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
亞健康不是健康,亞健康的身體指標也與健康正常指標有異。任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是當務之急,不容輕視。
想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不外乎以下幾種手段:
一、藥物療法
所謂藥物療法,就是用外敷內服或注射等方式,通過藥物祛除人體內的疾病,恢復人的正常身體指標的過程。針對人體常見病,現提供藥物療法如下:
(一)調整高血脂指標的藥物療法
服用藥物調整血脂代謝指標,一直是高血脂患者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
血脂指標調整藥物種類繁多,各有特點,應從中選擇既能明顯降低血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又可升高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全面調整血脂代謝指標的藥物。
根據主要治療作用的不同,血脂指標調整藥物分為兩大類:以降低血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為主者首推他汀類,如辛 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等;降低甘油三酯為主者以貝特類為代表,如非諾貝特和諾衡等。它們是防治血脂指標異常的一線藥物,又都具有增高高密度脂蛋白的 作用。
他汀類可使血總膽固醇降低25%~35%,低密度脂蛋白減少30%~40%,但對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 白的療效略差,所以主要用於高膽固醇血症的防治。這類藥物一般只需每天服藥一次,以晚餐後服用效果最好。如辛伐他汀(舒降元)每晚口服5mg,約4周後療 效便很明顯。普伐他汀(普拉固)和氟伐他汀(來適可)每晚服用 10~20mg。上述各藥如服用一個月後效果不佳,可適當增量。凡已患冠心病者,最好長期服用本類藥物,使血總膽固醇指標控制在4 7mmol/L以下。
貝特類可降低甘油三酯30%~40%,高密度脂蛋白上升20%~30%,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首選藥物,其中以非諾貝特(立平脂)和諾衡(去非諾齊)為常用。
他汀類和貝特類藥物也可聯合應用,治療混合性高血脂症,即同時有血總膽固醇指標和甘油三酯指標者。
其他調整血脂指標的藥物,比較常用的還有魚油制劑。
服用他汀類或貝特類等藥物,應當注意:
(1)嚴格按照醫師處方服藥,不可自行隨意更改藥物和劑量;
(2)長期堅持不可中斷,才能穩定調脂療效,防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患;
(3)初次服藥1~3個月內複查血脂和肝腎功能等,長期治療過程中也應定期檢查以上項目,以便及時調整劑量,糾正不良反應;
(4)同時堅持飲食治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5)這些藥物都有一些不良反應,如引起噁心、厭食、轉氨酶升高、肌肉疼痛等,所以服藥前請詳細閱讀說明書,如有副作用應及時就醫加以糾正,包括減量服藥與停藥。
(二)調整高血壓指標的藥物療法
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確診的高血壓患者中有半數未接受治療,而在接受治療者中,血壓真正得到有效控制的也僅佔半數。 我國則更低,高血壓的控制率還不足5%。如此低的控制率直接導致的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這主要是因為高血壓的症狀往往和病情不相符。有些人雖然表面上很 正常,其實血壓已經攀升到危險區域,器官受損嚴重。
患了高血壓後,如果靠限制飲食、減肥、戒斷煙酒和增強鍛煉等方式還沒能有效地控制血壓指標,就需要藥物治療。藥物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恢復血壓正常指標的方法,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治療。
血壓升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治療也需要平穩降壓,不能操之過急。抗高血壓藥物通常會服用很長時間,有時候患者會 終生服藥。理想的抗高血壓藥應能有效地降低血壓,且每天只口服一次藥,副作用較少,不會加強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作用。藥物治療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 身,還在於強化對心、腦、腎等器官的保護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有:利尿劑、 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 受體阻滯劑、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 劑)、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以上藥物中對器官有保護作用的是:ACEI(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ARB(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ACEI可以溫和、持久地降壓,同時對靶器官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其代表藥物貝那普利(洛汀新)具有雙通道排泄的特點,廣泛用於高血壓的治療;同時由於有很強的腎臟組織親和力,還被看成是腎臟保護藥物;近期有研究報道顯示它還可以顯著改善心衰病人的預後。
ARB是新近開發研製的治療高血壓藥物,被譽為20世紀90年代心血管藥物的一個里程碑。研究證明該類藥物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對心、腦、腎有保護作用。並且其代表藥物纈沙坦(代文)可以改善高血壓患者中較常見的性功能障礙。
高血壓的治療是終生的,即使血壓控制在了理想的範圍內,降壓治療也不可停止,這樣才能預防那些潛在的危險的併發症。
(三)調整冠心病指標的藥物療法
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主要有:
1 硝酸甘油片:是治療心絞痛的首選藥物。使用時可在舌下含化,或嚼碎後含在舌下,每次1~2片,一般在2~5分鐘內見效。但此藥不穩定,應保存在玻璃瓶中,7個月後失效50%,故需按期替換。
2 長效硝酸甘油片:此藥作用與硝酸甘油片大致相同,但作用持久,可維持4~6個小時。主要用於心絞痛發作。用法:每次1~2片,日服3次,通常在服藥後40分鐘見效。
3 亞硝酸異戊酯(每支0 2ml):是一種速效吸入劑,一般不隨便使用,只有當心絞痛嚴重發作或在含化硝酸甘油片3~5分鐘無效時再用,使用時用手帕包裹小藥管,用力捻碎或壓碎後,馬上放入鼻孔吸入,約在半分鐘內見效,通常可維持5~10分鐘。
4 安定片:為心動失常、心動過速和高血壓治療的輔助用藥。鎮靜用每日1次,日服3次;安眠用每次2片,睡前服。
5 延痛心片:對防止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可用於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每次2~3片,日服3次。
(四)調整貧血指標的藥物療法
不同種類的貧血有其特殊的治療藥物,若是不顧貧血的原因而亂投藥,不但造成藥物浪費,不能治好貧血,甚至會延誤 治療的時機,造成嚴重後果。目前,有恢復人體血液正常指標作用的藥物有鐵劑、維生素B 12及葉酸,分別用於治療不同的貧血症狀。鐵劑只對缺鐵性貧血有效,維生素B 12及葉酸,只對維生素B 12缺乏及葉酸缺乏貧血有效。詳細如下:
1 維生素B 12及葉酸對巨嗜細胞貧血有效,但是維生素B 12缺乏者禁止用葉酸代替治療,因為葉酸雖然能使維生素B 12缺乏的貧血得以矯正,但又促使維生素B 12引起的脊髓病變不能恢復正常,導致永久性神經病變。
2 雄性激素對紅血球生成有刺激作用,其原理是刺激腎臟產生更多的紅血球生成素及增加骨髓對紅血球生成素的效應,其可以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纖維化及其他繼發性貧血等,部分病患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減輕,它的副作用是會雄性化。
3 腎上腺皮質激素,又名類固醇,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貧血最有效,其他主要用途是治療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可以抑制過度之免疫功能,其副作用很多, 所以應用前必須權衡得失,慎重考慮適應症、劑量及用藥時間等。達到一定療效後逐步減少劑量,以最小有效劑量維持。
4 以維生素B 6治療遺傳性及原發性鐵粒芽細胞貧血,可使部分病例之貧血減輕,這種病人並不缺乏維生素B 6,但紅血球中血紅素的合成有缺陷,而大劑量維生素B 6有促進血紅素合成的作用。
(五)調整肝功能指標的藥物療法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世界性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發病率高等特點。目前,根 據病毒的生物特徵、臨床、流行病學特徵將病毒性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型,其中乙、丙型較為嚴重,可演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發性肝 癌,且目前仍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世界公認的抗病毒藥干擾素也只對少數病人可取得暫時療效,因此,病毒性肝炎有效藥物的研製十分迫切。
治療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藥物,目前多用以下幾種:
1 干擾素: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乙肝、丙肝病毒複製,同時還可以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
2 白細胞介素-2:即T細胞生長因子,具有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作用。
3 核甘類化合物:如阿昔洛韋是一種合成的無環嘌呤核甘類化合物,可抑制多種脫氧核糖核酸病毒的增殖。
4 阿糖腺甘類:體內、體外均證明對乙肝病毒有潛在的作用。經觀察用藥期間部分患者的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陰轉,生化和肝組織異常也有好轉。
5 其他:促肝細胞生長素、胸腺肽、抗乙肝核糖核酸、病毒唑、左旋咪唑、香菇多糖、強力寧及植物血凝素等。
(六)調整糖尿病指標的藥物療法
糖尿病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其中以口服降糖藥最為常用。如果一種藥物不能達到滿意效果時可以加 用其他的藥物,避免同類藥物聯合,應加用其他藥物如磺酰尿類+雙胍類或磺酰尿類+ -葡萄糖甘酶抑制劑,如不理想還可加用其他。如果還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 糖或血糖很高,應該注射胰島素。即便是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有時也需要與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以達到較佳的效果。
下面針對兩種類型糖尿病分別介紹:
Ⅰ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需要胰島素終生替代治療。
Ⅱ 型糖尿病:如果飲食和鍛煉調控3個月後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就需要用藥。對於具有一定胰島功能的正常體重患者,先用磺酰尿類;對於超重且幾乎完全喪失 細 胞功能的患者應用甲福明。如果用一種抗糖尿病藥治療失敗,可改用其他藥或聯合用藥。由於Ⅱ型糖尿病的進展性,服用口服藥的患者每年大約有50%治療失敗, 將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
1 磺酰尿類:目前共三代,以二代最常用。它通過刺激 細胞分泌胰島素而發揮作用,長期使用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活性,只能用於那些尚存 細胞功能的患者。常用的 是格列齊特,格列波尿和格列奇特可與胰島素聯合用藥。因進入人體需要一定時間來刺激胰島細胞產生胰島素,所以餐前30分鐘服藥最好。
2 雙胍類:主要作用是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肝糖生成,使血糖降低,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糖耐量和高胰島素血症,降低血漿游離脂肪酸和血漿甘油三酯的水平。
3 阿卡波糖:是一種腸 磺酰尿類葡萄甘酶抑制劑,可抑制澱粉和蔗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幅度,對餐後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
4 塞唑烷二酮類:是一種調控與代謝有關的幾種基因表達的核受體。它參與控制脂肪細胞分化、脂質儲藏、胰島素敏感性等。研究表明有降低胰島素抵抗的作用。
5 餐時血糖調節劑:是一類強有力的促胰島素分泌劑,通過刺激胰島素釋放發揮作用。
6 胰島素:幾乎所有50%的患者由於 細胞的耗竭將最終應用胰島素治療。其治療有保護或逆轉 細胞功能的衰變過程。
(七)調整肺炎指標的藥物療法
肺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居諸多感染性疾病之首。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有細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 病毒等微生物以及較少見的原蟲、吸蟲、滌蟲等多種寄生蟲,其中細菌性肺炎佔全部肺炎的半數左右,在我國成人肺炎中占80%。我國每年細菌性肺炎發生約 250萬例,年均死亡率5%,占各種死亡原因的第 5位。
治療肺炎的常用藥品有:阿莫西林、天方甲欣膠囊、天方羅欣膠囊、頭孢氨苄膠囊、頭孢拉定、揚帆牌泉盈、嚴迪、鹽酸克林黴素膠囊、注射用頭孢拉定。
抗生素治療:
1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1)紅黴素:衣原體肺炎的抗生素應首選紅黴素,用量為50mg/(kg/d),分3~4次口服連用2周。重症或不能口服者,可靜脈給藥。眼淚中紅黴素可達有效濃度,還可清除鼻咽部沙眼衣原體,可預防沙眼衣原體肺炎的發生。
(2)羅紅黴素或羅力得:用量為5~8mg/(kg/d),分2次於早晚餐前服用,連用2周。如在第1療程後仍有咳嗽和疲乏,可用第2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