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第六篇 佛法開示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六篇 佛法開示
  
  回歸佛陀本懷
  
  我們的團體是以宣揚釋迦牟尼佛的遺教為立足點,是正統的佛教。如果偏離釋尊的本懷,佛法會被扭曲,佛教將會衰亡。
  
  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佛陀的本懷是智慧和慈悲,以智慧除煩惱,以慈悲度眾生;也就是以智慧利己,以慈悲利他,此乃福慧雙修、悲智雙運的根本原則。若偏離此根本原則而專談神通,一心投機取巧、標新立異,走捷徑、誇證悟,都不是佛的正法,頂多只是佛的方便法罷了,甚至就不是佛法。
  
  雖然也常常有人說我有神通,在某處有我的化身,我都會說:「我沒有神通,也沒有化身的本領。」如果對方硬是如此講,我只好說:「那是護法神可憐我是普通人,又因為你有善根,所以化身成我的模樣來幫你的忙。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和尚,一個凡夫而已。」
  
  神通、預言,我們的道場不談論這些,而是以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來指導信眾修行。不論是念佛會、禪坐會、助念團等會團,我們都是朝此方向來做,絕不用古怪的方式來誘惑社會大眾。諸位常住眾一定要遵行此原則,佛法絕對不可偏離正法的中心思想,否則正法就會淪滅。
  
  平實、慈忍,是我們的信條。平實是平常、踏實;慈忍是慈悲、忍辱。不可和其他道場比較,也不可說我們是唯一的、最好的、空前的、絕後的等誇張語,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告訴人,法鼓山正在做什麼?未來將做什麼?盡可能以具體的事實來傳達信息,將親身的感受、體驗,用誠懇的語言來陳述、表達。
  
  自利利人的大乘佛法
  
  有一年我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演講,有位太太非常感激地來見我,在此之前她不曾聽過我的演溝,只看過我寫的一本小冊子《念佛與助念》。當時她的父親因車禍去世,雙眼圓睜,頭腫大如斗,臉色因恐懼而現難看樣。正在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的時候,她的一位朋友告訴她可以念佛助念,可是並沒有告訴她怎麼念;無助之中,另一位朋友送了她一本《念佛與助念》,她就根據小冊子上所教的方法試著助念。兩個小時後,她父親的雙眼就閉起來了,頭腫脹的現象也消退了,而且臉色紅潤面帶微笑,身體不再那麼地僵硬,她們全家人也因此而皈信了三寶。
  
  我根本不知道這本小冊子還能如此度人。這故事是不是神話?是不是我的力量所致?當然不是,這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我只是在小冊子裡介紹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和為臨終者助念的方法與意義,如此而已。
  
  我們法鼓山學的是大乘佛法,不論是學淨土或學禪,大乘佛法都是自利利人的法門,是以利人的方式來完成利己的目標,這是大乘菩薩的精神,希望大家要有此共識,我們的僧團方能可大可久。(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菩薩行者的修學
  
  所謂菩薩行著,是指從凡夫至聖人,凡修行菩薩道者皆屬之。做為一位初發心的菩薩,首先必須學習如何看自己以及如何看人,並且要謹記於心,時時省察。
  
  謙下尊上,去除慢心
  
  視自己為凡夫,是知慚愧的凡夫菩薩;以賢者菩薩視人,可避免驕傲、自大的心態,並減少對自我的執著、煩惱,以及與人往來的磨擦、衝突。
  
  倘若時時凸顯自己,把自己當做已成就的菩薩、佛,自以為是,我慢心就會漸漸地增長,這是一般人常有的現象。尤其當修行一段時日後,自信心、我慢心與日俱增,嚴重的話還會把自己視為大菩薩,視他人為凡夫眾生,覺得所有的眾生都在等待自己去救度,就好像自己是一切眾生的父母。這是宗教經驗上「神格我」的膨脹,一定要避免。
  
  不論修行、讀書或者成就某樣事,都可能發生類似的情況。譬如突然間發了大財或地位高升,往往會忘記自己是凡夫,覺得自己一下子變得好偉大、好能幹、好有力量,驕慢心於是出現,所以「謙下尊上」是菩薩行者必須學習的首要功課。
  
  若能將自己看做凡夫,視他人為聖位菩薩、大善知識,如此便能隨時隨地謙下尊上,不與人爭意見、鬥意氣。凡事抱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的胸襟,開路與人行走,種樹與人乘涼,這是菩薩行者應當學習的態度。
  
  難忍能忍,難捨能捨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菩薩行者也要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的精神。菩薩是專為眾生服務的,就像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忍受一切的艱難困苦,只為眾生能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菩薩行者一定要修學忍辱波羅蜜,斷不可動不動論民主,講「反彈」,否則便失去了道心。「反彈」是臺灣目前流行的名詞,在佛法中沒有任何不能忍的事,《金剛經》中記載歌利王節節支解忍辱仙人的故事,就是開示忍辱波羅蜜的法門。
  
  我們出家人將父母、兒女、事業,以及種種人際關係都捨了,還有什麼不能捨的?其實,真正要捨掉的是「我見、權力、意氣」,這些習氣若不捨,就會爭權奪利、爭意見或爭一口氣。忍氣吞聲是可憐蟲,但不爭意見則是不須忍氣,也無氣可生。
  
  我見若不捨,便會常常為了一點芝麻事,彼此爭得臉紅脖子粗,非得爭一個是非曲直、水落石出,這是世俗人,不是菩薩行者。能忍我見,必然做得到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縱然是非常艱苦、危險的工作,也會捨己為人,不計較個人的是非得失。
  
  慚愧懺悔,自我消融
  
  做為一位菩薩行者同時要時時懺悔。受到打擊或遇不如意事,應先自我懺悔,不怨恨他人。有時自己不一定理虧,但仍需懺悔,因為起慚愧心、生懺悔心就可以化解心中的不平衡和煩惱。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過去世造的惡業而今生受到果報,雖然現在看似不公平,但事情既已發生了,便要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
  
  常懷慚愧心、懺悔心,無量劫以來的業果因緣,就可能會重罪輕報,乃至消滅。
  
  要知道,天底下沒有可以綁住我們的人、事、物,唯有我們自己綑住自己,所以不要作繭自縛、自尋煩惱,要放開心胸做一位菩薩行者,修菩薩行,行菩薩道。否則人人盡是牛鬼蛇神,甚至是毒蛇猛獸,所處的環境不是風聲鶴唳,便是草木皆兵。
  
  修學的四個重點
  
  最後,再以下列數語做為修學菩薩行的共勉。(一)親切關懷為慈悲。不以粗魯語待人,時時以尊敬語、慰勉語待人。(二)不起瞋惱為智慧。瞋恨、憤惱、嫉妒,傷人亦傷己,自惱又惱人。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才是根本,火上加油必定徒勞無功。應以冷靜的智慧來處理事情;若自己的智慧不足,就暫時放下,但內心不起瞋惱,靜待因緣。該瞋時不瞋,該惱時不惱。(三)柔順直質為道心。眾生剛強,難調難伏,因此首先應調柔自心。心不調柔,則智慧、慈悲無從生起。其次要恆順眾生,在不違背佛法的原則下隨順因緣,順其所需。而且對上要恭敬、順從。
  
  所謂直質,是心中無疑懼、猜忌,心中坦坦蕩蕩,沒有覆藏;若有疑懼、猜忌,便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心容易苦悶,這便不是菩薩道心。(四)簡樸整齊為莊嚴。大殿的布置,乃至寺院的一切設施,皆應簡單、樸實、莊嚴、大方。佛像、供果、花、以及其他的供品等雖簡單而厚重,不可輕薄,亦應整潔、統一,有整體感。(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佛教的大愛
  
  一、二十年前,臺灣佛教界一致提出「愛國護教」的觀念。
  
  如果只是護教而不愛國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失去了國家,等於失去了生存空間的保障;而失去生存的空間,佛教也就無法存在了。因此,不愛國就談不上護持佛教。
  
  不過,身為一個佛教徒,也不能有偏狹的地域、國家、民族的觀念,從整體到個人,都應有先後、輕重、大小的等級差別,我列舉五項,與大家共勉。(一)慈憫眾生。(二)愛護國家。(三)愛護僧團。(四)愛護師父。(五)愛護自己。
  
  慈憫眾生
  
  因為眾生是佛法化世的對象,如果對眾生不慈悲,佛法對世間就沒有任何用處。所以,釋迦世尊出家修道,是為了救濟、解決眾生的根本苦難與問題,由此可見世尊的悲憫,我們來學佛、出家,也應把眾生的問題列為第一優先。
  
  愛護國家
  
  什麼是國家?國家是由人民、領土、主權三種要素所構成的,國家有保護人民生存、保障其生活權益,並領導人民的功能。國家如果喪失主權就不能保護人民;沒有土地,人民就無法居住。沒有國家,人民就會失去保障,因此我們當然要愛護國家。
  
  但是國家的定義不是狹義的,不是只愛自己的國家,佛教徒無論到任何地方去,就要愛護那個國家,尊重那個國家的主權,同時協助所有的人得到佛法的利益,並且協助政府建設安和樂利的社會,使得國泰民安,這是佛教徒的責任。
  
  佛教徒要盡一己之力來協助國家,達到平安、康樂的目的,這也就是佛教救世的精神,愛護眾生的本懷。
  
  愛護僧團
  
  僧團存在於眾生之中、國家領土之內,它是為了共同實踐佛教修行的生活而組織的團體,組成分子是出家人。
  
  所謂僧團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是包括十方常住、十方僧,所有一切僧眾所住的道場。如果僧團的生存與延續受到威脅,則必須要努力保衛我們整個所有的十方僧團。
  
  所謂一代大師,一定是為全佛教教團呼籲奔走,做搶救、建設的工作,不會只為一座寺院的利益、名望去努力;否則整體環境有問題,單獨一間寺廟再好也沒有用,這一點我們要有共同的認識。
  
  愛護師父
  
  民國初年,印光大師住在靈巖山,並不擔任住持,只是閉關修行,但是常住大眾仍然以他為精神依歸,弘一大師也是如此。也有的地方方丈不但是一寺之主,是精神的導師,也是行政組織的領導人,例如達賴喇嘛,他是布達拉宮的主人,也是西藏精神的領袖。
  
  師父是僧團的主人,諸位跟著師父,就像小雞需要母雞的翼護,以防止老鷹、毒蛇的侵襲,所以對於師父的健康、名譽,都要善加體貼與護持。倘若外界有人毀謗師父,打擊師父,大眾要有脣齒相依的感受。所以《梵網經》云:如聽到有人毀謗三寶,如三百矛刺心。
  
  現在世界上知道聖嚴的人比知道法鼓山農禪寺的人多,諸位若有人犯錯,外界一定會批評聖嚴,批評法鼓山農禪寺。雖然我們現在的僧團常住眾只有幾十位,但也就是一體的,大家要以師父或方丈為中心,帶動整個道場的風氣,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一定要愛護師父,保護方丈。
  
  愛護自己
  
  愛護自己什麼呢?愛護自己的道心,我常說照顧自己有三個原則: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
  
  善鬥意氣,這算是道心嗎?不是。道心是忍辱、精進、慈悲、智慧,對眾生產生嫉妒、瞋恨、怨仇,這都是因為缺乏慈悲心、智慧心之故。其實,道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菩提心。
  
  我們要善加調適自己的身心,飲食要節制,不要暴飲暴食或過度挨餓、熬夜;也不要晚上不睡覺,白天卻拚命睡,要不然就拚命工作,弄得飲食失時,這是糟蹋身體。
  
  要有適當的運動和營養,不要讓愚癡、煩惱障礙了自己的身心;要以智慧對待自己,以慈悲對待眾生,以平穩的心精進修行。
  
  我常說:「身心要鬆,工夫要緊。」這才是真精進,對於我們的修行以及健康也才有所助益。
  
  另外,要在體力和智力所及,盡量充實自己。但也不要不自量力,處處和人比較,有人閱藏,你也要閱藏;有人閉關,你也想閉關;有人研究學問,你也想研究學問。
  
  有一個故事說到,從前有一條牛,在夏天寺院曬藏經的時候,跑到曬經架邊走了一遍,結果這條牛下輩子轉世的時候,成為一位很有名的法師,這不是因為牛把經典背起來,而是牛對法的尊敬;這是說明,我們對三藏恭敬、供養、禮拜,自然會開智慧。
  
  經典、佛書要看,但不是拚命地看,還以為這樣就能看透經典的道理,這是愚癡的做法,心不開,太執著,智慧怎會開!
  
  當代有一位長老法師很聰明,看經過目不忘,有人說那是因為他過去世把經典看通、看透的緣故,所以在他這一世的八識田中如活泉般流瀉而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看似言之有理,其實不然,以前印刷不普及,能夠見到的經典很少,而且南傳經典他懂,日本人的著作他也懂,這不能說他過去曾經在日本做過和尚,在東南亞、中國做過和尚。況且近代人的著作,這位老法師過去世也不可能見過。
  
  一個利根的人,只要智慧眼一開,就能夠舉一反三,我們平常都有些許這樣的經驗。所以,光看書是沒有用的,要修行「無我的空觀」,智慧眼才會開。
  
  我本來很愚笨,五堂功課總是學不會,我師父教我天天拜觀世音菩薩,後來感應到菩薩的力量,頭腦的淤塞似乎也打通了。
  
  我看書可以慢慢看,有時一卷幾天看不完;也可以看得很快,一天看完數十卷,這不全是訓練出來的。
  
  看經能夠開智慧嗎?能,像太虛大師就是看藏經開悟的,蕅益大師也有幾次是在看經、講經時發悟的,他們不是抱著研究的心態,而是以修持的心態來看的。研究側重理論的邏輯推演及資料的比較分析,而修持貴在實踐,較能感通佛心、眾生心。
  
  所以,不要把做學問看得那麼重要,否則變成了蛀書蟲,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把書讀破了對自己仍毫無用處,佛法還是要靠生命如實地踐履,才能受用。一句、兩句能夠受用,一部、兩部經典能夠通徹,日後有機會做弘法利生的工作,自己自然而然就會得力。
  
  不過,我並不是說不要看經、讀書,一般人還是要盡己之力去瞭解經教,我只是說要把道心擺第一,健康其次,再來才是學問。(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一日)
  
  佛道與非佛道
  
  今天臺灣的整個環境,神佛混淆論者到處充斥,自稱大師、禪師、老師、上師等附佛法外道不少,而來自國外打著佛教、禪宗招牌的也大行其道,有的甚至還懷疑釋迦牟尼佛的經教有問題。
  
  這是因為近年來臺灣的宗教環境很開放,但是人民的宗教常識很缺乏,這些附佛法外道便如魚得水般地蓬勃發展。他們講得頭頭是道,方法也有若干用處,可以使人肯定自己、有信心,雖然和佛法不相應,但對世間部分人士的確具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
  
  佛經裡就提到,自利利人的度眾生方便法門有三種:(一)勤於自修而不取境界。(二)實修而不急求取證。(三)盡一己之力成就眾生。
  
  依此來看,那些人一再強調身心反應的境界,同時也鼓吹急速取證的論點,是與佛法的根本精神不相應的。至於第三項,盡一己之力成就眾生,內外道是共通的。
  
  勤於內省去煩惱
  
  這三個方便法門是與佛法的根本-「空」相應的,可是附佛法外道開口閉口談開悟、證果位,卻仍然還有貪瞋癡慢疑等無明煩惱。
  
  曾經有人很擔憂地問我,附佛法外道這麼興盛,感覺上正道反而不如邪道,怎麼辦?所以,我們出家人若再不勤於內省,努力修正自己的言行,反而讓人看到出家修行的人煩惱仍然一堆,那麼就與附佛法外道沒有多大的差別了。(一九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危機與轉機
  
  危機的產生,有來自身心的,也有來自外界的,只要處理得當,危機也就是轉機。
  
  個人的危機是來自內心的腐敗不精進,恐懼無信心。僧團的危機,是來自僧團大眾的無知、自私、散漫、懈怠、不振作、不團結,就像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倘若如此,即使沒有外界的打擊,自己也會潰散、瓦解,於人於己非但沒有益處,對國家社會也沒有貢獻。
  
  一個人若有危機感,時時念著無常,就會警惕自己精進不放逸;當煩惱生起時,一想到「人命無常」,就沒什麼好與人計較的。
  
  遇到危機固然要思及「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是正常的現象,以自求安心;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努力,設法找出解決的方法,這才是處理危機的最佳辦法。否則光是擔心、恐懼是沒有用的,反而自亂方寸,不能安頓身心。
  
  如何才能處理得當?要以佛法為指導,提起道心,提起正念,就能化險為夷;若離開佛法的根本,不但危及個人,團體也會遭殃,甚至有滅亡之虞。所以請諸位千萬不要在內心中掙扎不安,千萬不要在團體內製造矛盾、衝突。
  
  釋迦牟尼佛的教團,在當時之所以受到恆河兩岸許多大、小國家的擁戴,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們,每到一處皆能為當地帶來平安。這平安不是因為什麼特殊的法力而得來的,而是因為人心調柔、安定而有的,所以上自國王、百官,下至人民,對釋迦牟尼佛的教團都非常歡迎。
  
  人們常讚歎因為佛能放光,所以走到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其實放光是一種象徵性的描述,是指佛的言行對人有益、對社會有利。如果人們一心只期待佛的神通能放光,讓石頭變成黃金,水變成甘露,這種想法就不是佛法的正知見。
  
  真正的佛法是慈悲和智慧的德化,能化頑劣為賢良、化愚癡的煩惱為光明的智慧,化凡夫眾生為解脫的聖者。所以,能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就是「放光」。
  
  法鼓山這些年來,一直在穩定地成長中,就是因為我們推動的理念是正確的,對我們的國家、社會,乃至世界有很大的貢獻。但願諸位菩薩提起信心、菩提心來,放下個人的問題,以整體三寶為依歸,精進莫放逸,隨眾不放單。時時都有危機感,把三寶的盛衰、僧團的安危,當成是自己的生命來看待。(一九九五年四月十六日)
  
  心的層次
  
  心的活動層面有三,最高的是精神層次,其次是觀念層次,第三是情緒層次。
  
  情緒層次
  
  這是屬於動物層次的一種心理反應,也就是動物的本能,例如相爭、互鬥、追求、逃避、攻擊等。
  
  競爭有兩種類型,那就是馬拉松式和拳擊式的競爭。後者的目的是要打倒對方,讓對方爬不起來,如同動物的弱肉強食。
  
  人性的競爭要像馬拉松式或接力賽式的競爭,這種方式是鼓勵人人平等地依自己的能力,盡力往前跑,不考慮到左右相鄰的人跑得快或慢。
  
  企業家施振榮先生就曾提出這樣的觀念,他說:「正確的經營是協助他人經營。」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商場猶如戰場,商場上的對手就是敵人。
  
  其實,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商場的競爭者是我們的恩人,因為有高明優秀的競爭者,才會促使我們不斷地改革、創新。這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之一,這樣的觀念也就是佛教的思想和觀念。
  
  觀念層次
  
  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的想法,以現代潮流來說,每一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尤其是西方人,除了表達自己的想法外,同時也尊重他人表達意見的自由,這種平衡的互動是一種自由民主的精神。
  
  當大多數人的想法共同結合在一起蔚為風潮時,便會形成一個時代的思潮,即所謂流行的思想。一般而言,少數人的先驅思想,能帶領著時代潮流往前進,這類思想開始得早,卻不一定馬上被人接受,有可能會被誤會、曲解而不受重視;也有可能因為理論基礎不紮實,宛如曇花一現,流行不久之後便銷聲匿跡。
  
  但是無論如何先進的思想,凡夫的觀念都是有偏差的,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及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不夠客觀的、不正確的,也是不公平的。事實上我們在三度空間所見到的都只是幻象而已,沒有辦法看到實體,也就是我們所見、所聞、所思,皆是虛妄法,非佛法所說的真實法,因為有「我」的存在之故。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自己已經很客觀了,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來設想考量,實際上都還是屬於自己的想法。在沒有其他的辦法或選擇下,我們還是需要用觀念層次的想法、看法來處理事情、解決問題,不過我們最終應該要超越這個觀念,使之提昇成精神層面。
  
  精神層面
  
  如果光用理論的、觀念的、邏輯的角度來衡量人、判斷事,那是不慈悲,也是沒有智慧,要進一步包容他人,奉獻自我。用無我無私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用慈悲的精神和觀念來包容他人的差異。能包容就沒有對立的現象,沒有對立的現象,精神層面的超越就出現了。
  
  用慈悲心來對待所有的人,就能體諒所有的人都有他各自的因緣業果;如果用智慧來面對一切的問題、現象,就能把自我的觀點放下,妥為處理當時所遭遇的情況。
  
  我常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如此大家就能和樂共住,相融共事。(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二日)
  
  森林中的共命鳥
  
  森林中的鳥有大小美醜之分,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有的飛得遠,有的飛得近。我們就像林中鳥,各有各的果報、福澤、因緣、智慧,所以每個人的境遇皆不相同,性格、心向也互有差異。
  
  雖然大家的境遇、業報都不一樣,然因生活在同一環境中,有著相同的共業,就像在同一森林裡生活的共命鳥,假如森林失火了,每一隻鳥都會遭殃;也像是同一池水的魚,只要池水深,就會比較舒適,池水淺,就會比較擁擠,而池水乾涸了,就會死亡。
  
  這些觀念是要大家明白,佛法重振的責任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肩上。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擔負著大悲願心來的;否則,我們就不會來出家,共同在這五濁惡世中學佛。
  
  星光指路,安全靠岸
  
  在這個大環境中危機重重,各種天災人禍接連不斷,佛法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究竟能盡多少力量?
  
  坦白說,佛教本身的影響力是薄弱的,因為缺乏一定且明確的整體組織運作,不易持續發揮出顯著的效用來,同時也缺乏人才,真正具有清淨悲願心的人少之又少。
  
  我們的團體,缺點雖然還很多,但能有這麼一個團體讓我們在此修學佛法,維繫佛法的慧命,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值得令人欣慰及努力的。
  
  大家都是以好心來出家,時間雖不長,道心卻很堅固;煩惱雖常現前,尚知反觀自照、慚愧、懺悔,未曾須臾離開三寶,而且正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這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隻,仍可看見如絲的海岸線,在黑夜中靠著微弱的星光指路,就有希望安全靠岸。
  
  所以我們彼此要同舟共濟,肝膽相照,相互提攜勸勉,為我們的法身慧命以及正法永住人間,精進向前。(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
第3頁: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第4頁:第三篇 僧團的共住共修
第5頁:第四篇 僧團的制度與規約 第6頁: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
第7頁:第六篇 佛法開示 第8頁: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