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放下愛恨恩怨,得清淨無染的心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
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
斷愛除其欲者,愛之為病,眾患之本,以拔愛本,枝葉不滋,於中自拔,永斷無餘。欲本自滅,更不複生,由愛生欲流,猶如駛河,漂溺生類,億千萬眾,喪其命根,不得全濟。河竭之後,眾生往來,無形傷害,是故說曰,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也。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者,愛為形質,欲為枝葉,癡為潤津,若彼學人思維妙觀,能斷此者,超越苦際,是故說曰,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也。
《出曜經•卷二十三》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無非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什么是“佛之知見”呢?就是“覺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如果我們一切的修行,無論誦經、拜佛、參禪、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彙入不生不滅的本性,那么都還是生滅的對立法。由於無始以來無明的作用,導致眾生對外境,總是存在著能所的觀念,產生主客二元的對立。除非是究竟了悟,體證絕待的法界、清淨的法身。否則,如果能所仍不能斷除,一再的透過無明的妄想分別,經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對立,用生滅的意識心來修行,它仍然會產生妄想執著,六根、六塵、六識虛妄和合,變現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淪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會覺得修行總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個道場。再不然就是念佛沒有受用,覺得沒有意思,就想:幹脆換一個法門來修。
這種種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覺性設定在某種環境與某些條件之下,然後希望去追求、去獲得;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眾生的無明,就是一直不斷地向外執取某些東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別人同情,而不知我們的本性是放下取舍分別,放下愛恨恩怨,本性自然就顯現出來。
佛法談的是不生不滅、反觀自照的覺性,清淨無染的本心。然而,眾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觀照都是我們的覺性,時時都是我們本性的顯現。只要於一切境界能不執著、無所住、無念、不分別,以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一念回光返照,這就是完成了佛道。
慧律法師《慧律法師文集》
為什么我們看一個人都不順眼、很討厭,又很愛去看他,看得讓自己很不快樂,又不往生?
為什么我們不要用這個眼睛來看佛,看得清淨、歡喜、自在往生呢?我們要了解看人會覺得很討厭,這並不是“厭離娑婆”的意思哦!我們詳細看祖師的開示:“厭離娑婆” 是厭離我們自己內心不好、不清淨的念頭,並不是去討厭別人、看人不順眼;會有這種念頭就是我們心胸狹窄,慈悲又不夠,才會看人不順眼。黃念祖老居士有一句很重要的開示,我們一般人都以為討厭和貪戀是相反的,其實討厭就是貪戀,是一種反面表現的貪戀 因為先有某種的貪戀,但是情形不如意,所以生起反面的心情就叫做討厭。
我們想要往生西方的人,平時要下功夫,先仔細來檢討自己,我們如果不動心、不貪戀的事情,應該會覺得很平常,也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如意。如果我們曾動心去在意、貪戀,才會有不如意、討厭的心。我們要有往生西方的願,是放下自己內心這些貪戀、討厭,放下“忽愛忽憎”、“由愛變恨”或“又愛又恨”等種種不清淨的念頭,才是真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
道證法師《缺陷變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