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星雲大師散文精選彙集

星雲大師散文精選彙集

講話也是修行

[日期:2012-08-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大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講話也是修行

  (一)

  王陽明有一次跟學生出遊,路旁有兩個人在吵架,一個罵道:「你沒有天理!」一個反駁道:「你沒有良心!」

  王陽明就對身旁的學生說:「你們聽,他們在講道。」

  學生說:「老師,他們是在吵架。」

  天理、良心要求別人是在罵人,若要求自己是在講道。與人相處,「講話」是一種很切實際的修行,語言的讚美是一種佈施。是非常因講者、聽者、第三者無心地搬弄而惡性循環。大家都知道,是非止於智者,彼此能聚在一起,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而破壞掉這份難得的因緣。

  (二)

  語言是溝通感情、傳達思想的工具,但不得體的言語或過多的音聲,常是是非煩惱的因由,故佛門常教我們要「少說一句話,多唸一聲佛」。還有維摩居士的「一默一聲雷」都是很發人深省的棒喝。

  蘇格拉底非常善於演說,以教人如何講話為職。有一位青年前來請他教導演說,並說明演說如何重要云云。蘇格拉底等他說了半天以後,向他索取兩倍的學費,青年問為什麼?

  蘇格拉底說:「因為我除了要教你講話以外,還要教你如何不講話。」

  俗云:「一言折盡平生福」,謹言實在是修身要件。

  (三)

  「言語之於我們,乃在使我們互相做悅耳之辭。」無意間聽到徒眾的談話,措辭實在值得商榷,如:

  「是我拉他來的。」為什麼不說「是我請他來的。」

  「這是我管的……」為什麼不說「這是我負責的……」

  「我調查大家都很高興。」為什麼不說「我知道大家反應都很高興。」

  「你聽我的。」為什麼不說「我們來溝通一下。」

  「你可別後悔。」為什麼不說「你不再考慮嗎?」

  「你要給我小心!」為什麼不說「你還是謹慎點好。」

  ……

  同樣是中國字,為什麼不加點兒潤滑?不僅聽起來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真是辜負中國文字之美。

  晉武帝司馬炎剛登上皇位的時候,一天,他占卜得了個「一」字。按當時的迷信說法,帝王傳代的多少要看得到數目字的多少,中國向來以三、六、九為吉祥數字,占卜得了個一字,晉武帝心裡當然有點悶悶不樂,連群臣也大驚失色。

  這時,侍中裴楷就上前進言道:「微臣聽說『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寧,『神』得到一就靈妙,『谷』得到一就充盈,『萬物』得到一就化生,『君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能統一,人民都忠貞於他。」短短的一席話,說得晉武帝轉憂為喜,群臣也對裴楷的善對由衷歎服。

  可見任何一件事,都沒有絕對的,說得好,即能轉憂為喜,轉悲為樂。

【書籍目錄】
第1頁:為小事生氣的人,生命是短暫的 第2頁:八折誦經
第3頁:哪些人不能成功 第4頁:不肯承擔【禪宗故事】
第5頁:佈施為度人的根本 第6頁:女人的武器
第7頁:三人同心,其力斷金 第8頁:做一個身心安頓的人
第9頁: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 第10頁:大師日記:懺悔的力量
第11頁: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第12頁:提升自己人格的十不要求
第13頁:談幸福——能忙能閒皆是福 第14頁:圖解佛光菜根譚
第15頁:不能代替孩子做的事 第16頁:婚姻長久的秘訣
第17頁:夫妻之道有三等 第18頁:發財的方法
第19頁:人生為空,為何奮鬥? 第20頁:佛陀,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吧
第21頁: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第22頁:如何與人相處 四句話讓你受益無窮
第23頁:捨,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 第24頁:在佛教裡女性是受人尊敬的
第25頁:往好處想的人,才是一個有思想的智能人 第26頁:懂得低調,才會等到因緣
第27頁:讓人們遠離煩惱,是最高的境界 第28頁:快樂的淨土念佛法門
第29頁:運氣不好時、如何轉運? 第30頁:真正的財富
第31頁:聖人的財富 第32頁:心靜鳥讀天,水清魚讀月
第33頁:為丈夫祈願文 第34頁:治人先治心
第35頁:智慧法語 第36頁:《金剛經》白話文淺譯
第37頁:更好的禮物 第38頁:無常的真理
第39頁:生命的密碼 第40頁:講話也是修行
第41頁:一棵搖錢樹 第42頁:「自殺的悲劇」
第43頁:習慣控制命運 第44頁:為考生祈願文
第45頁:最高的管理學 第46頁:懷念煮雲法師
第47頁:鬼門關數度來回 第48頁:孝順要及時
第49頁:唯有寧靜可安住 第50頁: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第51頁:女人情怨 第52頁: 男人心事
第53頁:發洩情緒 第54頁:用正念降伏煩惱
第55頁:貧窮就是罪惡 第56頁:人生三百歲
第57頁: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第58頁:認錯要有勇氣
第59頁:盲從的突破 第60頁:沉得住氣
第61頁:以舍為得 第62頁: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第63頁:要忍一時之氣 第64頁:莫在欲海裡沒頂
第65頁:莫在欲海裡沒頂 第66頁:作繭自縛
第67頁:不見不聞的世界 第68頁:信仰使身心安住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