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日期:2016-05-20]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王彤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夏至日吃補
  
  (公歷6月21~22日)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
  
  【宜】調理脾胃,睡好子午覺,清暑利濕
  
  【忌】熱中風
  
  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這天,古代人用歌舞來慶祝,通過祭神來祈求消災免禍。《史記?封禪書》中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到了宋朝,百官可以在夏至日享受三天的假期。
  
  在農事方面,《禮記》曰:“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這個時候開始割鹿角,蟬也開始鳴叫,半夏、木槿也正繁花盛開。可見,這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
  
   從中醫理論講,夏至也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長”字。精神養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平 時多注意“暑易傷氣”。飲食方面,講究吃“補食”,原因是夏至後有三伏天,它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人容易食欲不振,所以要學會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 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可見,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這也是為投入緊張的秋季農業勞動做准備。
  
  夏至氣溫高,“三高”老人警惕“熱中風”來鬧
  
   我們都知道,現在坐落於北京安定門外的地壇,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皇地神的地方。其實,古代之所以祭地,是因為人們為了改變陽盛陰衰的結構,達到陰陽調 和、消災解難的目的,而且,一般會借助陰性的物質進行祭祀。按照陰陽觀念,北方屬於陰位,於是皇帝會率領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祭地的貢品也多為豬牛羊三 牲,祭祀完畢了會將貢品埋於地下。
  
  之所以借助陰性物質,是因為夏至為一年中陽極階段及氣升之極的時期。這個時期,酷熱多雨,空氣 濕度大,如果不能順應季節氣候的變化,體內陰陽失調,很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熱中風”就是其中一種。中風不僅會發生在氣溫低的冬季,夏季也是中風的高發 季節。因此,這一節氣我們,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三高”老人一定要警惕夏季的“熱中風”。
  
  老年人這個群體本身 特殊,他們體內水分相對較少,如果夏季再加上出汗,更容易損耗陰津,這樣心火熾盛,腎陰不足,“陰虧於前,而陽損於後;陰陷於下,而陽泛於上,以致陰陽失 相,精氣不交,所以忽而昏憒,猝然僕倒……”另外,《景岳全書?非風》中指出“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內傷,或酒色過度,先傷五髒之真陰”,而空調、電風扇 以及生冷食物又會損傷人體的陽氣,這些都會增加發生中風的機會。總之,中風病症無論病因如何,都是氣血相搏,血氣留滯於腦,經氣淤滯,導致氣血運行受阻, 肌膚筋脈失於濡養,陰陽互不維系所致。
  
  對於老年人,家屬一定要注意:一般來說,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酸軟、肢體無力、視力模糊、頻繁打哈欠等都是中風前的症狀,俗稱小中風。
  
  您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單純的感冒或者疲勞引起的,而應該及時就醫,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很多人就是因為中風診治不及時,導致癱瘓,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夏天補水是預防熱中風的關鍵。老年人生理反應遲鈍,身體脫水時可能也是“後知後覺”,所以,“不渴也要常喝水”,采取少量頻飲的原則,多喝白開水。除了 多飲水之外,還可以喝湯。俗話說“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夏季煲解暑湯對身體再好不過。我們這裡向您介紹一款做法簡單又清熱解暑的靚湯——冬瓜荷葉 湯。准備冬瓜500克,新鮮荷葉一張。將荷葉清洗干淨,切成絲,然後把冬瓜去皮、去瓤及籽,切成塊狀,再把荷葉和冬瓜一起放入湯鍋中,加5碗水,先用大火 煮沸,之後再改用小火熬煮一會兒,煮好之後,再放入食鹽等調味品即可飲冬瓜湯,吃冬瓜肉。
  
  冬瓜,性味甘淡,涼,入肺、大小腸、膀胱經,功能利水消痰,清熱解毒;荷葉,性味苦澀,平,入心、肝、脾經,功能清暑利濕,二者搭配,可以清熱解暑,利尿除濕,生津止渴。民間,人們經常用這道湯來治療暑期口渴心煩、肺熱咳嗽、口瘡等症。
  
  另外,也可以喝點綠豆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鮮蔬菜、水果、魚和豆類食物,醋、山楂也是能降血脂、軟化血管,對老人夏季養生非常有幫助。
  
   夏季防中風也可以找穴位,手厥陰心包經上的中沖穴,就有蘇厥開竅、清心洩熱的功效,是為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內關穴、水溝穴,還能治小兒驚風、中暑、中 風昏迷等。人的五指對應五髒,《幼科推拿秘書》載:“大指屬脾土,脾氣同於口,聯絡於大指;食指屬肝木,肝氣通於目,聯絡於食指;中指屬於心火,心氣通於 耳,聯絡於中指……”中沖穴就位於中指指尖上,如果疾病不適使心髒受不了時,這個人對疼痛感格外敏感。掐按它,可以治老年人便秘,另外還能起到醒腦提神的 功效。
  
  用左手手指甲掐按或者直接用左手指揉捏右手上的中沖穴,時間約1分鍾即可,然後再換右手同樣手法按摩左手上的中沖穴,時間也是1分鍾,按摩完畢之後,對比一下哪只手痛感明顯,哪邊明顯就再按哪邊,直到痛感相同即可停止。
  
  按摩中沖穴,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它是心包經的井穴,可以保護和輔佐心髒部分功能,心為君主之官,主血脈,因此,按摩它能夠調理氣血,氣血條暢了,才能各司其職,各守其位。沖,本身有沖射之意,體內心包經的高熱之氣都由此沖出體表,這也正是它得名的原因。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
第3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1) 第4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
第5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1) 第6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
第7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1) 第8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2)
第9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 第10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1)
第11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2) 第12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
第13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1) 第14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2)
第15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 第16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1)
第17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2) 第18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
第19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第20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2)
第21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3) 第22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
第23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1) 第24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2)
第25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 第26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1)
第27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2) 第28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
第29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1) 第30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2)
第31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 第32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第33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第34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第35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1) 第36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2)
第37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 第38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1)
第39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第40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
第41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1) 第42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2)
第43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3) 第44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
第45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1) 第46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2)
第47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3) 第48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
第49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1) 第50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2)
第51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 第52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1)
第53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2) 第54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
第55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1) 第56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2)
第57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 第58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1)
第59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2) 第60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
第61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1) 第62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2)
第63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 第64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1)
第65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2) 第66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
第67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1) 第68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
第69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1) 第70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
第71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1) 第72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2)
第73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 第74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1)
第75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2) 第76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
第77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1) 第78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