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使李端願居士,金山曇穎達觀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兒時在館舍學習,即經常閱讀禪宗典籍。成人後,雖然也結婚、當官,但是篤志祖道之心絲毫未曾改變。他曾經在自家的後花園內築一小室,類似蘭若,邀請達觀和尚居住,並朝夕請益參學,乃至廢寢忘食。
一天,達觀和尚看望李公,說道:“非示現力,豈致爾哉?奈無個所入何!”
李公問道:“天堂地獄,畢竟是有是無?請師明說。”
達觀和尚道:“諸佛向無中說有,眼見空花。太尉就有裡尋無,手摣(zha,抓,捕捉)水月。堪笑眼前見牢獄不避,心外聞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惡成境(可笑世人眼前出現了地獄卻不回避,聽說心外有個天堂卻欲往生于彼,卻不明白忻樂、怖畏之根全在于心。一念善心即是天堂,一念惡心即是地獄)。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
李公又問:“心如何了?”
達觀和尚道:“善惡都莫思量。”
李公道:“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達觀和尚道:“且請太尉歸宅。”
李公又問:“只如人死後,心歸何所?”
達觀和尚道:“未知生,焉知死?”
李公道:“生則某已知之。”
達觀和尚便追問道:“生從何來?”
李公被這一問問得茫然不知所措。
達觀和尚突然站起來,敲著李公的胸口道:“只在這裡,更擬思量個甚麼?”
李公一聽,豁然有省,欣喜地說道:“會得也!”
達觀和尚問:“作麼生會?”
李公道:“只知貪程,不覺蹉路。”
達觀和尚于是推開李公,說道:“百年一夢,今朝方省。”
李公後作偈呈達觀和尚,偈雲:
“三十八歲,懵然無知。
及其有知,何異無知。
滔滔汴水,隱隱隋堤。
歸其歸矣,箭浪東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