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學習佛法,改變生命
生活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生死是一期生命的開始和終結。但人生最本質的東西,不是生活,不是生死,而是生命……
學佛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工程。
學佛的過程,是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的過程,是生命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的過程,是從認識生命到徹底改善生命的過程。
濟群法師《生命的回歸》
我們來到寺院,信仰佛教,學習佛法,成為一位三寶弟子,是可喜可賀的事。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都是在很多“習慣”中度過的。有很多生活的習慣是因為承襲傳統形成的,也就是過去人怎么生活,現在人就怎么生活。因為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等等,都是這樣習慣性地延續下來,我們也跟著這樣做;甚至我們的思考方法,思維模式,語言表達的方式也是這樣的。
這種習慣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都是在這樣一種習慣中度過的。我們上學,希望考得好成績;畢業以後,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在社會上有比較高的地位,讓自己的生活比較豐富等等,諸如此類的概念,不斷地灌輸給我們,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接受了這樣的一些觀念。而我們自己的心力、思考思維的能力卻越來越差,我們的思維也就越來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們每天都在思考思維,其目的是要得到什么?世俗社會引導我們的就是希望得到剛才談的那些內容。佛法告訴我們思考思維是要得到什么呢?它是要讓我們積聚資糧,讓我們解脫,讓我們成佛。我們解脫什么呢?解脫無明,解脫煩惱,解脫內在的問題,解脫內心的障礙,然後廣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資糧,不斷種植成佛的因,慢慢就會成佛。這是佛法引導我們思考和思維的結果,跟社會上面的人所談的思考和思維是兩個不同的結果。
…………
我們的判斷是根據什么標准呢?是根據世間法的標准還是根據佛法的標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再者,我們有沒有這種能力去抉擇,也是需要考慮的。社會上不學佛的人,內心中沒有那種力量,不能判斷孰是孰非。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培養和不斷增長這種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能力。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如何來認識自己生命的問題,如何來充分發揮自己生命的潛能,來創造更加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這些問題,佛法能給我們很好的啟迪。
——學誠法師《學誠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