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吳大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熱干面為什麼會有效?這和熱干面的制作方法有關。外地人也許不知道,但作為道地的武漢人都知道,熱干面的面條是專門壓 制的,面條裡添加了食用鹼,武漢人叫鹼面,武漢的小吃,熱干面和涼面都是用這種鹼面條做的。鹼能和酸,這就是熱干面能有效地使胃潰瘍患者逐漸好轉的秘密所 在。
  
  我把這個方法奉獻給朋友們,願所有的朋友們都養好自己的胃,多睡幾個好覺,將氣血養得足足的,在每天的生活裡健健康康,心想事成。
  
  常喝米湯,全家老小都健康
  
  小時候家裡因為沒有電飯煲,做飯時總會瀝去米湯才能做成香噴噴的米飯。瀝出的米湯大多時候是丟棄了,偶爾做成稀飯喝掉,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惜。現在家裡做飯都用電飯煲,基本上沒有米湯可丟了,但在小食堂和餐館裡還是經常見到米湯被白白浪費掉了。
  
   米粥上面浮有一層油狀的黏稠物,稱為米湯或米油,中醫認為,浮在上面的米油營養最為豐富。《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米油“能滋陰長力,肥五髒百竅”。《隨 息居飲食譜》謂之:“黑瘦者食之,百日即白肥。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可代參湯。”又說:“空腹服之,強精壯陽,可治男性精液稀薄、不育。”古代醫家在 救治身體極虛弱的患者時,常用參湯來大補元氣,然而一些窮人家無錢買參,便用米湯來代替參湯服用,效果也非常不錯。
  
  老年人若常喝 米湯,可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產婦、慢性胃腸炎等各種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元氣不足,宜常喝米湯來補益元氣、增長力氣,促進身體的早日康復。用時,一 般可單取米湯空腹飲用。中醫認為食鹽味鹹,入腎經,飲用米湯時若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藥”入腎,滋腎壯陽,以治“男子不育”的功效。以米湯喂嬰兒還可 調理嬰兒腸胃。
  
  米湯有這麼多的好處,這麼多的功效,你怎麼捨得丟掉呢?
  
  我自明白這個道理後就非常喜歡喝米湯,有時碰上有米湯被丟棄的情況,我會心痛不已。而且我還迷上了吃稀飯,只要有條件,我會一日三餐都吃稀飯。
  
   我們煲中藥湯,只喝湯,而棄掉藥渣。可是我們吃米飯時卻只吃米渣,而棄掉米湯,將米中的精華白白地浪費!現在的年輕人不常在家吃飯,多在食堂和餐廳裡解 決一日三餐,如果整日吃“米渣”,對健康來說就太慘了,白白丟掉那麼多“人參湯”!希望還在用瀝米湯的方法做飯的食堂和餐廳改改方法,也希望常在這些地方 解決一日三餐的朋友,不要繼續再吃沒有營養的米渣。
  
  我說了這些,年輕朋友大概不一定能當回事。但是老年朋友和身體不好的年輕朋友不妨試試,也許它真是保你健康的“人參湯”。
  
  脾虛腹瀉,用淮山藥來醫
  
   有些人生病不願找醫生,一是臭要面子(專指青年男子),怕別人說自己有病,缺少陽剛,二是吃西藥怕有副作用,用中藥怕麻煩,點穴怕痛,拔罐怕罐印影響形 象。有個傷風感冒、肚痛腹瀉,全都硬扛著。有些病憑借自己的自愈能力,休息休息還真能扛過去。但有些病如腹瀉之類的,你不治療,又不注意休息,也不合理調 整飲食結構,遷延日久就會轉為慢性腹瀉,想治也不容易了。
  
  中醫稱腹瀉為“洩瀉”,多因脾胃受損,運化失常而引起。現在的人使用空 調、冰箱;吃反季節蔬菜、水果;不管地域差別,東西南北的東西吃個遍;夏天冰鎮食物不離口;冬天也喝飲料、吃冰激凌;女性穿露臍裝……寒暑不分,冷熱不 辨,這是現在人容易得腹瀉病的主要原因。這類人不得病,誰得病?前不久我遇到的一個年輕人就是這樣,只圖痛快,飲食無節,所以他的腹瀉隔三差五就要出現一 次。
  
  怕麻煩,怕痛苦,又怕別人說他有病而臭要面子,這種人通常對食療是不排斥的。那也行,我就讓他從吃的方面來調理。我讓他在中 藥房買來淮山藥,淮山藥這東西既是藥品也是食品,更是補氣健脾的佳品。我要他用家裡的食品粉碎機打碎後,取30克煮成粥,放入三個雞蛋黃煮熟食用。才吃幾 次,他的腹瀉就見好,我要他以後盡量少吃寒涼食物,因為寒涼食物最易傷脾,同時還要常煮山藥粥吃。
  
  食物這東西既能益人,也能損人;既能致人病,也能治人病。我們吃東西最好是順應自然的秉性,少吃反季節的食物,多吃應季的食物。食物的屬性大多是隨季節的變化應時而生的,應季節的食物最順應人的身體需要。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是說,食物還有它的地域性,一個地方水土生長的食物最適合本地方的人食用。比如南方和北方,寒暑差異很大,食物的屬性自然有異。平常偶爾嘗嘗鮮沒有大礙,要常吃異域的食物就得非常注意了,得根據自己的健康情況辨明食物溫熱寒涼方好。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看點 第2頁:書評一
第3頁:書評二 第4頁:序言 健康養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5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第6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1)
第7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 第8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1)
第9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2) 第10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第11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1) 第12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2)
第13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3) 第14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
第15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1) 第16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
第17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1) 第18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
第19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第20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2)
第21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第22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1)
第23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2) 第24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3)
第25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第26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5)
第27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 第28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1)
第29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2) 第30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
第31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