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路的「阿遠修理」需要幫助?(上)
2006/03/2911:16
阿遠的店門口雖幽暗,仍可以看見滿滿的人在排隊,狹小沉默的空間中阿遠奔來奔去地忙碌著,但門口排隊人潮增加的速度遠比消耗的速度快。
記者鄭郁萌/調查報導
一篇2004年的部落格文章,卻在一年多後的最近發燒,以記者為例,一天就收到3封以上的轉寄,也吸引不少電視媒體拉了攝影機線,擠進小小的店舖裡採訪。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原始作者是誰?報導之後,阿遠伯變得怎麼樣了?
採訪當天是個下著雨的週末,既濕且黏。我先去阿遠的店門口看看,門口雖幽暗,仍可以看見滿滿的人在排隊,狹小沉默的空間中阿遠奔來奔去地忙碌著,但門口排隊人潮增加的速度遠比消耗的速度快。
(圖/阿遠的店門口的排隊人潮)
到了約定地點,萊恩跟女友小C來了,他們就是當初寫下這篇文章的原作者。2004年,小C送了一把傘去阿遠修理,而萊恩寫下了這個故事,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就是上方的原始轉寄信件。奇怪的是,寫下當時,並沒有造成很大的迴響,但是從2006年3月開始,這篇文章成了熱門轉寄信件,連寫作者本人一天都有收到3次的紀錄,讓人覺得奇怪。
「我想是因為RSS的緣故,方便搜尋吧。」27歲的萊恩從事網路業,但也不能很肯定找出原因:「也有可能是流量大的當紅部落格轉貼所致,我還看過有賣家把這篇文章貼在拍賣網站的『關於我』裡,大賣家的瀏覽人次多,曝光率可能也變高。」
2004年兩人常常約在公館商圈見面,小C發現阿遠修理後,就常送壞掉的東西來修。阿遠會修理的東西不少、收費低廉、而且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有時人不多,他們也會跟他筆談閒聊,阿遠曾經跟兩人說過,有位老顧客看阿遠生意清淡,要幫他架個網站宣傳宣傳,但是兩人回家一查卻找不到,也許網站已不存在,也許根本從來就沒有過,小C覺得心有不忍,要萊恩將故事寫出來,希望能對阿遠有幫助。
(圖/阿遠雖然只能以手寫溝通,但是臉上常常掛著笑容。)
時移境遷,一年多後的兩人因為生活圈離開公館,已經很少回去找阿遠修理了。但此時舊文章出乎意料地延遲發酵,在瘋狂轉寄之後阿遠的修理店變成大熱門,但是他的工作負荷量畢竟有限,之後有人在萊恩的部落格上留言表示送修多次,阿遠卻一直沒有修,到最後只好退錢了事。
(圖/想要幫助阿遠,促成萊恩寫下那篇文章。)
而且原本只休週日的阿遠,現在必須休週一到週三才能加班趕工;原本修理鞋、傘、皮包等等,但是現在光修鞋就修不完,因此已經不修其他的東西了;在現場常有排隊人潮,如果想要現修現拿,往往要等上40分鐘到1個小時。
「我的文章可能造成阿遠的困擾,網友的熱心跟善良突然大量湧入,這可能讓原本只作熟客的阿遠應付不來。」萊恩說:「所以我想去看看,也許跟他說聲抱歉。」
後來我跟萊恩、小C便到了阿遠修理,一去就看見至少8位以上的客人排隊等待,阿遠走來走去地忙碌著,而後面是成堆的鞋山。我遞了寫上來意的筆記本給他,阿遠拎著鞋、滿頭大汗地對我笑,用筆簡單回答了幾個問題,又忙忙地回去修理起來。
汀州路的「阿遠修理」需要幫助?(下)
記者鄭郁萌/調查報導
自從網路轉寄文章發燒後,阿遠的店門庭若市,雖然累,但阿遠說很感激。
阿遠本名林慶遠,20歲時為了學費到鞋業公司學習,裁剪、縫紉跟針車技術都學會,但沒有很大興趣,他真正的興趣是在繪畫,後來畢業後到鶯歌作仿製古陶的工作,因為合志趣每天都作得很快樂,但最後卻因聽障受人排擠,34歲的時候放棄、離職,經人介紹到三峽的祖師廟學修理,包括皮鞋、皮件,因為有基礎,阿遠學得很快,出師後就到公館找地方擺攤修理。
那時還是民國70年代,阿遠沒錢租下店舖,還好遇到好心的服裝店老闆娘讓他在門口擺攤,但是後來服裝店搬走了,阿遠搬了又搬,常常遇到警察取締,後來有居民建議他,搬到汀州路一個住家的車庫後面,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可以安置他和他的機器,阿遠總算安定了下來,這一作就是20幾年,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是從童年就找他修理皮鞋,一直到現在。
這幾年因為鞋品易買、重流行,修理業逐漸式微,萊恩的文章在網路廣為流傳之後,彷彿提醒人們「鞋子是可以修的!」而且也觸動許多人心底的感動,紛紛拿著東西找上阿遠,他的工作量暴增,常常一天有超過百雙的鞋送上門,堆得小小店舖裡幾乎成了座鞋山。
(圖/阿遠的店待修鞋已經成了座鞋山)
修鞋修了二十幾年的阿遠從來沒見過這種陣仗,以前作的是熟客,一天頂多10來雙鞋,幾把雨傘,阿遠可以很耐煩地從資源回收處找一些可用的零件替顧客修修補補,不耗材不收錢;現在一下子湧入超過以往6倍以上的工作量,阿遠忙得來不及吃飯、不斷加班趕工以回應顧客殷殷期盼的眼神,以記者到訪當天為例,阿遠一直不斷工作到11點才能夠用餐,卻還是修不完。
因為不願讓客人失望,但是又不知怎麼處理這樣的情形,雖然已經超過工作負荷量,阿遠仍然收下送修的鞋子,並且每週休三天趕工修理,但是鞋子以排山倒海之勢湧來,採訪當天,右邊送件的人仍在排隊,左邊則是送修之後來了兩三次都拿不回鞋子,客人只好自己去鞋堆裡面找,有人繼續排隊等著阿遠直接修、有人則是抱怨著要阿遠退款。阿遠雖然仍微笑著,但那笑容變得有些落寞。
我們在雨中等了2個小時,有人抱怨著走開了、有人默默地等待、有人在鞋堆裡翻著鞋,而阿遠滿頭大汗、一直沒有停手。萊恩說,這樣的結果是他始料未及的,他覺得阿遠修理需要的是長期、非刻意的支持,他擔心這陣熱潮造成品質下降,嚇走了舊客;一窩蜂過後,新客也不來了,反而對阿遠不好,很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去看待阿遠的服務。
(圖/阿遠現在已經不修傘了,修鞋之外的工作,都轉介給同樣是聽障的友人「阿美」跟徒弟)
為了加快速度,阿遠將修鞋之外的工作,都轉介給同樣是聽障的友人「阿美」跟徒弟,他的櫃檯前掛了一張牌子,寫著「修傘請到廈門街24巷1弄1號阿美修理。」阿遠寫著,那是他的師姐。
我和同事找了去,一樣的昏黃暗巷、更低矮的屋簷與狹窄梯階,手寫著的「阿美修理」,屋裡只能容一個人,有個負責翻譯的鄰居婦人站門口。我們到的時候正有一位婦人拿雨傘來修,阿美鑽進屋子裡修了一會,拿出來時,比手畫腳的請鄰居婦人告訴送修人:「修好了,因為沒有耗材,只是綁一綁,所以不用錢。」送修的婦人屈了屈大拇指向阿美說謝,阿美笑了。
(圖/阿美修理燈光與阿遠的店一樣昏黃。)
負責翻譯的鄰居婦人告訴我們,阿美也是聽障,因為阿遠修不完,就轉介來這兒修,阿美善車工,所以雨傘,皮包都可以找她修,她也說,最近人變多了,應該是阿遠那兒轉介來的。
望著阿美比手畫腳的身影在昏黃燈光下,很寧靜但很熱誠,我忽然覺得感動,而這種感動,可能也是萊恩跟小C當初接收到、並且想要傳遞給廣大網友的吧。
是的,阿遠他們需要幫助,但他們需要的「幫助」不是憐憫、不是一窩蜂之後的遺忘,而是肯定與記憶。
在社會的角落裡有太多這樣沉默、友善、擁有好技術的人士,如果心底柔軟的人們在有需要時,能想起他們、記得他們,並且給他們一個公平工作的機會,雪中送炭永遠都比錦上添花來得更有意義,並且讓人久久地感激。
故事,其實都會有後續
淡水河一號註:
上一篇筆記「虧」了30藍一下,其實,追追追的夥伴都是很「頂真」的傢伙,像筆鋒常帶感情,惹人哭也惹人笑的阿東(淡水阿伯鐵蛋、台灣的桃花源)、查證仔細,總是尋尋覓覓的以瑾(朝鮮露乳裝、合歡山垃圾);興趣廣泛、出擊範圍廣濶的小平子(靜坐學生偷接電、清朝護照);還有,就是謹慎細膩、比淡水河還龜毛的萌妹(逢甲阿婆、夾兔子機)--哈,好像在講得獎感言似的,廢話不多說,以下這篇筆記是萌妹採訪阿遠的後記:
文/鄭郁萌
彷彿小時候聽到的故事結尾:「從此,王子和公主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也許聽到這裡有些人就會心滿意足地走開,但是之後呢?公主是否因為家事繁忙而悶悶不樂,王子是否因為公主人老珠黃而變心?似乎沒人想去了解,但是,故事真的一定有後續。
就像阿遠的故事。許多人收到網路的轉寄信、許多人看到電視新聞的報導,然後就將這個修鞋匠的身影納入腦海,但是,後續呢?還有人關心嗎。事實上是阿遠的店因為網路文章一夕爆紅,但是他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鞋潮,因此有人到文章原創者萊恩的部落格留言,有人說其實阿遠並沒有那麼可憐,有人則是直陳他的修理經驗,一週去三次都沒拿到鞋……
阿遠只是這個城市中,再平凡不過的修理匠,他的故事之所以感人,也正是因為他就像是街頭巷尾、記憶中那種誠懇古意的工匠,我們不能責怪他對突然湧至的送修亂了步調,更不能要求他現在馬上去修一門「管理行銷」課以應付客人,這樣並沒有意義。如果可以,請包容他的失序,並且了解目前狀況後,權衡自己的送修。
故事一定會有後續。我們報導目前阿遠修理攤的情況,是希望網友能夠將這份觸動,不要急忙地轉成「送雙鞋去修」這麼簡單的動作,這樣只會讓自己擠到送修洪流中,累了自己,也苦了阿遠。
如果你也是收到網路轉寄信件而被觸動心情的一份子,不如記得他,在下次有東西需要修理時,想起他們,讓阿遠的故事有「後續」,一直提醒我們其實人性是溫暖的,或許這就是茫茫網海中可以看見的,最美麗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