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第四品 守護正知(3)

[日期:2011-0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佩瑪丘卓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不錯,今天我精神矍鑠,

  豐衣足食,毫無煩惱。

  但生命卻無常虛假,

  此身不過是短暫借給我而已。

這珍貴的生命猶如一場夢境,縱使是好夢,仍是稍縱即逝,不可捉摸。如果我們視生命為理所當然,就浪費了我們的福報。

我們往往對自己優越的處境洋洋自得,尤以西方為然。但如果我們的現代家電用品壞了,停電了,冰箱中的食物開始腐壞了,我們的心態又會如何?

  但我這樣的行為

  來世將得不到人身!

  一旦失去寶貴人身,

  就只能惡貫滿盈,善行全無了。

對於我們行為的後果有所正知,仍是此處所要探討的主題。我們可以運用智慧,明智地行動,而不受習氣驅策。

寂天菩薩在第十八頌中,強調必須對於我們播了什麼種子有所正知。他再一次說明未來的福報要靠現在撒下清淨的種子,而非受苦的種子。

  現在正是行善的機會,

  如果不利用它來修善,

  萬一墮落惡趣被眾苦所惑,

  我的下場將會如何?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在惡趣裡沒有機會行善,

  只會永遠造惡業,

  縱使經歷了一億劫,

  也不能得生善趣。

當我們處於順境時,比較容易對他人的痛苦打開心靈;處在劇烈的苦境時,則比較困難。假如我們餓慌了,有人給我們一碗飯,我們會分給同樣飢餓的人嗎?由於我們對飢餓和死亡的恐懼,這是極為困難的。當我們被眾苦所惑的時候,只想一心解除自己的痛苦。就為了一剎那的不飢不餓,我們很容易便選擇不顧他人。痛苦強烈時,較難想到他人,也較難開發菩提心。

如今,由於我們生於善趣,有機會減少苦難,創造快樂的因緣條件;也有機會減少畏懼與貪婪,創造內在的力量和慷慨好施的因緣條件,以後可就不見得這麼容易了。

  因此,世尊說:

正如汪洋大海中一隻盲龜的頸子,

碰巧伸入一塊漂浮的軛木孔洞那樣,

  要獲得人身是非常困難的。

在此,我們有一個經典的比喻,說明珍貴的人身有多難得:就像海中盲龜每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恰好將脖子伸入漂浮在海面的軛木上面的一個孔洞。我們很容易投生為昆蟲、魚類或沒有機會聽聞佛法的人。我們現有的優越條件是極稀有的。

  若剎那間的惡業

會令眾生多生多劫墮落無間地獄,

那麼我無始以來所積聚的惡業——

  不用說將無法使我趨入善趣!

若是有意傷害他人,即使那意念只是一閃而過,也增強了地獄的心態。更不用說是我們已經造成的惡業——不只在這一生,還包括無始以來造成的傷害。

一旦開始檢討生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令我們後悔的事。我們都說過、做過一些希望自己從沒說過、沒做過的事。這並不是說我們注定要倒霉,而是說只要坦承我們做過什麼事,便可將習氣所依止的無明給擋住。我們從而開發出放鬆而柔軟的心,不再阻礙自己未來的幸福。

此處的重點是: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做出選擇:是走向痛苦?還是走向快樂?

  僅僅受完這些苦,

  並不能就因此解脫。

  因為在受惡趣的苦時,

更多的惡業將會發生,其量無邊。

寂天菩薩再一次提醒我們,強烈的痛苦通常使我們變得剛愎自用,讓我們更畏懼,更自我中心。

佛陀開示集要《法句經》(Dharmapada)中說,大痛苦可以喚醒大慈悲,這是理想的菩薩。菩提心的法教告訴我們:痛苦如何不致使我們更煩惱,反而更仁慈;如何讓我們不致造成更多傷害,反而將我們與他人聯繫起來,喚醒菩提心。要是沒有這些法教,痛苦不能讓我們解脫,反而會令我們困得更深。

  擁有寶貴的暇滿人身,

  而不修善法,

  還有比這更愚蠢的嗎?

  還有比這更自欺的嗎?

寂天菩薩這裡的意思是,令眾生失望,就是背叛自己。正如布克爾·華盛頓所言:“別讓任何人叫你失望到恨他們。”當心中充滿仇恨時,誰最痛苦?此處的重點是我們背叛自己比誰都多。

  雖然這些我都了解,

  卻依然懈怠虛擲光陰,

  那麼在臨終,

  將憂苦不堪。

既然知道我們處於可以救度自己的有利情況,如果這種智慧不能塑造生命,那我們臨終時會是什麼心境?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1) 第2頁:目錄(2)
第3頁:導讀 菩薩道的修行 第4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1)
第5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2) 第6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1)
第7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2) 第8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3)
第9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4) 第10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5)
第11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6) 第12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7)
第13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8) 第14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9)
第15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1) 第16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2)
第17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3) 第18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4)
第19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5) 第20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6)
第21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7) 第22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1)
第23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2) 第24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3)
第25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4) 第26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5)
第27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6) 第28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1)
第29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2) 第30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3)
第31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4) 第32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5)
第33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6) 第34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7)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