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以師父的悲願為悲願
  
  我們每一個人由於無始以來不同的業力和習性,造成了想法、看法、聰明程度等種種的差異,所以要經常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同時也要盡量發揮長處,改善短處,否則不但自己煩惱痛苦,也會引起他人煩惱痛苦。
  
  我們是出家人,要學做人天的師範;如果煩惱多,就無法對人產生感化的作用,對自己也無法安住身心。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直覺反應:「佛法這麼好,出家人怎麼會修成了滿身的煩惱?」其實出家人還是凡夫,未得解脫,所以尚有煩惱,這是本來就有的習氣;而出家久了,雖然也會有一些波折或身心的衝擊,但若能用慚愧心、懺悔心和慈悲心來調伏自己,寬諒他人,心情波動的現象自然會漸趨平穩、安定。
  
  我們法鼓山僧團才剛剛開始建立不久,制度雖然尚未健全,但也正在積極改善中;而道場的一切設施亦尚未臻完善,不過法的薰習卻不虞匱乏。
  
  過去的叢林是山居生活、農村社會的型態,現在則是都市生活;而在今天的社會,就算是住在山裡,所接觸到的物資和人事,都和城市沒有兩樣,所以臺灣、日本、美國的山林佛教,都已經都市化了。修行人的生活是不可能再回到一百年前的模樣,歷史是永遠不會重演的,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在運作,但方式是不一樣的,也經常需要改善。
  
  所以,法鼓山農禪寺有它自有的特色,這樣的環境也可算是一塊淨土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創造的,需要靠大家的維繫與愛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將自己範圍內的責任做好,對其他外圍的事也盡量協助關心,整個僧團自然會充滿朝氣、充滿希望。
  
  師父冀望把佛法推廣到全世界,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因而發願擔起這個重責大任。
  
  師父為何要閉關自修?無非想得到修行的方法。為何要出國留學?因為當時佛教讓人誤為迷信,出家人受人輕視,所以若要普遍提高出家人的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是需要從各方面去努力的。
  
  我去日本、美國,吸取了新的觀念和方法,進而將中國正統的禪法推廣出去。日本的禪有武士道的民族精神,中國卻不一樣,像虛雲老和尚、來果禪師、明末蓮池大師的禪風都和日本的禪風不同。日本禪較為單純,中國禪的涵容性則較廣大。
  
  師父在有生之年要把佛法推廣出去,遍及世界的每一角落,但這得靠大眾的協助。諸位常住眾敬愛師父,但也要體諒師父;多愛惜自己,也要愛惜常住。師父是法鼓山全體大眾的,是中國佛教的,也是世界佛教的。你們能來親近常住,跟師父學習佛法,也要以師父的悲願為自己的悲願,大家同心同願,協助師父推動法輪。如有不同的理想、抱負,想另求發展,師父是不會阻撓的,但你自己就很可憐了。
  
  如果只知道要求師父及常住,而不接受師父及常住對你的期許,你就無法在僧團中安住了。因為師父與僧團正在成就你、培育你,你也應該在自利的同時,追隨師父、配合僧團,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
  
  夢中說夢
  
  大多數人對未來都會有所期待,若無期待,就好像水上漂萍漫無目標,不得安定。人生活在夢中也很好,最起碼有個夢,但如果時常做夢,整天生活在夢境中也會很痛苦。事實上,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夢境,又生活在夢境裡,當然是苦不堪言。
  
  努力於協助、奉獻之中
  
  我個人一生並無任何的生涯規畫,也從不曾想過要收徒弟做師父、蓋道場、當作家、做學者,我只是順著因緣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如當兵、閉關、去日本讀書、到美國弘法等等,我當時的前程在那裡,下一步路又將何去何從,我一概不知道,我只知道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只要有人需要我協助,我就去;有地方需要我奉獻,我就去。
  
  就這樣,我來到臺灣,去了日本、美國,然後有了東初禪寺;回到臺灣,有了農禪寺、中華佛學研究所,以至於現在的法鼓山。我個人從來沒有想要這些,就是如此地順著因緣走下去,結果這些一樣一樣地出現。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緣所致,非我神通廣大,我只是一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出家人,一心一意想把自己知道的、受益到的佛法,也讓其他的人知道,如此而已。
  
  就以現在的法鼓山為例,雖然有藍圖和未來的理想,但一定會依著藍圖來走嗎?我實在不知道。不過,我時常這麼說,我的法鼓山已經建造好了,你們的法鼓山還未建;能做的我也已經做了,做多少算多少,我沒有半點遺憾或牽掛。如果我覺得現在還死不得,或死不瞑目,事情尚未完成,這是俗人的想法、在家人的心態。出家人是今天做事今天了,明天的事就不必掛在心上了。
  
  努力之前先要安心、安身
  
  人的福報和因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我的師父東初老人老是說我有一點小聰明,但沒有福報。我知道我沒有福報,可是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是個聰明人。如果我自以為是個聰明人,便會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不求上進。正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聰明人,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我會努力;也因為知道自己所學不夠,必須不斷地學習;因為知道我沒有福報,所以願多做奉獻服務。因此我的日子過得既充實又真實,不會老是在做白日夢。
  
  我有一位同學,他在我所有的同學當中是最聰明的一位。曾經有人問他怎麼不好好地讀書,他說:「我不讀書就已經這樣聰明了,再讀下去,天底下還有人嗎?我必須要讓一點飯給人吃,所以我不要努力讀書。」好大的口氣!可是我因為知道自己是愚笨的人,所以在環境許可下,我會努力地充實自己,不會做這樣的夢。
  
  夢不是不可以做,但不可以老是在做夢;未來不是沒有,但不要老是記掛著未來的前途。努力是必須的,然而跟環境因緣不相應的努力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努力之前先要安心、安身;換句話說,出家的心態、儀態先養成後,再去學其他的東西,這才是最可靠的安頓法門。
  
  如果老是把自己放在夢中,等到無法將自己的夢想實現時,便覺得無地自容,變成了一個失意落寞的人,這對我們的法身慧命是一種戕害。(一九九二年七月八日)
  
  法鼓山僧團
  
  目前,國內的新聞傳播界及居士團體,常把法鼓山、佛光山以及慈濟功德會相提並論,這固然是一件光榮的事,不過我們也應感到慚愧,我們怎能和他們相比呢?佛光山和慈濟功德會都是三十多年歷史的道場,都有豐富的經驗和貢獻,法鼓山卻只有十多年的歷史而已。
  
  我自民國六十六年冬從美國回到臺灣,接掌農禪寺的法務,從沒有信徒到有一些信徒,從沒有任何的佛教事業到有佛教事業,這一路走來非常地辛苦,可謂蓽路藍縷,創業惟艱。
  
  我們仍是一個脆弱的團體,尚無明確的組織,所做的社會關懷工作也不夠多,僅僅以這兩句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來獲得信眾的認同。
  
  雖然我們做的都不是「立竿見影」的教育與關懷的工作,但因為我們腳踏實地,因此給人的印象是穩重、踏實、不誇大。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培養出來的研究生,真正有成就、有貢獻的人仍不是很多,但我們還是要繼續地做,不能退縮、厭倦。
  
  為佛教培養人才,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要我們堅持原則,一定會得到社會的肯定與教界的支持。
  
  最初佛教界的人士,認為我們走的路線不同,總以批評、觀望的態度來看我們;而教外的人士也以懷疑的態度看我們在做什麼,對社會究竟能有什麼功用,所以我們的責任更因此而顯得重大。經過大家的齊心努力,這些年來所舉辦的各類淨化人心、社會的活動,特別是「心靈環保」,好多團體都來向我們觀摩學習。因為這些都是帶動社會優良風氣的活動,以致於被朝野輿論譽為一股清流,大眾對此應感到欣慰,並當再接再勵,繼續努力。不過,我們對社會的付出與貢獻是有限的,真是慚愧啊!
  
  諸位來法鼓山出家,就當知道六祖惠能大師這麼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我們大家都是共同來此修福修慧的,以佛法成就了社會大眾,便成就了我們的法身慧命。(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我的方向-做好出家人的本分
  
  我從小就是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過。由於福報不夠多,以致於缺少寬宏大量的心,偶爾也會對人慳吝或與人計較。所謂寬宏大量,就是一方面要把自己所擁有的與他人分享,另一方面也要原諒他人的過失。
  
  我的智慧也不夠,修證也不夠,禪定不深、學識不足、涵養不夠。正因為我知道自己缺點很多,所以我經常生起慚愧心。
  
  通常我不敢站在上首,走在人前;不敢浪費財物,不敢和人比高低、論長短。雖然我仍有嫉妒心及不平衡的心,但每當我發現自己的愚癡時,會立刻用佛法的智慧,回到謙遜的原點。
  
  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出家人
  
  當我的弟子及許多人在皈依典禮上、修行的過程中,一次次地向我頂禮時,我常默念著「觀世音菩薩」。我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只是一位普通的出家人、是凡夫,以佛法的立場,為了讓弟子及居士們對三寶起恭敬心,是應該鼓勵他們禮拜師父。不過,在我自己的內心,我很清楚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他們只是在向一位出家師父行禮而已,不是向我跪拜。
  
  身為一位出家人,心裡如有這樣的想法:「我有好多信徒喔!」就應該馬上轉移念頭,警惕自己:「真不知慚愧,這些信徒是三寶的,怎會是我個人的!」
  
  我就是這樣常常提起慚愧心,所以沒有太多的得失心,也不會感覺壓力過重。能自知慚愧,就會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有所殘缺,更需努力修福修慧。
  
  沒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
  
  我並沒有非要完成一件偉大事業不可的雄心壯志,但是我會隨順因緣,盡力而為。我不敢有任何的奢望,凡事都是在因緣的許可下,一點一滴地完成了。
  
  我從未想過建設法鼓山是我的悲願,它是十方所共有,凡是認同法鼓山理念的人都會共同來成就,這並不是因為我的能力強、福報大、善根深厚,而是這個時代環境中的人,有如此的需求。
  
  我個人也沒有宏願,只是我清楚我的方向,就是要把「和尚」的角色扮演好。我不能讓我的師父、父母親因我不盡分而受人唾罵,或使得不信佛教的人批評毀謗。
  
  我要做好什麼樣的和尚呢?基本的戒律應該要受持,但是我並未想成為一位大律師;基本的佛法要知道,但我並沒有想要成為一位大法師;基本的禪修方法要懂得,但我並沒有想要成為一位大禪師。我並沒有這些宏大的目標,只是盡心盡力,做好出家人的本分,我始終抱持著這樣的態度。
  
  《法華經》云:「法師有五種:受、持、讀誦、書寫及為他人說。」所以,我今天勉強算是一位法師,其實這是每一個出家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
  
  我從來不要求父母、師長應該如何培養我成為法門棟樑。我之所以有今日,我知道是由於往昔以迄今生的果報,所以內心很自在,毋須有任何不平,我只是隨順因緣,努力向上。
  
  我的師父是以養蜂方式來培養弟子。在我留學日本期間,我的師父以分期付款方式總共支助我一千美元,有些居士問我是否對師父的做法有所不平?我說:「阿彌陀佛!怎麼可以如此想?我的師父願意剃度我,成就我出家,已是無限的感恩了。」
  
  悲智與戒律並行並重
  
  我不論對待何人,親近我、遠離我的人,以及支援我、協助我的人,我都一律感恩他們。我一直很努力的原因,就是為了報答這些恩澤。
  
  所以,對於親近我的人,我常持感恩的心;對已遠離我的人,我常懷念他們,永遠為他們祝福。
  
  佛教是講慈悲的,我們若不慈悲,處處跟人講理論、準則、規矩,我們將因此而受困,不得解脫。
  
  佛教僧團除了靠戒律來維繫,對人當以慈悲的精神來對待、關懷,對事是以智慧的內涵來處理。戒律本身非常刻板,必須輔以慈悲及智慧,生活運作靠戒律,心性的化育靠悲智。
  
  佛教之得以維繫至今,乃由於這兩條路線始終是並重並行的,如果少了任何一種,今天佛教已經不存在了。
  
  以佛法的尺度見賢思齊
  
  我待人也是如此,從來不敢做過多的要求與奢望,因為自己也僅勉強及格,怎敢要求弟子們一定滿分?但是我希望弟子們能滿分,不能滿分,七十分也覺得歡喜,若有八十分更覺得高興,若達到九十分就喜出望外了,如果只有六十分,也過得去了。
  
  所以我從不敢以自己的尺度來衡量人,而以佛法的尺度做為見賢思齊的方向,努力往前走,能走多少就算多少。(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我們的願景
  
  法鼓山是一個理念、信心及悲願行的力量聚合體。在我們的內心裡能夠認同法鼓山的理念、接受法鼓山的原則、對法鼓山有信心,那麼,無論在何時、何處,做任何事,皆是法鼓山的事業。
  
  法鼓山是以培養佛教繼起的學法、弘法、護法的人才為宗旨,有了人才,佛教才有前途,社會才有希望,眾生也才能得救。因此我們要全力以赴,來推動法鼓山所有事業的宗旨:「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因此我們必須先以身作則,提昇自己的品質,才能希望他人也提昇品質,如此人間的淨土也才能實現。
  
  法鼓山不僅是一座山的道場,不僅是一個地理的位置,而是包含了每一個認同並實踐我們共同理念及精神的人。
  
  佛教教育的重要
  
  今天中國的佛教,能夠有如此的局面,是因為在五十年前,太虛大師不斷地奔走、呼籲,創辦僧教育,留下了一批人才,後來那些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個別地傳授、或在寺院授課,才將佛法弘揚開來。
  
  如果當時沒有太虛大師興辦佛教的僧教育,今天中國的佛教是沒有希望的,現在我們看到的一些人才,多半和當時太虛大師所提倡、興辦的僧教育及佛學院有關係。
  
  佛法的慧命,危如懸絲。雖然如此,也還有一絲希望存在。所以中華佛學研究所培養出來的人才,有一個或兩個也是令人欣喜的,我一點也不失望。
  
  如果當初我不去日本,現在我也一樣可以弘法。為什麼?其他的人雖沒有到日本讀書,一樣也在弘法,所以不能因為我有博士學位才算是人才,才可以弘法。不過,因為我有博士學位,知道一點點治學的方法,也知道如何興辦很好的教育機構。我既能走學問、研究的路,同時也在走修行弘法的路,所以我們未來的方針也是解行並重的。
  
  法鼓山的三大教育
  
  未來,我們法鼓山有三大教育,第一是:大學院教育,第二是:大普化教育,第三是:大關懷教育。這三種都是教育的工作。如果你把學術教育做得好,你也可以是一位教育家;如果你把關懷教育做得好,當然也是一位教育家;如果你對普及化的弘法教育做得好,你就是一位教育家。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未來都可以成為法鼓山優秀的教育家。
  
  大學院教育包括一般的大學以及僧伽大學;大普化教育包括禪修、念佛、講經說法、著述出版;關懷教育則包括從個人到團體的關懷、從教團到社會的關懷、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終止的關懷。
  
  在法鼓山的共識裡,我們的方法是「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所謂全面教育,就是指這三大教育。三大教育本身就是關懷,因為這三大教育都是為了達成同一個目標,那就是關懷。
  
  關懷和教育是同時並行的,用教育來達成關懷的目的,用關懷來達成教育的功能;這兩者是互為體用,相輔相成。
  
  勇於承擔,自利利人
  
  諸位不要小看自己,有的人是研究所畢業的,有的人是大學畢業的,有的人是初、高中畢業的,也有小學畢業的。但是,我們不要因此而受限於自己原來所受的教育,也不要以此來評量他人。相反地,我們應自問:「願不願擔起這項任務?」如此才能開拓我們的視野,以及增進學習的領域。
  
  事實上,我們去為他人助念,就是一種臨終關懷;去慰問病人,就是探病關懷;為人開解煩惱、困難,就是社會關懷。這些關懷的教育,我們都已或多或少在做了。只要我們自己本身少一些煩惱,智慧就會多一點,如此便能助人出離煩惱,解決困難。
  
  我也是從煩惱堆裡出來的,所以有煩惱的人,不宜妄自菲薄。從今日始,要不斷地發願,當你的煩惱愈來愈少,這就可以成了你日後助人的經驗。
  
  正如同你在游泳池裡載浮載沉,喝了一口又一口的水,當你喝飽之後,可能就是學會游泳的時候,之後你便可以告訴他人,如何學會游泳的方法。
  
  因此,教育程度低者不要自卑,教育程度高者不能驕傲。我們不必跟別人比短長、論高低,謹守自己的本分,做一個稱職的出家人,這就是一種以德化人的身教,比言教還可貴。
  
  要明白,我們都是做著關懷和教育的工作。一方面我們受到三寶以及常住的關懷和教育,另一方面我們也從中學習著教育他人,以及關懷他人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的立足點。(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
第3頁: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第4頁:第三篇 僧團的共住共修
第5頁:第四篇 僧團的制度與規約 第6頁: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
第7頁:第六篇 佛法開示 第8頁: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