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生活,如果能常常思維『你大我小,你多我少,你對我錯,你重要我不重要』,不但自己能安身立命,在大眾裡也能隨喜無礙了。
星雲大師對生活無非修行、世間不離佛法的信念,有廣大圓融的見解,他斬釘截鐵的說: 「小乘出家人的思想,並不適宜在家大眾的佛教,人問的、生活的佛教裡,兒女不但不是討債鬼,而是法侶道親;夫妻也不是冤家聚頭,而是同修因緣;黃金不是毒 蛇,而是利益眾生的資糧;富貴也不是罪惡,反而是佈施的功德、福報的聚集。所以,我們信仰佛教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有希望有未來的生活。幸 福、快樂、希望、未來的最終極目標就是解脫之道,解脫則是來自中道,所以,佛教徒儘管心中快樂無限,生活還是要合乎中道,這才是佛的教化。修樂行的人,生 活熱烘烘:修苦行的人,生活冷冰冰的,熱烘烘的與冷冰冰都不合乎中道,中道是在不苦不樂之間,因為苦樂都會束縛我們的身心呀!」
「如何才能不被苦樂所執著和束縛呢?」我問師父。
大師說,數十年來,他把生活的佛法化繁為簡,大約可以分成五點:
一、以退為進
平常我們總以為前進顯耀的人生,才是光榮的,而不知道後退的人生,另外有一番風光。我們尋幽訪勝,遼闊無垠的曠野,有時候失之於平淡:峰迴路轉的溪壑,也別有洞天,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進的人生,是一半的人生,加上另外一半後退的人生,才圓滿無缺。
我們為了跋涉更 遙遠的路途,需要休息、養精蓄銳;我們為了完成更繁重的工作,需要含藏、養深積厚。飛機、船舶如果不藉著引擎排氣時所產生的反彈力量,則無法前進;農夫插秧、一排一排的退後,退到最後,終於把滿畦綠油油的秧苗插好。因此真正的進步是由能退之中養成的。
後退並不是畏縮不前,也不是消極厭世;後退充滿著謙遜忍讓、積極進取。我們駕駛汽車, 碰到紅燈,不知道停車,只有人車俱毀。人生道路上,橫衝莽撞,不知懸崖勒馬,只有損身斃命。有時候慢半拍忍讓一些,停一步再想一下,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就 化為烏有。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三分何等清閒」!
退步的人生更廣大、更自在,因此古德有詩說:「有求莫如無求好,進步哪有退步高!」退 步的人生寬廣灑脫,但是並不是任何事都後退不管。譬如看到正義被摧殘塗地,應當挺身而出,維護真理;看到佛教被破壞,不可退避三舍、袖手旁觀,即使肝腦塗 地,也要捨我其誰,護教衛法。所謂後退的人生,是對個人功名利祿的追求當退則退,而為教為道的維護則當進當退。退步的人生,並不是要我們懈怠不勤、退失道 心,而是在退讓之中,培養堅韌的耐力、精進勇猛的忍辱道行。所謂「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二、以無為有
平常人的觀念總以為「擁有」才是富裕幸福,有錢財、有名位、有權勢、有妻兒,人生才美 滿無憾。事實上,擁有了田園美眷的同時,也擁有了牽掛、有限,沒有的世界更灑脫、無限。譬如無官一身輕,功名富貴、官運亨通雖然稱心如意,但是仕途上的波 譎雲詭、變幻莫測,有時也讓人身敗名裂、傷神勞心;沒有了官位;則可以享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趣。
社會上的大眾,擁有了家庭,一天工作結束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安息,不可以投宿別 人的住居,而出家人割愛辭親,沒有眷屬,沒有自己的住屋,但是「出家無家處處家」,不管林下水邊、古剎新寺,都可以樓止,何等的自在逍遙!「一缽千家飯, 孤僧萬里游」,出家人沒有自己的親人,所有的眾生都是他的眷屬;出家人沒有自己的房舍,山河大地都是他的床蓋,因為「無」反而擁有更多。
道樹禪師和一位道士同住在山林裡,道士看到別人來了,就使出神通蠱惑,嚇唬他人,而道 樹禪師則以平常心來接待講法的人。禪師在巖洞裡修行,一住就是十年;道士最後終五黔驢技窮,落荒而逃。道士雖然有神通,而神通有變化,有變化則有窮盡,當 神通使用盡淨的時候,就無法懾服人。而禪師以「無」——不變來應萬變,不管什麼樣的情況,都能處變不驚,因此「有」是有限,「無」才是無限。
我們常常為了追求有形的東西,而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反被物役;為了錙銖小利,而汲汲 於道路上,疲於奔命,而不知道享受「無」的妙趣。太陽是無主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的溫暖;月亮是無主的,任何人都能夠受到它的照拂。冷氣機雖然舒服,但 是只能裝設在特定的地方,並且要付出昂貴的電費,尤其能源缺乏的現在,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使用。而清涼的和風,不需要付出一分一厘,隨時隨地讓我們享用不 盡。我們雖然沒有洋房汽車,白雲青山任我們遨遊;我們雖然沒有錦衣玉食,但是明月清風隨我們品茗,能夠超越有形有相,在「無」上細細咀嚼體味,人生將更擴 大、更多采多資!
唐朝的智藏禪師,有一天,來了一位居士向他請教佛法說:「請問禪師,有沒有天堂地獄?」禪師回答說:「有呀!」
「有沒有因果報應?」
「有呀!」
「有沒有佛法僧三寶?」
「有啊!」不管居士提出什麼問題,禪師總是肯定的回答:「有!」這位居士聽了之後,仍然百思不解的說:「可是我前日請教徑山禪師同樣的問題,他卻回答說:『無啊!』你們兩位,究竟誰的話才對呢?」禪師於是反問說:「你有老婆嗎?」
「有啊!」
「你有金銀財寶嗎?」
「有啊!」
「你有房舍田產嗎?」
「有呀!」
「徑山禪師有老婆嗎?」
「沒有呀!」
「他有金銀財寶嗎?」
「沒有呀!」
「他有房舍田產嗎?」
「沒有呀!」
禪師正色的說:「所以我對你說有,而徑山禪師對你說無呀!」
這一段公案裡,逕山說「無」,是指覺禪悟無限的世界;智藏說:「有」,是指吾人虛妄有限的世界,能夠泯除對待差別的假有現象界,真實不變的妙有世界才能呈現。不要而有,才是實至名歸的真有!
三、以空為樂
人生活著最大的目的是追求快樂,而快樂的來源有很多種,有人以感官的享受來娛樂自己; 有人以從事藝術、文字的創作為人生樂事;有人以追求人類性靈的顯露、真理的證悟為最大安樂。感官的享樂,來自外在,在窒礙性,容易產生副作用;藝術文字的 創作,是嘔心瀝血的感情的流露表現,但是多情反被情傷,不知太上之忘情;證悟的快樂是有情而不為情役、閒雲野鶴的禪悅,是物我兩忘般若空的快樂。
空的快樂是廣大無邊的,宇宙虛空都涵融在寸心之中,眼不必看而洞悉一切,耳不必聽而徹 知一切,這是內證真如的快樂。空的快樂是永恆的,世間上的事相,如夢幻泡影,瞬息即逝,而虛空不滅;人生上的恩怨情愛,會離我而去,而虛空不變,若能與虛 空契合,則快樂綿長不斷。世間的快樂有對侍、不究竟;而空的快樂是超越有無、多少、苦樂的究竟常樂,我們口渴了,喝一杯水,如飲甘露,繼續喝第二杯、第三 杯、不但不樂,反而痛苦。世間上的快樂是伴隨著痛苦的短暫快樂;空的快樂是隨緣不執著的快樂,是解脫不企求的快樂。
有了空的快樂,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動其心;物質的遺乏貧困,不能挫其志:身體的疾痾衰朽,不能傷其情。空的快樂至大至剛、無限富有,擁有了空的證悟之樂,即獲得了全宇宙,生命的內涵必能無限的擴大、無限的深厚!
有時候我們替別人服務,假如我們心中存著希望對方報答的念頭,而對方沒有回報的時候, 一定會耿耿於懷、不能釋然。我們希望生活上享受羅綺玉食、亭台歌榭的歡樂,當環境不能盡如心意時,種種的煩惱必隨之而至。我們企盼得到某人的青睞,而沒有 辦法得到對方的感情,一定會陷入痛苦的淵藪。如果我能夠體認諸法的虛妄、體悟三輪體空的道理,就能從一切的煩惱、痛苦之中超撥出來。《心經》上說:「照見 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空一切假相,因此能得到菩提的快樂。
世間的快樂是愛者、執迷、貪求的快樂,空的快樂是無著、無住、無求的快樂。以空為樂的 人,施恩於他,不求回報,因此別人不報答,也不會耿耿於心。以空為樂的人,以虛空為住,三衣一缽不少,巖穴澗旁不差,茅茨土階如瓊樓玉宇一樣的舒適安然。 以空為樂的人,不企盼他人的愛護、關懷,而只想蔣溫暖、慈悲佈施予人。心中本來無求,因此不曾失去什麼,縱有所得,也是多餘的幸福。
空的快樂,並不是要我們矯情排斥一切,如槁木死灰般的生活,而是依然看花賞月,不為花香所眩、月華所迷。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以空為樂的生活是「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欣賞一切,染而不染的禪的瀟脫生活!
四、以眾為我
人是群眾的動物,不能夠離群索居,一旦離開了社會,我們的生活所需,馬上發生困難。經 上也常常告訴我們說:「佛法在眾生中求。」修道的人,要以眾生為我們修行的道場,從和大眾的接觸之中,培養忍辱行、增長慈悲心。如果和大眾能夠和睦共處、 水乳交融,建立美好的人際關係,當下就是極樂淨土。因此過去有人問:「淨土在哪裡?」其實眾生就是淨土。
世間上的許多爭亂,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中心太強,每個人一味希望大眾為我,把自己重要 化,凡事只要我快樂,不惜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學佛的人,要重新以佛法來淨化世間,心中存著:你大我小、你樂我苦、你有我無、你好我壞的念頭,退 讓一步,自然能免去爭執,改善人生,凡事以大眾的利益為前提,自然能捉進社會和諧!
根據佛陀的教示,萬法眾緣和合。宇宙是一個整體,我們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小砂石而 已,每粒小砂石和諧的融合在一起,宇宙才艱成其大。我們要把自己投入大宇宙之中,不可以和宇宙分離開來,宇宙為宇宙,我為我。佛陀常常強調說:「我乃眾生 一員。」每一個人都是團體的一份子,離開了團體,就沒有個人。好比眾緣如果不聚集,諸法則散滅,因此我們和眾生不可分開,和世界不可分割。而愚癡的人,總 是我對待,和社會大眾對立,原因是不能瞭解「一多相容」的道理。
過去叢林裡,舉薦住持的時候,端看這個人對大眾有沒有供養心,而是否有出類拔萃的才華 還在其次。因為叢林道場是大眾修行辦道的地方,一個住持如果慳吝刻薄,不能護持大眾安心辦道,縱然有過人的才幹,也不是適當的住持人才。在禪堂裡,懸掛有 「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的警策板,這是警惕維那師父主持禪堂的儀禮要如法,不可驚動道者平靜的心,所謂「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由此可見,佛教尊重大眾,以大眾為中心的思想。
五、以教為命
我有一位同學塵空法師,有一次對我說:「今日真的佛教青年,不要想佛教能給我什麼,而是要想,我能給佛教什麼?」我聽了非常感動,終身都奉行這句話。
數十年來,我都秉持「非佛不做」的原則,不論做什麼,都是以佛教為出發點,只做與佛教有關的事業,一切都要與佛法相應為原則。
有的人感到很驚奇,我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秘方,能創建這麼大的佛教事業,其實,我的秘 方就是「以教為命」。我常說:「有佛法,就是辦法」,我們不惜一切,要使佛法邁向現代化、國際化、人間化,做事全力以赴,結果隨緣無求,生活盡量簡單,心 志無限廣大,許多原來認為不可能的,也就變為可能了。
有一句話說「寧叫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做人情」,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由於童年的叢林生活,我對佛法很瞭解,知道佛法的界限在哪裡,在生活裡不會跨出那個界限,所以,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佛法一步,為了佛教的復興,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呀!
唐朝的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打柴生火、挑水做飯,不曾得到道悟禪師的一句法要。
有一天,他忍不住對師父說:
「師父!我跟隨您很多年了,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開示,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法要吧!」
道悟禪師說:「你跟隨我出家以來,我沒有一天不傳授你法要呀!」
崇信感到非常訝異的說:「弟子愚笨,不知道師父什麼時候傳授過我法要?」
「你端茶給我,我就喝:你捧飯給我,我就吃,你向我合十,我就回禮;我從來沒有一天懈怠,每天都在指示心要呀!」
崇信禪師聽了,當下頓然開悟。
只要一心不離法,搬柴運水、喝茶吃飯,都是在指示法要,一旦心裡離開了佛法,縱使念佛唸經打坐,也是與佛法無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