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佛眼觀處世—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為學定要深心

[日期:2011-03-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皇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為學定要深心

  大凡求學問的讀書人,是為了深明事理。那就應把散亂的精神收拾起來、統一起來,用於研究事理一方面,這是很重要的。

  也就是說,求學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更高尚的道德,發揮道德與加強學識是應齊頭並進的。現代人多藉修德之名,為了他個人的名利、事業的前途而努力,這樣便失去為學的本意,沒有深入的學問可求了。

  讀書人往往只知道吟詩弄賦,但求風雅不求實學,這種人哪裏是真正的求學呢?沒有深入的學問,只求一些膚淺的皮毛,那是何等可憫!明乎此,要修養一心,求最真實的學問,不是風雅一番就可以了事的,為了真正的得益,我們便應該發菩提心,修無上道,去做度世人的大事業。

  ——聖印法師《日日日出》

  佛陀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我們知道,這句話,非但說明了人類的真如本性最為光明,最為尊貴;而且,它更給了我們一個現實的啟示,那就是,我們的一切行為,不管是謀生或處世,不管是學佛或救人都必須“求諸自己”的力量!當然,要想不依靠他人,必得先充實自己,使自己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因此,我要提出 “為學”這一點來。

  另外,我要再強調的是:我們非但要有“為學的精神”,而且,還要把我們所求得的學問知識,傳授給他人!因為,本著前面所說的:“要成佛,必先度化他人”的精義,我們是非得這么做不可的!一切的學問,不是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因此,我說:要有為學的精神,即要有“求諸自己,並利他人”的精神!“求諸自己”和“並利他人”,這二者是不可分離的;同樣,“為學的精神”和這二者又是不可分離的!

  在這裏,我們應特別注意的是,為學,非但是要學習佛法,而且,其他世間的學問,也都必須知道;當然,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一門,做深入的研究。這種世間的學問,約略可分為:一、論理學(或邏輯學);二、語文學;三、醫學;四、科學;這在佛法中所說的,就是:因明、聲明、醫方明和工巧明四種,假如再加上“內明”,也就是佛法的話,那么,就合稱“五明”了。這四種世間的學問,我相信一提出來,各位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要弘揚佛法,要振興佛教,要度化眾生,非得用這四種學問做媒介不可!

  ——廣義法師《告佛教青年書》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 第2頁:前言
第3頁:悟思 第4頁:學佛就是學做人
第5頁:學佛是為大眾謀幸福 第6頁:廣結善緣,自謙而尊人
第7頁:用慈悲心來軟化他人 第8頁:不要忘了基本精神
第9頁:识人之道 第10頁:拒絕是一種藝術
第11頁: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第12頁: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
第13頁:做人低姿態,做事高水平 第14頁:為學定要深心
第15頁: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第16頁: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第17頁:身苦心不苦 第18頁:走出老年的悲哀,服務奉獻社會
第19頁:理解對方,反省自己 第20頁:生兒女易,教兒女難
第21頁:聖人之善,以孝為端 第22頁:要尊重並體會到對方是一個獨立人格
第23頁:順法調禦,以愛教導 第24頁:進步不落後,圓融不極端
第25頁: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 第26頁:做好自我情緒管理
第27頁:與人交往須帶三分俠義心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