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吳大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下焦如瀆”,中醫理論說下焦是主管排洩的。它將人體內消化後的物質,分出清濁,將那些對人體無用的殘余物質,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
  
  三焦經總司全身氣機,是飲食的消化吸收、營養的輸布分配、余毒的代謝排出方面的集合。它包括了五髒六腑,有人體氣化,氣血生化,水液代謝等方面的功能。有心肺、脾胃、肝腎、膀胱、大小腸方面病症的朋友均可通過調節三焦經而使疾患得到改善。
  
  “驚鼠藏窟”,還你健康腰腿
  
  左手掌上行至耳,掌心再沿耳後、耳上、耳前反復摩擦兩次。(見圖7-30)
  
  左手沿肩(肩井穴)至腋下(淵腋穴),再至上腹右側(日月穴),這時右腳收至左腳內側,成足尖點地。(見圖7-31)
  
  左手至右側腰上部(京門穴)時,右腳向右前方跨出一步,身體隨左手掌的下行,逐漸前傾,右手伸向右前側,右臂自然下垂。左掌至腹溝處(維道穴)、臀部正中(環跳穴),再沿腿外側正中直至足趾。(見圖7-32)
  
  此時上身已從前傾而成彎腰勢,手與身體始終保持3~5厘米的距離。(見圖7-33)
  
  此動作中的左掌在身體右側呈“之”字形運動,形如受驚之鼠在洞穴亂竄。
  
  “驚鼠藏窟”這個動作主練膽經。這個動作相對復雜一點兒,因為膽經是人體最曲折多變的經脈,所以手在軀干循經運動時,會有如之字形樣的曲折運動,我們看看經絡圖上體側膽經的循行線路,就能知道這個動作是怎麼來的。
  
   膽經是一條非同小可的經脈,現在用傳統方法養生的朋友都非常重視這條經脈。最常見的腰腿方面的疾病,就是很難纏的一種病。很多朋友去看醫生後,醫生大多 從風濕、炎症的角度去治療,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思路,但不是最佳的治療思路。最佳的治療思路應該是從經絡入手,而這個經脈就是足少陽膽經。因為少陽居三陽 之中,屬於半表半裡的經脈。“經絡所過,病之所主”,我們來看看膽經所走的線路,腰、腿、腳正是膽經所經過的地方。那麼不少腰腿方面的疾病都可以在膽經上 來治,如下肢麻痺、下肢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腿酸痛、崴腳……凡此腰腿的種種病邪,都可從膽經而治,而且很多情況下能立竿見影,比打針吃藥更 為有效和迅速。
  
  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備和輸送膽汁,參與消化,有消化吸收方面的問題也是可以找膽經的。肝膽互為表裡,所以肝病也可找膽經來治。在臨床上有些患有肝系統疾病的朋友,當你在肝經上尋找不到反應點時,可以去膽經上找,往往會有不錯的療效。
  
  “耕牛浴水”,助你意氣平和不抑郁
  
  左掌心從小趾掃過五趾,從大趾沿右腿內側正中,循肝經上提,身體也隨之而起。(見圖7-34)
  
  至小腹時,左掌從右側行至小腹左側,右掌同時也行至小腹右側。(見圖7-35)
  
  兩掌再同時上行至胸下兩側(期門穴),掌心向內,兩掌離胸約30厘米,兩臂微曲,呈抱物狀,略停5~10秒。此時身體直立同起式。(見圖7-36)
  
   這個動作可以說是太簡單了,腿內側正好是肝經,用手掌在腿正中的肝經上走一遍,然後兩手對著胸側乳下肝經上的期門穴,就這麼簡單。有朋友會說,小腿上的 肝經並不在正中啊?這是保健,保健對經穴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大體上差不多就行。因為手掌的面積很大,它覆蓋的范圍也很大,肝經雖不在小腿中間,卻是被 覆蓋在掌下,而且大部分的肝經也是在大腿上,所以這個動作對疏導肝經是很有效的。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領導的批評、老婆的埋 怨、孩子的期待、客戶超出承受力的要求……這些你都得忍辱負重,為了生存,有怨氣也不敢發,全部窩在心裡,無處宣洩,那個郁悶啊!情志的抑郁,最傷的就是 肝,也最易使肝的氣機不暢,氣機不暢則升降失序,會引起胸脅脹滿、抑郁寡歡、多疑多慮,乃至郁悶欲哭的難受,女子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中醫理論中 有“肝喜條達而惡抑郁”之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這個動作是主練肝經的,它能讓肝經暢通,氣機升降有序,氣血平和。保養好肝,自然可以舒肝郁,平肝陽, 甚至有效防治抑郁症。肝經的氣機還能有效地調節脾胃之氣的升降,所以因肝氣郁結而脾胃不好的人,也要多多注意。
  
  從中醫的角度而 言,肝的功能很多,涉及的范圍比西醫更廣泛。它在分泌和貯藏膽汁方面與西醫學基本相似,而在精神情志方面,藏血方面,還有主筋、開竅於目等方面則與西醫完 全不同,再加上它的經絡聯系,中醫的肝和肝經其實與西醫的心腦血管、內分泌、自主神經、生殖、消化等系統都有關聯。中醫的肝經也是醫理的一個大架構,這不 是本文的只言片語所能涵蓋得了的,能夠讀懂它,應用它,你就會受用無窮。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看點 第2頁:書評一
第3頁:書評二 第4頁:序言 健康養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5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第6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1)
第7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 第8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1)
第9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2) 第10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第11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1) 第12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2)
第13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3) 第14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
第15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1) 第16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
第17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1) 第18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
第19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第20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2)
第21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第22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1)
第23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2) 第24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3)
第25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第26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5)
第27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 第28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1)
第29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2) 第30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
第31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