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光教科書第五冊 -- 宗派概論

佛光教科書第五冊 -- 宗派概論

第七課 法相宗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本宗依據《解深密經‧法相品》而立,主張一切諸法的體性、相狀都是唯識所變,故將宇宙萬有的一切現象分析其性相和體性,並加以組織化、系統化,所以稱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或有相宗。唯識學說建立種種「法相」,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理,力矯空宗末流斷滅空的偏執,故名「大乘有宗」。
  
  唯識思想的發展,在佛教教理史上是一大邁進,從阿含、般若、中觀乃至瑜伽,逐漸開展,這是印度佛教思想愈趨縝密、圓融的過程。在西元四、五世紀,無著的《攝大乘論》和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為唯識思想的代表著作。主要說明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意識,並非實存的「境識俱空」,又稱為「真實唯識說」,由真諦三藏傳到中國,形成攝論宗。另外,主張「境空識有」的「方便唯識說」由陳那、無性、護法等唯識論師的傳承,經由玄奘大師傳到中國、日本,才有現今的法相宗。
  
  西元七世紀間,我國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曾在那爛陀寺從瑜伽論師戒賢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及十支論的奧義,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玄奘大師歸國後,住持長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窺基的協助下,以護法的注釋為主,融合印度十大論師之說,綜合而成《成唯識論》,此論為唯識宗的百科辭典,加上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窺基大弘法相唯識學於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故本宗又名「慈恩宗」。
  
  窺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繼承法脈,續傳智周。智周傳如理,其後中國唯識宗逐漸衰微,傳承不明。直至清末民初,有太虛大師及歐陽竟無、王恩洋、梅光羲、韓清淨、朱芾煌、周叔迦、唐大圓、熊十力等居士學者致力於法相的研究。台灣早年有慈航菩薩闡揚唯識,著作《相宗十講》,後有印順導師作《唯識學探源》、演培法師作《八識規矩頌講記》、楊白衣居士作《唯識要義》等。近期也有不少法師學者致力於唯識教義的專研與著述。
  
  唯識教義分項略述如下:
  
  一、五位百法:「百法」是萬有的分類。研究唯識學,必須先了解諸法名相,這是進入唯識之門。世親菩薩從無著菩薩學習大乘法相教義後,造《百法明門論》,乃將萬法歸納為五位百法。
  
  二、萬法唯識:宇宙森羅萬象都是靠第八識--阿賴耶識無始以來所含藏的種子變現出來的。如果能夠認識一切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了解一切萬法都是不實在,因而斷除妄執,可以了生脫死,回歸涅槃清淨之體。
  
  三、種子現行:百法中,除了無為法以外,其餘的有為諸法,皆從種子生起。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產生「色」、「心」諸法現行的作用,稱為「種子」。當「種子」遇「緣」起「現行」時,就變現而成森羅萬象,因此說阿賴耶識是宇宙的總體、萬有的根源,此稱「阿賴耶緣起」。譬如喜捨心的種子現行時,見貧困者而心生歡喜,行布施,捨財物;看過巴黎鐵塔的相片,再見到實物時,會產生熟悉感。
  
  四、四分說:唯識學者為論證「唯識無境」的理論,說明主觀精神對於客觀對象的認識作用,提出心所四分說,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所有心的作用,是由相分乃至證自證分四領域成立,且不離心識而存在,強調用心看心的原理。譬如照相,景物為「相分」,相機為「見分」,照相者為「自證分」,照相者調整焦距鏡頭要將景物清晰攝入的作用為「證自證分」。
  
  五、三類境:瑜伽學派將吾人所認知的塵境分為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六、三性與三無性:依「有」的觀點而言,一切諸法有三種自性(體性相狀),即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依「非有」的觀點而言,「識」有「境」無,故立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由以上三性、三無性之說,而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即三性、三無性具有不即不離的關係。
  
  七、五性各別:眾生依據個別不同的阿賴耶識種子,具有五種不同性質,可分為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而定「可成佛」或「不可成佛」之說。
  
  本宗立三時教,以判釋佛陀一代所說教法。三時即第一時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時中道教。前二時為方便未了義教,止於偏有、偏空,第三時所說為中道真實義的圓滿教,屬了義教。唯識宗是屬第三時的中道教。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一切的境界由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有美醜、好壞、優劣的種種差別。如果我們能夠顯發佛性,泯除心識的虛妄分別,則能如實地了悟世間的實相,不被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如果我們能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再痛苦的事,也能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因此,如何轉妄識為智慧,是解脫的重要途徑。唯識宗說轉八識成四智,即:第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第二、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三、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唯識學所立的名相為佛學名相的基礎,說理縝密,分析心理過程透徹,雖有「俱舍八年,唯識三年」之說,然其主張與實際生活多所相應,堪稱為佛教的心理學。如果有心學習,可依《成唯識論》所記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討、深入,必能臻於轉凡入聖的境界。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宗派總論
第3頁: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第4頁: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第5頁:第四課 俱舍宗 第6頁:第五課 成實宗
第7頁:第六課 律宗 第8頁:第七課 法相宗
第9頁:第八課 三論宗 第10頁:第九課 天台宗
第11頁:第十課 華嚴宗 第12頁:第十一課 真言宗
第13頁:第十二課 禪宗 第14頁:第十三課 淨土宗
第15頁: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第16頁: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第17頁: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第18頁: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第19頁: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第20頁: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第21頁: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第22頁:第二十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