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欲得福相至得法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前「智相至得法身」是說明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圓滿無上菩提所得的法身。這一段文是「欲得福相至得法身」,指成佛前在因地修學佛法所得的功德,其中雖也包含智慧,因為智慧並不殊勝,所以但名為福相法身。到成就佛果時,有廣大的福德,但智慧特別殊勝,所以名為智相法身。其實因、果都含有福德、智慧的。這裡說福相法身分兩部分:入聖位前與入聖位之後的修行人所成就的,都名為福相法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問須菩提尊者,你的內心怎麼想呢?「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假設有一個人感覺到貧窮是很苦的,希望能夠得大福樂,因此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給一切貧苦的人;做這樣布施的人,將來所得到的可愛果報是不是很多呢?
在一般人的境界,用七寶布施這種事情可能有,但說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可能就很難。即使是福報很大的金輪王,能用很多的財寶作布施,但是也不至於滿三千大千世界;又如色界的梵天王有大福德、大神通境界,也能有廣大的七寶布施,但是要滿三千大千世界,還是不容易。而佛教裡,修行程度已經達到捨掉肉身成就法身(八地以上)的菩薩,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是有可能的。這裡舉這個例子,用意只是形容這樣做得到的功德大。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說這個人將來得到的果報是太大了。「何以故」:為什麼呢?這底下說福德多的原因。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前面那個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福德是很多的,但這並不是約福德性說的。福德性的「性」字,在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中觀論》上提到:「性名為自有(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性名為自有」:若自己有的,或者說是自然有的;「不待異法成」:不需要假藉其它的因緣,自己就能成就,這就名為性。譬如:不需要建築公司、工人,空地上自然就有房子,那叫就是性有;若是由建築師等種種因緣創造而成,那是緣起有。
「福德性」就是指福德的本性、本來的情況。本來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呢?是空無所有!假如沒有建築師等因緣來創造,就沒有房子。若是沒有創造福德的因緣,福德是沒有的,離開了因緣,它的本性是「無有少法可得」,也就是一點福德也沒有。
若約福德的本性,不能說多、也不能說少;現在說有福德,是約因緣說的。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與只是用一盤子(或一個小房子)的七寶布施,兩者得到的果報,當然不一樣。或說布施的動機不一樣,所得的福德就不一樣;或動機相同,但是所布施的數量多少,也有不同;或動機、布施的財物相同,但是領受的人不一樣,也會有差別。這就是,因緣不同,果報就不同。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由這麼廣大的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不是在福德的本性說,而是約因緣上說,是故如來說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到的福德的確是很多了。這是一個解釋。
另外一個解釋:福德性就是福德,而這種福德不是一般人所成就的,是聖人的境界。比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得聖道的大菩薩乃至佛的境界,成就了福德性的這種福德--就是一切法寂滅相無為理性的境界。因緣所造的福德,屬於有為;一切法本性,是無為的境界,也就是聖人的福德境界。我們習慣於種種有形相的生活方式,總是在「有」上感覺到安慰:「我有一些如意的事情,我心情好、感覺到舒服;沒有這件事不行,我不能同意!」若是在佛法裡修行成就的聖人和凡夫的心情是相反的。
前面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要證悟無為的理性,才可以稱之為聖人。現在說福德和福德性也有這種意味:以財寶布施這是有為的福德,福德性就是指無為的福德。這樣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前面七寶布施是有為的福德,即不是無為的福德。「是故如來說福德多」:所以佛按照有為的情況說,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是很多的。這意味:若約無為的福德來說,有為的福德不算多,而無為的福德更殊勝。
還有一件事情應該知道。我們不能忍受貧窮的苦,也不能忍受好朋友有貧窮苦,所以若有這麼多的七寶財富,便希望可以解決一切親愛的人貧窮匱乏的痛苦。這固然是好心腸,但還是有所得的境界,還有貪心,有貪也就會有瞋,有貪、瞋就有愚癡;內心還有貪瞋癡的人,希望從七寶的布施得到可愛的福報,使令生活滿意一點。但是,佛法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福報雖然很大很大,終究會結束而沒有了。所以,滿意的境界,因為無常,又會成為不滿意。沒有了,心不安,還要繼續做福德,也可能不做福德而造罪。這樣說,這個有為福德滿意的境界,因為無常的關係,又是個不滿意;所以還不如學習無為的福德性,沒有無常的問題,永久安樂自在。
須菩提尊者這樣回答佛的問題,底下佛又說到無為的福德因緣。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佛告訴須菩提尊者,如果另外有一個人對於《金剛般若經》有歡喜心,能受持乃至四句偈那麼少。「受」有兩個意思。第一、信受:能相信、接受佛法的思想。第二、背誦:文以載道,文裡有義,能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文、義放在心裡背誦。「持」是不失掉,接受以後不再忘失。按照前後文看,此句是包括能讀《金剛經》全部的文句,或者乃至四句偈這麼少,而又能思惟當中的義理,這樣學習、修行的意思。
「四句偈」有兩種解釋。第一、以多況少:全部的《金剛經》算多,四句偈是最少的意思。第二、表經宗旨:以最少文句能清楚表達《金剛經》的道理,這名為四句偈。如果有四句,但不能表達《金剛經》的宗旨,那還不能算是四句偈。這樣解釋,我認為也有道理。就像前面「攝住處」,發廣大的菩提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可以表達《金剛經》精要的道理;或第二段「波羅蜜相應行住處」:「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那段文,也可以表達《金剛經》的要義;所以,都名為四句偈。如果文不能表達義,受持讀誦就不能說有大功德;若能表達這一部經的圓滿要義,就可名為四句偈。
「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是指自己能用功學習《金剛經》。「為他人說」:指還有慈悲心為他人演說《金剛經》的道理。這兩件事:一是自己修行,一是化導他人。「其福勝彼」:這個人所得的福德,超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所得的福德。簡單說,就是無為的福德勝過有為的福德。
「何以故」:什麼緣故學習《金剛經》的人,所得的福德勝過七寶布施的福德呢?底下佛說出原因。「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招呼須菩提說,過去、未來、現在的十方諸佛,及一切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殊勝的人和法,都是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成就的。這是兩件事:諸佛,是約人說,佛在一切眾生中,是道德最圓滿、最高尚、最第一的;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約法說。人是最殊勝,法也是最殊勝,學習《金剛經》能成佛、能得無上菩提,所以功德大過七寶布施。七寶布施,只是在生活上所需的滿足,思想上的問題,還不能解決,缺點也就在這裡。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使令思想提高,直到佛的境界,思想的問題能徹底解決。
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以心(思想)為本--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徒應該承認佛法是唯心論這句話,當然這和世間人說的唯心論不一樣。佛的大智慧說得非常圓滿:若在根本上有成就,得本不愁末,所以這功德也是非常重要的。世間上,無論什麼事情,都是思想上的問題,其它事情為枝末,而以心為本。世間人只是把經濟搞好,問題還沒能解決;一定是思想上解決了,才究竟圓滿的--而佛法主要還是在這一點。像釋迦牟尼佛安立出家人乞食,這是很難為情的事情。但是向別人低頭一點,不去生產,可以爭取時間修學戒定慧。成功了,還可以報答施主恩。這可見佛不重視物質上的享受,而重視思想上的改造。所以在佛法裡,在在處處都是表示:要注意思想的清淨、提高,其它的物質過得去就好了。
在《禪師語錄》上提到,有人問禪師:「怎麼是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呢?」禪師總是回答的讓人似懂非懂的,也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但經論上就是很簡單的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就是好好地親近善知識,學習《金剛經》,聽聞道理,然後內心常如理思惟觀察,等思惟觀察達到一個程度,就知道怎麼修行了,在禪定裡修止觀,這樣子慢慢就能成功,得聖道了。這四句是很明白也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從「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字面上看,也可以說是佛智慧的境界,就是能夠證悟第一義諦的智相法身才可以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然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一切聖人都證悟第一義諦,但有淺深的不同,唯有佛究竟圓滿。所以和前面「是福德,即非福德性」的無為境界一致,第一義諦就是無為。
當然,凡夫習慣的想法,心有所得,對於吃的、穿的、住的、坐的車,總是希望如意的都要有,不要不如意的事情,心才滿足、感覺到有意味;若提到一無所得、無有少法可得,會認為有什麼好呢?但是,若常常地學習佛法,尤其多靜坐,思想慢慢地改變,會感覺到一切法寂滅相是大安樂處--原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是這麼回事!
佛在《阿含經》問一比丘:「遠方有一棵樹被人砍倒,拿走了,你心裡面感覺怎麼樣?」比丘回答:「那棵樹不是我的,又離那麼遠,被砍倒、拿走,我沒有什麼感覺。」佛又說:「你回答得對。如果是把你穿的衣服、吃飯用的缽偷走了,可不可以?」說:「這不可以,這樣子我心裡不歡喜。」佛說:「為什麼樹被人偷走,你心裡無所謂;而生活所需的東西被人偷了,心裡不舒服呢?」他不能回答!佛說:「因為你有愛的關係!你的衣服、缽,或者房子是你所愛的;所以被人破壞或強佔了,心裡就不舒服;不是你所愛、所有的,別人的東西被破壞,心裡無所謂,因為你對那東西沒有愛。」
這個問答,我認為非常深刻!我們平常人,一定要有愛,愛這個、愛那個,都要隨自己所願,豈知痛苦就在這裡。因為這些愛非被破壞不可,無常的因緣變化,終究有一天破壞了、沒有了;說房子很好,終究會壞;說很愛著這個身體,它非老病死不可,所以就有苦。
聖人為什麼沒有苦?因為對一切一切都不著了,這叫無著。無著、無我就是聖人了。為什麼能不著呢?因為心與無為的境界相應,對一切有為的境界都不著了。所以用刀砍阿羅漢,他不在意、不怕死;即使初果聖人也不怕死,因為不愛這個臭皮囊,所以沒有苦。若是我們,用針刺一下或蚊子叮,都忍不住,而感覺到苦。
佛教詮釋這種事情,當然和世間法完全不同。在世間的學校裡讀書學本事,不管是軍事、政治、經濟等所有的事情,完全都是為了成就人所愛;乃至律師、法官也是講道理維護你的愛。如果不符合這條件,這些事在世間上就不能存在。佛陀大智慧,更深一層地看見「苦啊!苦就在這裡。」所以反其道而行之,修四念處破這一切執著,才能到達無為安樂的境界。所以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有為可愛的境界,還不如無為境界好。這境界如何才能成就呢?「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在《大唐三藏法師傳》上看,唐太宗這個人算是有點善根,他曾向玄奘法師說:「《金剛經》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這部經這麼重要,以前鳩摩羅什法師翻的,是不是有不圓滿之處?請你再重翻一次。」於是玄奘法師又重譯了二次,所以《大般若經》裡也有《金剛經》。
前面是讚歎「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是特別殊勝。這樣讚歎以後,我們的心又執著,這又不對了。
所以,佛又告訴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前面「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是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因緣所成法。因緣所成,本性就是畢竟空。在畢竟空上說,人、法都不可得,這就叫做佛法。處處都不執著,這才是佛法,若有所著,即使是佛法也不清淨了,這是更高一層的境界。
另外,天親菩薩的解釋,「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獨是佛才能證悟的佛法,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覺悟的佛法,這是最殊勝的佛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能為此佛法作因緣,所以若學習此經,功德很大。這麼講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