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楊力四季養生談:中國養生文化的精髓之談  作者:楊力

楊力四季養生談:中國養生文化的精髓之談  作者:楊力

第三部分:夏 夏天易患哪些病?

[日期:2016-06-07] 來源:  作者:楊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夏天易患各種心病

  1. 夏天易患心氣虛

  夏季天熱,氣壓低,出汗多,易患心氣虛及心陽虛證。

  —— 特點

  心慌、氣短、乏力、脈快或慢而無力,如伴心陽虛則除心悸怔忡之外,還有心胸發涼、畏寒、手足冷、面色 白等症狀。

  —— 養生處方

  人參3克泡水飲,或人參燉雞,或上肉桂3克泡水飲,或黃芪3 ~ 5克泡水飲。胸悶仍不解者請就醫。

  2 . 夏天易患心陰虛

  夏天天氣炎熱,心率加快,易傷心陰。

  —— 特點

  心慌、五心煩熱、失眠、口乾、乏力,舌質紅、脈細數。

  ——養生處方

  桂圓肉、麥冬、蓮子、大棗、百合等泡水飲或熬粥做羹,酌加西洋參3克泡水飲,或加冰糖水煎服。

  3 . 夏天易患冠心病

  夏天,氣候炎熱,出汗多,血液相對濃縮,黏稠度增高,或陰霾天,暑熱交蒸,濕氣重,氣壓低,都易誘髮冠心病。

  —— 特點

  胸悶氣短,心慌,憋氣,乏力,脈快或緩。

  —— 養生處方

  丹參片或速效救心丸。乏力明顯者,可用西洋參3 ~ 5克、肉桂3克、桂圓肉3 ~ 5克泡水飲。

  如出現心絞痛應立即服用速效救心丸後就醫。

  心絞痛的特點:心前區或左肩背出現壓搾性、緊縮性、沉悶性疼痛,持續3 ~ 5分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緩解。

  心肌梗死:心臟冠狀動脈由狹窄發展到閉塞,血流中斷,心肌缺血壞死而致胸骨後劇烈疼痛,持續時間長,呈現氣短胸悶、面色青灰,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應立即就醫。

  心臟病病人出現猝死怎麼辦?

  發病特點:心臟驟停。

  發病先兆:發生前幾天,出現心前區疼痛,憋氣、心悸,應立即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並就醫。

  猝死前:心絞痛,呼吸困難,心動過速,頭暈乏力,也可無任何先兆。

  猝死發生:意識喪失,摸不到脈搏,測不出血壓。

  急救:撥打急救電話120,對病人實施人工胸外擠壓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4 . 夏天易患心肌炎

  夏天易流行病毒性心肌炎,尤其在長夏陰霾天。

  心肌炎的主要症狀:發熱、胸悶、心前區隱痛,心悸、身軟乏力及心律失常(過快或過慢)。特點為心率增速與體溫不相稱。即一般規律發熱時,體溫增高1℃心率應增快10次,但得了心肌炎,心率會過快或過緩。

  得了心肌炎應立即休息就醫,以免留下心律失常的後遺症,否則會影響一生。懷疑是心肌炎應馬上去醫院,否則易出現心臟急性擴大、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另外,夏天還要警惕原有心肌炎復發。長夏陰霾天,濕度大,氣壓低、氧氣相對稀薄,原有心肌炎的人易復發,症狀特點:胸悶、憋氣、心慌、心跳過快或過緩或不齊,脈弱無力。

  心肌炎患者應服丹參片或速效救心丸,西洋參3 ~ 6克或人參2 ~ 5克泡水飲,或喝生脈飲口服液,每日2次,1次1支,如不行請就醫。

  5 . 夏天,有各種心病的人怎樣養生?

  —— 避熱就涼、少出汗,以免血液濃縮,多到戶外享受自然

  —— 睡眠充足,少勞累,心情愉快莫焦躁

  —— 要記住緊張、焦急、生氣是心臟病的大敵。

  —— 多吃養心的食品,如百合、蓮子、藕粉、桂圓肉、茯苓等

  —— 運動適量,多到戶外做深呼吸

  6 . 夏天高血壓易加重,誘發腦病

  —— 高血壓

  夏天天氣炎熱,陽氣盛,陽氣易升,易引發高血壓,所以夏天不應暴怒,不能過勞,也不能暴曬,有高血壓的人,應堅持服藥,要把血壓維持在140 90mmHg以下。

  患高血壓時的特點:頭暈、頭痛、頭脹,或晨起後腦發硬,脈弦或緊。出現上述症狀的人要去醫院測量血壓,如血壓高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並且要堅持服藥。

  放慢生活節奏,避免太緊張。血壓高者不宜出遠門,雷雨天要關好窗子。

  —— 腦卒中

  夏天易發生腦卒中(中風)。夏天溫度高、陽氣易升,血壓高的人易發生腦卒中,尤其在午時(11~13點)。因為午時為陽氣盛極、氣血升極之時。所以血壓高的人中午時請勿飲酒,切忌生氣及緊張、過勞,應睡午覺或靜坐。

  腦卒中特點:主要為腦出血,易發生於血壓過高時。飲酒、暴怒、暴曬是主要誘因。應立即送醫院。

  先兆:頭劇痛、眩暈、一側拇指顫動。

  —— 腦梗死

  腦梗死(腦血栓形成)屬缺血性中風。主要由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而致。

  先兆:半邊不出汗,或瞬間意識喪失,瞬間視力喪失,健忘,或性格忽然改變,或短暫一側麻木、失靈,或一側大拇指顫動,或短暫眩暈,或舌不靈活。

  —— 夏天,有高血壓的人怎樣養生?

  緊張、生氣、暴怒是高血壓的三大殺手。

  第一,千萬不要生氣、暴怒。

  第二,千萬不要太緊張,生活節奏應放慢一點。

  第三,少喝酒,尤其在午時要注意不要喝酒。

  第四,不做劇烈運動。

  第五,避免情志抑鬱。

  第六,控制飲食。既要控制脂肪,又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

  第七,多食降壓、養陰之品,如芹菜、蘆根等。

  第八,赤足走石子路。

  第九,避免在烈日下曝曬。

  7. 夏天易口舌生瘡

  舌為心之苗,所以舌與心的關係最為密切,心有火可外洩於舌,所以夏天易口舌生瘡,伴見心煩、口乾、舌紅。

  可服養心清熱之品,如綠豆,或竹葉、菊花、薄荷泡水飲。

  (二)夏天易患脾困病

  夏天易四肢發困、胸悶、嘔惡,大便稀而不爽快,這種情況是暑濕傷了脾胃的緣故。

  可多吃荷葉、竹葉、薄荷、綠豆、薏苡仁等。

  (三)夏天易中暑

  「暑」為夏天的主氣,為火熱所致。暑為陽邪,如果夏天不注意養生,就易感受暑邪而發生中暑。中暑多發生於夏至以後,立秋之前。

  1. 主要症狀

  高熱、心煩、面赤、嘔吐、頭痛,脈象洪大或立刻昏厥。

  2 . 先兆

  不出汗或出汗少,或大量出汗,噁心、頭痛、乏力、全身發軟。

  3 . 中暑急救處理

  迅速避熱就涼,把病人抬到陰涼通風處,解開衣扣,掐人中急救,冷敷頭部,可服西瓜汁、淡鹽水或綠豆湯。嚴重的要就醫。

  (四)夏天易傷津耗氣、發痧

  夏天汗多,易傷津耗氣,要常服養陰生津之品,如西瓜、綠豆。

  夏天易發痧,多由飲食不潔或感受穢濁之邪所致。主要表現為:噁心、頭暈。處理:刮痧,或用清涼油塗太陽穴,或服人丹或藿香正氣水。

  (五)夏天易患疫病(傳染病)

  1. 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多屬於沙門菌屬感染。傳染性很強,易群體流行。

  特點:上吐下瀉,胸悶腹脹,噁心頭暈,甚至發熱。

  症狀輕者用藥可選擇黃連片、藿香正氣水、香砂養胃丸。

  發熱症狀重者應送醫院。加強食堂衛生管理,不吃不乾淨的東西。

  2 . 痢疾

  若出現大便有膿血,發熱,腹痛,請立即就醫。

  3 . 霍亂(絞腸痧)

  霍亂的特點是高熱,上吐下瀉嚴重。一旦有疫情發生,應馬上報告,病人應送醫院急救。

  (六)夏天易食物中毒

  因夏天氣溫較高,食物,尤其是熟食易發生變質,人食後會食物中毒。群體發生較多,應送醫院。

  另外,注意不能亂吃蘑菇,扁豆要煮透才可食用。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分:總則 陰陽平衡——生命之本 第2頁:第一部分:總則 陰陽平衡——生命之本(1)
第3頁:第一部分:總則 中度陰陽失衡——疾病 第4頁:第一部分:總則 重度陰陽失衡
第5頁:第一部分:總則 生命儲備是維持陰陽平衡的基礎 第6頁:第一部分:總則 抗癌食品與致癌食品
第7頁:第一部分:總則 眠養生是對生命的充電 第8頁:第一部分:總則 四季養生的核心是順應四季陰陽變化
第9頁:第一部分:總則 四季養生的三大關鍵 第10頁:第一部分:總則 四季中如何根據節氣的變化養生?
第11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怎樣養「生」? 第12頁:第二部分:春 生命的火種——陽氣
第13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重在養肝 第14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怎樣養顏面?
第15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怎樣養筋? 第16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易患哪些病?
第17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易得各種傳染病 第18頁:第二部分:春 春天的衣、住、行、食
第19頁:第三部分:夏 夏天要養陽 第20頁:第三部分:夏 夏天怎樣養心?
第21頁:第三部分:夏 夏天怎樣養脾? 第22頁:第三部分:夏 夏天易患哪些病?
第23頁:第三部分:夏 談談「冬病夏治」與「夏病冬治」 第24頁:第三部分:夏 夏天的衣、住、行、食
第25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如何養陰? 第26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如何養肺?
第27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養肺貴在潤肺 第28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怎樣養皮膚?
第29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怎樣養大腸? 第30頁:第四部分:秋 十法自我保健防便秘
第31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易患的病 第32頁:第四部分:秋 秋天的衣、住、行、食
第33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怎樣養陰? 第34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怎樣養陽?(1)
第35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貴在養腎 第36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怎樣養骨養髓?
第37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怎樣養膀胱? 第38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易患的病
第39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易患的病(1) 第40頁:第五部分:冬 冬天的衣、住、行、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