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祖先就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提出了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動態和整體,即天人合一
的觀點。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謂「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正因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動態和整體,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氣血運行與季節的變化息息相關。
因此,從古到今,氣候—物候—病候,成為中醫養生家們研究的重要內容。
從四季的萬物的反應來看,春天東風化雨,萬物復甦,從萌芽
到成熟,萬紫千紅的事實證明「東風」是多麼可愛!夏天天氣炎熱,氣壓低,悶熱出汗,使人渾身不舒服……這時,南風吹來,使汗水及時揮發,對人體健康當然大
大有利!秋天的西風在蕭瑟中使萬物趨於凋零,雖說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有使人精力充沛的一面,但天氣轉涼,陣陣秋風會使人漸漸產生防禦之心!到了冬天,如
果遇上刺骨的北風,會使人感到可畏!
東南西北風與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是相應的:春天多東風,夏天多南風,秋天多西風,冬天則多北風。
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冬去春來,寒暑更替,時令的風雨,往往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煩惱和疾病。如春季易發感冒、流感,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好發腦炎、咳喘,冬季則常見中風和凍瘡等。
據西方科學家們的研究,人若多吹東風,易頭痛和加重心力衰竭;若多吹南風,易腦中風;若多吹西風,易患呼吸系統疾病;若多吹北風,易使人血壓增高。
從中醫學的角度講,「天人相應」是四季養生的整體觀,許多疾病都有明顯的季節性。當今,隨著自我養生之風的興起,人們越來越重視四季養生的作用。針對四
季生活中所遇到的熱點、難點、盲點問題,人們迫切需要瞭解和掌握有關四季養生方面的知識,得到科學的答案,以指導自己的衣、食、住、行。為了滿足人們的這
一需求,筆者在廣泛查閱有關文獻和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引用了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從科普的角度,編著了《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一書。
《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以一年四季為主線,緊扣春、夏、秋、冬的更替和溫、熱、涼、寒四季氣候,突出「應天順時」這一養生保健中最核心的問題。中國傳
統文化的養生觀,也貫穿了這一主線,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指導人們的飲食起居。全書共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分為宜、忌兩節。
所謂「宜」,是指在養生方面科學的做法;而「忌」,則是指錯誤的做法。同時,本書重點介紹了飲食保健、時令進補、常見病的防治、生活保健、鍛煉等方面的知
識。
其實,四季養生學說,在我國民間已相當廣泛地得到應用,這本《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旨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中醫學知識,崇尚科學養生,提倡養生之道,用正確的科學醫學理論指導衣食住行。
在編著《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的過程中,我力求做到「三結合」:一是「古今結合」,二是「土洋結合」,三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文字通俗易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強,適合廣大城鄉群眾閱讀。
《四季養生保健宜忌全書》注重普及性,對人們應時適季地養生保健確有指導意義。我們希望它能夠成為居家養生的小顧問,廣大群眾健康的益友。
王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