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維摩經》佛國品第一)
“忍辱”,即戒嗔恚。即使有惹人生氣的事,也要互相忍耐、謙讓、懺悔,這就是菩薩淨土。心中忍耐、謙讓、懺悔之心完成時,許多面相仁慈者即聚攏而來。“三十二相”即佛所具備的具足的相貌。
前不久,在妙心寺舉辦了某電機公司新職工培訓會,其時我對這些年輕人講道,有這樣一首歌詞,“哭著墜地情來養,更待開花結果時。”我們都是呱呱墜地,沒有一個人是笑著出生的。嬰兒離開溫暖的母體,塵世的風如利刃砭骨吧。即使被包裹在松軟的繈褓裏,也會感到如坐針氈般的疼痛。雖然人們都把自己生下來時的事忘得一幹二淨,但是誰都是哭著來的。也就是說,人並不是有了將來的幸福保障才生下來的。赤裸裸、毫無計劃,而且懵懵懂懂就來到人世,這也太顢頇了吧。
這個赤裸裸、懵懵懂懂就來到世上的我們,在父母、周圍人以及天地的恩賜下,健康成長,上了高中,現在大學都畢業了。這就是“情來養”。你們已經長大,今後要自己做計劃,以自己的意志走向社會。如果是花草,就到了獨立抽蕊開花的時期。今後要開出適合每個人自己的花朵。花有色有香。即有良好的教養和練達的人格,培養良好的情趣,做個面善的人。
花中有蜜,它就是奉獻社會之心、盡其所能之心。只要開花,自然有收獲。幸福不是去索取,而是被給予。有句西諺:“求得的只是快樂,不求而被給予的是幸福。”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人,即使不索取,也被自然地賦予幸福。
我向這些年輕人講了這番話。正像草木來到世上是為了開出媚人的花朵,人生於世的目的,即錘煉一副像佛一樣慈祥的相貌。在有生之年,起碼要做到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