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百病不生Ⅱ:極簡經絡養生法  作者:吳大馨

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吳大馨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手法治療——讓慢性病患者健康起來的妙招
  
  養生其實很簡單,凡病皆從經絡入手。只要是經絡所達之處的疾病,都可以在該經穴治療。只要是疼痛感覺明顯的,你就用手法做通它。不要想太多,奇跡就在其中。
  
  用手法治療打開中醫的方便法門
  
  中醫的經絡穴位讓人覺得特別神秘,但是一旦你清楚了它的作用,學會使用它,並為它的神奇功效而驚歎時,你就會發現它其實也很簡單。
  
   說經絡神秘,主要是因為它分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及無數小絡;筋肉方面,按經絡分為十二經筋,皮膚部分分為十二皮部。又結合了陰陽屬 性、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子午流注等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形成一個宏大的理論架構。再加上經外奇穴、穴位的名稱由來、取穴方法、穴位的主治與禁忌、穴位的配 伍等等,可能讓人一聽就頭大。
  
  初學者大可不必花大量的時間去掌握那麼復雜的知識,如果你從手法入手,那麼只需要掌握十二正經和任 督兩脈的大致走向即可,然後在相應的經絡用觸診的方法找出病灶,不管病灶處是不是穴位,只要以痛為俞(有時是酸、麻、重、脹等不適感覺),將這些淤阻處做 通,經絡和穴位也就打通了,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關於這點,我們的老祖宗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論述。如《靈樞‧背俞篇》裡記載 “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就是說內髒有病,按壓體表某些反應點後,對應髒腑的病痛會隨即緩解。手法診治的精髓所在,就是在心領神會的基礎上 訓練出精細入微的手感,直接作用於病灶,用最天然的方法打通經絡,改善氣滯血淤現象,給毒素的排除建立一條暢通的管道。
  
  “不通則 痛,痛則不通”這可不是藥品的廣告詞,而是對整個中醫的經典概括,也是手法診治的根本。通曉這一點,你就入門了,慢慢地你會對經絡有了真切的印象,那些神 秘的經絡穴位原來也不過如此。然後你再根據實際診治中的壓痛點查找書本,看是屬於哪條經絡哪個穴。常見病你一定會多次接觸這些經絡穴位,這樣你不用刻意去 記,這些經穴知識就屬於你了。
  
  我有一朋友曾患支氣管擴張三十余年,嚴重時反復咯血,看過不少醫生,一直未能根治。近幾年經中醫治 療,病情基本控制,但在情緒激動或季節氣候變化時還是常會發病。他說自己的睡眠不好,半夜醒後基本不能再入睡,每天從下午開始,身子下半部逐漸腫脹,如同 灌了鉛一樣,雙腳冰涼,夏天都不敢穿涼鞋,不然腳後跟冷寒難耐。
  
  他知道我在研究手法治療,就試探性地問我,手法治療對他是不是有 用。我肯定地說,有用,只要讓經絡暢通了,氣血補上去,病情一定會慢慢好轉。我肯定的語氣給了他不小的信心。我才一用手觸摸他的身體,就感覺這人經絡阻塞 得確實厲害,他的脖子強硬,頭皮松軟如海綿,這是氣血不能上達於頭而出現的頭皮松軟如綿的虛證。後背兩側膀胱經上肌肉明顯不對稱,右側堆積了厚厚的垃圾, 使肌肉變得板結。大小腿也是,特別是小腿又粗又板,腳底厚而板實,沒有腳弓。再點壓手臂、小腿,壓痛點很多。很明顯,這人病史太長,氣血虧損嚴重,全靠一 點兒虛火維系著生命,首要之舉是讓他養氣血。
  
  我在他手臂肺經上的尺澤穴和脖子周圍施以手法,既去其肺熱,又改善腦部供血,促其安 眠。督脈和膀胱經是治療一切慢性病的捷法,我輕輕按摩他背部的經穴,並按揉其他壓痛穴幾下,時間都不長,不是我不敬業,主要因為這位朋友是虛證,而且是非 常虛弱的那種,我不敢多做。如果做的時間長,刺激穴位太多,刺激量太大,有可能他自身的氣血不夠分配,而出現暈穴現象。而且他是個經絡敏感型的患者,經絡 的反應特別好,這也是我不必多做的原因之一。
  
  誰知道就這麼幾下,患者就出現連續放屁的現象,而且很臭很臭,搞得患者極不好意思,一再向我道歉。為免患者太過難為情,我急忙告退,囑其有事電話相告。
  
   第三天患者電話告訴我,在我給他做了手法治療後,連續兩天上廁所都拉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臭屁不斷,心裡很害怕。我問他除了這些,身體有沒有不適感 覺,他說還好。我當晚又去,僅在他背部輕施了一下手法治療,背肌居然已大致正常,我告訴他,這拉的都是體內的垃圾,身體經絡打通後,氣血運行正常了,這是 體內有能力搬運垃圾的表現,是排毒的好現象,不必驚慌。五日後我再去,他的大便已正常,人卻瘦了一圈。堅持治療了兩個月,他頭皮松軟的現象接近正常,腳溫 較正常,睡覺也香甜,腳部畏寒現象日見好轉。
  
  以上案例,只要循經按壓就能找到病穴位置,內髒疾病可在體表出現反應點,《黃帝內 經》明確記述:“五髒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髒。五髒有疾,當取之十二原。”所以我們不必刻意去記大量穴位,只要在這樣的實踐 中用心體會,你自會記住,包括它的主治,也包括遠道取穴。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看點 第2頁:書評一
第3頁:書評二 第4頁:序言 健康養生,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5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 第6頁:第一部份:感受人體大智慧(1)
第7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 第8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1)
第9頁:第一部份:養生一定要簡單(2) 第10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
第11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1) 第12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2)
第13頁:第一部份:手法治療(3) 第14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
第15頁:第二部份:從頭到腳,手法來醫(1) 第16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
第17頁:第二部份:那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法寶(1) 第18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
第19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1) 第20頁:第二部份:極簡食物養生法(2)
第21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 第22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1)
第23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2) 第24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3)
第25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4) 第26頁:第三部份:易華養生功(5)
第27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 第28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1)
第29頁:第三部份:孩子,我只要你健康長大(2) 第30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
第31頁:第三部份:和諧是健康的硬道理(1)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