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世紀末警鐘〈宣化上人語錄〉 宣化上人主講

世紀末警鐘〈宣化上人語錄〉 宣化上人主講

441 - 460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441.
  
  我們人要時時能保持混沌赤子之心,小孩子似的,時時都不會老的,時時都不會死的,所以我說健康長壽,只要把世間的財、色、名、食、睡放下了,那個真的自然就現前了。
  
  442.
  
  不論大乘、小乘、佛乘,首先都是教人去除習氣毛病,去無明煩惱,去貪瞋癡。你若能把毛病都去除,與經義自然會相合;但若毛病不除,總也不能明白經義。
  
  443.
  
  你看看,你第一了,又能有甚麼用?你發財了,又能有甚麼用?
  
  444.
  
  你觀察這個修道的人,觀察甚麼地方呢?就觀察他守不守佛的戒律。他若不守佛的戒律,這一定是魔;他若守佛的戒律,特別精嚴,這個就是真的佛教徒。
  
  445.
  
  這個世界的麻煩為什麼生出來的?就因為人人都自私。
  
  446.
  
  自私從什麼地方開始?就從人的欲念那兒開始。
  
  447.
  
  人修道,無論甚麼也不要貪─好的也不貪,壞的也不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種貪心,你貪甚麼都是不對的。
  
  448.
  
  如果你的意識對冷與熱都不作出分別,那麼,冷熱就不會存在。如果冷熱都不存在,又有誰感覺的呢?任何情況都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不在事物上存分別,我們自心的本來安靜就不會受擾。
  
  449.
  
  殺業太重的後果,形成天災人禍的因素。或者地震,或者海嘯,或者奇寒,或者奇熱。乃至風不調雨不順,國不泰民不安的現象也為常見。
  
  450.
  
  小孩子如小樹枝般長大,枝椏七八,必須砍去橫枝,將來才會成為棟樑之材。
  
  451.
  
  人在夢中,而不知是在作夢,待夢醒了,方知是夢。何時能醒呢?等修行開悟時,便是夢醒時。怎樣修行?就是學佛法。甚麼是佛法?簡而言之,就是鑰匙,我們天天在找這把鑰匙。鑰匙是甚麼?就是般若智慧,找到智慧鑰匙,便能開無明的鎖。把無明鎖打開了,便得到解脫,得到解脫後,假夢才會醒。
  
  452.
  
  可以用的東西我們不用,把它扔掉,這叫浪費物質,世界上的物質,已經快沒有了,我們再不節省,將來就很危險了。
  
  453.
  
  這世界上無論好和不好,都是教人覺悟。好,就是教你覺悟好的地方;不好,就是教你覺悟不好的地方。
  
  454.
  
  《楞嚴咒》每一句你們都應該特別注意,不要把它當成平常事,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妙法。你們或者以為世上很多人講《楞嚴咒》,其實是沒有人講。
  
  455.
  
  妄念就是不真不實在的念頭,虛妄不實在,儘打妄想。顛倒就是明知這是不對的,卻偏要做,又狡辯說這個對。
  
  456.
  
  世間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發點無非是自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而佛法,是大公無私,是為了利益他人。
  
  457.
  
  聽經你就有照妖鏡了,這個妖魔鬼怪一現形,你就知道了。
  
  458.
  
  我們修道的人,都應該要發真正的願,發真正的、內心發出來的大願大力,來照著這個願力去實行。
  
  459.
  
  若只存大公無私的心,不想快,不想超過別人,只是專一其心用功,甚麼魔也不會有的。
  
  460.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樣的清淨,不能容納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總想法子把它拿掉。否則,身心不安寧。修道也是這樣的情形。這粒沙子是什麼?就是「貪心」。有了貪心,事事起變化,本來是清淨,有了貪心的念頭,便起了化學作用,將清淨的水變成穢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1我們修道的主要目的,為了脫生死,不是為求感應而修道。切記!不可有所企圖而修道,為求成就,為求感應,那是大錯特錯。
【書籍目錄】
第1頁:001 - 020 第2頁:021 - 040
第3頁:041 - 060 第4頁:061 - 080
第5頁:081 - 100 第6頁:101 - 120
第7頁:121 - 140 第8頁:141 - 160
第9頁:161 - 180 第10頁:181 - 200
第11頁:201 - 220 第12頁:221 - 240
第13頁:241 - 260 第14頁:261 - 280
第15頁:281 - 300 第16頁:301 - 320
第17頁:321 - 340 第18頁:341 - 360
第19頁:361 - 380 第20頁:381 - 400
第21頁:401 - 420 第22頁:421 - 440
第23頁:441 - 460 第24頁:461 - 480
第25頁:481 - 500 第26頁:501 - 520
第27頁:521 - 540 第28頁:541 - 560
第29頁:561 - 580 第30頁:581 - 600
第31頁:601 - 620 第32頁:621 - 640
第33頁:641 - 660 第34頁:661 - 680
第35頁:681 - 700 第36頁:701 - 720
第37頁:721 - 740 第38頁:741 - 760
第39頁:761 - 780 第40頁:781 - 808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