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陰道炎的診斷指標
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患陰道炎的病人可以出現局部灼熱感,白帶增多,外陰及陰道瘙癢,令病人感到痛苦。 引起陰道炎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可以產生不同性狀的白帶,病人可以根據白帶性狀的不同而初步判斷自己患了哪一種陰道炎。臨床上,常見的陰道炎主要有以下 幾種:
1 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引起的。其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性交直接傳染或通過各種不潔浴具(如澡盆、公用毛巾、浴池等)間接傳染。患滴蟲性陰道炎後,病人多感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白帶可以呈污黃色或黃綠色,多帶有泡沫,有腥臭味。
2 黴菌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這種致病菌平時可存在於正常人皮膚、黏膜、消化道等處,當機體抵抗力下 降時,即可導致黴菌性陰道炎,故生殖道抵抗力下降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例如:糖尿病婦女,絕經後用大量雌激素治療的婦女,長期服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的婦女 易患此病。此外,通過性交和使用不潔浴具也可感染此病。患者多外陰奇癢難忍,嚴重者可影響工作和睡眠,白帶通常為白色豆腐渣樣。
3 非特異性陰道炎
引起非特異性陰道炎原因較多,如陰道創傷、流產、盆腔炎症、機體抵抗力下降而使陰道正常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為病菌生長、繁殖創造條件。常見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患者常見的症狀是白帶呈漿液性或膿性,無沫,無凝乳狀,外陰瘙癢不明顯。
十一、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指標
骨質疏鬆是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影響骨折的處理及其預後,是一種涉及全身骨骼系統長期、持續地丟失骨成分所形成的疾病。主要改變有:
1 骨組織量減少。這是最基本的病變,其特徵是骨量減少只導致單位骨體積內的骨組織含量的減少,即骨密度降低,留下的骨組織的化學組成並沒有改變。
2 骨的微結構異常。骨量逐漸減少,先使骨變薄變輕,骨小梁變細。骨的繼續減少使一些骨小梁之間的連接消失,甚至骨小梁也消失。這種情況在人的中軸骨表現較為 清楚。中軸骨即脊柱,其椎體內部由海綿樣網狀結構的松質骨構成。當骨小梁消失,可使孔隙變大,原來有規則的海綿樣網狀結構,變成不規則的孔狀結構。這就破 壞了骨的微結構。
3 易於骨折。由於上述兩種改變,皮質骨會變薄,松質骨、骨小梁變細,斷裂,數量減少,孔隙變大。這樣的骨支撐人體及抵抗外力的功能減弱,脆性增加,變得容易骨折。當骨密度嚴重降低時,連咳嗽、開窗、彎腰端水這樣的小動作也可能導致骨折。
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的骨折,即非暴力下的骨折,通常稱為骨質疏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指標目前是通過檢測骨密度指標得來的,而骨密度指標的常用指標就是T值:
T值=(所測骨密度值-正常年輕人群平均骨密度)/正常年輕人群骨密度的標準差(SD)。
WHO推薦的診斷標準是骨密度T值>-1 0SD為正常,T值<-1 0SD而>-2 5SD為骨量減少,T值<-2 5SD為骨質疏鬆,T值<-2 5SD合併骨質疏鬆骨折為嚴重骨質疏鬆。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WHO的標準是根據DXA腰椎正位骨密度測量結果,適用於白種人婦女。以後又推廣到髖部骨密 度值。目前國內所使用的DXA多數是進口的,機器自身所帶的正常人數據庫主要是白種人婦女的。有些機器也有一些中國人或亞洲人群的正常數據庫,這些數據庫 的樣本量一般沒有白種人數據庫那麼大,使用前應詳細瞭解數據庫來源。中國人的骨密度一般比白種人低,關於這一標準是否適合中國人群,國內學者做了很多有益 的嘗試。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建議在目前情況下先使用WHO標準,等有更多數據時再對這一標準進行研究。
符合下列任意一條的人均有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應注意測量骨密度:年齡在65歲以上者;女性絕經期;有家族骨折史;本人有骨折史;低體重者(成人體重<57kg);長期嗜好茶、煙酒、咖啡者;有內分泌疾病者;缺乏運動者。
十二、不孕不育的診斷指標
凡夫婦同居2年以上,沒有採用避孕措施而未能懷孕者,稱為不孕症;婚後2年內從未受孕者,稱為原發性不孕;曾有過生育或流產,又連續2年以上不孕不育者,稱為繼發性不孕。
椐統計,一對正常的育齡夫婦,在具有正常的夫妻生活而不採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
3個月內有60%~70%的女子受孕;
6個月內有75%~80%的女子受孕;
12個月內的受孕率為85%。3年內約占90%。
將不孕症的時間標準限定為2年,可以避免對不孕者過早下結論,又不至於拖延診治時間。
但對於結婚較晚者(如30歲以上)應該提前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1 男性生育能力指標的判斷
男性生育能力需具備以下幾項基本條件:
(1)具備完善的下丘腦、垂體、睪丸和附屬腺體系統;
(2)具備平衡協調的下丘腦釋放激素、垂體促性腺激素和睪丸激素;
(3)具有正常的精液輸出通道;
(4)生殖系統具有正常的血液運行和神經支配,能進行性生活。
這些條件中的任何一種異常都可以導致男性不育。
目前多數人認為在判斷男性生育能力方面主要有兩大類指標:
(1)主要指標:精子數少於600萬/ml;半小時精子活率低於50%;6小時精子活率小於20%;精子爬高難度試驗小於3cm;畸形精子大於30%。
(2)輔助指標:精子數在600萬~1500萬/ml;半小時精子活率50%~70%;8小時精子活率小於20%;精子爬高試驗3~5cm;1小時不液化;pH值大於8 9或小於7 0;精液量大於8ml或小於1ml。
根據上述指標可把男性生育力分為3級:
生育力0級:表示精液中有兩項不育的主要指標和一項輔助指標,或雖有一項主要指標,但輔助指標都在兩項以上者。這時,不育症的診斷便可成立。
生育力2級:精液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表示生育力正常。
生育力1級:介於0級和2級之間,表示生育力低下,但有生育的可能。
2 女性生育能力指標的判斷
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於女方,輸卵管阻塞一向是主要原因,但自從普遍重視預防感染及廣譜抗生素問世以來,引起 輸卵管阻塞的產科和婦科炎症已大為減少;另一方面,有關內分泌疾病的認識及檢查技術不斷進展,對卵巢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診斷率有所提高,所以卵巢性不孕也 占重要地位。
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占不孕症的15%~25%,卵巢性不孕可由多種因素引起:1卵巢局部因素:如先天性無卵巢或 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某些卵巢腫瘤如顆粒 —卵泡膜細胞瘤、睪丸母細胞瘤等都可影響卵巢激素分泌及排卵。2全身性疾患如重度營養不良,或飲食中缺乏某些重要的營養因素,都可影響卵巢功能而導致不 孕;慢性疾病、代謝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糖尿病、腎上腺功能紊亂等也能導致不孕。3中樞性的影響:丘腦下部、垂體、卵巢間內分泌平衡失調,垂體腫瘤 或瘢痕都可以引起卵巢功能失調而導致不孕;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或過度焦慮,可對丘腦下部—腦垂體—卵巢軸產生影響抑制排卵。
除卵巢因素可致女性不孕外,按其部位及發生原因大致可分為:
(1)外陰陰道因素所致不孕:如無孔處女膜、陰道橫隔、先天性無陰道等先天畸形,能妨礙性生活;嚴重陰道炎症時,大量白細胞能吞噬精子,降低精子活動力,縮短其生存時間而影響受孕。
(2) 子宮因素所致的不孕:占不孕症的10%~15%。正常子宮前傾前屈、子宮頸口向後,性交後子宮頸口浸泡在精液中,有利於受孕。如子宮後傾後屈,使子宮頸口 向前向上,可影響受孕;由於卵巢孕酮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子宮發育不全以及子宮內膜炎症如結核性子宮內膜炎,黏膜下子宮肌瘤等都可影響孕卵 著床。
(3)子宮頸因素所致的不孕:是不孕症較為重要的原因,占不孕症的10%~20%。排卵期子宮頸外口開大,由月 經後的1mm直徑開大至3mm,子宮頸黏液在排卵期增多,清亮透明,pH值7 0~8 2可以中和陰道的酸性,有利於精子的活動和通過。由於慢性宮頸炎或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宮頸黏液可變黏稠,或含有大量白細胞,不利於精子的活動和通過,可影 響受孕。此外,子宮頸息肉或子宮頸肌瘤能堵塞子宮頸管,影響精子的通過,子宮頸口狹窄也可能是不孕的原因。
(4)輸卵管因素所致不孕:輸卵管炎症粘連引起輸卵管阻塞,阻礙卵子和精子相遇而致不孕。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使輸卵管粘連扭曲而造成不孕。
(5) 其他因素:經系統檢查後,尚有10%左右的男女雙方均未發現明顯不孕原因。近年來認為與免疫因素有關。在某些不孕婦女的血清中發現含有抗精子的抗體,此種 抗體與精液能發生凝集反應,這些不孕夫婦,如用避孕套避孕一段時間後,能使這些抗體消失而妊娠。其他如夫婦雙方血型不和,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不孕的原因。性 染色體畸變如核型為45XXO或46XXP-或嵌合體,有時病人外觀正常,但卵巢發育不全,無排卵或閉經,多因不孕要求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