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易經》養生大道:一種大道至簡的養生法  作者:張其成

《易經》養生大道:一種大道至簡的養生法  作者:張其成

第三章 坤卦——立秋:安逸寧靜養脾胃

[日期:2016-06-12] 來源:  作者:張其成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坤卦()包括三個節氣:立秋、處暑、白露。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從這天起,氣溫應該逐漸下降。但是事實上,進入立秋後天氣還是很熱的,不但南方,就是北方地 區也沒有黃葉飄零的感覺,只是晝夜溫差拉大而已。這從下一個節氣處暑中也可以看出來。「處」有止息的意思,就是說暑熱的天氣結束了。前面說三伏中的第三伏 也是在立秋之後的,這也說明了立秋後其實還有一段高溫的延續。

  ◎ 木床厚褥穿軟襪,早臥早起待雞鳴

  立秋過後,天雖炎熱,但已經是陽降陰生之季了。年輕人對這季可能不是很有感覺,但年老體虛的人則要開始在早晚頻 繁地加減衣服了。骨瘦體弱的老年人在立秋尤其是處暑以後,就不應再用涼席等物了。一方面這些東西寒涼之性大,另一方面,影響睡眠質量,老人容易覺得硌得 慌。老人要想睡得安穩,褥子就要厚軟,所以從這時開始,就可以加一層薄褥,一年四季老人的被褥都要漸加漸減,不能嫌麻煩。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睡席夢思,彈性好,感覺也很軟。但是這種軟跟棉褥的那種軟可是兩回事。早前就有很多報道說睡彈簧褥墊之類的容易給筋骨造成不好的影響。老年人跟小孩子就更應該盡量睡木床,嫌硬的話就鋪厚點的褥子,這樣又暖和又養骨。

  這時除了要適當地加褥子外,體弱虛寒的人還要注意,不能再光腳或穿絲襪了,而應穿上布質或棉質的襪子。中醫認為 水性就下,火性趨上,表現在人體就是腳怕凍,頭怕熱。以前人們認為即使盛夏穿襪也是應該的。現在夏天一般都穿絲襪,但是到了秋天,一部分人最好穿軟的,舒 適的薄棉襪,這樣可以提前護持我們的陽氣。須知這時陰開始復生,地氣雖熱,但天氣已轉性。

  為了養氣,到了秋天要早睡早起。秋主收斂,在這個時候就不能像在夏季一樣,讓大家把心火宣洩出來了。一般秋天的 時候大家都開始囤積一些東西,留著冬天用。動物也都是該藏食物藏食物,該蓄積脂肪蓄積脂肪,道理是一樣的。養生要積攢的不是脂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 也不用儲存那麼多食物。所以回歸初始,我們要積攢的是過冬的氣,是能抵禦寒冷的陽氣,是能抗病的正氣。早睡就是為了收氣,將陽蘊於體內。

  《黃帝內經》上說:「早睡早起,與雞俱興。」古代人計時設備匱乏,尤其是農民和平常百姓家,都以雞來看時間,雞 叫就是要起來幹活了。所以《黃帝內經》上也是告訴我們說要跟雞一同起來,它叫了,我們就該醒了。但是肺氣在寅時最旺,秋燥又傷肺,所以建議大家還是不要過 早起來,老年人覺少的,也盡量在五六點再起床,以便保養秋季的肺氣。

  量腹食瓜防不化,多進甘滑脾益佳

  「秋收冬藏」,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各色瓜果這個時候多半都上市了。而且這時的水果都當季,味道比人為催熟的好得 多,價格上又便宜。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吃水果的也就比較多。但瓜果都是生冷之物。有的人說這個季節的水果也不涼啊,有些買回家還要用涼水泡一下才吃。但在傳 統觀念中生食都含涼性,不易多吃。

  胃喜暖,胃暖了才能腐熟食物,如果胃吃了太多生食就會凝住,這樣胃就容易受傷,胃傷了,脾的運化也會受到影響。 中醫五行歸類裡在夏和秋之間有個長夏,屬土,對應臟腑為脾胃。其實長夏也就相當於這個時間段。由此也可見中醫與《周易》的關聯。立秋以後,秋分之前,外暑 陽仍熾,內微陰漸生,這時最宜調節脾胃。所以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這個時期少食生冷食物,尤其是瓜果,一是要衛生,二是要適量。那這個量究竟是多少呢?就是 「量腹」。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體壯年輕的多吃點可能沒事,但是老幼體虛的人,不能貪嘴。

  那要保養脾胃應該吃些什麼呢?秋為金,金主燥,燥表現在人體就是毛髮枯焦,皮膚乾澀,大便秘結,喉乾易咳等。為了避免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吃些甘滑的食物。「甘之以悅脾性,滑之以舒脾陽。」木酸、火苦、肺辛、腎鹹、脾甘,吃點甜的對脾很有好處。

  我們希望自己的皮膚、頭髮都是順滑的,尤其小姑娘,更是用一些護髮素啊、身體乳液啊什麼的,但這些可都是治標不 治本的,想想我們身體裡的津液都枯竭了,被燥邪傷害了,怎麼還可能顯出水潤的樣子呢?還有些老人,一到秋季便秘就特別嚴重,很多運動少、挑食的女孩子也都 有這個毛病,這都是身體津液被煎著的表現。所以這時我們要吃能讓腸胃、讓身體髮膚變「滑」的東西。

  古人潤滑的辦法是「食麻」。麻在古代特指大麻,中藥中有一味火麻仁,就有很好的潤腸通便的作用。但是如果燥的情 況不是特別嚴重也不用特意去藥店買這味中藥,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東西可以代替。比如乾果中的松子就很好。把松子去皮打碎,熬一碗松仁粥,又香濃又潤腸胃, 還能生發脾陽。選松子的時候最好選那些白色飽滿的,發黃有油味的就不好了。

  ◎ 世態炎涼皆看透,思慮半點不縈懷

  去年我給一個國學班的學生講課,其中有一位40多歲的女老總,她說自己說不上什麼時候就腹瀉,也不用吃藥,過幾 天就好。她說話的時候雙眉緊鎖,據我平時的觀察,她是那種心思細膩的人,又好操勞,成天大小會不斷,隔三差五地還要作作報告。我問她腹瀉有沒有什麼規律, 她想了半天說:「沒有。」我又問:「那你上次腹瀉前都幹什麼了?」她說:「吃的應該沒問題,我吃東西一直很注意,況且第二天還要去開個很重要的會,頭天晚 上我都沒吃進去什麼。」聽她這麼說我心裡就有底了,然後又問:「那你為開會做了什麼準備沒有?」「有啊,每次如果有重要的會議要開我都很緊張,也不知道為 什麼,都開了這麼多年的會了,還是這樣。我會準備要講的內容,有時要想到半夜才睡,晚上開始就腹瀉,過了第二天就好。」

  我這個學生的情況其實在很多人身上都發生過,有些上學的學生在考試前會吃不下或腹瀉,有些人第二天要出去旅遊時,頭天晚上也會腹瀉。這種腹瀉時間不會太長,一兩天自己就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給我的學生開了個方子,告訴她:「我有一個辦法,一點藥不吃,就能讓你痊癒。」她很驚訝,不太相信。我說: 「你這種腹瀉是脾的問題。不是說你脾有毛病,而是你的思慮太過,傷到了脾臟。脾在情志主思,就像我們說怒傷肝一樣,思則傷脾。這不是中醫隨便說說的,像你 這種情況的大有人在。如果你能減少思慮,這種現象自然就好了。」

  「那思慮怎麼能減少呢?」她還是很迷茫。「下次開會的時候你試試把材料準備好後就不要重複地再考慮,晚飯後過一 個小時運動運動,該看電視看電視,該跟家裡人聊天聊天,總之盡量不要管它,你覺得你不多想幾遍最壞的情況能是什麼?」「也沒有什麼吧?我平時思路很清晰 的,其實在會上發言,作報告都很好的。」「對呀,所以你索性不管,你試試看。」

  再來上課的時候她很高興,一直說這太神奇了,怎麼這樣就好了呢,居然不用吃藥就可以治腹瀉。其實很多情況都可以靠我們情志進行調解的,平時保養臟腑,調解心情,健康就不期而至了。

  要想保證脾臟的健康不止是要少思慮,還要注意在這個季節的保養,因為這是脾氣旺盛的時期,所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除了上面說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解,還可以每天利用半小時按摩下脾胃上的經穴。比如大橫穴,它在臍旁四寸,臍旁四寸也就是乳頭與胸正中線的距 離。在大橫和臍之間還有一個穴叫天樞。天樞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這樣左右一共就有四個穴位,這是每天都可以按揉的,尤其對於平時易腹瀉、便秘的人,應該多 按,還有在腹痛時也可指壓按摩。

  天樞穴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我們都可以用《易經》來養生 第2頁:第一章 《易經》八卦養生,講究天、地、人
第3頁:第一章 天,出生的時間影響先天體質 第4頁:第一章 地,出生的地點影響健康
第5頁:第一章 地,出生的地點影響健康(1) 第6頁:第一章 人,養生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
第7頁:第一章 人,養生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1) 第8頁:第一章 天、地、人綜合考慮,準確判斷自我屬性
第9頁:第一章 天地人三卦的互補養生 第10頁:第二章 從長女配少男的悲劇電影《落山風》中看八卦配屬
第11頁:第二章 女七男八的奧秘,階段養生的關鍵 第12頁:第二章 女七男八的奧秘,階段養生的關鍵(1)
第13頁:第二章 一陽來復:一生盛衰在幼時 第14頁:第二章 氣血鼎盛:青年人的養生
第15頁:第二章 氣血鼎盛:青年人的養生(1) 第16頁:第二章 女子35歲、男子40歲,健康的第一個轉折期
第17頁:第二章 女子35歲、男子40歲,健康的第一個轉折期(1) 第18頁:第二章 以退為進:年過半百日中天
第19頁:第二章 以柔克剛:悠長老年安心度 第20頁:第二章 以柔克剛:悠長老年安心度(1)
第21頁:第三章 農曆是養生時間表 第22頁:第三章 艮卦——立春:護陽養身促復甦
第23頁:第三章 震卦——春分:與春天一起舒張氣息 第24頁:第三章 巽卦——立夏:初入夏時防熱病
第25頁:第三章 巽卦——立夏:初入夏時防熱病(1) 第26頁:第三章 兌卦——秋分:深秋防干防咳嗽
第27頁:第三章 離卦——夏至:防治冬病的好時節 第28頁:第三章 坤卦——立秋:安逸寧靜養脾胃
第29頁:第三章 乾卦——立冬:養骨溫陽初冬始 第30頁:第三章 坎卦——冬至:最宜護陽養氣血
第31頁:第三章 八卦節氣養生總則 第32頁:第四章 《易經》卦象指導下的人體「像系統」
第33頁:第四章 離卦——心:保護身體的君主 第34頁:第四章 坤卦——脾:喜燥的糧庫保管員
第35頁:第四章 震卦——肝:吃軟不吃硬的大將軍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