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後背撞牆臟腑顯生機,防治膽囊炎和膽結石膽俞見奇效
現在患膽結石、膽囊炎的人越來越多,與人體不科學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關的。膽結石、膽囊炎在中醫屬於膽脹的範疇,患者多按摩背後的膽俞穴可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去年,曾給無數觀眾帶來歡笑的香港著名演員沈殿霞因膽管癌在香港病逝,讓無數喜歡她的觀眾為之唏噓不已。其實, 說到底,導致肥肥逝世的元兇就是反覆作祟的膽結石。提到膽結石,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了,應該有不少人正受到它的困擾。儘管目前治療的手段繁多,如排石、溶 石、碎石等,但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時間不久,它又會「捲土重來」。由於結石阻塞了膽囊管,膽汁排出不暢,這樣就易受細菌感染,從而使成膽囊炎。膽囊炎與膽 結石就像「黑白無常」,不知讓多少人成天提心吊膽。
其實膽囊炎和膽結石是西醫的叫法,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它們都屬於膽脹。目前,膽脹患者可謂呈直線上升,想要預防這種疾病,先得改改你的生活習慣再說。
為什麼膽脹患者一直居高不下呢,就是因為現代人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睡覺前大吃大喝,或者喜歡熬夜,早上 不吃早飯等,這些都會對膽造成傷害。膽經在身體裡是一條很重要的經絡,《東醫寶鑒》說「肝之餘氣,洩於膽,聚而成精」,這就是膽汁。中醫裡的六腑包括膽、 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在這六腑裡面,只有膽汁是「清淨之液」,其他五臟裝得都是「濁」的東西,所以膽又被稱為「中清之腑」。膽汁分泌以後,進入到 膽囊裡。膽囊就像一個綠色的「葫蘆」,相當於膽汁的儲蓄池。人吃了食物之後,「儲蓄池」的門就會打開,膽汁就會從膽囊流入小腸以幫助消化,特別是消化脂肪 類的物質。我們說敲膽經可以減肥,就是因為敲打刺激了膽汁的分泌,從而使身體對脂肪的分解加快了。為什麼夜間活動就會傷膽呢?因為晚上是膽經修養生機最關 鍵的時刻。看過武俠小說的人肯定知道,一些高手在閉門修練時是最忌被人打擾的。膽也是如此。如果你這時還不休息,它就靜不下來,從而「走火入魔」,使膽的 生機被壓抑。少陽之氣升不起來,膽的生發就會受到影響。膽腑氣機不暢,膽液通降失常,就會引起膽脹了。膽囊炎及結石症患者之所以居高不下就是這個原因。
對待這種疾病,西醫往往輕率地選擇膽囊切除,但這樣做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膽汁進入膽囊後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加 工,再經過存儲和濃縮之後,作為消化脂類食物的備用而存儲在膽囊裡面。如果沒有了膽囊,膽汁分泌出來後沒有「歇腳」的地方,於是便直接進入到小腸了。現代 人往往是「無肉不歡」,當你在大快朵頤之後,急需膽汁來幫助消化高脂肪的食品。但因為沒有膽囊的存儲,身體裡也就不再有「富餘」膽汁的相助,此時就只能忍 受消化不良、腹脹的痛苦了。膽囊切除患者手術後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就是這個原因。再者,一些結石患者在做過膽囊切除術後往往還會再生出結石,這是因 為結石不光出現在膽囊中,有時還會出現在膽管裡。可見,盲目地切除膽囊無異於殺雞取卵,危害不淺。
還有些患者可能會服用一些「舒肝利膽」的方藥,但這樣也不能從根源上消除疾病,表面上是將虛火祛除了,但卻是補了寒邪、洩了真陽,等到條件成熟,它又會「春風吹又生」了。治療這種疾病,恢復臟腑的生機才是治本之策。
那麼如何治療膽脹呢?很簡單,那就是好好睡覺,按時吃飯。特別是晚上子時膽經當令的時候。或許有些老生常談,但 卻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對於膽囊炎患者來說,按摩膽俞穴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入背部的特定穴位,是與各髒腹之氣直接相通的,因此對髒 腹的調理能力很強。膽俞穴位就相當於膽髒的晴雨表,膽腑有病的話首先就會在這裡顯現出來。比如你如果懷疑自己的膽經異常了,就按壓一下這個穴位,如果有僵 硬或是痛感的話,就可以斷定膽經出毛病了(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也有這樣的效果)。膽俞位於背後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大約二指寬的距離。第十胸 椎怎麼找呢?低下頭時頸部與胸部連接處的第一個大骨節為第一椎,然後依次往下數,數到第十個時即為第十椎,從這裡旁開兩指處就是膽俞了,左右各有一個。經 常按壓這個穴位可以使膽腑的氣機順暢,不僅可以用來預防膽脹,對於膽結石或是膽道蛔蟲所引起的疼痛,也有效果。我曾經遇到一位患者,因為膽結石而疼痛難 忍,我點按他的膽俞穴15分鐘後,疼痛很快就止住了。可見,這個穴位用來急救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由於這個穴位位於背後,所以最好請家人幫忙。患者平躺在床上,按摩的人用大拇指在此穴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揉,力度以對方感到酸、脹、麻為好,每次按摩3分鐘,一日3次,兩三天後不適症狀就可得到緩解。但是這個穴位最好經常按壓,以起到鞏固的效果,防患於未然。
如果碰巧身邊沒有人怎麼辦?這裡再教你一個辦法,那就是撞牆,用你的後背去撞,不僅很簡單,而且效果非常好,利 用家裡或辦公室的牆就行。因為膽俞正好位於背部的膀胱經上,而膀胱經上除了有膽俞外,還有肝俞、脾俞、心俞等其他俞穴,這樣都可形成刺激。而且督脈循行於 背部的正中央,督脈又為「陽脈之海」,所以此法對激發體內陽氣也有很好的效果。撞牆時離牆面15~20厘米的距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全身放鬆,然後用後 背向後撞擊,力度不可過猛,待身體反彈後再撞擊。如果不出力即可離開牆面,說明距離適中。如果必須用點力才能離開牆,則可能距離過遠,要靠近些才行。每天 100下(年紀大的,30到50下就行),爭取整個背部都撞擊到。如果喜歡戶外的新鮮空氣的話,也可以撞樹,效果也是一樣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有心臟 病、脊椎病或是內臟下垂、高血壓等疾病的人就不宜採用此法進行鍛煉了。
這種功法又叫「靠山功」,也叫「虎背功」,是楊式太極拳中的一招,是太極拳練習發力的一個竅門,當時只有正式入 門的弟子才能得其真傳。我當時也是從一位家學淵源甚深的同行那裡學來的,今天就介紹給大家以造福大眾。這種鍛煉方法可謂是「不佔病床運動」,隨時隨地都可 進行,而且對於肩肘炎、便秘、哮喘及高血壓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一位哮喘患者練此功竟發現自己以前稍微有些駝的背部也變得挺拔了,可見此功法的療效的確 不淺。
佛家講究「機緣」,倘有機會接觸,就不要讓它從眼前溜走中。每天抽出時間來「撞撞牆」,說不定,你也會發現自己的意外之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