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調配肝經大藥房:肝上有病就從肝經尋
吃藥傷肝,但肝出了毛病又不得不治,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肝臟的自愈能力,讓肝臟自己將病毒清理出去。肝經上共有14個穴位,個個都是能征慣戰的大將,只要你能認清它們各自的作用,也可以運籌於帷幄,決勝於病魔了!
《黃帝內經》認為,「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什麼是將軍?自然是統兵佈陣帶兵打仗的人。為什麼說肝是將軍呢?因為肝就是咱們體內能征善戰的猛將,哪裡出了叛亂,它立馬就帶兵去那裡剿平。
肝有解毒的功效,這點稍微有點保健常識的人就會知道。人體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有害物質的入侵,有些是來自於自然 界,有的則來源於我們所吃的食物。這些有害物質進入到人體之後如果長時間積聚在那裡,就會興風作浪。興虧我們體內的這位將軍及時將它們剿滅,我們才可平安 無恙。所以,我們自然得好好善待這位將軍。
如何善待這位將軍呢?那就是好好睡覺。中醫一直強調夜間睡覺的重要性,因為丑時為肝血回流的時刻。肝臟需要在這 個時候把有毒的血液代謝掉,再產生新鮮的血液。這就相當於補充兵源,如果沒有辦法補充,戰鬥力就會受到削弱,就會打敗仗,代謝就會出問題。體內的毒素代謝 不出去,人慢慢就會生病,大小三陽、肝硬化、膽結石就會像擠公交車一樣進了你的家門。
肝臟告急,你這時才會著急。普通人會選擇吃些保肝的藥物,但這樣對肝的傷害更大。嚴格來講,任何藥物對肝臟都是 有損害的。先論是吃的、抹的還是注射用的藥物,其代謝都與肝臟有關。就連大家普遍認為藥性溫和的「中藥」對肝臟也是有損害的,有時盲目服用各種藥物還有引 發「藥源性肝炎」的危險。不過藥源性肝炎與甲肝、乙肝不同,沒有傳染性,在減少或停服原有藥物併合理調理的基礎上很快就可康復。服用藥物對於肝臟功能本來 就不好的人來說是一個「雷區」,但有病又不能不治,其實,肝經上本身就有很多「大藥」,有病了我們不妨先從肝經入手,能調理好當然最好,實在不行再求外 援。
現代人熬夜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疲勞、沒有食慾等症狀,其實這是肝臟向你發出「危險信號」了。這 時可以試著按摩一下期門穴。期門穴為肝經的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於這個穴位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經常用來治療臟腑方面的疾病。期門 穴相當於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煩了,它就會站出來幫「將軍之官」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傷寒論》即認為此穴為疏洩肝膽的首選穴位,對調理肝臟有很好的效果, 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肝炎。
期門穴位於乳頭正下方,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找這個穴位時可以先找到巨闕穴。巨闕穴位於人體中部正中 線上,左右肋骨相交處往下二指寬處即是。然後順著乳頭垂直向下畫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與巨闕穴水平相交的位置就是期門。刺激這個穴位時可以採用按揉的方 式,以感到酸脹得氣時為佳,每次按摩時間在 2~3分鐘之間。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來刺激一下期門穴,即可護肝,又沒有任何副作用,還可為您省去不菲的醫藥費,可謂三全其美。不過需要提醒大家一句,這個 穴位處的皮膚比較薄,所以按摩時不要太用力。曾經有位朋友知道期門護肝的作用後堅持天天按摩,由於用力較大,結果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肝膽相表裡,肝功能不好的人有時還會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這時可以試著按摩一下章門穴。章門穴的功效很 大,中醫中有「髒會章門」之說,也就是說五臟的氣血都要在此地匯聚,此穴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練功的人都特別強調要「打開章門」以增強功力,是 有一定道理的。曾經有個朋友,總感覺肚子脹、吃不下東西,健胃消食片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不管用。後來他找到我,我告訴他不要再吃消食片,因為消食片只適合 那些因食積而導致的不消化,比如一時間內吃得太多太雜,腸胃一時間應付不了。對於脾胃功能本就不好的人來說,用處並不是很大。後來我讓他每天堅持按摩章門 穴,結果他的病很快就好了起來。章門雖然也是肝經上的穴位,卻是脾經的募穴。我們說過,募穴調節臟腑的功能很好,而脾為中土,主運化,只要脾胃的功能強 壯,腹脹不消化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而且這個穴位同期門一樣,還有護肝的效果。
章門穴位於人體的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找期門時有一個辦法,將胳膊夾緊,肘尖所指的地方就是章門穴的 位置。按摩這個穴位時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並齊,置於章門穴上,平均用力做劃圓揉擦的動作,力道以自己能接受為宜,順時針逆時針各50次。這個穴位對洩 瀉、嘔吐也有治療效果。
對於女性朋友來講,熬夜的危害就更大了,除了常見的面色憔悴、惱人的黑眼圈之外,還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生理疾 病。因為肝主藏血,而女子以血為本,如月經、分娩等,哪一樣也與肝脫不了干係,因此,養好肝對於女性朋友來講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女性朋友最常見的月經病 中,崩漏就是其中的一種。中醫認為導致崩漏的原因是沖任不調,不能制約經血所致,治療時也應當從肝經入手。因為肝主疏洩就是通過調理沖任二脈實現的,肝疏 洩正常,沖任調攝經血有度,崩漏即可止住。這時可按壓肝經上的中都穴。中都為肝經的卻穴,卻穴都是用來急救的,可治療急症血症,用力按揉這個穴位,可以在 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經血止住。中都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配合三陰交和血海穴使用效果更好。急性腹痛時按壓中都穴位也可起到快 速止痛的效果。
肝經上還有許多穴位,如小便不利、月經不調時可以試著按壓蠡溝穴,蠡溝為肝經絡穴,可同時調理肝膽兩經;膝蓋疼痛、頭痛目眩可試著按壓曲泉,膝部腫痛就找膝關,口腔潰瘍、鼻出血等上火症狀就按行間,等等。
肝經上的穴位雖然不多,只有14個,但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哪裡出了亂子,只要找它們就好了,哪裡還用得著到處找救兵。人體就是一座大藥山,就看你會不會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