慈光攝取。我們的身心,就會遠離根本的苦惱、無明、惡業。日常有了那純潔崇高的信仰,一切的淨業即能成就。

這是由一心稱名之德所來的第一解脫。

第二種利益是根據因果歷然分明的道理,眾生即使身在生死之中受著苦惱的果報,如能充滿至誠的一心稱名,必然就有不可思議的感應,不覺其苦為苦,而從苦惱中解放出來,這是第二種解脫。

觀音靈感功德是很大的,一心稱名即能解脫一切的苦惱。因為我們給與生俱來的苦惱終日纏繞著,不能離開,唯有以一心稱名的力量,雖有一切的苦惱,亦能忍受,這就是功德的自然顯現,這就是皆得解脫的功德,這就是從一心稱名至誠而修來的功德果。

不管是耳根圓通也好,一心稱名也好,皆得解脫也好,都不是單從理論上去解釋的,歸根的還是身口意三業的相應。如果一心稱名,自然就有因耳根圓通而承受解脫的妙果,所以欲達到身心歡喜的時節,必須一心稱名。

講到解脫苦惱使自己能達到自由自在的境地,一般人覺得有點不大容易的樣子,其實,我們給我執的繩索、煩惱的鐵鎖,重重的束縛著,一點得不到自由,當然是很 苦惱的。但是,這個繩索或鐵鎖,決不是從外而來束縛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用繩索和鐵鎖綁起來的。過去有一個人這樣問:

「和尚!請你指示我解脫的法門?」

「誰縛汝?」和尚這樣的反問。

從這反問中,可知沒有誰纏縛著我們,完全是自己纏縛著自己,即是所謂自繩自縛的。

我們既然知道是自繩自縛,如果能以平等之心解除我執的繩,以慈悲之念打斷煩惱的鎖,則觀世音即時示現給你解脫了。

去了我執的心,獲得自他平等,體認到我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是我,到了這種平等大悲的境界,我們的心,已的確可說是脫離污穢而變成清淨的了。

這時,觀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如果我心與菩薩心合而為一,自然就脫離我執所受的苦惱,棄捨妄念所起的雜慮。如是清淨之心,叫做一心。所謂一心,就是唯一不 二。沒有兩樣的心,唯是一念清淨,沒有絲毫的迷妄,這是由於一心稱名所得的心境,也就是觀世音給你苦惱的一切解脫。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前言
第3頁:大乘與小乘 第4頁:妙法蓮華經
第5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6頁:無盡意發問
第7頁:釋尊應答 第8頁:冥益 - 七難
第9頁:冥益 - 三毒難 第10頁:冥益 - 二求願
第11頁:冥益 - 勸持 第12頁:顯益 - 三十三身(聖身)
第13頁:顯益 - 三十三身(天身、人身) 第14頁:顯益 - 三十三身(八部身、執金剛身)
第15頁:顯益 - 瓔珞供養 第16頁:普門品偈頌 - 大悲行願
第17頁:普門品偈頌 - 念彼觀音力 第18頁:普門品偈頌 - 能救世間苦
第19頁:普門品偈頌 - 三業讚歎 第20頁:流通 - 持地歎德
第21頁:流通 - 開品得益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