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收支平衡的人生(1993) -- 星雲日記24 星雲法師著

收支平衡的人生(1993) -- 星雲日記24 星雲法師著

忙碌的喜悅 1993/8/1~1993/8/15

[日期:2011-0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八月 一日  星期日

多倫多的信徒發心、至誠、優秀,常常予人一種擋不住的熱情,為了在我逗留多倫多短暫的時間內能再與大家相聚片刻,又特地邀約佛光會會員幹部來禪淨中心共用早餐。

九點,由昨天剛皈依過的林澤民先生開車送我至機場,車子大約行駛了半小時,看看距離登機的時間還早,又轉道前往建寺工地察看工程。當大家的雙足踏在佛光寺 建地的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頓時湧現出欣喜愉悅的笑容,我看了也不禁為之感動,是啊﹗這即將是加拿大首府最大的一座佛教道場﹗希望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地護持 它,成就它﹗

搭乘中午十一時的班機前往溫哥華,抵達時來接機的有佛光會顧問羅午堂、會長趙翠慧伉儷、副會長李安邦、蔡澄玄,還有理事劉心麗、曾鈴卿、姜王莉菁、劉鄭潔 雅、梁國英伉儷和廖玉嬌等人,所有的佛光會幹部幾乎都來了,就是沒有看到依如,心裡感到有點奇怪,身旁的翠慧俏皮地對我說︰「依如法師知道師父不喜歡勞煩 大家,一直叫我們不要來接機,但是我們硬要來接師父,如法師怕師父責怪,只好留在精舍等我們回去。」我聽了,只有哈哈一笑。

在精舍安單後稍微休息了一下,應邀至葛小寶和趙翠慧新開的「寶哥法式麵包店」慶賀一番,接著又來到鄰街的統一廣場中心,為將來在此成立溫哥華道場的規畫足足研究了三個小時。

在回精舍的途中,李安邦建議大家去參觀附近的「夢幻花園」。的確,一走進去就予人一種神遊夢幻世界的感覺,裡面如夢如幻,如詩如畫,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奇 花異草,所聽聞的皆為鳥語花香,經過好多地方,我還以為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是假的,用手摸一摸,才確信是真的,走過的草坪,最初我也以為是一張張人工鋪上 去的地毯呢﹗如此令人讚美的地方,難怪好多新人要選擇在這裡拍攝結婚照片了。提到結婚,也讓我想起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趣事︰

◎一九七六年,美國洛杉磯有一名叫珍妮‧斯威夫特的女祕書與一塊五十磅重的岩石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婚禮,雖然來賓們對這樁婚事各有不同看法,但是有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就是新郎絕對不會變心。

◎一位經驗不足的牧師,在婚禮進行至尾聲時準備向新人道賀,可是他的動作太快,結果讓新郎親到的不是新娘,而是牧師。

◎十七世紀時英王查爾斯二世的宮廷中有一名著名的侏儒,叫做傑弗里‧赫得森,身高僅有三英尺,他曾經為了博取一個正常體形女士的青睞而與一位身強力壯的武士決鬥,最後赫得森終於以勝利告終。

◎著名的馬戲團侏儒拉維尼亞‧邦普在嫁給另外一個侏儒湯姆‧桑伯時,他們的婚禮吸引了兩千多位嘉賓,其中包括林肯總統和夫人,以及美國政府全體內閣成員。這次聞名的新婚慶典被人們稱為「神仙之合」。

◎一位新牧師記得神學院的教授告訴過他,在主持婚禮時,如果一時忘了詞句,可以隨便引用當時浮上心頭的聖經文字應付場面。有一次他真的忘了臺詞,那位新牧師竟然對兩位新人說道︰「主啊﹗請原諒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八月 二日  星期一

這次的弘法旅程,從臺北開始,經過東京、莫斯科、巴黎、蘇黎世、柏林、倫敦、紐約、多倫多,現在又來到溫哥華,已經是第十站了,一路上除了要主持佛學講 座、皈依三寶典禮、各地區佛光協會之成立大會,還要到各別分院察看工程、與徒眾接心座談、到信徒家裡佛光普照,又常常需要應信眾要求為他們題字寫序、隨緣 開示,加上自己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一天二十四小時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夠用。但是我喜歡忙,因為忙是法喜,忙是發心,忙是進步,忙是安住,從忙當中,我們可以 體會生命的價值和工作的意義,忙也讓我獲得許多知識,認識很多朋友,所以我從來不以忙為苦,也不會因忙而有任何怨言,在我生命的歲月裡,我願意為眾生忙, 更願為佛教而忙﹗

沿途除了弘法,我還要去適應氣候的轉變、時間的差異以及水土的不服,終於在氣候乾燥的紐約,患上了嚴重的感冒,一直到了溫哥華,還沒有完全康復。不過,這次的感冒倒幫助我對人體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中還發現好多鮮為人知的驚人事實呢﹗例如––

◎噴嚏的速度每小時高達一百英哩。

◎人類的眼睛相當敏銳,如果在一個晴朗沒有月亮的晚上,一個人坐在山頂的話,他可以清楚地看見五十英哩之外一根點燃的火柴。

◎當一個人看到他所愉悅的東西時,他的瞳孔會擴大百分之四十五。

◎當我們笑的時候會動用到十七塊肌肉,而皺眉的時候則會牽動四十三塊肌肉。

◎人體中最結實的骨頭是中空的股骨,它的堅韌性和強度能超過同樣重量相同形狀的鋼鐵的韌度。

◎普通人平均每分鐘呼吸十二至十八次,而每分鐘呼吸的空氣達八公升。

◎如果將一個人每小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氣中的碳元素提煉出來,可以製成重量一百克拉的金剛石一塊。

◎我們的大腦中百分之八十是水,遠比血液裡所含的水還要來得高。

◎人的心臟平均在二十四小時內跳動十萬次,如果你的壽命是七十二歲,那麼你的一生,心臟就要跳動超過二十五億次。

◎一個人的腸子比身高長六倍,而羊腸則比羊身長二十四倍,難怪人們要將狹而長的蜿蜒道路稱為「羊腸小徑」了。

◎不知大家曉不曉得將一個人身體中所有大小血管連接起來,可以沿著赤道圍繞地球一周。如果又將一個人的消化道,像食道、胃、大小腸全部拆散開來,大約有三層樓那麼高。

◎除了能被火燒掉以外,人類的頭髮幾乎不可能被毀壞。因為頭髮腐爛的速度非常慢,幾乎可以說是真正永存不朽,像現代出土的許多千年古墓中,有的甚至連骨頭都風化了,頭髮卻依舊完好無損。

下午二時,於精舍地下室主持佛光會幹部會議,同樣的,我也給予溫哥華佛光協會幹部一些進修的計畫,以及在近期內安排檀講師的訓練課程,希望每一個佛光會員都能弘法佈教,僧俗二眾共同為嶄新的佛教世紀攜手努力﹗

晚上七時三十分,假趙翠慧會長府上舉行皈依三寶典禮,今天前來皈依的人數約有二百多人,其中包括港臺明星曾志偉的太太曾朱錫珍、加拿大國會議員 Robert Wenman的祕書張昭筠、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的文學碩士許海欽伉儷等人,來的人將地下室、客廳、談話室、庭院,甚至茶水間都擠得滿滿的,雖然人與人 之間都是我挨著你、你靠著我,一點動彈的餘地也沒有,但是從每一個人會心的微笑和全神貫注的目光中,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的靈山勝會﹗


■八月 三日  星期二

目前依如住的地方位於Richman(富貴門)第四十八街一三三一號,距離機場很近,只要十五分鐘的車程就可到達。另一個特色就是佛光會員們個個都住在鄰近,大家守望相助,彼此照應,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佛光社區。

佛光會幹部們知道我今天要從溫哥華去洛杉磯,大家一大早就趕來送行。尤其是副會長蔡澄玄,晨起後直奔精舍,誰知才進門,三位師姊就瞪大了眼睛,望著氣喘吁 吁的蔡副會長,關切地問他的牙齒到哪裡去了,這時副會長才發覺自己為了趕著見師父,在匆忙之餘,竟然忘記裝上假牙,最後只見副會長漲紅著臉,難為情地再開 車回去裝上假牙。

這次環球弘法,所到之處,像巴黎、倫敦、瑞士、多倫多等地,每一個人都希望我能寫張毛筆字送給他們留作紀念,溫哥華也不例外。因此,我利用早上看書閱報的 時間,一口氣寫了三十六幅毛筆字送給每一位佛光會幹部,想不到竟然給大家帶來了一陣驚喜。提到寫毛筆字,我可以說從來沒有練過字,也很少舞筆弄墨,但是為 了給大家歡喜,我仍然常常隨喜提筆與之結緣。記憶中,我從小就喜歡看歷代書法家的故事,往往以他們刻苦勤學的精神來鞭策自己、勉勵自己,更把他們作為學習 的榜樣,像王獻之的十八缸練字水和張芝門前的洗硯水等,皆給予我很大的鼓舞。

懷素禪師小時候由於買不起大量紙張,就在誦經參禪之餘,利用白漆在木板和圓盤上面書畫寫字,寫滿一遍再抹去油漆重新書寫。後來,禪師在寺院附近種植了一萬 多株芭蕉樹,每天就以摘下的芭蕉葉來臨帖揮毫,漸漸地,用過的芭蕉葉竟然堆滿了整整的一房間。過了不久,老芭蕉葉全部被剝光了,懷素禪師索性拿起筆墨在芭 蕉樹的嫩葉上面書寫,雖然盛夏的太陽烤得他汗流浹背,嚴冬的寒風凍得他十指麻木,但是他依然不為所動,繼續練筆。

之後,懷素禪師為了綜覽前書法家的墨寶,又不辭勞苦地化緣來到長安,向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學習書藝特點,借閱書帖和典籍,虛心地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的不足。 經過多位名師的指導,再加上懷素禪師不斷的切磋揣摩,終於領悟出字內字外的運筆方法,成為一代草書宗師。出自他手中的《自敘帖》、《苦笋帖》至今仍是書法 中的瑰寶。


■八月 四日  星期三

從七月中旬始於俄羅斯的弘法之旅,取道歐洲參訪各國,至今已經三個星期了,昨午才從溫哥華飛抵西來寺。晨起,即有徒眾迫不急待地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前來請 法、請示。如︰溫哥華講堂的裝修、奧斯汀佛光寺建築藍圖之規畫等。整個上午,就在回答徒眾的問題當中很快過去了。

下午二時,接見作家林清玄先生等人。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的林清玄先生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金鼎獎、吳三連文藝獎、作家協會文藝獎等。其作 品菩提系列、現代佛典系列、人生對話系列等,廣受讀者的喜愛,多年來皆名列十大作家排行榜,近三年更連續蟬連全國最暢銷作家榜首。

林先生此行應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和《世界日報》圖書部之邀,義務前來美西作一次巡迴講演,無論在洛杉磯、三藩市、鳳凰城或溫哥華,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的 歡迎,場場講演均爆滿,盛況空前。林清玄先生的發心講演為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籌了一筆款項,以便作為未來弘法度眾之用,真是功德無量。他又發心明年再度 前來講演,真是聽眾的一大佳音。

林清玄先生告訴我,他要加入國際佛光會檀講師的行列。「從弟子到教師」是當初成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的理念之一。我希望學佛有成的在家居士,也能加入弘法 度生之工作,讓佛法深入各階層,甚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同霑佛法的甘露。以林先生的才華與口才,相信會使檀講師的陣容更加堅強,也會有更多的人得度。

隨後,驅車前往澄清寺,為近日往生的心固法師拈香,祈祝他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心固法師稟性慈悲敦厚,護持佛法不遺餘力。早年於壽山寺隨我出家,後來創立臺灣澄清寺,度眾無數。數年前來美,也在此地創立澄清寺。然而,他對佛光山和西來寺的護持,始終有增無減。旅歐途中,忽聞惡耗,為之憾然。

其弟子宗道法師追隨心固法師出家多年,師徒間的道情法愛甚於一般世俗的父子之情。言談中念念不忘「師父的指示」、「師父的交代」,他的忠誠令人感動。

我希望宗道法師能做到––

1.承繼心固法師的慈悲精神。
2.將心固法師事蹟點滴紀錄成冊,成立心固法師紀念堂。
3.保護澄清寺此一正知正見的道場,不能走樣,凡事應本著「僧事僧決」的原則處理。
4.將其部分骨灰安葬於佛光山萬壽園,以示追本溯源。

有人質疑︰心固法師一生行善,積功累德無數,為何會遭遇車禍?難道好心沒好報嗎?其實並非如此,神通抵不過業力,功德也抵不過業力。偉大如佛陀,也要為前世所造之業報,遭遇金鎗馬麥的災難。所造之業報,須自己消受,如同欠人的錢不能不還的道理一樣。

報載︰監察院長陳履安先生,向內政部長吳伯雄表示,陳家六兄弟姊妹一致決定,將遵循其父親前故副總統陳誠生前所立「死後火葬,以不占地為原則」之遺囑,近日內將雙親骨骸火化,遷至佛光山萬壽園靈骨塔安厝。父親的「一句話」,令陳家六兄弟姊妹奉行不渝,孝行感人。

在家人士會為了父親的一句話而遵守不違,宗道法師也為其師父之遺訓信誓旦旦。反觀我的徒眾當中,有多少人對我的指示深信不疑,始終奉行呢?

報載︰全球佛教院校巡禮,其中包括西來大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茲摘錄如下––

在眾多佛教學府中,錫金的噶瑪師利那爛陀學院特負盛名,因為它有佛教史上最富盛名的「那爛陀」之名,也因為它的創建人是藏傳佛教白教的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本佛教教育相當發達,各地佛教大學計三十餘所,其中以曹洞宗及淨土真宗所辦的最多。淨土真宗所辦的大學有淑德大學、武藏野女子大學、同明大學及佛教大 學。曹洞宗所辦的大學包括東北福祉大學、駒澤大學、鶴見女子大學、愛知學院大學,其中駒澤大學創於明治十五年(一八八二年),是全世界禪學研究及藏書最豐 富的大學。

目前,韓國教育部所承認的佛教大學有兩所︰一所是東國大學,另一所是中央僧伽大學。東國大學成立於一九○六年,其教育目標在透過「悲智願行」使學生「體得 智慧」、「實踐慈悲」、「菩薩精神不退轉」。僧伽大學的設立理念在追循佛陀精神,培育學生的慈心悲願,發揮僧伽和合與為法忘軀的精神,光大佛法、續佛慧 命,並繼承韓國佛教傳統文化,授予學生廣博的人文及自然科學知識,培養其深入社會、服務世間的願力與能力。

泰國佛教分為兩大宗派︰法宗派與大宗派。泰國佛教大學也是由法宗派與大宗派各辦一所。法宗派的大學設在僧王的道場,大宗派的大界寺大學設在曼谷僧長的道 場。泰國佛教大學學費全免,由國家宗教廳負責管理。泰國出家眾有三十餘萬,佛學院學生卻不到兩千位,顯見泰國佛教並不大重視教育式的佛學院,而比較重視寺 院式的僧團修行方式。

設於美國西來寺的西來大學,碩士班學生現有三十餘名。師資方面,有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藍卡斯特教授,他不辭路途遙遠定期搭機從舊金山前來授課,他是中韓佛教 專家,尤其對北京出土的房山石經特別有研究。大陸的西藏學專家王堯教授也在西來大學任教。西來大學圖書館藏書有中、英、巴利、日文,曾經來參加西來寺學術 會議的學者讚歎西來大學有不少非常難得的絕版藏書;還有一套由中國佛教協會贈送的藏文大藏經,以及可配合教學的寶藏館。


■八月 五日  星期四

一早,來自鳳凰城的永念就過來找我談話,他告訴我信徒的激增使原本的小佛堂不敷容納,因此想要放棄佈教所,購置一座比較大的小教堂來應信徒之需,我聽了立 即鼓勵他積極進行。不久,奧斯汀的滿晹也來問我有關佛堂的設計與規畫等等,聖地牙哥的依瑞則請我八日去西方寺主持佛學講座和西方分會的成立大會,我應允 後,三藩市的依通、佛羅里達州的永哲以及達拉斯的滿亞亦紛紛來電向我問候,我則一一於電話中祝福他們法務興隆,一切順利。

才將依瑞和永念送走,緊接著,在美就讀大三的小女孩余佳霖又來找我乞求出家。兩個月前,余佳霖曾經到佛光山向我表示出家的意願,因當時考慮到她年紀尚輕, 出家的決定是一時的,而出家後所走的路卻是漫長的、永遠的,所以我就婉轉地勉勵她繼續努力求學,等待日後因緣成熟再出家也未遲。在這期間,余佳霖寫過好幾 封信給我,我一直未回,沒想到這次她又千里迢迢地趕到西來寺表白出家的決心。經過慈容、依空的審核,認為他信心堅定、志願懇切、求法認真,我終於答應他的 請求,取法名妙淨,並且祝願他在佛道上精進勇猛,不忘初心。在這裡,我希望發心出家的弟子們要常常提醒自己––

◎出家是龍天歡喜的事,不要成為將來煩惱的事。

◎今日別人成就我,明日我要去成就別人。

◎永不回頭,永不反悔。

屈指一算,我出家已邁入第五十五個年頭,我還深深地記得承諾師父上志下開上人的那句「我要做個好和尚」,直至今天,這句話仍然給我極大的力量,因此我期盼剛才所講的幾句話能夠成為大家五十年後的一句偈﹗

下午二時,於國際佛光會召開工作會議,就會務的推動以及未來的發展動向作了以下的研討,包括––

1.第二屆世界大會各項工作草案報告。
2.佛光會與佛光山及各別分院互相支援辦法及注意事項。
3.舉辦會員大會注意事項。
4.會刊教材工作內容。
5.《佛光世紀》工作流程。
6.各國總、協會組織簡表。
7.國際佛光會組織分層簡表。
8.國際活動科工作內容。
9.設立佛光會世界總會辦事處。
10.佛光會申請參加聯合國案。
11.世界總會一九九四年活動行事。
12.世界總會佈教區劃分。
13.世界總會弘法法師提名名單。
14.檀講師已收推薦及參考名單。

下午五時三十分,李自健邀請我前往他的畫室為進行中的「佛光山開山記」提供一點意見,我就將佛光山的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 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告訴他,也希望李自健同時將國際佛光會、佛光大學以及籌備中的佛光電臺、佛光電視、《佛光日報》等佛教弘法事業藉由這幅開山記充 分表現出來,讓大家齊心合力將佛光普照世間每一個角落,讓法水流入每一個人的心海﹗


■八月 六日  星期五

下午,由魏承思先生陪同高爾泰、浦小雨夫婦前來談話,夫婦二人都是著名的畫家。高爾泰教授本人是享譽國際的美學家,曾在大陸各重要大學教授哲學、美學,美 國哈佛大學並聘為客座教授,曾獲大陸國家科委頒贈「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榮銜,為國寶級的畫家,其傳記被收錄於美國《國際名人錄》、英國劍橋《世界名 人傳記》之中。

高教授自幼隨父親習畫,先後師承大陸呂鳳子、烏叔養、顏文樑、呂斯百等名家,少年即富盛名。尤其可貴者,曾在敦煌十餘年,臨摹歷代壁畫真跡,畫風脫俗。中 國大陸歷次敦煌文物出國展覽中,必有高教授的摹本。香港大會堂曾展出他的油畫、水墨畫,回響熱烈。他最喜愛、最擅長的佛畫則尚未公開於世,希望佛光山的展 覽館能有因緣展出。

高夫人浦小雨女士不僅是個畫家,也是文學家。她的摹古畫作長期在北京博物館展出,今年五月曾在香港大會堂展出巨幅大作「千手千眼觀音」,廣受好評。夫婦倆 帶來他們的敦煌古畫,古樸的畫風,畫中的菩薩彷彿跨過千年的時光隧道,從敦煌的牆壁上走入人間一般栩栩如生。我邀請夫婦二人為佛教繪製百幅的禪話禪畫、百 幅的觀音畫,兩人慨然

答允。晚上,以素齋招待高教授夫妻,同座的尚有中華電視臺王美小姐,她前來洽談電視採訪許家屯先生。

下午,抽空去探望張少齊老居士。張少齊老居士一家人由臺灣舉家遷來美國定居,住在西來寺附近,三代同堂,慈孝傳家,人間稱賢。隨行的依空、依法好奇地問我 與張少齊的因緣。張少齊老居士曾就讀於南京毘盧佛學院,輾轉來臺後,得到孫立人夫人孫張清揚居士的幫助,創建益華文具店,後改為健康書局,出版佛教書籍; 另創行《覺世》旬刊,報導佛教的各種動態消息,為早期臺灣佛教的振興所做的努力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德,譬如智光商職就在《覺世》的呼籲報導下,得到廣大佛教 徒的贊助,才得以順利建校。《覺世》後來由佛光山接辦,我接任發行人,刊行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

張老居士更創建「琉璃印經室」,影印大藏經,民國四十五年,我曾帶領一批年輕人,巡迴臺灣全島,推廣大藏經,許多寺院因此得以把佛陀的智慧帶入道場。張少 齊老居士可以說是臺灣佛教文化的耆老、源頭,臺灣佛教今日的蓬勃興盛,不能忘記歷史,斬斷源流,沒有根本的文化是不能長久的。

我在佛光山興建佛光精舍的時候,曾有一個心願,在佛光精舍保留十個房間,提供給對佛教界有貢獻的長老大德安單,譬如馮永楨(佛教會祕書長)、趙茂林、張劍 芬、孫張清揚、張少齊等佛教耆老,以報答他們對佛教的貢獻。佛教徒常常對發心的信徒說,將來往生西方世界就是最大的功德回向。我個人認為不要把責任推給阿 彌陀佛,不要讓阿彌陀佛來代替我們報恩,對於佛教有功德的人,不一定對我個人有恩惠,只要對佛教有恩惠,我都歡喜來報恩,以佛教為己任,況且功德回報也不 一定等到來生,今生當下就可以得到報答。因此,我在西來寺也備有幾間房子,來報答佛教界的大德。感謝張少齊老居士接受我的供養,完成我多年的心願。


■八月 七日  星期六

年輕、熱誠、和平、慈悲是青年人的特性。像觀世音菩薩給人一種年輕、慈藹的美麗形象,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薩也具有妙吉祥的莊嚴相貌。又如《華嚴經》裡面的善 財童子五十三參以及《法華經》中八歲龍女成佛的故事,這些例子都證明了年輕人不容忽視的潛力和他們未來無限的希望。因此,凡是有關青年的事情,我都喜歡參 與;凡是青年需要我幫助的地方,我都義不容辭。上午十一時,洛杉磯青年分會要求與我見面談話,我當然一口答應。

最近看到青年,就感覺到目前的青年人崇尚潮流、追求物質的享受、缺乏對未來的前瞻性、喜歡變化,沒有恆心和不堅持理想也都幾乎成為今日青年朋友的通病。古 人云︰「有恆乃成功之本。」因此不下一番功夫,事情是不會成功的。就像漢朝的董仲舒,他在青年時代立志向學,曾經三年不窺園,終於成為一代名儒學者。晉朝 的王羲之,也是經過臨池磨硯,甚至持之以恆地寫完一缸水才成為一位曠古書法大家。在佛教裡的成功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唐朝的道宣律師聽一部戒律就是反復十 次百次、玄奘大師不辭艱險地越過千里流沙到印度取經、慧可大師佇立雪地斷臂求法……由此可見,耐力與恆心對年輕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耐煩有恆,讀書才會通 曉;因為耐煩有恆,做人才能通達;因為耐煩有恆,修行才會有成就。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年輕人都能經得起磨練,從耐煩和恆心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下午二時,在西來寺主持洛杉磯佛光協會理監事會議。出席的幹部會員有吳劍雄、黃柏森、張迺彬、張幼珠、Fred Webb、陳居、沈乃宣、楊立仁、洪憲雄、游明輝等四十餘人。會議中,大家共同達成了以下幾項協議––

1.以三寶頌作為往後開會前的教歌。
2.會議結束前唱頌國際佛光會會歌。
3.三餐前稱念佛光會員四句偈。
4.普遍運用蓮花指。
5.以佛光三昧拜願法、讀誦法作為日常的修持。
6.設立分會,從佛光會員組織佛光人家,再發展佛光社區,建立佛光淨土。
7.佛光會與佛光山各別分院之間要相輔相成,寺院以法務佛事為主,佛光會則以活動為要,彼此可以互相協助。
8.為了傳播佛光會的理念,必須健全組織章程。
9.分會要以辦活動、聯誼、家庭普照、讀書會進修、友愛法座、徵求會員來配合總會拓展會務。

會議結束後,我又利用少許的空檔接受中國廣播公司亞洲之聲編導謝德莎小姐的訪問。其中被問及––

◎為何佛教能在美國盛行?

◎對演藝人員信仰佛教的看法?

◎在家修行的方法?

◎大學落榜怎麼辦?

◎如何辨別正信的宗教?

晚上七時,召集西來寺全體大眾,於東禪樓為大家開示佛光山廿七年來的成就,也回答了徒眾遇到的問題,如––

◎如何開源節流?

◎男女眾之間如何相處?

◎如何建立信徒的信心?

◎可否成立婦女法座會?

◎檀講師制度何時實行?

◎如何讓更多的美國人認識西來寺?

◎司法器應注意的事項。

今天一整天除了開會、開示、訪問之外,還有處理信件、傳真,為籃球比賽頒獎,解決徒眾的問題……心想如果我的一天能有七十二小時,那該有多好﹗


■八月 八日  星期日

早晨的空氣清新宜人,門前的樹木也特別蒼翠挺拔,一絲絲燦爛的曙光從雲霧中透出,大地頓覺明亮起來。七時,驅車前往聖地牙哥主持西方分會的成立大會,下午 還有一場佛學講座、皈依三寶和傳授五戒的隆重典禮。由於這些活動乃西方寺首次舉辦,為慎重起見,依瑞和永堃特地安排了一連串的表演節目給大家欣賞,並邀請 名主持人高光勃先生來擔任司儀。

聖地牙哥佛光協會是美國十個協會之一,現任會長方俊雄先生,熱心能幹,領導有方,很多會員向我推崇他、讚美他。今天完全由他發起的美籍人士成立的佛光分會,希望能發揮弘傳功能。

十時,首先由張迺彬老師以各種小調教唱佛光會員四句偈揭開佛學講座的序幕,這次非常難得,可以欣賞到張老師中氣十足的歌聲,尤其是她那渾厚的音色和清晰的咬字博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

緊接著由佛光民族舞蹈班七位成員表演頗具臺灣特色的山地舞,她們身著鮮紅色的短裙,手上和腳上都套上了清脆的銅鈴,七個人從高到矮地排成一列,以熟練的舞 步表演出曼妙婀娜的舞姿,其中最小的五歲女孩一時忘記了舞步,只好看著其他成員,人家踢腿,她也踢腿,人家舉手轉圈,她也跟著舉手轉圈,雖然各個動作都慢 了一拍,但是她的天真、靈巧予人的感覺彷彿是一個由天而降的小天使,教人憐愛。張秀瓊老師表演的「黃巾一舞定乾坤」含有濃厚的中國地方色彩,引起了在座西 方人士的極大興趣,反應亦十分熱烈。其他的節目,如洛杉磯佛光合唱團唱頌的三寶頌和國際佛光會會歌,更將熱烈的氣氛帶至最高潮。

接著,我為大家介紹與會的貴賓︰康州會長許邦惠、河濱督導王世良、金門會長房艾莉、東京顧問陳逸民,另外還有陳學良、張家信、余建強、譚瑞欽和唐英堅等佛 光會幹部,同時亦感謝大家專程遠道而來為西方分會的成立祝福慶賀。西方分會完全是由當地美籍人士組織而成,像會長Philip Bumeh、副會長Louis Deneau、Jeff Jenkins、Tamara Branden以及Lyuy Therianlt、Joan Swan、Mary Baldean、Leland van den Daele、Mal Murgul、Ken Miller、Tam Sanchez等幹部,大家都秉持著佛光會的信條和宗旨,為會務的發展積極地推動和發心奉獻,欣見會員們如此熱忱,我也感到非常高興,尤其是在會長 Philip Bumeh向我獻花的時候,我更感到手上所捧著的是他們一顆虔誠歡喜的恭敬心。

下午二點的皈依三寶和受持五戒典禮約有七十人前來參加,難能可貴的是半數以上均為外籍人士。可能是法緣殊勝的緣故,聞法而來的人士蜂擁而至,本來還算寬敞 的佛堂頓時人山人海,連過路的走道也擠得水洩不通,沒有椅子和拜墊的人索性席地而坐,卻毫無怨言。看見在座每一位專注的神情和認真的態度,讓我對佛法在美 國的弘揚升起了無限的信心。

晚七時,回到西來寺。


■八月 九日  星期一

記得去年七月到印度拉達克,經過德里機場時,有兩姊妹連惠妍和連惠從分別向我獻鮮花和哈達,雖然只是匆匆一會,但是對她倆剎那的印象仍然記憶猶深。事隔年 餘,兩姊妹由拉達克佛光協會會長僧伽先那處得悉我今年十一月將再次前往印度,因此特地將她們一年來在印度、尼泊爾等地參學的經過寫信告知,供我作為赴印之 參考。為了感謝兩人的一片熱忱,今將來鴻摘錄部分於日記與大家共享––

「師父上人慈鑑︰

我們去年四月二十一日由臺灣至曼谷參訪法身中心及一女眾白衣道場。道場位於離曼谷車程五小時的島上,專修白骨觀、頭陀行,甚至還放一具女屍用透明的玻璃罩 著。在茅蓬區附近,也放了一些白骨在河邊的涼亭打坐屋內。住持該地的女眾柏梅(Pamay),真可謂是化腐朽為神奇,將一荒島規畫為僧俗二眾的修持中心。 前年她曾率百餘位弟子帶著雨傘和帳篷至印度朝聖,共花了九天的時間由菩提伽耶步行至涅槃場。今年她已買下祇園精舍附近的土地,準備建一禪修中心。

四月二十八日到印度。五月在大吉嶺密宗白教卡盧仁波切寺院住了十天。他四年前往生,今已找到轉世,妹妹惠從除在佛光山皈依外,在七、八年前曾在臺北接受過他的時輪金剛灌頂。

六月分至錫金參加噶瑪噶舉派蔣貢康楚仁波切的往生法會,在那裡住了四十一天。四月二十七日在曼谷時,惠從曾夢見這位仁波切與一喇嘛要去別的地方,後來在卡 盧仁波切寺院才得悉他車禍往生。五月中第二次又夢見與蔣貢康楚仁波切一起吃飯,並討論時輪金剛法會的事。其實以前我們參加過他舉辦的法會,但不甚熟悉,他 的外祖父是阿沛阿旺晉美先生,西藏政府流亡印度之前,曾代表西藏政府與中共簽訂十七條協議。

七月,經喀什米爾至拉達克。由於當地回教徒與印度政府對抗,景象蕭條,觀光生意亦一落千丈,更不能帶旅客到郊區參觀,所以就住在達爾湖的船屋上,怕受到回教徒的強烈攻擊,匆匆買了些手工藝品後趕緊再買機票飛往拉達克。我們抵達當天,師父已回德里。

在拉達克住了二十天,參訪了十個西藏式寺院。因民國七十九年我們曾在西藏住了五十天,所以對於高原氣候的適應並沒有困難。

八月,由拉達克乘巴士到喜瑪拉雅省山區的奇諾,參加達賴喇嘛傳法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和時輪金剛灌頂。會場依山勢斜坡而建,頂部蓋了一間簡單的廟堂,右 方有一阿彌陀佛金黃色立像,與佛光山的接引大佛一模一樣,原來是主辦嘎仁波切的弟弟監工而成。這次法會也是與喜瑪拉雅山文化協會合辦。由不丹、錫金、大吉 嶺、拉達克、喜瑪拉雅省奇諾、拉候、司比迪邊界各地前來參加的代表共五萬人。

九月初,至達蘭沙拉見達賴喇嘛,他賜予我們法名。惠從是法海,我是清淨之光。達賴喇嘛告訴我們可能要一九九四年才能去臺灣,他知道臺灣有許多比丘和佛教 徒,並問起中國的第一所佛寺是否是靠近上海的阿育王寺,後來我們查資料,找到中國第一所寺院是陜西撫風縣的法門寺,內有佛指舍利,我請人轉交給他一份法門 寺的英文簡介。他的侍者告訴我們,達賴喇嘛通常在晚上六點喝一杯茶,不吃飯,八點半至九點前就寢,上午四點起床,在國外也儘量如此,有時吃點肉,但鼓勵藏 人素食。據我們所知,每年佛陀衛塞節前十五日規定寺院民眾素食,有觀音法會時也吃素。

十月初,到印度中部的拿布市參加安貝卡博士百週年的紀念會,三天內約有二十多萬的印度新佛教徒前來販賣安博士的書籍、畫像和佛像徽章等,另外還有許多食物攤販,有點類似園遊會。

自從一九五六年十月十四日安貝卡博士率領五十萬低階層民眾放棄印度教皈依佛教後,每年十月民眾就固定在那個大廣場舉行紀念會,這些所謂的新佛教徒大多未受 過教育。三天的紀念會只唱三皈依佛曲,無人來這裡弘法和領導,政治人物上臺發言,這裡反而成為他們把持的道場。

目前拿布市出了位屬於天臺宗、在日本受教十七年的大乘印度籍師父,五年前他回拿布市創辦禪定林道場,由日、印佛教友誼會支持,寺院附近有些阿育王時代的佛塔遺跡。

離拿布市二小時車程有個『瓦達鎮』(Wardha)甘地曾經在此住了十年,日本的妙法山日蓮宗師父在此建一和平塔(與靈鳩山多寶日本佛塔一樣,塔四面是佛 陀四相成道像),今年二月中舉行開光典禮。離此鎮約四十分車程處,有一玄奘禪修中心,是英籍世友先生去臺灣化緣,游祥洲居士幫忙,高雄一女眾寺院護持二百 多萬的新建築禪堂,男女眾師父分開獨棟的圓形房屋,有西式的格局,在小山上,環境幽雅。

十月底在印度東方靠海省分Orissa首都Bhubaneshwar市,舉行日本妙法山日蓮宗所建的和平塔二十周年慶,我們也去參加了。阿育王未學佛前曾 駐錫此地附近,因好戰而殺人成河,後來皈依佛教。在此和平塔五分鐘車程處,有一大石塊,由阿育王法敕刻文,表彰天下。這兒有一本英、日本對照的翻譯供師父 參考,聽說日蓮宗在印度有廿五個道場,他們的師父穿白衣,頭帶黃布巾帽,手持圓面鼓,邊走邊敲,口念『南無妙法蓮華經』。

十一月初在不丹(印度東北方山區的王國)參加密宗紅教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荼毘典禮。他是不丹的國師,有歐洲的信徒。政府規定外國人在不丹旅遊每天需繳二百美 元以上的觀光費用。我們原準備到印度不丹的邊界看看是否有機會拿到特別簽證,結果下了巴士遇見卡盧仁波切的親戚,那是五月時在大吉嶺認識,他幫我們簽證, 每人只需付二十美元,在不丹以自助式消費住了九天。

不丹是君主國家,信仰喇嘛教,沒有格魯派(黃教)和薩迦派(花教),寺院歸屬國家管理,僧人由政府供養,全國沒有外線電臺,雖然離印度邊界的上山車程只需 五個多小時,但是沒有任何電視節目、新聞報導,老百姓看的都是閉路電視,年輕人看了中國功夫片之後,以為中國的學校都以功夫為教學課程。

那裡的國王才三十七、八歲,母后掌握大權,皇太后見我們的時候曾兩次問起我們在不丹快不快樂?

未去不丹前有人說不丹是世界最後的香格里拉,一點也不錯,那裡的風景很美,有紅色、淺黃、淡綠各種顏色的樹葉,很像日本秋季的山景。四百多年前移民來不丹 的尼泊爾人,因近年來為不丹人所排擠,發生內亂,約有九萬多人被迫放棄他們的家園流離至印度,形成另一個新的難民問題。雖然日本、歐洲各國給予幫助,但留 在不丹境內的尼泊爾人後代卻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和工作機會。他們的國旗印有龍的標誌,上面還寫著︰一國一君。

十一月中開始住在尼泊爾,二個半月後拿到了印度簽證,就前往菩提伽耶參加噶瑪噶舉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轉世祈請法會,之後又到瓦拉那西、鹿野苑,還與淨耀法師 率領的朝聖團相遇呢﹗我帶他們到德里參觀一個佛曆二千五百年的佛教生活公園。一九八九年達賴喇嘛榮獲諾貝爾獎,他就把四百多萬獎金捐獻出來,在佛陀公園內 塑了一座大涼亭和一尊佛陀聖像,定於十月一日開光,並由德里西藏屋籌畫,連續舉行三天的自然生態保育會議,屆時將請各國學者前來發表論文,這將會是西藏政 府流亡印度後第一次主辦的國際性會議,簡章我已提供給滿華法師。

要跟師父講的話實在太多了,文意不周之處,請師父原諒﹗最後

敬祝師父

法安﹗


              弟子惠妍、惠從頂禮」


■八月 十日  星期二

今天,報紙上的一篇〈無巧不做美國總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裡面對多位美國總統的相同之處,作了一項詳盡的統計,例如︰

林肯和甘迺迪都是在六○年當選(林肯是一八六○年,甘迺迪是一九六○年),兩人同樣遭到被暗殺的命運,接他們職位的繼任人都叫「詹森」。

另一對是麥金萊和加菲爾德。兩人除了都是共和黨人之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都在俄亥俄州,他們同樣當過眾議員,兩人同樣在上任的第一年九月被子彈擊中而撒手人寰,而且都是由留有鬍子的副總統繼任。更巧的是︰兩位繼任人亞瑟(Chester Alen Arthur)、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英文名字都是同樣有十七個字母。

再說,傑佛遜和尼克森也有不少巧合之處。譬如他們都曾在選戰中敗給來自麻州的富豪,同樣都叫約翰的哈佛畢業生;他倆的副總統布爾和安格紐都因涉及醜聞案而 辭職;接替傑弗遜和尼克森的總統當選人同樣都是傑姆斯(James);還有,傑弗遜和尼克森的姓氏最末兩個字母都是「on」。

談起美國總統,經常在報紙上記載的還有很多趣事︰

◎格羅弗‧克里夫蘭是唯一在白宮結婚的美國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當選總統時年僅四十二歲,是歷屆最年輕的美國總統。

◎詹姆斯‧布查蘭總統是唯一終生未婚的美國總統,在他就任期間,他的姪女哈麗特‧萊恩充當其第一夫人的角色。

◎喬治‧華盛頓並不是美國的首任總統,而真正第一任的美國總統是約翰‧漢森。一七八一年十一月五日,漢森被立憲議會選為「美國聯合議會總統」,但他在職的時間只有一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生日剛好是南美維爾吉島的法定節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夫人在白宮前庭的草坪上牧養了一群綿羊。

◎詹姆斯‧麥迪遜,身高五尺四吋,是美國歷史上最矮的總統,而最高的總統則是六尺四吋的阿伯拉罕‧林肯。

◎湯姆斯‧傑弗遜、約翰‧亞當斯以及詹姆斯‧門羅這三位總統都是在七月四日去世的,而傑弗遜和亞當斯總統去世的時間更是在同一天的同一時間。七月四日,是美國國慶。

◎一九○七年元旦這一天,西奧得‧羅斯福總統一共與八千五百十三位人士握過手。

◎一九七六年,福特總統在聖誕節期間總共寄出了四萬張的聖誕卡片。

◎赫伯特‧胡佛總統在他四十七年從政生涯中,將全部的薪金都捐給了慈善事業。

◎喬治‧華盛頓總統的臉上有塊由天花引起的難看疤痕。

◎尤利西斯‧格蘭特總統在職期間曾經被拘捕過,原因是他在華盛頓市區騎馬超速,並被罰款二十美元;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他的罪名是騎馬躍過一位老婦人。

◎在美國,現任總統和夫人以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只要在信件的一角簽署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享受免費郵遞的服務。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一定對美國總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吧﹗


■八月 十一日  星期三

上個月十日,我從佛光山經日本(東京),抵俄羅斯(分別在莫斯科及聖彼得堡成立國際佛光會分會),繼而轉往歐美地區,巡視當地的佛光山道場,途經法國(巴 黎)、德國(柏林)、英國(倫敦)、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美國(洛杉磯、聖地牙哥、三藩市),整整一個月時間,遍訪七個國家,十二個大城市,於昨晚 深夜十二時,才回到山上。

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萬壽園,向前天才奉安於萬壽堂的前故副總統陳誠先生及夫人譚祥女士靈前上香、誦經。甫在佛光山為教師夏令營學員們上課的監察院院長陳履安先生,和其家屬多人也在旁一起上香默禱。

陳誠先生(一八九七–一九六五)浙江青田縣人,字「辭修」,號「石叟」,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歷任黃埔軍校教官、教導團連長、營長、團長,民國三十七年(一 九四八)任臺灣省主席、行政院長,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任中華民國第三任副總統,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病逝臺北。

陳誠先生畢生不憚辛勞,尤以主持臺灣省政,實行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奠定了臺灣繁榮基礎,厥功至偉。

陳誠先生於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去世時,當時是以國葬禮遇在泰山墓園入土,二十八年後的今日,陳履安院長等六個兄弟姊妹,為圓滿父親「誠死火化,以不 占地為原則」的遺願,連同母親譚祥女士(往生於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日前進行遷葬,撿骨火化後,將墓園歸還給政府,骨灰奉安佛光山。

從古至今,帝王不曾在寺院奉安,陳誠先生的靈骨能奉安佛光山,在佛教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他是首位安厝於佛寺內的國家副元首。

我在美期間,僑界們對陳履安院長的高風亮節皆讚佩不已,尤其佛光山百萬護法信徒,都以一種非常恭敬的心情,歡迎故陳副總統及夫人,奉安於佛光山。

陳履安院長對佛教的護持,可以說是整個人的奉獻。陳院長先前在中央科學研究院院長任內,和幾位科學家研究氣功的特異功能。經過科學上的研究發現氣功確有特異功能,但只是局部的;在研究佛學後,發現佛法才能全面的改變一個人。

學佛後的陳院長,除公務外,謝絕所有應酬,專心於探討佛法。他從佛法中的受益,表現在外的舉止言談,最為坊間民眾讚歎者,如––

1.率先公開自己禪修素食的體驗,突破一般政治人物「在佛門中尋求選票利益」的模式,認真在佛法裡探求心靈的體驗,並公然支持其公子出家,在佛門中有「今 之裴休」之譽,(唐相國裴休,執政六年操守嚴正,中年後更斷肉食而摒嗜欲,親自送子出家,並撰〈警策箴〉以資惕勉。)

2.在政界一片爭權奪利的滔滔洪流中,監察院長陳履安毅然宣布︰決定將其六姊弟共有的現住房舍捐贈給政府,另行租屋居住,這種「難得捨得」的風範,實為從政人物立下不忮不求的楷模。

3.陳履安院長繼遷出官舍後,還將其令尊故陳誠副總統的墓園遷讓出來,闢為一般民眾休憩公園,把祖墳之地捐給政府,是時下一股清流;決定火葬,更能破除喪葬鋪張風俗,此大公無私精神值得肯定。

4.在臺南文化中心講演時指出,人生要過得不寂寞,唯有真誠二字;想要高飛,就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身心清明,做得了自己的主人,便有信心掌握住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年輕人私心越少,信心就越強,要隨時保持謙卑心,過簡樸、不貪心的生活。

5.在時代青年夏令營中開示︰年輕人要重視自己的生涯規畫,「修行」就是要自己身體力行,當下行善止惡,要有感恩心、反省心,隨時觀照自己。

6.勉勵參加教師夏令營的學員︰學佛的人,應在「因」上用功,以後的「果」才會好。大家都說臺灣很亂,其實這是「結果」,學佛的教師如果能認真的以學佛的心去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從現在種下好的「因」,社會就會光明,國家就會有希望。


■八月 十二日  星期四

為讓信眾有個靈修式的清淨假期,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在炎熱的暑期中,分別和《中國時報》、高雄縣政府、佛光山叢林學院合辦了好幾梯次的活動,如︰八關齋 戒、短期出家修道會、國際兒童夏令營、時代青年夏令營、教師夏令營、生命之旅夏令營、朝山團、禪坐班、園遊會、講習會等,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讓社會上各階 層人士,依其根器,都有機會接受佛法的薰陶。

上午九時三十分,邀請專程來山為教師夏令營學員上課的花蓮師院院長陳迺臣先生和其夫人胡梅子博士,到法堂見面。

陳迺臣院長也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陳夫人胡梅子博士,早在中國文化大學印度研究所進修時,即已相識,是有名的詩人,筆名「敻虹」,作品散見各大報及 雜誌。我在美期間耳聞陳迺臣院長辭掉花蓮師院院長之職,而想出家,甚感訝異。依我對陳院長的了解,他的為人除了具有深厚學術素養之外,品德、情操都獨樹一 格,理應不致於如此衝動才是。今日會面始知,他只是辭掉花蓮師院工作,應聘到高雄師大成為專任教授,希望利用課餘時間,能閱讀佛典,以期深入經藏,並計畫 著手從事《佛教教育哲學》的寫作工作。

對陳迺臣院長淡泊名利的心志,我甚為敬佩。並和其夫婦倆預約,日後佛光大學開學時,希望能發心前來授課。

中午十一時,前往普賢寺,為本山功德主潘孝銳、潘黃雅仙伉儷祝壽。今天是潘孝銳先生的七十大壽,其家眷特在普賢寺安排壽筵為其祝壽。佛光山住持心平,一大早就到普賢寺主持上供。

潘先生是福建人,家中原本就信仰佛教,平常忙於事業,很少參與道場活動或法會,但只要有時間,都會上佛光山請益佛法,為人做事,不喜錦上添花,但對雪中送炭的慈善事業非常熱心,回饋社會的服務更是不落人後。

潘孝銳先生在佛光山開山之際就是本山護法,護持佛光山以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來推動佛教的發展,淨化社會環境人心,因此潘先生自許是人間佛教的敬仰者。

人生七十才開始,在壽喜的今日,潘先生最大的希望是能有多一點時間,好好研究佛法。

「松柏之質,經霜彌茂」,祝福潘孝銳伉儷無量壽佛。

得知三十多年前,在佛教堂的信徒陳許玉圖居士(現已八十歲)臥病在床,在其女兒陳秀足(皈依法號慈智)的陪同下,下午抽空前往慰問。陳許玉圖居士的公子陳 福壽先生,是有名的心臟科醫師,深感人生的病痛,除了醫藥的照顧外,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疾病則需要靠宗教信仰來建設。陳醫師並允諾日後公餘之暇,將發心參與 雲水醫院的義診行列。

近三十年來,我都忙於佛光山的建設以及國際佛光會的成立,很少有機會和三十年前的老信徒們接觸,實在很對不起大家,但是轉念一想,我這三十年來在海外各地設立道場,弘法足跡遍及五大洲,實已對得起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如此一想,慚愧之情,始感釋懷。

晚七時,和教師夏令營的學員座談。

佛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佛門教育弟子的方法,是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慈愛代替呵罵,以關懷代替放縱,以同事代替隔閡;並視各人根器給予不同的教導方式,如讓藝人調御音韻、船夫調御櫓舵、巧匠調御土木、智者調御身心﹗為學員們介紹,佛門特殊教育法有––

1.以毒攻毒的權巧教育。  2.以事明理的圓融教育。
3.以古證今的啟發教育。  4.以智入道的幽默教育。


■八月 十三日  星期五

滿華、滿馨、滿濟、覺門等人,上午分別就其工作、學業上的問題向我請示。

晚七時,續於東禪樓和教師夏令營的學員們座談,大家發問很熱烈,結束前應學員們要求,在大雄寶殿主持一場皈依典禮,計有四百多名發心皈依。

養息前,抽空翻了這幾天的報紙––

◎衛生署指出,今年底臺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二,正式邁入高齡化國家之林。根據聯合國定義,一個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到百分之七以上時,就列屬「高齡化社會」,而由經建會的推算預估,今年底臺灣地區即可達此一數字。

◎美國普渡大學醫藥社會學者費拉羅,針對一千五百名人士所做的一項調查發現,定期從事宗教活動者,往往覺得自己的身體比較健康。有定期參與宗教活動者,百分之三十六的人,認為自己健康良好;不常參與宗教活動者,百分之九的人,健康情況不佳。

這項研究雖然並未指出宗教與健康相關的原因,但費拉羅說,虔誠信仰的人,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做了調整。宗教活動常能協助減輕壓力和問題,而有些宗教禁煙禁酒或要求信徒減少煙酒用量,讓人放鬆身心,都是使信徒健康改善的原因。

◎一般人談到新聞自由或報業王國,都會聯想到英國或美國,但有趣的是,根據世界報紙評論所做的報導,全世界十個最愛看報紙的國家及地區卻依序為芬蘭、香港、日本、瑞典、澳門、挪威、冰島、瑞士、德國和澳洲。

這十個最愛看報紙的國家和地區中,亞洲就占三個,美洲國家一個也沒有。

◎由於大都會中的寵物,幾乎每天被關在屋子裡,極易造成憂鬱症而過度疲勞,日本一家傳播公司為解除貓狗等寵物的疲勞過度,最近推出新奇的「寵物疲勞解消音樂帶」,這種卡式錄音帶有︰川流水聲、鳥隻啼鳴等來自大自然界的錄音與獨創的歌曲。

當然貓用與狗用的音樂各有不同,如貓較喜歡聽與自己相似的高音,或音調較慢的音樂;但狗較喜歡富有韻律性的音樂。這種能讓寵物聽後會消解其過度疲勞的音樂帶,一推出銷路頗佳。

◎自古以來,人類只將棉花用來做成棉布穿著,從來都不曾食用它,棉花含有豐富維他命與蛋白質,但大部分也含有一種毒素,法國蒙特貝里國際合作農學發展中心的一項研究,目前正在非洲國家實驗。

最近栽培出來的新品種,科學家將它命名為GL7,不含任何毒素,可作為人類將棉花開發成糧食的起步,如今已有許多非洲國家人民食用它,非洲人甚至相信,棉花將可媲美大豆、黃豆,成為他們的基本糧食之一。


■八月 十四日  星期六

每次到海外弘法,最讓我掛念的還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只要看到一本好的工具書、參考資料、文具用品,都會忍不住買回來給學院的圖書館和學生,有時行李 已經超重,就改以手提方式,能多帶幾本就多帶幾本;碰到好的教授、專家或學者,也不忘請他們有機會到學院上課或專題演講,念念不忘學生們的需要。

此行到歐美地區巡視,就一直想提早回山,心急地想趕回佛光山跟學生們在一起,學生平常受院規的約束,起居作息上下課都有一定的規律,甚少有機會跟我接觸,只有利用寒暑假期間回到常住時,才有機會親近我,因此我非常珍惜學生的放假時間。

近幾年來就讀叢林學院的學生,少有機會參與常住的建設,不像六十年代那幾屆學生,都實際參與開山工程,因而對山上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濃厚感情。今天特安排時間和學生們座談,簡略為大家介紹佛光山的建築史––

佛光山三十年前的地名叫「麻竹園」,顧名思義是一片刺竹荊棘,深壑崎嶇的荒山,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佛光山正式於此動土興建,當時預計全山工程計畫分為五期(每一期五年),建築順序是––

一、東方佛教學院、大悲殿、寶橋、彌勒佛、開山碑、大海之水(水塔)、文化館、放生池、龍亭、香光亭。

二、頭山門、覺華園、果樂齋、西來泉、不二門、大慈育幼院、朝山會館、大智殿(男眾學部)、接引大佛、佛光精舍、大覺寺。

三、大雄寶殿、淨土洞窟、普門中學、萬壽園、佛教文物陳列館。

四、地藏殿、麻竹園(信徒講習會)、普賢殿、大慈庵、信徒服務中心、法務流通處、民眾圖書館。

五、三寶殿、金佛樓、玉佛樓、檀信樓、妙慧樓、朝山路、開山寮、滿香園停車場。

這些計畫雖都是二十多年前擬定的,但是工程進度卻都能依序完成,其中也有很多單位都已擴建、改建或翻修,比原先的設計更實用更理想。

東方佛教學院是全山最早的建築(一九六七年),當時有二十八間教室(現在已是三層的大樓),教室前兩旁共有十八棵榕柏,當初栽種是表示紀念壽山佛學院(東方佛教學院前身)第一屆學生有十八位出家眾,現在這十八棵榕柏已與院舍齊高。

大悲殿落成於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是本山第一座殿堂,由當時內政部長徐慶鐘先生剪綵。

放生池和寶橋是在同一時間內興建(一九七○年),每逢雨季,工程屢遭豪雨沖毀,放生池先後被大雨沖毀三次;三更半夜,學生職事們多次為搶救幾乎被豪雨沖毀的橋基,而把自己的棉被全塞到寶橋下,約有一千條之多。

龍亭在建造加蓋屋頂之際,適值黃昏,工人均已下班,正在灌輸的水泥勢必中斷,恐有屋裂漏雨之憂,全山徒眾便負起接班工作,由兩輛摩托車發電照明繼續施工, 澆水拌泥土。依嚴在屋頂負責砌水泥,由於屋頂過於陡峭,水泥黏不住,一直流下來,只好用雙手去塗平,皮膚早受水泥侵蝕而皮破血流,龍亭屋頂確是揉合血和汗 建起來的。

大慈育幼院在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獲社會處批准設立,當時由東方佛教學院第四屆同學於大悲殿舉行義賣,及為期一個月的環島義賣活動以籌措建院經費,終於完成第一棟二層樓房的建築(現已改為普門幼稚園,大慈育幼院遷往現在的大樓。)

朝山會館的館址,在興建之初只有一半的土地可用,因它與男眾部相隔一道深溝,本來的設計是於二者之間搭橋聯結,但為了會館工程,土地能充分利用,於一九七一年著手推土,將男眾部及上雲水的土推下來將深溝填平,不足處又自外購三千多卡車的泥石,才開始打地基。

接引大佛高一百二十餘尺,為東南亞最高佛像之一,由於工程浩大,大佛分成三部分製作。大佛蓮花座水泥工程,由於當時人手不足,是由學院同學和職事,大家同 心協力,日夜趕工,才將水泥工程完成,於民國六十三年(一九七四)七月動土,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十一月開光,正式啟用時舉行了三天萬緣法會,大佛如 今已成為本山地標,也曾坍方,全山大眾極力保護。

大雄寶殿是於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奠基,基石乃得自印度佛陀說法處的金剛座下五榖磚(上承佛陀教法,下開現在未來風範),大雄寶殿建地一千零八十坪, 殿前丹墀占地千餘坪,可容納三萬多名信眾。由華藏玄門通往大殿大道,鋪有水泥方塊,上刻有優美線條,總計四百六十四塊石板,二萬七千八百四十條線(此線條 也是由全山職事學生,忍著水泥侵蝕之痛而一條條畫出來的),此大道,名為「成佛大道」。

淨土洞窟位於不二門兩旁山澗之地,呈「U」字型的洞窟,便依其地勢,根據《阿彌陀經》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情景而建築,使人嚮往清淨彼國(比建十八層地獄讓人產生恐懼而不敢為惡,更為積極)。而佛教文物陳列館就是座落在此淨土洞窟之上,達地利之效。

佛光山開山至今已二十八年,要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介紹整個建築史,只能說明十分之一、二而已,雖然沒有「移山倒海」,但是跟洪水奮鬥的工作,與佛光山的開山史有密切的關係。

大雄寶殿才剛動土時,山上的刺竹、麻竹、鳳梨、龍眼、荔枝樹還很多,竹筍常用來貼補山上開支,果樹是參加夏令營學員們的最愛,當時山上對這些水果的處理方 法,除部分與功德主結緣外,並不販賣,任憑信眾遊客採擷享用,只要不帶走即可。後來為了建築的需要,只好把這些果樹犧牲掉。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佛光山的硬體設備已日趨完備,但也要有軟體的成就才能相輔相成,而這些軟體的內容則有待所有學生的加強,可見大家身負重大使命,因此 要好好充實自己,好好利用暑假,把五堂功課學好,學習讀書方法、找資料方法,並勤作筆記,擬定讀書計畫,早晚不忘修福修慧,精進不懈怠,用宗教情操來成就 自己,開拓自己。

家住苗栗的信徒蘇桂香居士,提及她今年考上大學的女兒劉美雯,毅然放棄入大學之門,而選擇我們的叢林學院就讀,有這麼好的學生素質,因此我對同學非常有信心,也期望佛光山將來都能以青年學子為榮。


■八月 十五日  星期日

在新營信徒們的護持下,新營講堂已於月前動工,在現場負責監工的永樂和國際佛光會新營分會督導張彩華,曾多次來電話,請我到現場給予指導。利用上午空檔時 間專程前往。十時三十分抵達新營講堂建築工地時,已有不少佛光會員及信眾在等候,其熱忱和關心,真不愧是護法菩薩,深感一個道場要興隆,信眾的護持與否有 很大的關係。

中午繞道到臺南講堂用餐,巧遇南區佛光會的督導們,正利用臺南講堂場地召開講習會,我就做個不請之友,隨緣為大家上一堂課,和督導們介紹「參加佛光會的好處」––

1.聯絡感情,結交朋友。  2.廣學多聞,增加見識。
3.拓展商業,合縱連橫。  4.喜慶祝福,喪葬助緣。
5.佛化傳承,全家受益。  6.子女教育,多有幫助。
7.旅遊世界,到處善緣。  8.參加活動,有益身心。
9.發心行善,必得好果。  10.佛法共修,寧靜致遠。
11.聽經聞法,福慧雙增。  12.今日一會,無限時空。

下午,轉往屏東,於佛光會南州分會會長謝仁興、謝秀蘭夫婦府上家庭普照。

從南州到正在工程中的屏東講堂,已是黃昏時分,在李光輝建築師的規畫下,已略見雛型,除永昌、永良外,李光輝也還在工地,實在讚歎其盡責精神,並在現場聽取李先生對工程進度的說明。

韓國佛教聲樂會合唱團在領隊是名法師(海印寺佈教局局長)和指揮柳東悅先生率領下,一行七十餘名團員,今天專程來山表演。

有朋自遠方來,盛意頗為感人,晚七時,剛從屏東回山,來不及用餐即趕往會場觀賞音樂會。

我曾與是名法師在通度寺有數面之緣,團員中的徐群玉居士,在前年我到韓國九龍寺參加落成典禮時接待過我,大家能在佛光山再度見面,真是有緣人。

今晚合唱團表演的節目內容除了獨唱、重唱、合唱外,更有較少為人見識過的僧舞,儘管歌曲內容不勝詳解,但曲調的和諧,歌聲的圓潤,把整個會場都帶入一片祥和的氣氛。

去年中韓斷交之際,佛教聲樂合唱團就曾來山上表演過,當時我開示時提到,中韓長久以來的歷史感情,在斷交後要如何維繫?曾勉勵佛教界的團體們要常常組團,讓信徒們彼此往來訪問,以補其不足。

是名法師致辭時說︰「雖然中韓已斷交,但在信仰上,大家同是在佛陀座下的佛弟子,絕不要因為政治上的關係而疏遠,反而要更加強交流,故今年合唱團再次來山 表演,不外乎是以更具體的行動來表示兩國間信眾的道情長存。更感謝大師在百忙中,尤其是還空著肚子,就來觀賞節目,是合唱團莫大的光榮,也是給全體團員最 大的勉勵﹗

佛光山能在僻野山間聳立,並聞名於國際,不難看出全山大眾是如何努力,尤其年輕的僧眾法師那麼多,相信在大師的帶領下,定可將佛法弘揚到世界每個角落。我期望每一年,韓國佛教聲樂合唱團都能到佛光山來表演。也希望台灣的佛教團體,到韓國接受我們的招待。」

國際往來是一種很珍貴的情誼。

【書籍目錄】
第1頁:吃虧上當的哲學 1993/7/1~1993/7/15 第2頁:收支平衡的人生 1993/7/16~1993/7/31
第3頁:忙碌的喜悅 1993/8/1~1993/8/15 第4頁:一顆種子 1993/8/16~1993/8/31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