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細說24種常見病 作者:洪昭光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細說24種常見病 作者:洪昭光

第三部份:警惕感冒併發症(1)

[日期:2016-05-23] 來源:  作者:洪昭光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般的感冒7~10天就能痊癒,因而生活中有許多人,即使發現自己有感冒症狀,也認為是小事一樁,不管不顧。如果僅僅 是感冒,倒也沒什麼大礙,怕就怕感冒並發其他疾病,如心肌炎、肺炎、支氣管炎、鼻竇炎、中耳炎等。這些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有些甚至威脅生命。尤其是小 孩,本身抵抗力就差,更容易出現感冒併發症。
  
  氣管炎與支氣管炎氣管與支氣管屬於下呼吸道,與鼻、咽、喉是相通的。因此,引起感冒 的病原微生物都可直接蔓延至氣管、支氣管,引起氣管炎與支氣管炎。這時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咳嗽與咳痰。一般先為乾咳,或咳少量黏液性痰,以後轉為黏液膿性 痰,痰量也增多。若咳嗽加劇,偶爾因小血管破裂,可見痰中帶血。如果發生支氣管痙攣,可出現程度不等的氣促,並可能伴有胸骨後發緊感。全身症狀一般不重, 但伴有發熱,常在38℃左右。
  
  肺炎感冒並發肺炎也不少見。表現為高燒不退,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劇烈胸痛。同時還常伴有其他一些症狀,如寒戰、結膜充血、關節疼痛等。肺炎通常是由鏈球菌或非感冒病毒通過鼻、喉、支氣管而到達肺部引起發炎,繼而導致肺泡積水,阻礙氧氣進入血液,人會因此而缺氧。
  
  中耳炎表現為高燒不退、耳朵痛,甚至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感冒時鼻腔黏膜發炎波及耳咽管,使該管發炎腫脹,空氣無法進入中耳腔。裡面的空氣逐漸被吸收形成負壓,導致血管滲出液體。鼻塞時,過分用力擤鼻涕,也可能把細菌迫入耳道。
  
  鼻竇炎如果面部或眼部周圍疼痛,或鼻塞、流膿涕,伴頭痛、發熱、精神不振等症狀,都提醒你可能得了急性鼻竇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轉為慢性鼻竇炎,甚至會引起腦炎或腦膿腫。
  
   腎小球腎炎一般在呼吸道感染或皮膚化膿感染後發生,多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如果發現尿色猶如洗肉水,眼瞼、下肢水腫,或者同時出現頭痛、噁心、嘔 吐、疲乏無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可得當心,多半是患上了腎小球腎炎。如出現以上症狀,必須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先治療急性症狀,再採取具體治療手段。 否則若病情未能徹底控制,容易演變為慢性腎炎。
  
  心肌炎有些病毒感染可以引發心肌炎,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這類病毒感染一開始往 往呈現出感冒症狀,然後可能會侵害心肌,引發心肌炎。輕者可無自覺症狀,只有在醫生進行心臟聽診或化驗檢查時才發現有異常。有的患者表現為頭暈、疲倦、食 慾不振、胸悶氣促或心前區疼痛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噁心嘔吐、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症狀。病情可以在數小時內急劇變化,引發心力衰竭、休克或暈 厥。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兒童感冒兒童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的類型、上呼吸道受累的部位,以及出現的症狀多 種多樣。嬰兒感冒時,要特別注意檢查其呼吸狀態,因為有時候會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危及生命。如果發現孩子吸氣時肋骨與肋骨之間、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出現凹 陷(三凹征),說明有呼吸困難的危險,應盡快去醫院就診。嬰兒患流行性感冒時,常伴隨腹瀉或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而且容易並發支氣管炎或肺炎,危及生命。 因此,小孩子,尤其是身體抵抗力弱的孩子患感冒時,要盡早開始治療,以防感染擴散,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主要的治療措施是對症治療 和休養對於支原體、細菌等造成的感冒,抗生素療法很有效。但是絕大多數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並不起作用,而目前醫學界尚未開發出很有效的抗病毒 藥物。因此,感冒的藥物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如果是輕度感冒,首先可在家中進行一般療法。如果發燒持續不退,症狀惡化、病程延長,則必須就醫。不過,嬰兒 和老人最好剛發病時就去醫院就診。此外,感冒對胎兒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懷孕期間的婦女如果感冒,最好去醫院進行用藥等方面的咨詢。
  
   家庭中的一般療法為了發揮自身的抵抗力,應在家中多加休息,保持安靜,保證充分的睡眠,防止體力消耗。營養與水分補給也不可少。患感冒時,食慾和消化吸 收能力降低,所以應吃些米粥或湯等溫和易消化、水分多的食物。為補充因出汗所失去的電解質,可以飲用運動飲料來補充水分。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也要特別注意。 溫度和濕度低,感冒病毒容易活躍。而且,冷空氣會刺激鼻腔和咽喉黏膜,導致炎症。可配合使用暖器與加濕器,保持適當的室溫與濕度。如果沒有發燒,一般來說 可以洗澡。但為了避免過度消耗體力,不能長時間洗澡,而且要注意洗澡後不要著涼。發燒時要避免洗澡。外出時,盡量避開人群擁擠的地方,早點回家休息,確保 充分的睡眠。為了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回家後徹底漱口和洗手也非常重要。吸煙會刺激咽喉的黏膜,所以感冒期間必須禁煙。另外,如果發病數天高燒不退,出現呼 吸困難或胸痛等症狀,或者症狀持續一周仍未減輕時,必須去醫院就診。
  
  藥物的對症療法對症療法的目的是緩解特定症狀,減少體力消 耗,防止發生併發症等。出現流鼻涕、鼻塞等鼻炎症狀時,可以使用抗組織胺或抗過敏藥。這類藥能夠減輕鼻黏膜充血、腫脹,從而緩解症狀。鼻塞嚴重時,可以點 鼻藥。但是它的副作用不少,除了口乾舌燥之外,還會令人犯困,所以使用鼻藥時,要避免開車。對於發燒等全身性症狀,可使用解熱鎮痛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退 燒藥。發燒是身體對病原微生物的防衛反應。體內的溫度上升時,病毒和細菌會因無法增殖而死亡。所以不要隨便使用退燒藥。一般在發燒導致體力消耗太大、無法 發揮身體的自然抵抗力時服用定量的解熱鎮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和非氨基比林的解熱鎮痛藥,還有消除肌肉疼痛、頭痛和關節疼痛的作用。但解熱鎮痛藥的副作用 很多,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咳嗽持續劇烈,並出現體力明顯消耗時,可以服用鎮咳藥。咳嗽是由氣管和支氣管附著異物或發生炎症而引起的刺激,傳導至腦部咳 嗽中樞,中樞下達指令,引起氣管和支氣管痙攣而發生的反應。鎮咳藥作用於咳嗽中樞,從而達到抑制咳嗽的效果。痰多的時候,可使用降低痰黏度、使痰容易排出 的祛痰藥。
  
  不要濫用退燒藥感冒時發燒是常見的現象,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有時會發高燒。發高燒會對腦部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造成體內 酶中的蛋白成分變質,導致全身各部位出現異常症狀。因此通常使用退燒藥進行治療。但有一種理論認為,退燒後反而會使疾病不易痊癒。因為有研究報告指出,如 果體溫從37℃升高至41℃,將會明顯抑制感冒病毒的增殖。如果使用退燒藥讓體溫下降,會造成免疫力、抵抗力降低,反而有助於病毒的增殖。近年來,醫學界 認為,發燒是在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之後,身體防禦功能發揮作用所引發的一種現象。不過,持續39℃~40℃的高燒,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可能會導致治療效果 不佳。因此,醫生雖然會開退燒藥,但並不一定要使體溫降至正常溫度,只需降至38℃以下即可。所以,感冒發燒的時候,切不可自作主張濫用退燒藥,應當遵從 醫生的指導。
  
  抗生素療法支原體、革蘭氏陰性細菌或其他細菌導致的感冒,以及細菌引起繼發感染時,可以應用抗生素。持續乾咳,出現 黃色的痰,而且發病數日後還持續高燒時,可能發生了繼發細菌感染。出沒再現中耳炎、鼻竇炎等併發症,也是判斷標準。利用血液檢查的結果,也可以確定是否發 生了繼發感染。此外,細菌的繼發感染特別容易發生於小孩和老人。抗生素種類很多,要根據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而應用。
  
  中藥療法在我國 民間常用中成藥來治療感冒,方便易行、副作用小。但用中成藥治療感冒,決不能盲目濫用,必須根據中醫理論,辨證選用。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 風寒濕滯、表裡雙感、氣虛感冒等。中藥用之得當,功效神奇;使用不當,不但無效,甚或適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部份:便秘 第2頁:第一部份:從糞便觀察健康狀況
第3頁:第一部份:順利排便的秘訣 第4頁:第一部份:延伸閱讀:大腸癌
第5頁:第二部份:齲齒 第6頁:第二部份:牙齒的構造
第7頁:第二部份:不同人生階段的齲齒狀況 第8頁:第二部份:正確的刷牙方法
第9頁:第二部份:延伸閱讀:牙周病 第10頁:第二部份:祛除牙石,預防症狀惡化
第11頁:第三部份:感冒 第12頁:第三部份: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差異
第13頁:第三部份:警惕感冒併發症(1) 第14頁:第三部份:警惕感冒併發症(2)
第15頁:第三部份:預防感冒的10大注意事項 第16頁:第三部份:延伸閱讀:肺炎(1)
第17頁:第三部份:延伸閱讀:肺炎(2) 第18頁:第四部份:胃炎
第19頁:第四部份:胃壁黏膜是指什麼? 第20頁:第四部份:急、慢性胃炎的病因有所不同
第21頁:第四部份:急性外因性胃炎 第22頁:第四部份:急性內因性胃炎
第23頁:第四部份:兒童胃炎 第24頁:第四部份:慢性胃炎與多種因素有關
第25頁:第四部份:慢性胃炎的分類 第26頁:第四部份:引發胃炎的幽門螺旋桿菌
第27頁:第四部份:胃炎的診斷有賴於症狀表現和胃鏡檢查 第28頁:第四部份:胃炎的治療和預防重在調養
第29頁:第四部份:延伸閱讀胃‧十二指腸潰瘍 第30頁:第四部份:潰瘍的發病與胃液分泌有密切關係
第31頁:第四部份:十二指腸潰瘍 第32頁:第四部份:檢查首先要排除癌
第33頁:第四部份:飲食療法與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第34頁:第五部份:貧血(1)
第35頁:第五部份:貧血(2) 第36頁:第五部份:貧血(3)
第37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1) 第38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2)
第39頁:第五部份:延伸閱讀:白血病(3) 第40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1)
第41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2) 第42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3)
第43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4) 第44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5)
第45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6) 第46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7)
第47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8) 第48頁:第六部份:附錄一常見化驗參考值及其意義(9)
第49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1) 第50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2)
第51頁:第六部份:附錄二家庭用藥必備常識(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