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吳大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感受人體大智慧——經絡暢通,才能百病不生
  
  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台高智能的電子計算機,一個按鍵(穴位)對應一個程序。只要找到屬於你的那個穴位,輕輕一按,讓經絡暢通,人體的自愈程序就被成功開啟了。
  
  “無為”得健康——自愈能力是人體最大的智慧
  
   當我將“人體自有大智慧”作為一個話題來談時,也許有人會迷茫:能思維的是大腦,只有大腦才有智慧,人體何來智慧?其實不然,大腦的智慧相對於人體的智 慧來說,那只是小巫見大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人體的奧秘有了認識,知道有時僅僅依靠人體的自愈能力就能治好許多病,而這個自愈能力其實就是人體的一種智 慧。
  
  我們的祖先對人體的智慧早就有所了解,也知道怎麼來開發人體的智慧。老子就曾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雖然老子的無為思 想從古至今都一直是哲學界爭論的話題,但是在我看來,它並沒有那麼復雜,它其實就是開發人體智慧的一種方法。“道常無為”即“清靜無為”,它是一種方法, 也是一種狀態;“而無不為”是一種結果,指獲得的人體智慧,是無所不為的能力。老子僅僅是用“清靜無為”的方法,就把人體的智慧開發到極致。
  
  可能是體驗到這個結果的人太少了,大多數人感覺不到人體的智慧,所以就說道家的東西太深奧。這樣吧,太難懂的東西我就先放一放,只說點大家容易理解的東西,比如如何從經絡和健康的層面來看人體的智慧。
  
   有句諺語叫“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這裡的“中”當“中等”講,它是說人生病了,醫生不給開什麼藥,只要病人靜養,把人體的自愈能力充分調動起來,讓氣 血自動去尋找病灶,病就會好,這樣的醫生相當於一位中等水平的醫生。可見人體是有超強智慧的,它就像一台大型的電子計算機,儲存了大量的治療程序,只要我 們不亂干擾它,或者給激活這些程序創造條件,這些程序就會自動修復身體,讓它永葆健康。
  
  經絡讓人體智慧看得見摸得著
  
  經絡是什麼?經絡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誰都知道,從解剖學的角度說,經絡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可我們的老祖宗就是要鑽這個牛角尖,還硬把它整得有鼻子有眼的。
  
  經絡穴位要說摸不著也不太確切,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異常,那麼經絡穴位也是可以觸知或感知的。穴位的酸、痛、麻、脹、木、重、板等,都是身體健康狀況的智能反應。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經絡穴位其實就是人體智慧的顯示器,它能非常准確、及時地將人體健康狀況反映出來。
  
   我們的老祖宗和西方人比起來真的是很聰明、很特別。他們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並不十分關注,而對看不見摸不著的經絡深有研究,在《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 描述:“五髒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髒。五髒有疾,當取之十二原。”“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這都是說五髒六腑 的疾病會在體表穴位有所反應,按壓這些反應點,就能判斷疾病,並使疾病緩解、痊愈。
  
  我在手法治療中常常試圖用觸診的方法在患者相應的經穴上探知,有時那感覺就好像在電腦的顯示屏上觀看人體的健康狀況。
  
   我拿前段時間的一件事來舉例子。有個朋友在吃飯時頗多忌口,他說他有膽結石病,怕犯病。我要他脫下鞋,點了下他腳背上的足臨泣穴,剛點他就說痛,點揉1 分鍾左右就痛不可摸。我當即要他以後常點這個穴,再配上經外奇穴膽囊點和膀胱經上的膽俞穴,如果實在太痛就用手摸,長期堅持,肯定能治好他的病。果然,再 次見面時他告訴我,這些穴位沒有那麼痛了,而且膽結石病也許久沒有再犯過。
  
  其實,患者在被觸按後的所有感覺和施術者觸按後指下的感覺,都是經絡在述說身體的狀況,告訴我們如何在身體對應的地方激活人體的自愈程序。一般通過對經穴的觀察,我對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就會了然於胸,知道他哪些髒腑出現問題,然後用手法治療也簡單快捷許多。
  
  經絡是一台人體智慧的顯示器,每個人都應學會它,好處真的不需要我多說。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看點 第2頁:書評一
第3頁:書評二 第4頁:序言 健康養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5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第6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1)
第7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 第8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1)
第9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2) 第10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第11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1) 第12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2)
第13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3) 第14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
第15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1) 第16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
第17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1) 第18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
第19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第20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2)
第21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第22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1)
第23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2) 第24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3)
第25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第26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5)
第27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 第28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1)
第29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2) 第30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
第31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