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吳大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七章易華養生功——十二個動作,打通十二條經絡
  
  易華養生功是古代儒家養生功法的一種,它主要是通過十二個動作來打通人體的十二條經絡。這些動作既可整套練習以強身健體,又可單獨練習以祛病療疾。
  
  鮮為人知的儒家養生功法
  
   易華養生功是一種儒家養生功法。中國的三大教派,只有儒家是入世修煉,其他兩大教派(道教、佛教)都是出世修煉。孔子在《大學》裡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它是一種次第,最終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儒家是以治世為宗旨的學派,它的養生修持功夫也是為平天下而作的基本准備。三大教派都有很好的養生功法,都能 激發人體的先天元氣,但是儒家只以治國平天下為正道,其他的副產品(佛、道所說的神通、法術)都視為旁門左道,只在修持中感悟,並不正面示人。這就是儒家 功法多不為今人所知、傳世不多的原因所在。
  
  其實三大教派修持到高深的境界都是相通的,正所謂“高道不忌僧,高僧不忌道”。淨空法師在弘法中常引用儒家經典也可見一斑。
  
  今天介紹的易華養生功,是一套按人體十二正經循行路線而精心編排的,以孔孟之道為心法,以套路形式為主的動功。在外導內行的體式動作中疏導十二經絡,使浩然正氣充溢四肢百骸,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易華養生功以仿生學的原理編排動作,將十二生肖形態動作導入其中,並納入十二經絡,對應十二髒腑。這樣既可練習套路以健身強身,又可針對某一髒腑的不適而單練某一動作,調整經絡氣血,治療相關疾病。
  
  “稚虎臥穴”主練肺經。
  
  “玉兔拜月”主練大腸經。
  
  “潛龍回宮”主練胃經。
  
  “蟒蛇抬頭”主練脾經。
  
  “牧馬歸廄”主練心經。
  
  “山羊哺乳”主練小腸經。
  
  “猿猴翻山”主練膀胱經。
  
  “雄雞報曉”主練腎經。
  
  “蜀犬吠日”主練心包經。
  
  “圈豬拱槽”主練三焦經。
  
  “驚鼠藏窟”主練膽經。
  
  “耕牛浴水”主練肝經。
  
  易華養生功每個動作最好都是左右同練。一般練一次不超過5分鍾,基本上就能使氣機遍布全身。讀者朋友既可專修此功,也可將其作為其他功法的預備動作,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儒家功法。
  
   有朋友問,練多少次為好?其實次數多少大不必拘泥,我一般會說5~10遍就行,實際上練的時候,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關鍵是人要感覺舒服,練完後自我 感覺神清氣爽最好,這時多練兩遍無妨。如果你感覺不太舒服,不要勉力為之,少練幾次也行,一切順其自然。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 才是無上之大法,大道自然也!
  
  起式——預備+熱身
  
  基本動作: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松靜站立,口輕閉,眼平視,兩手自然垂向兩側。(見圖7-1)
  
   易華養生功的起式動作其實就是放松站立。站立時最好是面向南方,膝蓋自然彎曲,不要繃勁,似坐非坐的樣子;上身肩膀略微下垂,腋下不要夾緊,最好是有容 得下一個雞蛋的空間,含胸拔背,兩手放松,五指間保持一點兒間隙;下巴略略往回收一點,頭頂像有根繩子吊著。這樣有助督脈保持自然的生理曲線,讓督脈氣機 暢通。
  
  別看我說得好像很復雜,但你照著做一遍,就會發現它其實很容易。等你熟練後,只要心存這個“意”,就能自然掌握了。而且這 些都會在以後的動作裡貫穿始終,一切都是在講調整督脈和放松肢體的方法。這和太極拳法的要求也差不多,很多人練太極拳進展不大,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當你 動作純熟後,也不可將這些要領忘記。
  
  這個起式說白了,就是一個含機樁。你這樣一站,就會有氣機充盈全身的感覺。因此它和在其他站樁靜功裡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你只要每天毫無雜念地站它半小時,不要太長時間,元氣便會自生,正氣也自然就會在腹內鼓蕩。
  
   有朋友會問,你這裡為什麼不講舌抵上顎,氣沉丹田?如果你喜歡較真,那樣也行;但如果你崇尚簡單,就按我的這個做。實際上,你的嘴只要這麼輕輕一閉,舌 頭自然就抵在上顎了,根本就用不著刻意而為;你再按要求這麼一放松,氣也自然就沉於小腹,哪用得著專意於丹田。往往“理”就在“法”中,你如果不是從事專 門的理論研究,知道就足夠了。要注意的東西太多,往往元氣就難以生發。這就是我曾說過的識神干擾元神。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看點 第2頁:書評一
第3頁:書評二 第4頁:序言 健康養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5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第6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1)
第7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 第8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1)
第9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2) 第10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第11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1) 第12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2)
第13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3) 第14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
第15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1) 第16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
第17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1) 第18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
第19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第20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2)
第21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第22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1)
第23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2) 第24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3)
第25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第26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5)
第27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 第28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1)
第29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2) 第30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
第31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