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細說24種常見病 作者:洪昭光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細說24種常見病 作者:洪昭光

第五部份:貧血(2)

[日期:2016-05-23] 來源:  作者:洪昭光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有機鐵與無機鐵存在於食物中的鐵主要有含在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中的有機鐵,與含於植物性食物中的無機鐵兩種。有機鐵是 由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與鐵離子結合而成,呈紅色。瘦肉之所以供給的鐵多,就是因含有豐富的有機鐵。雖然有機鐵僅佔攝取鐵量的1/6左右,但其吸收率高。無機 鐵以氧化鐵的鐵鹽形態存在於食物中,吸收率低,與動物性蛋白質或含維生素C的食品一起攝取,吸收比較好。可以將有機鐵與無機鐵巧妙組合,增加鐵的攝取量與 吸收率。
  
  再生障礙性貧血製造紅細胞的骨髓出現障礙,原因可分為干細胞出現異常,或干細胞分化到各級細胞的過程出現障礙、骨髓形成 干細胞的環境異常等。表現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都顯著減少。除了貧血的一般症狀之外,還有皮膚、牙齦等出血、女性月經量增加,很容易發生感染等併發 症。症狀常緩慢進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比較困難,須使用雄激素類的蛋白同化激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果無效則要使用免疫抑制療法,有時也使用有增加紅 細胞作用的紅細胞生成素,或增加白細胞的G-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有時還需要輸血。但若要進行骨髓移植的話,則應避免輸血。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也叫惡性貧血,因紅細胞核成熟所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所引起。這些營養素不足時,會形成巨大的幼紅細胞。未成熟的巨幼紅 細胞無法成為正常成熟的紅細胞而崩潰,由此發生貧血。維生素B12存在於各種動物性食品中,飲食正常的人一般不會缺乏。但是全胃切除術後的人或腸胃功能衰 退的老年人等,無法順利吸收維生素B12,很容易缺乏。葉酸存在於蔬菜、蘑菇、肝臟中,偏食的人就容易缺乏。酒精依賴症患者容易發生營養吸收障礙,且酒精 也會妨礙葉酸的吸收。維生素B12和葉酸都是細胞中DNA合成所必需的維生素。缺乏時對全身都有不良的影響,尤其對骨髓的影響最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除一 般貧血症狀外,還會出現口腔或舌頭疼、食慾不振、便秘、腹瀉等消化系統的症狀,手腳刺痛與麻痺的感覺及感覺衰減、步行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白細胞或血小板 通常會減少,容易感染或出血。維生素B12缺乏者可注射維生素B12制劑,葉酸缺乏時則以口服藥或注射補充。
  
  腎性貧血因慢性腎衰竭,刺激紅細胞產生的激素—紅細胞生成素缺乏所引起。腎衰嚴重時,貧血症狀也相對顯著。治療以給予紅細胞生成素為主。合併有缺鐵性貧血時,則需合併使用鐵劑。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一種特殊的鐵粒幼紅細胞增加所致的貧血。引發的原因有遺傳、藥物或鉛中毒等,也有原因不明的後天性因素。這種貧血患者,體內鐵的儲存量 會增大,常常發生肝功能障礙、心力衰竭等鐵過量導致的病症,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有的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還會轉移成急性白血病。因藥物導致的貧血,要終止藥 物的使用。遺傳性的則予以維生素B6、左旋色氨酸、葉酸等治療。有時需要輸血,但由於患者體內鐵過剩,因此輸血時應止於最低限度。
  
   地中海貧血構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鏈不均衡所引起的一種遺傳性貧血。本病是從地中海沿岸到印度、東南亞等大部分地區特有的貧血,因此稱為地中海貧血。輕症 者只有輕微貧血,沒有特別症狀,重症者在幼兒期就會發病。除貧血症狀外,還會發生鐵過剩,惡化時會引起腎上腺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等重症。由於鐵過剩,所以 輸血時必須止於最低限度。有時需要進行脾臟切除手術。
  
  轉鐵蛋白缺乏症將鐵運送到骨髓所必須的轉鐵蛋白減少,引起血紅蛋白合成受阻,是一種較罕見的貧血。如果是先天性的,需要補充轉鐵蛋白。
  
   紅細胞被過度破壞引起的貧血紅細胞約120天就被破壞,由新的代替。當破壞的數目比製造的多時,身體感知到紅細胞的不足,骨髓會先做補充性的造血。如果 來不及補充或補充得不夠時,就會出現貧血,叫做溶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有以紅細胞本身為原因的先天性貧血和以包圍紅細胞的血漿或血流為原因的後天性貧血。
  
   先天性溶血性貧血分為紅細胞膜異常的遺傳性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代謝異常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血紅蛋白病等。由於是先天性,因此多在幼兒期發 病。症狀有輕有重,表現各不相同,但時常伴隨黃疸。當紅細胞被帶入脾臟等進行處理時,血紅蛋白游離代謝成膽紅素。發生溶血性貧血時紅細胞被過度破壞,膽紅 素增加,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未經處理的膽紅素則積存在血液中而出現黃疸。患肝炎或膽結石時容易出現黃疸,而溶血性貧血有時會合併膽結石。膽結石也與膽紅 素的增加有關。黃疸或膽結石現象常被誤診為肝臟方面的疾病,而未被診斷為貧血。因此,有貧血傾向且出現慢性黃疸、膽結石時,應考慮溶血性貧血的可能性。因 紅細胞製造有先天性障礙,所以先天性溶血性貧血還沒有根治的辦法。針對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的治療,則進行脾臟切除術比較有效。
  
  新生兒溶血性貧血出生時母子間血型不相容所引起的貧血。有ABO血型不相容與Rh血型不相容之分。其症狀為新生兒在出生後不久,出現黃疸與重度貧血。可以進行光照治療、藥物治療或交換輸血治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因產生針對自身紅細胞的抗體而引起的貧血。原因多半不明,但有時會因膠原病或淋巴腫瘤等疾病以及藥物作用等引起。除了一般貧血的症 狀與黃疸之外,急性發作時會出現發燒、腹痛、腰痛、出血,往往反覆發作、時好時壞而演變成慢性。一般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抗過敏藥,或採取免疫抑制療法。 溶血發生於脾臟時,可能要切除脾臟。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干細胞突然發生異常所引起的溶血性貧血。因在夜間睡眠時發生週期性溶 血而得名。偶爾會轉移成急性白血病。起床時,尿液因含有血紅蛋白而變成黑褐色是本病的特徵。其他症狀還有容易出血、發生靜脈血栓等。本病目前尚無特殊治 療。一般在給予有促進造血功能的蛋白同化激素的同時,也會進行預防出血或血栓的治療。
  
  脾臟功能亢進症因肝病、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引起的脾臟腫大、血細胞減少的綜合征,會出現腹部有壓迫感或一般的貧血症狀、出血等症狀。除了治療原發疾病外,有時必須切除脾臟。
  
  鐮狀紅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異常所引起的貧血。因紅細胞的形狀變成鐮刀狀而得名。除了非洲等熱帶地區外,常見於世界各地的黑色人種,而中國人的發病率較低。變形的紅細胞堵塞血管,會導致胸痛或腹痛等症狀的出現。治療上一般採取疼痛的對症療法。
  
   不同年齡的小兒貧血的注意事項小孩的貧血原因也有造血減少與溶血或失血之分。年齡不同,容易發生的種類也不同。●新生兒除了因母子間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新 生兒溶血性貧血外,還會出現生產時出血、感染引起的貧血。●出生後1個月左右到1歲的嬰兒,相對於身體發育,紅細胞的增加跟不上需要而易發生生理性貧血。 ●6歲以前的幼兒期的貧血,大多是因為偏食而造成的缺鐵性貧血,而6~12歲的學齡期則是以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繼發性貧血居多。懷疑孩子有貧血時,應盡快 到醫院檢查。
  
  紅細胞從血管漏出引起的貧血身體某處出血,喪失的紅細胞量比骨髓製造的量還多時所引起的貧血,即出血性貧血。外傷或 疾病造成的大出血時,會出現急性出血性貧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性胃炎、胃癌、直腸癌、痔瘡等消化道的慢性出血也會造成貧血。此外,女性的子宮肌瘤、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癌等生殖器持續出血時,也會造成鐵缺乏而出現貧血。此時應優先治療引起貧血的外傷或原發疾病。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份:便秘 第2頁:第一部份:從糞便觀察健康狀況
第3頁:第一部份:順利排便的秘訣 第4頁:第一部份:延伸閱讀:大腸癌
第5頁:第二部份:齲齒 第6頁:第二部份:牙齒的構造
第7頁:第二部份:不同人生階段的齲齒狀況 第8頁:第二部份:正確的刷牙方法
第9頁:第二部份:延伸閱讀:牙周病 第10頁:第二部份:祛除牙石,預防症狀惡化
第11頁:第三部份:感冒 第12頁:第三部份: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差異
第13頁:第三部份:警惕感冒併發症(1) 第14頁:第三部份:警惕感冒併發症(2)
第15頁:第三部份:預防感冒的10大注意事項 第16頁:第三部份:延伸閱讀:肺炎(1)
第17頁:第三部份:延伸閱讀:肺炎(2) 第18頁:第四部份:胃炎
第19頁:第四部份:胃壁黏膜是指什麼? 第20頁:第四部份:急、慢性胃炎的病因有所不同
第21頁:第四部份:急性外因性胃炎 第22頁:第四部份:急性內因性胃炎
第23頁:第四部份:兒童胃炎 第24頁:第四部份:慢性胃炎與多種因素有關
第25頁:第四部份:慢性胃炎的分類 第26頁:第四部份:引發胃炎的幽門螺旋桿菌
第27頁:第四部份:胃炎的診斷有賴於症狀表現和胃鏡檢查 第28頁:第四部份:胃炎的治療和預防重在調養
第29頁:第四部份:延伸閱讀胃‧十二指腸潰瘍 第30頁:第四部份:潰瘍的發病與胃液分泌有密切關係
第31頁:第四部份:十二指腸潰瘍 第32頁:第四部份:檢查首先要排除癌
第33頁:第四部份:飲食療法與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第34頁:第五部份:貧血(1)
第35頁:第五部份:貧血(2) 第36頁:第五部份:貧血(3)
第37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1) 第38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2)
第39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3) 第40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1)
第41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2) 第42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3)
第43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4) 第44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5)
第45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6) 第46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7)
第47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8) 第48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9)
第49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1) 第50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2)
第51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