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從裡到外說健康:洪昭光最新力作  作者:洪昭光

從裡到外說健康:洪昭光最新力作  作者:洪昭光

第二部份:把握平衡,不等於為所欲為

[日期:2016-05-26] 來源:  作者:洪昭光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把握平衡,不等於為所欲為
  
  生活需要平衡,著名詩人北島說:「生活是一張網,紛繁蕪雜。」在生活中,必須牽涉許多複雜而微妙的矛盾、利益和衝突。同時,生活中不乏勞力、費神而又煩心的事,往往還達不到預期,無功而返。在煩惱、不順,甚至災難侵襲之際,生活就極易失衡。
  
   中國的儒家思想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平衡的人。所謂平衡,就是做適當的事情。比如說我們要有謙讓心,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懦弱。比如說我們要有熱情,但不 能過頭,否則變成偏激。比如說我們要會自省,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自卑。比如說我們要謙虛,但不能過頭,否則就變成保守。比如說我們要勇敢,但不能過 頭,否則變成莽夫之勇……總而言之,就是做一個平衡的人。
  
  平衡還意味著要控制生活的節奏。控制節奏就是在什麼時候對什麼人做什麼事情。控制節奏是一種藝術!大多數人能夠掌握取捨,卻無法學會控制節奏。道理很簡單,節奏和時間有關係,當時間發生變化,所有事情都變得無法預測和控制。
  
  懂得慢生活的人物是既懂得平衡又會掌握節拍的高手,他們快慢適當,張弛有度,絕不為所欲為,他們懂得取捨和自省。在生活的海洋中,他們是自由穿梭的美麗魚。他們既講究速度,又講究生活的舒適度,既收穫了量,又保證了質。
  
  在很多事情上,慢一族都拿捏得很準確,他們追求自由,但絕不會氾濫成災。
  
  自尊與虛偽
  
   慢一族都是自尊心極強的君子,而不是靠自欺和欺人來營生的「騙子」。他們絕不會讓自己的虛榮氾濫,他們有理想,但那理想是聽從自己心靈的召喚,而不是人 云亦云,隨波逐流。他們孜孜以求,但不是譁眾取寵,為自己爭取回頭率,他們只是在做最好的自己。他們也會遭遇失敗,但不會怨天尤人,捶胸頓足。他們會老老 實實接受現實,靜下心來閉門思過。
  
  得與失
  
  生活的藝術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猶如適時增減槓桿兩邊的重量或 移動槓桿的支點,從平衡的狀態不斷調整,恢復並達到新的平衡。「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事情不做到一定程度,不行;做過頭了,也不行。既不要太方,顯 得死板,有些僵化,也不主張過於圓,聰明到了極致,反而害了自己。其中的程度也只有靠自己細細體會,慢慢拿捏,等積累到了一定火候,認知達到一定境地,自 然明白其中奧妙。
  
  慢一族都懂得生活中取捨的奧秘,他們會在慾望和現實間量力而行,為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然後盡力而為,至於結果,自然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他們就有這樣的瀟灑。
  
  完美與缺陷
  
  「完美就是缺陷的鏡子,鏡子裡照的就是強迫症。完美與缺陷是一體的,帶著它去工作吧。」這幾句話,真是經典至極!曇花雖美卻只綻放一夜,牡丹雖美,卻華而不實;維納斯雖美卻沒有雙臂。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完美與缺陷往往共存。
  
   慢一族不會放任自己對美的執著,他們熱情地追求完美,大方地接受缺陷。所以,他們才能遠離現實失落帶來的焦慮,相反,那些被快餐生活方式奴役的人總是為 完美主義癲狂。美國女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她的著作《我們時代的精神症人格》一書中論述:追求完美的傾向實際上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就是說只有維護理想化 的自我,維護和追求這種完美的心理形象,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才能使自己產生價值感,被認同感;一旦感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理想自我形象,就會產生不安、焦慮 等現象。
  
  總之,慢不是變成一個一個恣意妄為的無賴,而是授予我們平衡的藝術,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多舛的人生大道上真正風雨無阻,才能以坦然的生活態度實事求是地面對自我和世界,務實而不務虛。在人生的各個領域,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
  
  1883年,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出了一本名為《懶惰的權利》的書,認為只有勞逸結合才利己利人。挪威作家克森的《瞬間的獨裁者》更是深刻地批判了高速發展帶給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的負面作用,強調人們應該在千變萬化的社會和生活中尋找平衡。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提要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前言
第5頁:第一部份:讓好習慣做你的私人醫生 第6頁:第一部份:非病又非健康的困擾
第7頁:第一部份:減肥,方法對了效果好 第8頁:第一部份:當心輻射闖大禍
第9頁:第一部份:高脂肪飲食會導致耳聾 第10頁:第一部份:青菜做伴美好生活
第11頁:第一部份:急救常識早知道 第12頁:第一部份:警惕「衛生間事件」
第13頁:第一部份:休閒節假日 放鬆不放縱 第14頁:第一部份:順時不生病
第15頁:第一部份:仲夏的保健 第16頁:第一部份:胃的「難言之隱」
第17頁:第二部份:生活態度是健康的檢測儀 第18頁:第二部份:「速食生活」的典型特徵
第19頁:第二部份:有張有馳,生活之道 第20頁:第二部份:培養業餘愛好,並樂此不疲
第21頁:第二部份:把握平衡,不等於為所欲為 第22頁:第二部份:烏龜和蝸牛的智慧
第23頁:第二部份:掌握快慢,平衡有術 第24頁:第二部份:找回「慢」的樂趣
第25頁:第二部份:關掉手機,地球沒你照轉 第26頁:第二部份:優雅城市慢生活
第27頁:第二部份:別把金錢作為終極目的 第28頁:第三部份:心理健康不能少
第29頁:第三部份:避開情緒週期 第30頁:第三部份:莫生氣的兩個意念
第31頁:第三部份:心態好能抵抗疾病 第32頁:第三部份:直面中年危機
第33頁:第三部份:如何化解中年危機 第34頁:第三部份:暗示有奇效
第35頁:第三部份:抑鬱症在蔓延 第36頁:第三部份:女性別對抑鬱束手就擒
第37頁:第三部份:第四類情感是家庭毒藥? 第38頁:第三部份:身心健康的吉祥三寶
第39頁:第三部份:讓「小化工廠」動起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