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日期:2016-05-20]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王彤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清明高血壓復發,調暢肝臟可減壓
  
  中醫認為“春氣者,諸病在頭。”一到春季,許多人會出現頭 痛、眩暈、失眠、健忘等不適症狀。這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這是因為血壓升高而引起的。在五行中,春屬木,與人體的肝臟相對應。肝主疏洩,春季是肝氣向外 舒展的季節。而肝臟的主要功能是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如果肝氣郁結無法向外舒發,就像一個悶壺一樣一直這麼燒著,人體氣血運行便會出現紊亂的現象,進而誘 發高血壓等疾病。如果血壓反復升高還會有中風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所以,您可千萬不能大意。想要防止高血壓的產生,就需要護理肝臟,條暢肝陽。怎麼調呢?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時機,吃薺菜便是一個養肝降血壓的好辦法。
  
   薺菜是清明時期的一種時令野菜。對於薺菜的美味,早在《詩經》上就有記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到了宋朝時,薺菜的美味受到眾人的追捧。北宋蘇東坡 十分寵愛薺菜,他稱贊薺菜是“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南宋陸游贊美薺菜道:“殘雪初消薺菜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他將薺菜和羔羊等相 媲美,甚至還曾因為“春秋薺香忽忘歸”。不止是尋常百姓,宮廷中也是毫不落後這一飲食習俗。《玉壺清話》中說,宋太宗趙匡義問大臣蘇易簡:“食物稱珍,何 物為最?”,易簡答道:“臣聞物無定味,適口者珍。臣止知薺汁為美。”清朝時,畫家鄭板橋也說道,“三春薺菜饒有味”。
  
  薺菜不僅是美味可口的蔬菜,它的藥用價值也是十分廣泛的,被譽為是“菜中甘草”。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肺經,有涼肝明目、利濕通淋、降壓止血的功效。
  
   薺菜的吃法是多種多樣的,民間流行在農歷三月初三這天,吃薺菜煮雞蛋,正所謂“三月三,薺菜賽靈丹”。薺菜還可以和芹菜一起煎湯,或切碎後直接泡茶,或 涼拌、熬粥、炒菜、包餃子等,得看您自己的選擇了。但不論何種做法,都是望之色澤誘人、食之味道鮮美,並且還能養護肝臟、降低血壓。
  
   除了吃薺菜,按摩腳底下的湧泉穴也是降低血壓的好方法。湧泉穴是人體中最低的穴位,位於腳板前部凹陷處第2、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它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是腎經的井穴,位於心腎兩經相交的地方。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樹木想要長勢旺盛,必然要有雨水的澆灌,中醫五行上說,肝木只有在 腎水的滋養下才能正常生發,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腎陰不足,也就會引起肝陰不足,腎髒精氣不足,肝臟也就會受到損害。湧泉穴位於腎經上,能治療腎病和經脈 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與腎相關的肝、脾、肺、心等髒腑病症。
  
  按摩湧泉穴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用指腹在穴位上輕推,也可以是直接在 穴位上輕揉,還可以用整個手掌在穴位上擦。按摩時一定要注意用力要輕,每次四五分鍾,稍有感覺就可以了。最好早晚各一次,持之以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 湧泉穴,按摩內腕橫紋上三指寬中央處的內關穴、內踝突上3寸的三陰交穴、腦後的風池穴、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裡等穴位也是降壓的好方法。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保持心情舒暢。《黃帝內經》上記載,“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所以,要學會制怒,保持心態平和,使肝火熄滅,肝氣順暢。
  
  其次,應進行適量的運動。春季萬物萌發,是體育鍛煉的黃金時期。您可以多開展一些戶外活動,選擇動作輕柔的運動方式,像散步、太極拳等,也可以多去野外放風箏、踏青等。這樣做不僅能使您身體吐故納新、氣血順暢,還能幫您消除抑郁,舒暢心情。
  
  此外,風邪侵襲也會引發高血壓,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脫下棉衣。
  
  “女人味”上身,提醒您該清熱去火了
  
   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獨特的女人味,收獲眾多的目光。然而有一種“女人味”可不是女人所想要的,那就是來自下身的味道。在春季,許多女性在享受明媚春 光的同時,會發現自己不僅口苦嘴干、全身乏力,下體還會出現陰部瘙癢、白帶增多偶爾還帶有血絲的現象,甚至還有一股濃濃的腥臭味相伴隨。這些婦科疾病,會 讓周圍的人時刻感知她的“女人味”,從而拒之於千裡之外。
  
  這是陰道炎的症狀。陰道炎是一種典型的婦科疾病。有些女性認為這是一種很隱私的病,而且不同於五髒六腑等較嚴重的病,所以不太在意。其實不然,這種症狀若長期不管不顧,極易引發盆腔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等疾病。所以,對於這種婦科疾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在春季,陰道炎疾病往往容易復發,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這是肝經郁熱引起的。我們知道肝喜歡疏洩,如果肝氣長期郁結便會在體內生火。而肝木易克脾土,肝火旺盛必然會使脾胃的功能受損。脾胃受損,水濕 便在體內停留。當水濕與內火相斗爭時,便會沿著肝經往下走,而足厥陰肝經正好往下繞經陰部,那麼濕熱必定沿著肝經直犯陰部,於是就給許多細菌、病蟲等提供 了棲息的場所,上述症狀也就產生了。所以,想要這些特殊的“女人味”離您遠遠地,主要還在於熄滅肝火、消除內熱,同時要殺蟲止癢。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
第3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1) 第4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
第5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1) 第6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
第7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1) 第8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2)
第9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 第10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1)
第11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2) 第12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
第13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1) 第14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2)
第15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 第16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1)
第17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2) 第18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
第19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第20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2)
第21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3) 第22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
第23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1) 第24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2)
第25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 第26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1)
第27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2) 第28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
第29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1) 第30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2)
第31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 第32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第33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第34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第35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1) 第36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2)
第37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 第38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1)
第39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第40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
第41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1) 第42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2)
第43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3) 第44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
第45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1) 第46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2)
第47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3) 第48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
第49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1) 第50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2)
第51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 第52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1)
第53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2) 第54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
第55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1) 第56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2)
第57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 第58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1)
第59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2) 第60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
第61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1) 第62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2)
第63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 第64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1)
第65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2) 第66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
第67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1) 第68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
第69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1) 第70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
第71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1) 第72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2)
第73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 第74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1)
第75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2) 第76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
第77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1) 第78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