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大師著

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大師著

第廿一章 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降伏惡魔以後的太子,志願更加堅固,心中更加平靜,深入在三昧的禪定境界中,已經到達無念無想的領域,可以說光天化日的覺悟世界,就將現在眼前。
  
  在這個時候,太子已經能夠知道久遠以來的自己,生在些甚麼地方,叫過些甚麼名字,作過些甚麼事情。百十萬年,生死往來的歷史,一切都能清楚瞭然。他覺悟到自己以及一切眾生,無量阿僧祇劫以來,輪轉在生死界中,有時作人的父母,有時作人的兒女,有時作人的老師,有時作人的弟子,都是有著因緣牽連的關係。可是,被現實所迷惑的人,卻不知道別人都曾作過我們的眷屬,終日給名利愛慾所囚,一點都不顧念他人。太子在這一切冤親平等的真理上生起大悲的心腸,不覺雙目滔滔的流下淚來。
  
  太子此刻對一切森羅萬象,心理上已漸漸的明白,對一切事理已有正確的瞭解。他更感到「生」和「死」本來是不二的,沒有執著的必要,太子的心、生命,此刻已覺得明顯的擴大,可以說,已經和宇宙同化了。
  
  相反的,太子現在覺得煩惱是不可思議的東西,為甚麼會有煩惱?這原因明明的浮現於太子的心中,太子歡喜得雀躍起來!他反覆的思惟吟味,終於知道自己證得正覺!這是一點不錯的,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方,忘記了一切,對一切都沒有分別,對一切都很明白,這絕不是睡眠,這是正覺,這是解脫!
  
  我們現在不要再叫他太子啦,我們要尊稱他為「佛陀」!
  
  已經開悟的佛陀,附帶的證得五眼六通。他看這個世間,知道一切眾生都是在六道輪迴的生死大海中升沉,不覺生起無比的大悲心。這六道的眾生(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間、天上),終日營著虛假不實的生活,有清淨的,有不清淨的;有善的,有不善的;到了命終的時候,隨著各人的造作,在六道中又受著種種不同的苦和樂的果報。
  
  佛陀覺悟的是緣起的正法,仔細的觀察這個世間,流轉的經過是十二因緣,流轉的主體是苦。由這個主體展開,所以有生老病死的現象。人為什麼會有「老死」呢?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死;再來觀察生又是從什麼地方而起的呢?這是由於一切善惡行為的業的結果,這個生絕不是由什麼天神之力而生,生是沒有自體的。這樣說,生並不就是沒有原因,好像竹子才破了一個節,其他的結都有關係,這個生死的原因就是行為的「有」業,由於這個行為的有業所以生出「取」來,如火要有薪才會燃燒,這個好比薪的取又從那裏生的呢?這就是由於叫做「愛」的而生,好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這個愛又是從那裏來的呢?這是由「受」而生的,好像感到苦痛就需要安樂,感到饑餓就需要飲食,希求(受)一切,所以對一切就生出愛來。受是愛的原因,這個受又是從那裏生的呢?這一切的受是從「觸」而生的,感到一切的苦,想到一切的樂,因為有觸才知道的。觸是從那裏生的呢?這個觸是從眾生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生,好像一個盲人,他就不能完全生起六入的觸力。這個六入是從那裏生的呢?這是從「名色」而生的,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莖是葉,莖葉是由芽逐漸而生長的。這個名色的根源又是什麼呢?這是「識」,識就好比生出名色之芽的種子。不過,有的時候,識是從名色生的;也有的時候,名色是從識生的,好似人有時候在船上前進,有時拉著船前進,也有時船與人同時並進。識是從名色生出來的,名色是從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而展開的。這中間有一種作用名叫「行」,這個行的根結何在?這就是所謂「無明」,亦即是生死的根本!由無明而起行,由行而有識,由識而展開名色,由名色而生六入,由六入而感觸,由感觸而有受,有受而生愛,有愛而執取,有取而造業,由於業而有生,有生即有老死,一切眾生所以輪迴流轉的生生滅滅,都是這樣。
  
  一切眾生和諸法都是由於因緣而生,現在佛陀終於從千辛萬苦中證得這甚深微妙的真理。
  
  為著便於瞭解明白佛陀親證的宇宙人生緣起的真理,茲將十二緣起列表說明如下:
  
  十二因緣:
  
  過去二因:
  
  1.
  
  無明-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它的體是癡,以迷闇為性,由此無明妄動,眾生就輪轉世間,故為生死之本。
  2.
  
  行-行是造作為義,即依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語意的三業,而造成罪福,不動諸業,名之曰行。
  
  現在五果:
  
  1.
  
  識-識為初入胎識,即由過去惑業動力,使感異熟報體的阿賴耶識,遇緣托胎,以完成現實之生命體。
  2.
  
  名色-名色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質,即組織有情的要素,胎相初成,六處未圓,故稱名色。
  3.
  
  六入-六入為六根完具位,示名髮毛爪齒位,謂於胎中,由名色漸次增廣,因此諸根具足,故名六入。
  4.
  
  觸-觸是覺觸,為認識之開始,謂出胎後與境相觸,生起認識,然因未能識別境界苦樂,故名為觸。
  5.
  
  受-受為領納,即情緒作用,謂於觸對境界時,而於違順中庸境上,生起苦樂愛捨之感覺,名之為受。
  
  現在三因:
  
  1.
  
  愛-愛以染著為義,由受而來,即於相續之三有自體所取之三有境界,於樂愛合,於苦愛離,名愛。
  2.
  
  取-取是馳取追求,由愛而來,即由種種之執取,於是三業繁興,而集成未來身心之苦,因名為取。
  3.
  
  有-有是存在之義,謂由愛著馳取之不已,發為縱我役物之行,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報,名有。
  
  未來二果:
  
  1.
  
  生-生是未來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潛在業力,而於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來之新生命,名生。
  2.
  
  老死-老死為身心演變的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而與之俱來。
  
  佛陀證得這宇宙人生的真理以後,又在菩提樹下靜思二十一日,圓融無礙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即說於此時,佛陀慎重其事的反覆吟味著他所覺悟的真理,思惟他所覺知的生死之源,最後他終於決定發出他正覺的宣言:「流轉的相是生,無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眾生如果想要不死,唯有不生,唯有斷除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皆滅。諸垢既淨,自心清淨而無礙的光明朗照,那就是能建築真實的悟界,就能獲得不生不死的解脫自在。」
  
  已經成就正覺的佛陀,從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起來,他認為一切眾生要解脫這個世間上生老病死的苦痛,唯有修學八種正道,瞭解這世間的實相是「正見」,分別視察這實相是「正思維」,不敢妄語惡口兩舌是「正語」,不行殺生偷盜邪行是「正業」,過著合理的經濟生活是「正命」,努力精勤的修學正道是「正精進」,正心誠意使精神集中的是「正念」,積聚思索修養的深行是「正定」,這是修學佛陀之法的人應修行的八種正道,心裏是坦坦白白的,行為是正正當當的,斷除「我」與「我所有」的執著,把從無明生出的薪火滅去,這才能進入真實的解脫,這才是究竟的第一義。
  
  佛陀在正覺以後,就想起救度眾生的大事因緣,他想起這個問題,心中不覺為了憐愍眾生而難過起來,佛陀心下想道:
  
  「我現在已經遂了我久遠以來的志願,我已經成就佛陀的大法,但是,我現在不能去救濟眾生!因為我所證悟的真理,是與世人錯覺所見的相違!我若用這究竟第一義的正道去向他們解說,必定遭到他們的譭謗和譏嘲。他們對無上至尊的佛陀,對清淨究竟的真理,若譭謗譏嘲,與我並沒有關係,但他們將來必定墮入惡道,遭受很大的不幸!你看,一切眾生都沉沒在貪瞋邪見的深淵中,他們怎麼了解這甚深微妙的解脫的真理呢?不如我還是涅槃免得眾生的譭謗而造罪吧!」
  
  佛陀從悲憫眾生的心中,雖然流露出真摯懇切的關懷,但世界上若沒有佛陀正覺的真理之光照耀,這個世界將永遠的黑暗下去。希望求解脫的人類,失去佛陀的法雨甘露,將永遠摸索不到自由解脫的門路,正在這個時候,天空忽然現出一群天神,向佛陀敬禮道:
  
  『至尊至貴的佛陀!我們是一群天神,我們在這裏向您致最恭敬虔誠的禮拜,我們是來祝賀您獲得正覺的解脫。您在這個世間上,能走上不生不死的境界,實在是這個世間上所有眾生的幸福與光榮。您像一盞慧燈,黑暗的世間需要您的光明。您不要憂慮愚癡的人類譭謗您的正法而造罪,這是他們自作自受!您應該依照您的本懷,傳播您的福音,讓那些迷途的羔羊,早日能夠回頭,早日登上覺岸。希望您佛陀,伸出慈悲的手,垂無緣的大悲,永作這世間上的救世主啊!』
  
  佛陀聽了天上善神至誠勸請的言辭,心中非常歡喜,即刻離開伽耶山菩提樹下金剛座,懷著一顆救濟眾生的大悲心,預備向迦尸城的方向走去。
【書籍目錄】
第1頁:十版緣起 第2頁:初版自序
第3頁:第一章 序說 第4頁:第二章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
第5頁:第三章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思想界 第6頁:第四章 佛陀的家譜
第7頁:第五章 淨飯大王與摩耶夫人 第8頁:第六章 藍毘尼園中太子降誕
第9頁:第七章 相者的預言 第10頁:第八章 太子少年時的教育
第11頁:第九章 美麗的耶輸陀羅妃 第12頁:第十章 太子出城去郊遊
第13頁:第十一章 最大的誘惑 第14頁:第十二章 太子立志去出家
第15頁:第十三章 車匿和犍陟 第16頁:第十四章 苦行林中勸諫仙人
第17頁:第十五章 都城中的悲哀 第18頁:第十六章 王師追至苦行林
第19頁:第十七章 頻婆娑羅王俗利勸誘 第20頁:第十八章 訪問阿羅藍仙人
第21頁:第十九章 伽耶山太子修行 第22頁:第二十章 降伏魔軍與魔女
第23頁:第廿一章 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 第24頁:第廿二章 初轉法輪教團成立
第25頁:第廿三章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第26頁:第廿四章 三迦葉棄邪歸正
第27頁:第廿五章 頻婆娑羅王的皈依 第28頁:第廿六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第29頁:第廿七章 祇園精舍的建立 第30頁:第廿八章 波斯匿王的皈依
第31頁:第廿九章 歸城施法語 第32頁:第三十章 諸王子出家得度
第33頁:第卅一章 淨飯大王的逝世 第34頁:第卅二章 最初的比丘尼
第35頁:第卅三章 制戒的因緣 第36頁:第卅四章 僧團中的爭執與安樂
第37頁:第卅五章 毘舍佉大心布施 第38頁:第卅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第39頁:第卅七章 玉耶女的悔改 第40頁:第卅八章 善生長者歸佛化
第41頁:第卅九章 摩登伽女出家證聖果 第42頁:第四十章 最初的迫害
第43頁:第四十一章 提婆達多叛逆遭報 第44頁:第四十二章 阿闍世王懺悔得救
第45頁:第四十三章 迦毘羅城的悲運 第46頁:第四十四章 特別的教化
第47頁: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 第48頁:第四十六章 從越祇國到毘舍離國
第49頁: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弟子及遺教 第50頁:第四十八章 涅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5)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5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2-18 11:05:53
感恩佛陀的一生的示现,感恩诸佛菩萨的示现说法,求佛陀法身加持!求诸佛菩萨加持!感恩星云大师,感恩众生!阿弥陀佛!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4-8 7:10:16
我只看了开头四小节,后面没有看,确实值得一读的好书,希望有更多的刚刚迈入佛门的人们来读这本书。星云大师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第 3 楼
Tim 发表于 2014-10-2 13:09:46
好看流泪
第 2 楼
good 发表于 2014-4-20 19:47:13
阿彌陀佛
第 1 楼
刘胜财 发表于 2013-7-18 14:08:20
感谢大师,这本釋迦牟尼佛傳让我认识了佛法和佛理,虽然我现在对12因缘有了新的认识,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还希望有人能给于我指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