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一議員有所不滿,對他「好言相勸」:「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消滅了我的敵人嗎?」林肯的寬容為他贏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也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領袖之一。
  
  寬容的人,終將收穫來自寬容的回報。
  
   戰國時期,楚莊王一次在殿內宴請眾將領,酒到酣處,火燭突然滅了,殿內漆黑一片。此時,有一個人因先前一直垂涎於莊王美姬的美貌,便乘機上去抱美姬,美 姬大驚,奮力掙脫,情急之下扯落了該人的帽纓,並請求楚莊王懲治那個帽上無纓的人。楚莊王沒有照美姬說的去做,而是在未掌燈之前,命令宴席上所有的將領都 把帽纓摘去,繼續縱情歡飲,直到盡歡而散,維護了那位將領的冒失之舉。
  
  過了三年,楚國與晉國打仗,有一位將領常常衝在前面,奮勇殺敵,屢建奇功。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並沒有特別的恩惠,你為何在打仗時如此賣命?」那人回答:「我就是那天夜裡被扯斷了帽纓的人。」
  
  可以看出,楚莊王是駕馭群臣的高手,他用寬容換來了將領為他拚死效力。
  
   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在自己的就職典禮上,特意請來曾囚禁自己的監獄裡的三名工作人員。來賓感歎於曼德拉寬容他人的非常之舉,也有人提出疑問,曼德拉 這樣回答:「當我走出囚室,走出禁錮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如果不能將痛苦和仇恨拋到腦後,我就會仍在獄中。」
  
  人生不能沒有寬容,寬容不僅僅給了他人一方空間,更是給自己一方空間。
  
  拋棄完美的迷人光環
  
  莫讓完美耽誤一生
  
   完美主義是一種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的極端性格,雖能驅使人奮發向上,努力達到目標,但有時也因為標準過高而徒增負擔和壓力。完美主義者往往以完美作為為人 處事的標準,習慣於給自己和他人設定過高的標準,一旦事與願違,就會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對他人充滿厭惡。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其實內心深處往往有一種不安全 感和自卑感,他們十分害怕被別人拒絕或否定。
  
  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Hewin曾經把完美主義性格分為三種類型:
  
  1.要求自我型
  
  給自己設下完美標準,而且追求完美的動力完全出於自己。
  
  2.要求他人型
  
  為別人設下高標準,無法容忍別人犯錯誤。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