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蓮華世界詩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蓮華世界詩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蓮華世界詩序

[日期:2011-01-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明‧雲棲會下妙意庵廣貴輯 

法宣法師白話譯 

蓮華世界詩序 

明‧雲棲會下妙意庵廣貴撰 

釋迦牟尼佛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是則遍於十方法界之身,即是阿彌陀佛,那麼何者是淨、何者是穢?何者是樂、何者是苦?然而《淨度三昧經》中有云:人一生之中,起一念則受一果報身,百念則受百身之果報,千念則受千身之果報。一日一夜當中所種下的生死業根,後來當受八億五千萬雜類之身。百年之中所造的生死業,魂神隨著其所造的種種業而受的痛苦,遍滿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剎土。其所受果報身之身體骨骸、皮肉毛髮,也是遍滿了三千大千世界之剎土。

當其皮膚毛髮、牙齒獸角森然變現之時,當時豈能再反思了知遍法界的異類畜生身,即是阿彌陀佛?當其受鞭打如雨下,受屠割時刀刃切割於骨肉而發出聲嚮之時,又豈能再反思了知遍法界受苦的異類畜生,即是阿彌陀佛呢?當其在入於鼎內烹煮、被鋼刀截鋸、拔舌犛耕、被火燒炙之時,又豈能再反思了知遍法界的餓鬼、地獄受苦之眾生身,即是阿彌陀佛呢?

豈只是三惡道的眾生是如此,即使是成為人模人樣的人道眾生,當他忽然遭逢種種苦難,刀兵之災突然逼迫之際,當時即不能反思了知我輩受苦的人身,當下即是阿彌陀佛。豈只有受苦之人是如此,就算是心中快樂安然得意之時,以五欲六塵而自娛,富貴榮華滿足心志,當此之時即不能了知我輩受於享樂之身,即是阿彌陀佛。

人們生活於世間,在順境或逆緣之時,尚且不能自知此身即是阿彌陀佛,更何況是臨命終時風刀解體、八苦交煎之際。更何況是將人身經過輪迴之後,改頭換面而成為長滿羽毛骨角的畜生之類時。更何況是成為燄口針喉之餓鬼道、在鑊湯洋銅中受苦之地獄眾生之日,然後便不知道我身即是阿彌陀佛呢?

《金剛上味經》記載,文殊師利菩薩言:一切的凡夫以自己的妄想執著而自我繫縛,是故見到地獄之相,其地獄相雖然不是真實有,而能令其受於痛苦。譬如在夢中見到自身墮入地獄,受到千萬的火炬所燃燒、被擲入滾燙的鑊湯當中,彼人在夢大聲呼吼說極為痛苦。若是能夠了知這一切都是夢境而虛妄不實,身心便得安然平靜。所以《法苑》云:觀察罪業的體性空寂者,應當了知罪業乃是從心而生。眾生心如果是可得的,那麼罪業當然是不可以無。如今的塵世當中,能夠將心空寂的又有幾人,能夠看破夢境的又有幾人?

所以釋迦如來教人念一句阿彌陀佛,正是要人收攝百念、千念,乃至一日之中八億五千萬的雜念,使其歸於一念。念佛念到一念不起,自然可以證見阿彌陀佛。然後便能了知一念、百念、千念、乃至八億五千萬的雜念,皆是阿彌陀佛之念。然後了知所受的一身、百身、千身、乃至八億五千萬的雜類之果報身,皆是阿彌陀佛之身。然後了知畜生、餓鬼、地獄,皆是阿彌陀佛的法界。那麼佛經中云:「一聲阿彌陀佛,可以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眾罪。」豈不是非常深妙切要而明白了嗎!故知一聲阿彌陀佛,正是證明無淨無穢之西方淨土,證明了無苦無樂之蓮邦極樂。正是空去妄想心之良丹妙藥,正是昏睡大夢中的醒夢霹靂也。

無奈我輩凡夫,明明知道世間是一場幻夢,卻又攀緣而追尋幻夢。明明知道是幻夢引我入於地獄之鐵圍山,卻又迷昧於極樂故鄉之道路。如此豈可不用古聖先賢過來人之言語,來招喚之、策勵之、扶掖提攜之、涵養感化之。孔子曰:「用詩詞來興起策勵之,用禮制來建立引導之,用音樂來成就感化之。」三者當中,只有用禮制來建立引導,是用堅固強制之力量,而用詩詞來興起其志,用音樂來成就感化,則始終都是以柔軟的音韻之事,以發起其歡喜之心,鎔化了強制之杆格突兀。

所以在極樂淨土的光明之中,不但阿彌陀如來所發出的音聲皆是演說妙法,其摩尼珠王湧出的八功德水,流注於蓮華之間時,其音聲皆悉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以及種種波羅蜜之法音。並且讚歎諸佛的相好光明。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光明,化為百寶所成的百色之鳥,其音聲詳和清靜、宛轉優雅,常常讚歎念佛、念法、念僧。極樂世界的樓閣當中,諸天演作種種的樂曲,又有樂器懸於虛空之中,不用鼓奏而自然鳴響,其種種的音聲當中,皆悉演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之法音。總而言之,極樂淨土的水流、光明,以及諸寶所成之重重行樹,空中的鳧雁、水裡之鴛鴦,皆悉演說種種妙法。所以在西方淨土的修行之人,不論是出定或入於禪定當中,皆可聽聞到不可思議之妙法。而坐在蓮華之中的行者,猶要藉著此音聲以增進其功德,更何況是此娑婆世界中尚未到達蓮池者呢?

野史的小傳當中記載:張良在劉邦的漢軍之中,當時項羽的兵將雖然挫敗,但是還能夠互相扶助支持。張良於是叫漢軍之中演奏楚人之歌,使楚人心動而懷念家鄉,而讓漢軍爭戰之事能夠成就。由此可見,聲音這一個法門,可以補救攻戰強取所不及之處。昔日賢者對於西方淨土之歌詠,即是張良歸促還鄉之曲調也。且仔細看看那些歌詠極樂淨土的人,大多是出於禪宗一門的善知識,其大概就佛門中的智者張良啊!

【書籍目錄】
第1頁:蓮華世界詩序 第2頁:如來弘願第一
第3頁:苦勸迴韁第二 第4頁:翻然嚮往第三
第5頁:一意西馳第四 第6頁:執持名號第五
第7頁:聖境現前第六 第8頁:發明心地第七
第9頁:華開見佛第八 第10頁:廣度眾生第九
第11頁:續刻蓮華世界詩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