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今浙江紹興)天衣義懷禪師,雪竇重顯禪師之法嗣,俗姓陳,永嘉樂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漁為業。兒時,常隨父到江上捕魚,義懷禪師坐在船尾。父親每撈一條魚,就讓義懷禪師用繩子穿上。義懷禪師心生不忍,便偷偷地將魚投回江中。父親大怒,便用竹杖抽打他。義懷禪師卻不以為然,恬然如故。
年齡稍長,義懷禪師便辭別父母,遊于京師,投景德寺為童行。北宋仁宗天聖(1023-1032)年間,義懷禪師參加試經得度。義懷禪師身材高挑清癯,每于眾中行走,猶如鶴立雞群。一日,有一神僧,外號 “言法華”,于市井中碰見義懷禪師,便拊著他的後背說:“臨濟德山去。”義懷禪師不明白其意,便向當地的耆宿請教,耆宿告訴他:“汝其當宏禪宗乎?行矣,勿滯于此。”于是,義懷禪師便決志遊方參學。
義懷禪師曾參禮過荊州金鑾善禪師、葉縣歸省禪師,但是均未能契旨。後東遊至姑蘇,上翠岩禮雪竇明覺(重顯)禪師。雪竇明覺禪師是雲門宗中興祖師。
明覺禪師一見義懷,便問:“汝名甚麼?”
義懷禪師道:“義懷。”
明覺禪師道:“何不名懷義?”
義懷禪師道:“當時致得(當時受戒時別人給取的名字)。”
明覺禪師道:“誰為汝立名?”
義懷禪師道:“受戒來十年矣。”
明覺禪師道:“汝行腳費卻多少草鞋?”
義懷禪師道:“和尚莫瞞人好!”
明覺禪師道:“我也沒量罪過,汝也沒量罪過,你作麼生?”
義懷禪師便默然無語。
明覺禪師于是打了他一拄杖,喝道:“脫空(不老實、弄虛作假)謾語漢,出去!”
過了幾天,義懷禪師又入室請益。
明覺禪師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義懷禪師正想開口議論,明覺禪師又將他打出丈室。
如此這般,義懷禪師先後請益了四次。但是他還是不明白個中的奧旨。
不久,明覺禪師便令義懷禪師充當水頭(寺院裡專門負責挑水的僧人)。
一天,義懷禪師正在挑水,忽然扁擔斷了,水桶掉在地上,他豁然大悟,當即作投機偈雲: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仞峰頭獨足立。
驪龍頷下奪明珠,一言勘破維摩詰。”
明覺禪師看了他的投機偈,遂拍案稱善,予以印可。
義懷禪師悟道後不久,即辭別雪竇,前往無為軍(今安徽無為縣)鐵佛寺出世弘法。其座下有一僧後至雪竇,談及義懷禪師出世之事,明覺禪師便令那僧舉義懷禪師平日之提唱,那僧道:“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潭,雁無留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明覺禪師一聽,大加贊賞,引為知已,于是便派手下僧人前往撫慰。義懷禪師亦經常令門人回雪竇,探望明覺禪師。
義懷禪師後由鐵佛寺遷至越州天衣山,此後曾五遷法席。所到之處,均為荒涼之地。義懷禪師每至一處,必創建樓觀,化行海內,大弘雲門宗旨。其為法忘軀的精神,堪為後人楷模。
義懷禪師晚年身體不好,住池州(今安徽境內)杉山庵。北宋仁宗嘉佑五年(1053)示寂,春秋七十二歲。有辭世偈雲:
“紅日照扶桑,寒雲封華岳。
三更過鐵圍,拶折驪龍角。”
下引義懷禪師兩段精彩開示,從中,我們可以大致領略禪的精神--
上堂:“夫為宗師,須是驅耕夫之牛,奪飢人之食,遇賤即貴,遇貴即賤。驅耕夫之牛,令他苗稼豐登。奪飢人之食,令他永絕飢渴。遇賤即貴,握土成金。遇貴即賤,變金成土。老僧亦不驅耕夫之牛,亦不奪飢人之食。何謂?耕夫之牛,我復何用?飢人之食,我復何餐?我也不握土成金,也不變金作土。何也?金是金,土是土,玉是玉,石是石,僧是僧,俗是俗。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古今人倫,雖然如此,打破大散關,幾個迷逢達磨?”
上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異類中行。不用續鳧(水鳥)截鶴,夷(削平)岳盈(填充)壑。放行也百醜千拙,收來也攣攣(lian,同“戀”,眷戀不舍)拳拳。用之,則敢與八大龍王鬥富。不用,都來(統統算來)不直(值)半分錢。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